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寻找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逆转剂.方法 将健康昆明小鼠72只(雌、雄各半)每只腹腔注射0.2 ml伯氏疟原虫ANKA株氯喹敏感系(chloroquine sensitive,CS)或由其选育的高抗氯喹系(chloroquine resistance,CR),按下述随机分组后灌胃给药治疗,观察各组疗效.(1)小鼠感染CS疟原虫30 min后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6只,给D-6182{(Z,Z)-N,N,N-三甲基-2,3-双[(1-氧代-9-十八碳烯酸)-氧代]-1-丙胺基盐酸盐|、C-2832[胆畄醇-3-N-(二甲胺基乙基)氨甲酸酯]、Ket(酮替酚)、0.1%西黄蓍胶(对照组),连续灌药5 d.于D1至D7每天每鼠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2)小鼠感染CR疟原虫后第3天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6只,给D-6182、C-2832、Ket组、氯喹组、0.1%西黄蓍胶对照组及给予D-6182、C-2832、Ket后2 h再加灌服小剂量12 mg/(kg·d)氯喹(5%ED90),连续5 d.每鼠于D4至D7每天取尾血涂片作常规镜检,确定各实验组的原虫血症,并计算各组的原虫减虫率.结果 (1)感染伯氏疟原虫CS株的小鼠,分别灌服80 mg/(kg·d)D-6182、120 mg/(kg·d)C-2832或10 mg/(kg·d)Ket连续5 d,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的原虫感染率自D1至D4逐日上升,至D4达峰值,D5时对照组小鼠原虫感染率继续上升,而各给药组维持在D4的峰值水平.(2)感染伯氏疟原虫CR株的小鼠给适宜剂量的C-2832、D-6182或Ket后2 h加灌服小剂量氯喹12 mg/(kg·d)(5%ED90),此后连续5 d(D3-D7),于D4原虫减虫率可达到97.77%、99.28%或96.73%,而在D7可达到99.81%、98.87%或100.00%.结论 C-2832和D-6182两种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CR株感染小鼠的氯喹抗性具有逆转作用,其逆转能力与Ket相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合并应用不同剂量的氯胍和二氨二苯砜(dapsone)治疗感染抗氯喹的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的疗效。共用154只KS亚种小鼠作实验。小鼠的性别几乎相等。用已知对该亚种小鼠有100%致死率的ANKA株原虫进行感染。本实验所用的虫株是对最小有效剂量250毫克/公斤(25MED)的氯喹有抗药性的ANKA原虫株。  相似文献   

3.
作者等报导了旋光纯的二磷酸氯喹左、右旋对映体及消旋体对动物体内伯氏疟原虫的作用。实验用雄性18~20克 spf CF_1/winke-lmann 小鼠共669只,其中315鼠作疗效观察,354鼠作毒性研究。治疗组每鼠分别于腹腔内接种寄生有伯氏疟原虫 K_(173)株及 K_(173)株中的抗药株;VMR_C(抗 cycloguanylembon-ate+氯喹)、VMR_G(抗氯喹)、VMR_L(抗 cgcl-oguanylembonate+奎宁+氯喹+sulfameth-oxydiazine)疟原虫的红细胞约3×10~6个。感染后2小时,按1.25;2.5;10;25;50;100;25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喹在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药物敏感 (N)株和氯喹抗药性 (RC)株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差异。 [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小鼠、感染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小鼠血浆中的氯喹浓度 ,采用 3P87药物动力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 [结果 ]感染RC鼠的t1/2 β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感染N株鼠与正常鼠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氯喹在感染了伯氏疟原虫RC株鼠体内的消除速度显著快于正常鼠及感染N株鼠。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研究证明抗氯喹恶性疟原虫释放氯喹较敏感株快40~50倍,而异搏定(Verapamil)能抑制抗性原虫氯喹的外流,从而增加氯喹的积聚。据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检测抗氯喹恶性疟的快速(2~3h)体外试验。感染血用含25mmol/L Hepes(pH7.4)但  相似文献   

6.
研究伯氏疟原虫 (Plasmodiumberghei)氯喹抗性 (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内死亡或危机状态的性质。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技术 ,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氯喹RC株或氯喹敏感(N)株ICR小鼠 ,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RC株小鼠自愈期虫体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和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图谱。结果表明 ,在光镜下 ,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血液涂片 ,可见感染红细胞和血浆内有大量不同发育期的虫体 ,结构无异常 ,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血液涂片 ,虫体密度下降 ,大部分虫体固缩 ,周围呈空泡状。在电…  相似文献   

7.
