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儿童白内障术后Nd:YAG激光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早期的Nd:YAG激光晶状体后发开在儿童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1999年8例患儿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在7~10日内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结果 患儿年龄5~11岁,随访时间5月~19月,平均10月。7例患儿视轴区保持透明,1例因后囊浑浊再次行YAG激光术,地浑浊的复发率达12.5%,所有患儿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早期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毅  李惠丽 《眼科新进展》1999,19(3):189-191
目的评价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防止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97例112眼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随访、观察8~16mo,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截囊成功率100%,增视率98.2%,术后视力恢复≥0.5者76眼,占67.9%.并发症仅有术后眼压暂时性升高15眼占13.4%,轻度人工晶状体损伤6眼占7.8%.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准确瞄准和聚焦、低能量、射击次数少、后囊膜小切孔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囊混浊行激光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Nd:YAG治疗,行后囊混浊194例(194只眼)切开术,术后随访1~32个月,平均为14.29±9.18个月,结果:激光后视力0.5以上者占71.7%;激光前后眼压变化不明显;本组研究范围内,未发现激光总能量与眼压增加有相关性。结论:Nd:YAG激光是后囊混浊有效、方便、合理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永年  倪晓武 《眼科研究》1994,12(3):177-178
用Nd:YAG激光对60例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PC-IOL)的后囊膜皱褶(PCF)做激光囊膜松解术,单脉冲激光能量为0.4-1.0mJ。术后视力增进率达100%,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切除人工晶状体术后前膜56例(60眼)的临床儿。方法 YAG激光单脉冲先切除前膜与虹膜的粘连,再将人工晶状体表面前膜粉碎性切除。结果 一次全部切除无复发者53眼(83.33%),平均单脉冲能量为1.4mJ,平均每眼治疗总能量为137mJ,平均击射次数为51次。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YAG激光切除人工昌状体前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缩短或减少茏物治疗,有早恢复视力,可替代手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皱褶的成因、对视力的影响程度和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A组(后囊皱褶组)和B组(对照组)各56例56眼,进行视力对比分析,对A组晶状体后囊褶进行详细观察,对后囊皱褶YAG激光治疗前后进行检验。结果 晶状体后囊皱褶因不同的起因可造成放射形或条形皱褶。A组视力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01)。激光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 白内障  相似文献   

7.
Nd:YAG激光截囊术后并发症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们应用Nd:YAG激光对203例(221只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患者和地晶体后囊切开术,经平均随访10.5个月,47.06%的术眼矫正视力达0.5以上,术后发生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1.36%),大泡性我膜炎1只眼(0.45%),尽管本组病例未发生黄斑囊样水肿及青光眼等并发症,但已有文献报道,提示对Nd:YAG激光截囊术后患者,仍需在术后不断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种不同的截囊方法的术后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38例41眼,采用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32例37眼采用信封式截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mo~2a,比较2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术后ld视力>0.1者,A组70.7%,B组81%,术后3mo~2a视力≥0.5者,A组90.24%.B组94.6%,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B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6%和13.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信封式截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优于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相似文献   

9.
后囊浑浊激光治疗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52眼后囊浑浊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术前、术后1周,1月及3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术后1周、1月、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下降,内皮细胞丢失率依次为2.68%、5.65%和6.28%。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2.247,3.541和2.449,P〈0.05)。内皮细胞丢失与每次能量有显著相关性(r=0.419,P  相似文献   

10.
在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Nd:YAG激光截晶体前囊膜216例(256眼),包括老年性白内障228眼,先天性白内障3眼,外伤性白内障22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激光参数:每个激光点能量2.1-6.0mJ;每个病人激光点数≤20-50。截囊成功率100%。激光截囊的优点是能准确按所设计的大小和形状截囊,有利于将人工晶体植入晶体囊袋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器械进入前房损伤角膜内皮及虹膜的机会;避免损伤晶体后囊、晶体脱位及玻璃体脱出等并发证。  相似文献   

