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凡华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8,17(5)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小儿癫(癎)的诊断意义.方法:将160例患儿分为临床诊断癫(癎)组100例和可疑癫(癎)组60例,均行V-EEG监测,并观察觉醒期和睡眠期V-EEG(癎)样放电的分布情况.结果:本文160例患儿中,V-EEG监测异常者118例(74%),(癎)样放电检出率为56%.(癎)样放电发生率在临床诊断的100例小儿癫(癎)组为67例,占67%,可疑癫(癎)组为20例,占33%.(癎)样放电多见于浅睡期.结论:V-EEG可提高小儿癫(癎)(癎)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小儿癫(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EEG在小儿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疑诊为癫的患儿进行清醒EEG及剥夺睡眠EEG检查,作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两种状态下描记的EEG样放电的阳性率:清醒EEG为32.2%,剥夺睡眠EEG为53.3%。结论:剥夺睡眠EEG是提高小儿样放电检出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 (CBZ)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一线抗癫药 ,尤其是在治疗部分性癫发作方面 ,但有关其致脑电图 (EEG)呈持续样放电者不多见。现将在我院就诊的 2例癫患儿服用卡马西平后致EEG呈持续样放电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男 ,12岁 ,近 2个月来发作性右上、下肢无力 ,屈膝瘫坐 ,每日 10余次 ,每次历时数秒钟 ,神志清。追问病史 ,患儿系顺产 ,生后 10个月至 2岁曾高热惊厥数次 ,当时体温一般在 38~ 39℃ ,于 2岁后出现发作性右侧上、下肢抽搐 ,下颌哆嗦多次 ,神志清。曾做颅脑MRI检查为阴性。三维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 :颅内各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监测与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诊为癫200例患儿,进行了24h视频脑电监测和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在200例拟诊为癫患儿中,视频脑电监测异常者132例(66%),24h动态脑电监测异常者121例(60.5%)。结论:视频脑电监测比动态脑电监测对癫的诊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与日后EP发作的关系。方法:对156例6月~5岁患儿的脑电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低体温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高体温组,初发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临床随访转变为EP的可能性越大。②临床上应在惊厥发作2周后进行EEG检查,这时EEG改变对判定其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儿癫因种类不同,其治疗和预后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明确小儿癫的分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41例小儿部分性癫的临床和动态脑电图资料,探讨其发作间期和发作期样放电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均选自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到我院就诊和其他医院送检的患儿,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4~17岁,平均10.5岁。病程1天至10年。临床发作频度最多1天6次,最少10年发作1次。1.2临床资料按1998年国际抗癫联盟颁布的癫和癫综合征分类方案分类[1],其中分类为额叶癫16例,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12例,颞叶癫6例,儿童良性枕叶癫3例,分类不确定4例。1.3脑电图描记方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NATION8128系列动态脑电图仪(脑Hotel),记录16道24 h脑电图。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盘状头皮电极,以火棉胶固定,行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监测前作常规脑电图检查,监测时嘱患者或家属详细记录监测中患者的各项活动。监测结束后,上传数据至计算机硬盘上,以实时速度的10、20或50倍回放,对有疑部分常速回放打印分析。分析觉醒、活动及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脑电图、脑CT在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查找方面的意义 ,现将我院 1994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 5 83例癫病人这两项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5 83例中 ,男性 378例 ,女性 2 0 5例 ,例 ,男∶女=1 8∶1。发病年龄 6个月~ 71岁 ,平均 2 1 8岁。其中 <14岁者 16 4例 (2 8 1% ) ,14岁~ 30岁 2 0 3例 (34 8% ) ,31~ 71岁2 16例 (37% )。每例病人均有较详细的病史、神经系统检查记录及 1次以上的脑电图描记。其中 5 0 1例有CT扫描。根据临床发作表现 ,按癫发作的临床分类法[1] ,各种发作类型及所占百分比见… 相似文献
8.
赵朴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4,(4)
1 病例报告例 1,江某某 ,2 2岁 ,在校大学生 ,于 2 0 0 2年 2月 1日就诊。自诉于 14岁月经初潮开始后往往月经来潮 2~ 3天后就常有发作性头痛伴短时失神及右侧肢体无力发作。发作过程约 1min左右 ,对发作无记忆 ,每次月经期发作 1~ 2次。其它时间无类似发作。无家族史 ,身体健康 ,智力佳。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头颅CT检查无异常。EEG所见 :检查时正值月经期过后 3天 ,EEG背景节律为 2 0~ 5 0 μV ,9~ 12Hz的α波 ,两侧对称同步 ,调节调幅差 ,稍多低幅 14~ 2 4Hz的 β波 ,多见 30~ 80 μV ,4~ 7Hz的θ波散在出现。过度换气试验 2… 相似文献
9.