巴拿马猫头鹰夜猴(Aotus lemurinusLemurinus)为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的宿主。每头夜猴经静脉接种5×10~6恶性疟原虫氯喹高抗Vietnam Smith/RE株的滋养体,原虫血症达5×10~2/mm~3时分别经灌胃给予下列几种抗药性调节剂。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1981年观察了1例非洲恶性疟患者,曾按标准氯喹疗法2个疗程治疗,仍两次复燃。经28天体内试验法,认为该例是感染了抗氯喹恶性疟株。 1982年作者观察了6名访苏的非洲人,年龄24~34岁。其中4例有发烧和不适,2例无主诉。血中都查到恶性疟原虫。原虫密度用Bruce-Chwatt法(1958)计算。体内试验系按WHO规定的七天标准法,判定体外敏感性用的是标准的Rieckmann氏微量测定法。体内试验结果,6例患者每μl原虫数为3,780~32,416个,自治疗开始患者血内原虫密度逐渐降低,至第3天2例原虫转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测进入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较敏感株低的原因是受阻于感染的红细胞,还是疟原虫自身,以及抗氯喹疟原虫是否具有快速排出氯喹的特点。方法:给两株感染小鼠ig氯喹,用高压液相(外标法)检测感染红细胞和疟原虫中的氯喹量。结果:ig氯喹4.06 mg/kg与400mg/kg氯喹3h后,敏感株感染红细胞和抗氯喹株感染红细胞中的氯喹量无明显差异,而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两个剂量组分别较敏感的低54.0%与42.1%(P<0.001)。比较ig氯喹3h与7h后疟原虫积聚的氯喹量,敏感株两者相同,抗性株7h后不仅无明显减少,相反地上升(0.452±0.079nmol/mg蛋白与0.559±0.124nmol/mg)蛋白(P<0.02)。结论:进入抗氯喹疟原虫中的氯喹量低,其受阻部位是在疟原虫本身而不是在感染的红细胞,未发现抗氯喹疟原虫快速排出氯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自恶性疟原虫氯喹敏感株和抗氯喹株中分离了5个蛋白酶,比较了它们对氯喹、亚铁原卟啉IX(FP-IX)和亚铁原卟啉IX-氯喹复合物(FP-IX-CQ)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 A刺激后增殖显著,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最高,为(752.20+39.49)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pg/ml],感染后12d降至(620.20±27.11)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γ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系小鼠模型后10d,原虫率为(2.44±2.07)%,随之逐渐消失,感染后40d未检出虫体,无小鼠死亡。结论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抗性系感染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O水平和IFN-γ含量均显著高于PbANKA株PQS系感染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恶性疟对氯喹的抗性已成为东南亚许多地区的重要问题。Ramkaran等(1969)观察到感染抗氯喹株伯氏疟原虫的小鼠,在用氯喹治疗后增强了斯氏按蚊的感染力,这是抗性株很快发生的一种解释。本文作者为了探明抗氯喹株恶性疟用氯喹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疟原虫感染小鼠在原虫血症高峰期经氯喹治愈后,再感染同/异种疟原虫的疾病进程和免疫保护特征。方法 用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17XNL株(P. y 17XNL株)感染C57BL/6小鼠,感染率达高峰时(第9天)半数小鼠以氯喹治疗,其余小鼠自然痊愈。痊愈后小鼠于初次感染90 d后分别采用等量致死型约氏疟原虫17XL株(P. y 17XL株)或伯氏疟原虫ANKA株(P. b ANKA株)再次感染,采用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观察原虫血症水平变化,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再感染前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和脾细胞中记忆性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初次感染P. y 17XNL株后,自愈与氯喹治愈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分别为(5.047 ± 0.924)、(4.429 ± 0.624)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437,P > 0.05);但均显著高于无感染正常组小鼠的(1.624 ± 0.280) pg/mL(F = 22.522,P < 0.01)。自愈和氯喹治愈组小鼠再感染P. y 17XL株或P. b ANKA株并痊愈后,各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分别为(15.487 ± 1.173)、(14.644 ± 1.523)、(15.965 ± 1.150) pg/mL和(15.185 ± 1.333)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542,P > 0.05);但均高于初次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67.383,P < 0.01)。感染P. y 17XNL株后自愈及氯喹治愈组小鼠再感染P. y 17XL株或P. b ANKA株并痊愈后,各组小鼠CD4+记忆性 T细胞比例分别为(34.023 ± 2.289)%、(35.608 ± 1.779)%、(34.208 ± 2.106)%和(32.820 ± 1.930)%, CD8+记忆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17.103 ± 1.627)%、(17.873 ± 1.425)%、(17.935 ± 2.092)%和(18.918 ± 2.82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 = 0.944、0.390,P均> 0.05);但均高于初次感染后小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记忆性T细胞,F = 50.532,P < 0.01;CD8+记忆性T细胞,F = 21.751,P < 0.01)。