11.
窦裕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7):1410-1411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48例51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行后囊膜切开术。结果:后囊膜一次性切开成功率100%,增视率94%。结论:激光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最佳治疗时机,正确操作和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苏连荣  李琦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83-1685
目的: 探讨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Fuchs综合征患者16例16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例2眼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18例18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mo视力(含矫正)≥0.5者16眼(88.89%),10眼后囊混浊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后视力均≥0.5。2眼合并青光眼者术后眼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是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 alurainum garnet,Nd:YAG)激光玻璃体松解术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lrence tomography,OCT)和B型超声检查确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患者47例49只眼,采用Nd:YAG激光行晶状体后囊切开的同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开及松解,观察激光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49只眼中,前部玻璃体混浊伴有晶状体后囊混浊46只眼,晶状体后囊无明显混浊3只眼。Nd:YAG激光玻璃体松解术后视力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t=32.50,P=O.007)。激光松解术后15mm前部混浊的玻璃体形成透明区者21只眼,占42.86%;24h内形成透明区者47只眼,占95.92%;2只眼在术后7d透明区小于瞳孔接受了第2次激光治疗。全部患眼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视力缓慢下降的患者,除考虑有后发障外,还应注意是否有前部玻璃体混浊的存在。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松解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46例(38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2l眼,其中18眼一期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3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人病例的并发症及术后3月视力。结果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16.67%),角膜水肿16眼(88.89%),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2眼(11.11%),瞳孔欠圆、轻度移位5眼(27.78%),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O.5者13眼(72.2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破裂时,视具体情况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是安全的,并可取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白内障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58例(65眼)行超声乳化及bigbag人工晶体植入术,按类似的眼轴长度及晶体核硬度分级,选择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ACR6DSE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44例(46眼),分别观察术后视力及矫正视力、屈光度及其与术前估计屈光度的差值、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时间1~24月。结果(1)bigbag组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38只眼,占58.3%,3个月裸眼视力≥0.5者39只眼,占59.3%;ACR6DSE组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5只眼,占56.3%,3个月裸眼视力≥0.5者23只眼,占50%。(2)术后3月,实际屈光度数与术前估计值相差bigbag组≤±1D者43只眼,占66.2%;ACR6DSE组相差≤±1D者22只眼,占47.8%。(3)术后24月,Bigbag组后囊膜混浊者4只眼(6.2%);ACR6DSE组后囊膜混浊者5只眼(10.9%),晶体偏位1只眼(2.2%),黄斑水肿1只眼(2.2%)。两组后发障均未行YAG激光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对比敏感曲线均低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总像差RMS值bigbag组低于ACR6DS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植入特殊设计的人工晶体,具有术后预留度数准确、较好术后视觉质量等优点,但能否减少后发障及眼底并发症等,仍需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和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71例98眼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3~6mo,并记录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 结果: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29.33±1.95mm。术前裸眼视力均<0.05。术后裸眼视力≥0.3共60眼(61%);最佳矫正视力≥0.5为48眼(49%);术中1眼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20例患者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发性白内障6眼,5眼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术后无眼压升高者。 结论:同轴1.8mm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忠民  张健  齐海峰 《实用防盲技术》2012,7(4):169-170,184
目的分析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白内障复明手术后不同类型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与术后并发症。方法对白内障复明手术后,109例(109眼)后发性白内障依据后囊昆浊形态分为:A组Elschnig珍珠样小体型46例(46眼),B组纤维化型63例(63眼)。采用十字形切开法或开罐式切开法进行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比较两组激光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激光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激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B两组内激光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激光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改善(P〈0.05);A组术后眼压升高和房水闪辉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是治疗白内障复明手术后不同类型后发障的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激光术后并发症与后发性白内障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陈承  任百超  马建梅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40-194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非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于31例31眼白内障患者在行小切口白内障术时均行环形撕囊,术中发现后囊膜破裂后防止后囊膜破口扩大,处理玻璃体后充分利用残余的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1wk矫正视力≥0.5者25例(80.6%); 术后3mo,矫正视力≥0.5者26例(83.9%)。

结论:非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处理后囊膜破裂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Ji YH  Lu Y  Lu GS  Luo Y  Wang M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3):196-199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因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89例(126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术前眼轴长度和术后视力、屈光度数及其与预期屈光度数的偏差值(屈光度数偏差值),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6~25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32 45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 2共106只眼(84 1%),≥0 5者共69只眼(54 8%)。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 00D共71只眼(56 3%),<±2 00D共114只眼(90 5%)。术中仅1只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术后28只眼出现双眼干扰症状;后发性白内障15只眼,6只眼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无眼压升高者。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公明 《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70-1471
目的: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探讨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78例93眼儿童行白内障摘除时作后囊截囊或撕囊前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4mo。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普遍提高,除2例合并黄斑病变、1例单眼先天性白内障、1例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外,视力>0.05占94.3%,>0.2占75.0%,>0.5占44.3%。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1期行后囊撕囊联合前玻璃体切除,绝大多数儿童视力显著提高,并建立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