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唐荣辉 《中外医疗》2012,31(24):27-28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自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例因肝胆外科手术而出现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发现因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引起的胆漏5例,胆管未予结扎或结扎不牢引起的6例,病人自身缺陷引起的4例;11例患者通过常规引流、营养恢复、防治感染的非手术治疗措施治疗后都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2d;4例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d。结论引起胆漏的原因有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胆管未予结扎或结扎不牢、病人自身缺陷等;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性措施,明显减少了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病例的出现,也能够有效治愈胆漏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胜春 《求医问药》2014,(20):204-205
目的 :分析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这些患者使用的手术类型、发生胆漏的原因及治疗胆漏的效果。结果 :这些患者使用的手术类型有胆囊切除术、肝外伤手术、肝内胆管结石术、胆肠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最多。这些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主要是出现胆囊急性炎症、胆囊管较短、钛夹不牢或受损、胆管遗漏没结扎或松脱、胆管血运受阻、术口缝合技术欠严密、胆肠愈合不佳、合并梗阻性黄疸及营养不良。经过治疗后,有59例患者胆漏的情况得到了治愈,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 :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有:患者出现了胆囊急性炎症、胆囊管较短、钛夹不牢或受损、胆管遗漏没结扎或松脱、胆管血运受阻、术口缝合技术欠严密、胆肠愈合不佳、合并梗阻性黄疸及营养不良。在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精准,可预防患者出现胆漏的情况。详细分析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有效地治疗胆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3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例,对其术后胆漏的发生机制、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不同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治愈时间各不相同,2周治愈14例(60.86%),3周治愈5例(21.73%),4周治愈3例(13%),5周治愈1例(4.3%)。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治疗术后胆漏可以避免胆漏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存在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实施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选取方式为随机选取,深入分析其出现胆漏的原因,同时对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发现,发生胆漏与多方面原因有关,其中主要原因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胆管没有进行结扎或结扎不牢固、患者的身体状况。全部患者中,有27例在院治疗成功,剩下的3例患者带管出院,3个月后痊愈,治疗有效率方面高达100%。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具有诸多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方式,其中加强预防是有效避免胆漏出现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刁英 《大家健康》2017,(10):7-8
目的:通过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产生胆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该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胆漏产生原因、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的共计有27例患者,住院期间有25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2.59%.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医师采取手术操作方法不熟练,缺乏认知病变部位,是引起肝胆外科手术胆漏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进行肝胆手术过程中要做好引流工作,减少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魏孟奇 《当代医学》2014,(30):67-67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研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03~2012年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三局医院外一科行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40例,对胆漏原因进行分析,给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操作失误、胆管未予结扎或结扎不牢、患者自身缺陷;4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4例患者带管出院,随访3个月痊愈,其余36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较多,需要针对不同的原因给予性对性的处理,而加强预防是避免胆漏出现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邵中璞 《求医问药》2014,(20):276-276
目的 :探讨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生术后胆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6例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的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医生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不慎损伤了胆管及副肝管、结扎胆管不牢、在为患者拔除T管时用力过猛损伤了T管窦道、放置T管的位置不正确和患者发生了创面感染是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我院对这16例患者中的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对另外14例患者进行了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经过治疗,14例进行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在4周内痊愈。他们中没有发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的患者。另外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8周后痊愈。结论 :在临床上,可导致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医生在发现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胆漏后,要积极寻找其发生胆漏的原因,并及时对其进行引流治疗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其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几率。此外,胆外科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时,要严格按照手术操作的规定进行,合理地为患者放置和拔除T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生胆漏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例胆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胆瘘的原因,并且根据患者的胆瘘情况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法.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治愈时间.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胆瘘发生的原因包括四方面,其中患者自身原因1例,占比10.00%;胆管损伤2例,占比20.00%;T管原因2例,占比20.00%,胆管解剖变异原因5例,占比50.00%.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第4周治愈占比最高,为66.7%,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第2周治愈占比最高,为71.43%.结论 造成患者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的胆管解剖结构变异;在治疗中,采用手术治疗治愈周期较长,采用非手术治疗治愈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胆漏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18例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胆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胆漏的原因,针对原因找到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 10例患者进行常规引流10-13d后痊愈;5例患者内镜下治疗10-18d后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15-25d后痊愈。