结论 小鼠疟疾经氯喹治疗痊愈不影响宿主在再感染时产生有效免疫保护力。初次感染后,小鼠对同种和异种疟原虫再感染均具有一定保护性且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的抵抗力强于异种疟原虫。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2伍用氯喹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CQ)产生了抗药性,在许多流行区不再用氯喹治疗恶性疟。不过对半免疫力患者,氯喹治疗抗性恶性疟仍然有效。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可因脑疟在7d内死亡;但如若渡过危象期,小鼠体内的原虫数可下降[1]。Kremsner等以γ干扰素(IFN-γ)作为免疫佐剂合并氯喹治疗鼠疟有效[2]。本文采用氯喹和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应用治疗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使之渡过危象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材料和方法1 疟原虫 伯氏疟原虫系1985年由北京医学院惠赠,本室液氮保存已10年。2 实验动物 昆明株小鼠20g±1g。3 白细胞介素-2…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去甲丙咪嗪(desipramine,DES)能改善和治疗猴恶性疟原虫、鼠伯氏疟原虫抗性株感染的报道。本文在索马里Balcad氯喹高抗性区,观察了它对人恶性疟原虫抗氯喹株感染病例的效果。按照WHO体内试验标准,选择了53例疟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7例,单独用标准的氯喹治疗剂量(25mg/kg),另一组26例,用上述氯喹剂量合并DES(1.3~2.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两组抗霉菌药,咪唑类(咪唑-哌嗪和miconazole)和多烯(二性霉素乙)在体外对氯喹敏感株(洪都拉斯I/CDC)和抗氯喹株(印度支那I/CDC)恶性疟原虫的作用。在方法上,作者对Trager等的48小时法作了改进,并采用多井组织培养板测定。培养液RPMI 1640内含0.2%碳酸氢钠,25mM HEPES缓冲剂及10%人血清。每井加入9%用贮藏了21~28天的O型红细胞制备的阳性红细胞悬液0.5ml,置37℃孵育室内培养24小时,然后与含有药物的培养液接触,隔24小时换液一次。接触96小时后换成不含药的培养液,再培养48~96小时。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RC株)和氯喹敏感株(N株)感染鼠脾脏B细胞活化与树突状细胞(DC)的关系。 方法 分别用感染N株或RC株疟原虫的红细胞(iRBC)腹腔接种感染ICR小鼠(1×106个iRBC/只)。当小鼠原虫血症N株达50%~80%、 RC株达61.7%~68.4%时, 断颈处死取脾脏。 常规方法制作石蜡切片, HE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 制作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脾脏细胞的变化。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比较B细胞和DC变化。 结果 RC株感染小鼠脾脏白髓增生明显, 抗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分子CD45R/B220和CD19抗体同时表达阳性的B细胞在脾细胞中的百分比增加, 中、 小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在红髓内浆母细胞与成熟的浆细胞数量增多。而N株感染小鼠脾小体则以大、 小淋巴细胞为主, 生发中心不明显, 红髓可见大量的含疟原虫的红细胞、 小淋巴细胞, 而浆母细胞和其他发育期浆细胞则少见。 RC株感染小鼠脾脏内白细胞分化抗原11c(CD11c) 阳性的DC数量明显增多, 尤其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区。并且这些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MHCⅡ) 类分子表达明显升高, 表明主要是成熟的DC增多。DC外形不规则, 胞质丰富, 电子密度高, 含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吞噬泡样结构。 结论 RC株感染小鼠脾脏成熟的DC 明显增加, 从而诱导B细胞的活化增殖。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在东非出现的两例既抗氯喹又抗“法西达”的恶性疟病例。在观察期间每日检查经吉氏液染色的厚薄血膜以评价原虫血症程度,标准是:每高倍视野0~1个无性体原虫为轻度,1~5个为中度,5~10个为重度,>10个为严重;查100个高倍视野未见无性体原虫者为阴性。第1例患者系一45岁瑞典移民。入院时血检示恶性疟环状体和重度原虫血症。按WHO推荐的氯喹治疗方案施治两次。出院时血检无性体原虫消失,但配子体仍存在。出院后仍每周口服2片氯喹(300mg基质),并两次口服“法西达”以杀灭配子体。10天后再次发作而又入院。按WHO方案第3次给予氯喹三天肌注疗法,并加服“法西达“3片,血检仍示中度原虫血症。最后改用每8小时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有慢性核黄素缺乏症的人或动物具有抗疟原虫感染及抑制原虫生长的作用。作者测定了数种核黄素的类似物对小鼠体内文氏疟原虫(V52株)及体外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株恶性疟原虫(FC27)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系采取对接种后原虫血症达30%~40%者的一次较大剂量(25~150mg/kg)灌胃,及对起始原虫血症为3%~6%者用少量多次灌胃给药法。此外,尚用橄榄油作为悬液的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后60天血中查不到原虫者为治愈。体外实验系将原虫与含药物的人体O型  相似文献   

20.
犬血清经56℃灭活后,常出现抗补体影响补体结合试验(CF)的效果。作者用抗羊红细胞抗体吸收犬血清中的补体后进行CF试验。病犬血清采自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雄性牧羊犬。感染后每周或隔周采血,直至12周。血清保存于-20℃。以杜氏利什曼原虫肯尼亚株和巴西利什曼巴拿马亚种新大陆株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经冻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