癫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一些非癫性的发作性症状相混淆。EEG描记到性波对癫的诊断最有价值,但有部分癫病人发作不频繁,EEG描记不易捕捉到发作期,而发作间期又无异常放电,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7年1月共诊断143例发作间期EEG正常的癫病例并进行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近5年中我科共诊治发作性疾病1106例,其中143例临床诊断为癫而发作间期EEG正常。143例中男79例,女64例;年龄3个月至16岁。其中52例V-EEG监测到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临床发作且同步EEG异常而确诊,91例未监测到发作而根据临床表现及抗癫治疗有效作出临床诊断。1.2脑电检查方法采用美国Necolet脑电生理仪,参考国际10-20系统安放12个头皮电极,将EEG数据及同步录像信号存于计算机硬盘中。所有患者均记录清醒、睁闭眼反应(不能合作者被动闭眼)及自然睡眠状态的脑电及录像资料,记录时间16~24h,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清醒睡眠周期。主要分析发作间期及发作期的样放电表现。注意除外心电、拍打、肢体活动、电极接触不良等导致的伪差波。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癎)(PSE)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结果与临床资料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癫(癎)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资料、临床发作症状和V-EEG改变特点,同时分析异常放电部位与卒中病变部位、类型以及发作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V-EEG对卒中后癫(癎)阳性检出率为85.3%,与常规脑电图检出率的30.9%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SE发生与卒中病变部位有明显相关性,脑叶出血或脑梗死累及大脑皮层区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的病变明显增高;V-EEG的异常放电部位、程度与卒中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发作类型有高度关联性.结论:V-EEG能显著提高PSE阳性检出率,(癎)样放电与卒中病变部位和性质密切相关,并有助于明确其癫(癎)发作类型,指导临床选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在指导抗癫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癫病例进行122次AEEG随访监测,每例每次均作30min常规脑电图(REEG)描记,以作自身对照。结果:REEG描记45例中,首次监测正常41例(91%),异常4例(9%),其中有样放电1例。AEEG首次监测正常8例(18%),异常37例(82%),其中有样放电33例,占异常的89%。AEEG与REEG阳性率及样波检出率经统计学处理,分别为χ2=48.79,P<0.001及χ2=10.51,P<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AEEG阳性率及样放电检出率均明显高于REEG。如果仅用REEG结果指导抗癫药物的应用,就可能会使那些尚需继续用药的患者将药物停掉,依据AEEG对抗癫药物的选用,比依据REEG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PSE)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结果与临床资料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神经影像学资料、临床发作症状和V-EEG改变特点,同时分析异常放电部位与卒中病变部位、类型以及发作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V-EEG对卒中后癫痫阳性检出率为85.3%,与常规脑电图检出率的30.9%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SE发生与卒中病变部位有明显相关性,脑叶出血或脑梗死累及大脑皮层区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的病变明显增高;V-EEG的异常放电部位、程度与卒中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发作类型有高度关联性。结论:V-EEG能显著提高PSE阳性检出率,痫样放电与卒中病变部位和性质密切相关,并有助于明确其癫痫发作类型,指导临床选药。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9年 3月至 2 0 0 3年 4月对 5 2例以癫为主要症状的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的同时 ,在皮层电图 (ECoG)监测下找出癫灶并切除或毁损致灶 ,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情况 :本组 5 2例中 ,男性 3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6 1岁 ,平均 2 9.6岁 ,以 2 0~ 35岁居多 ,共 34例 ,占6 5 .4 %。发作类型及频率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38例 ,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 6例 ,单纯部分性发作 4例 ,失神发作 4例。发作频率 :每日 1~ 2 0次 8例 ,每周 1~ 3次 11例 ,每月 1~ 2次16例 ,每年 1~ 10次 17例… 相似文献
14.
