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卫生之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老子>与<庄子>两书中有关文字的分析比较,认定<老子·十章>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老子的"卫生之经".其实质内容为"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形神相亲".并认为<老子>之"专气"即<庄子>之吐纳导引术,后者或是前者的嬗变和衍生,是表里俱济的形体修炼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2.
清·叶桂<温热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学说已日益引起医者重视并成为中医既病防变的重要治则之一.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列为中医治则"既病防变"之一论述,说既病防变理论中立论较早,影响较大者,是<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理论和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先安未受邪之地"之说.读书临证有感,从先证而治,既病防变;现代医学,堪资借鉴;把握病机,遣药组方3个方面结合作者治疗水痘、钩端螺旋体病、痛风及其他杂病的经验琐言了管见.  相似文献   

3.
《伤寒杂病论》治疗"燥证",除了运用"燥以濡之"的常法,还运用到"辛以润之"的变法。实际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治疗大法,是为燥证的不同病机而设。张仲景在继承了《黄帝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根据辛味药行散或助阳的功效特点,从辛味药能祛湿化饮以治燥、行气通导以治燥、活血化瘀以治燥、温阳化气以润燥、温肾散寒以润燥五个方面,落实"辛以润之"理论的临床应用,为后世治疗燥证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心包经"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斌  王玲玲 《中国针灸》2001,21(3):165-166
"心包经"是目前对手厥阴经的通常提法,但是,在<灵枢@经脉>中却称为"心包络之脉",两者之间的差异是较大的.通过对有关文献记载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心包络"与"心包"是绝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从解剖实际来看,"心包络"可能是心脏表面的血管,而"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的最主要病变,而心包发生病变就相对少得多.因此,手厥阴经在体内联系的是"心包络"而不是"心包".  相似文献   

5.
从"阳微阴弦"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6.
"大丁"小议     
张正社 《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51
文章就<内经>原文"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之"大丁"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  相似文献   

7.
关于<灵枢·经脉>中"以经取之"一语的含义,后世的通行解释已失其本义,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篇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认为"以经取之"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从本经取治",而是指"以常规方法治之".  相似文献   

8.
"脾瘅"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瘅"始见于<素问·奇病论>."瘅"与疾病有关的涵义有三.从王冰、张景岳等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看其病因为"肥美之所发也",病机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口甘、中满"为其症状,治则为"除陈气",方药以兰治之.  相似文献   

9.
陈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2,17(11):663-667
察小便之异常,在中医临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伤寒论>中有关"小便异常"的条文内容进行辨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阐发.指出在临床辨证中察"小便异常"可以别阴阳、定表里、辨寒热、判虚实,如辨蓄水与蓄血、辨饮停中焦与水蓄下焦、辨少阴水火之虚实、辨阳明腑实之轻重、察津液损伤之程度等,从而指导疾病治疗,判断疾病预后.作者在文中结合自己的医案,以阐明理论的指导意义,突出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脏"宜施灸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卓廉士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1):766-767
本文综合古代文献,指出灸治是中风"中脏"的抢救措施之一.古人认为艾火之性温而不燥,能化痰消积、活血化瘀,急救时又能开窍启闭、回阳固脱.采用艾灸治疗中风,非但治标,而且补阴和阳,兼以治本;艾灸治疗闭证的方法是自上而下取穴,依次而灸,以平上逆之阳气;脱证选穴宜少,以固下元之厥脱.本文亦对中风的预防及后遗症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燥邪与燥证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燥证研究亟待理清燥邪与燥证关系,而古今论燥理论多有疏漏或歧义。鉴此,本文以审证求因为本,综览既往文献,从六气气化属性认识燥邪与燥证内涵,倡论燥邪之正化、兼化、从化及内外传变,以"类燥"阐释内生燥邪,分析燥邪与类燥之邪引发内外燥证之情。其后得出燥邪与燥证关系之结论:1.燥证均由燥邪所致;2.燥邪有本气燥邪、变生燥邪和内生燥邪之别,均能导致外燥证和内燥证;3.外燥证多由本气燥邪引起,内燥证多由内生燥邪引起;4.外燥证病因除本气燥邪外,尚含有六淫他邪变生燥邪成分;5.引发内燥证之内生燥邪可称作"类燥",系由阴虚血虚而津少、内火里热而伤津、寒凝血瘀湿阻痰结而滞津等原因产生;6.燥邪淫盛时,可通过经络、形体组织内外相传,故内燥证可兼见外燥证,外燥证亦可迁延而伴生内燥证;7.无论外燥内燥,倘若其证候内出现不能以燥邪属性解释之症状,则属伴有"非燥证",当责燥邪之兼夹邪气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著作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著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磊 《中医药文化》2006,1(2):32-32
"医易同源"说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的<类经附翼·医易>,指医理和易理都强调阴阳的变化,于是以变化为源.但实际上医学理论中阴阳变化的道理源于易理,"医易同源"论并不成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医源于易".近年来中医界流行的"医易同源"论则明显带有藉<周易>以拔高中医的潜在含义.  相似文献   

14.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的基本原则之一,许多篇章的语义都可按此原则去理解.但遗憾的是,后世医家未能理解"凡将用针,必先诊脉"的深刻含义,将<素问·长刺节论>中的"刺家不诊,听病者言"错误的理解成"刺家不必诊脉,但听病者言",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本来描述脉象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理解成针刺手法,同时还将本来描述脉象改善的"气至"理解成"针下气至"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中常以"X日"、"XX日"描述、预测病邪的传变和疾病的转归,其理论依据是肇始于<易经>中以"七日"为周期数所象征的阴阳变化规律.对于<内经>、<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转归、预测日期的描述,应把握其象征意义,结合天时地理、人的体质强弱、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分别具体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开阖枢三阴三阳理论阐述燥邪致病,认为阳明主阖是阳明燥金最重要内涵,并对阳明燥金的本义、燥邪的寒热属性、湿与燥对立相兼问题、"秋伤于湿"等作了分析.指出判断燥病,不仅需要注意阳明燥气太过为六淫,更需关注"不和之气",即阳明燥金是否当位当时.治疗上应从"燥者润之""调和五行""阖降阳明"三方面入手,选择...  相似文献   

17.
<素问·痹论>中"凡痹之客五藏者"至"痹聚在脾"一段,林亿认为是王冰次注<素问>将其他篇章移至<痹论>中,张琦等以为王氏所移过于轻率.通过考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上述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病源>中已把此段文字与<痹论>痹久入藏的论述相联系.王冰次注<素问>,或受<病源>影响,或出自临床经验,似非轻率之举.而且,从"凡痹之客五藏者"一段出现在<内经>中的不同篇章,从古人对五藏痹的前后认识的不同,恰体现出古代对疾病认识是逐渐深入的.  相似文献   

18.
周安政 《河北中医》2008,30(3):268-268
中药酸、苦、甘、辛、咸五味中,"辛润"之说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时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对"辛润"的理解,历代说法不一,大致有两说.  相似文献   

19.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银屑病一直是皮肤病研究热点,其病势缠绵,病机复杂,治疗颇为棘手.病机是决定病情变化的关键,全面而深入地把握银屑病的病机,尤其是某些潜在而关键的病机,即"枢机",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宏观与微观辨证、外燥与"隐湿"、毒邪致病和病络思想4个方面,对银屑病中医治疗之"枢机"进行探析,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