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发生胆漏原因为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T管放置不当等。对胆漏情况主要是预防为主,对已发生胆漏患者进行及时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王雄 《吉林医学》2012,(6):1278-1279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35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32例,其中29例进行常规引流,给予营养支持并预防感染,2~4周后痊愈;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4周内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有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迷走胆管遗漏、胆管损伤、"T"管放置不当、胆道阻塞等。胆漏最主要在于预防,对于已发生地胆漏要充分引流,漏出量较小时,给予通畅引流同时预防感染,漏出量较大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胆漏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结果]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迷走胆管胆漏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留置T管胆漏3例,胆管损伤后胆漏2例,拔T管后胆漏2例。保守治疗10例,内镜治疗4例,再次手术治疗2例。1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患者胆管解剖变异、病变情况有关,其次和术者操作经验有关,治疗时应根据胆漏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产生原因与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与总结。结果:35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32例,其中29例进行常规引流,给予营养支持并预防感染,2~4周后痊愈;3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4周内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4周内痊愈,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有创面渗漏、胆管结扎线脱落、迷走胆管遗漏、胆管损伤、"T"管放置不当、胆道阻塞等。胆漏最主要在于预防,对于已发生地胆漏要充分引流,漏出量较小时,给予通畅引流同时预防感染,漏出量较大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常见原因以及临床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88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出现胆漏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结果:88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胆漏10例,占11.36%,行非手术治疗78例,占88.64%。其中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60例行常规引流,其余18例则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所有的胆漏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痊愈出院,皆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旦发生胆漏,要进行充分的引流,同时预防感染,这样才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手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肝外胆管手术后并发胆漏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术后胆囊床迷走胆管漏7例,胆总管探查后放置T管胆漏3例,拔T管后胆漏4例,胆管损伤后胆漏3例,胆肠吻合口漏1例,胆总管癌切开探查后胆漏1例。保守及内镜治疗14例,再手术4例,除1例胆管癌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手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胆管解剖变异及胆管损伤和操作不当等有关,应根据有无胆管损伤或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内镜及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胆满的基本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以某医院43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病人为一般资料,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探讨胆满的原因.结果:早期腹腔引流治愈14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治愈6例,经窦道注射硬化剂治愈2例,再次手术12例中治愈8例,手术切除窦道治愈1例.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手术过程,操作者对该手术的认识不足,早期腹腔胆汁引流能够有效地解决胆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展开临床研究,了解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旨在优化术后护理方法,减少胆漏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胆漏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患者出现胆漏的原因以及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 多数患者在常规引流下2~4周内痊愈,剩余患者在穿刺置管引流或手术引流下4周内痊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 造成患者在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较多,例如迷走胆管遗漏、创面渗漏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胆漏情况需及时引流,漏量较大时应采用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8.
豆夏仁 《中外医疗》2012,31(1):32-33
目的对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胆漏现象的原因和相关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中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另外30例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对比,总结导致患者出现胆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胆漏的主要原因有手术时引流不彻底、副肝管的损伤和遗漏、T管的放置缺乏技巧、患者身体素质不好或患有其他合并症、肝裂伤处理的操作技术不规范。结论对于在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来说预防最为关键,在手术的过程中充分引流对于该并发症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必须对手术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有全面的掌握,操作技术必须娴熟,在手术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何新卫  赵辉  邓兰树 《海南医学》2004,15(7):20-21,29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1997—2002年问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8例发生胆漏原因为肝床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7例、胆道损伤1例、T管早期滑脱及T管不慎拽出各1例、胆囊管残端结扎线脱落1例、拔T管后胆漏4例、T管周围胆漏3例。本组保守治疗13例(72.2%),再手术治疗4例(22.2%),鼻胆管胆道引流1例。1例胆道损伤因再次手术后出现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除T管后。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仔细、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是造成胆漏的常见原因。胆漏发生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 对1997~2002年间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发生胆漏原因为肝床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7例、拔T管后胆漏6例、T管周围胆漏3例、T管早期滑脱和T管不慎拽出各1例、胆道损伤1例、胆囊管残端结扎线脱落1例。本组保守治疗16例(80%),再手术治疗3例(15%),鼻胆管胆道引流1例。1例胆道损伤因过晚二次手术死亡,1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除T管后,主要原因与局部炎症、迷走胆管存在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漏发生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