22例腹痛型癫患者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6年 10月至 1996年 10月收治腹型癫 2 2例 ,现将其临床与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均为儿童 ,男 10例 ,女 12例 ,年龄 2~ 12岁 ,其中 2~ 6岁者 8例 ,7~ 12岁者 14例 ;病程 1周~ 4年 ,其中1年内者 16例 ,1~ 2年者 4例 ,2年以上者 2例。临床表现均为反复发作性腹痛 ,多位于脐周围或上、下腹部 ,其中 1例呈游走性 ,疼痛持续时间最短者数秒种 ,大多数在 1~ 3min ,最长 2h。发作次数 :最少者每年 2次 ,最多者 1天 4次 ,多数为 1个月 1~ 2次。发作时伴恶心、呕吐 10例 ,头晕 6例 ,面色苍白、多汗 5例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院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月作过同步录像脑电图 (Video EEG)监测的 181例发作性疾病的病例中 ,有136例显示样放电 ,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选择临床有一次至多次癫发作 ,发作间歇期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 (未见样放电 )的病例 136例 ,其中男 90例 ,女 46例 ,年龄 6个月至 6 9岁 ,病程 5天至 2 2年。曾作一次常规脑电图检查者 10 3例 ,2次以上者 32例 ,另 1例癫持续状态患者直接作Video -EEG。作头颅CT检查 6 2例 ,MRI检查 4例。癫类型 :全面性发作 75例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时程脑电图(LTME)和CT在癫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分析2005年1月~12月采用LTME(SOLARROVER-8型AEEG和SOLAR2000型VEEG)及GE1800型CT对320例癫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LTME正常123例(38.4%),异常197例(61.6%)。临床发作48例(15.0%),同时占异常脑电图的24.4%。异常脑电图中样波114例,占异常的57.9%,非特异性异常83例(42.1%)。在LTME中,AEEG和VEEG的异常率及临床发作率均无明显差异,x2=1.32,P>0.05及x2=0.93,P>0.05。CT正常229例(71.6%),异常91例(28.4%)。CT与LTME两组异常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10.88,P<0.001。结论:LTME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脑电图的阳性率,特别对无明显临床发作表现和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CT广泛应用使脑部疾病引起的癫阳性率大为提高,降低了原发性癫的诊断率,已成为癫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它能寻找癫最可能和最重要的潜在原因。CT与脑电图二者结合在癫病因诊断及定位诊断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癫的治疗、预后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7.
田金英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5):318-319
癫癎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临床上可能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相混淆。录像脑电图(V-EEG)可通过录像直接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同步EEG监测来分析临床与EEG的关系,从而成为癫癎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可靠的监测方法。非癫癎性发作(NE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临床发作,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在国外癫癎中心的所谓癫癎患者中10%~20%被证实为NES。现将我院神经科经V-EEG监测到发作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癫外科中,所有术前评估的目的皆在于确定致区(epiletogenic zone,EZ)的位置与范围,以及其与重要皮层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EZ是指大脑皮层上引起癫发作的区域,如果手术彻底切除此区域后发作将完全消失[1]。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手段可以实现在手术前EZ的精确定位。由于癫的本质为神经元异常放电,所以脑电图(EEG)是最为基础的评估手段。EEG能够提供发作间期刺激区(irrititive zone,IZ)以及发作起始区(icta onsetzone,IOZ)的范围。所谓IZ是指发作间期皮层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的区域。IOZ是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儿童与成人癫癎停止发作后不同控制期的脑电图改变。方法:对30例控制期达1年以上、43例控制期达2年以上、53例控制期达3年以上的儿童癫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进行统计,同时对11例控制期达1年以上、14例控制期达2年以上、35例控制期达3年以上的成人癫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及样放电率进行统计,并将两组结果对比。结果:在控制期1年以上、2年以上、3年以上,两组脑电图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癫癎停止发作后不同控制期,儿童与成人脑电图的异常率及癎样放电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枕叶癫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儿童枕叶癫的临床和脑电图、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叶癫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视觉症状、惊厥发作、自动症、偏头痛和发作性呕吐等。37例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其中35例发作间期枕部有样放电;2例结果呈阴性者,经24 h脑电监测有枕部起源的异常放电。37例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7例。32例随访6个月至5年,特发性组25例中控制有效25例,其中10例停药;症状性组7例中,控制有效6例,无效1例,无停药者。结论:儿童枕叶癫以特发性多见,重视特征性临床表现形式,结合脑电图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特发性枕叶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