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郁乃痤"探讨痤疮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旭  刘瓦利  许铣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3-275
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强调辨病在痤疮诊治中的重要性.同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经验,认为"郁乃痤"概括了痤疮发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对痤疮的辨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痤疮的辨病治疗之关键应当是"郁",而不是"热";提出痤疮也存在阴证、寒证,临床可见痤疮阳郁寒凝证型者.  相似文献   

2.
陈若雨  窦鹏 《河南中医》2015,35(2):224-226
目前主流观点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三个证型,在各种证型中分析多从"热""火"而论,关于痤疮与卫气的关系少有阐述。作者认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郁"是痤疮之关键,"卫气闭郁、郁而化热、火毒凝滞、痰瘀互结"是痤疮的根本病机。  相似文献   

3.
《内经》首创"五郁",仲景在《内经》"五郁"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的特点,创立了治"郁"诸法。仲景所论"郁",既有狭义之"郁",又有广义之"郁",伤寒六经病的发生均与"郁"有关,三阳之病,邪盛阳郁,三阴之病,正虚阳郁;从病机方面分析,六经病的发病存在气郁、火郁、痰郁、水郁、湿热郁、血郁的病理因素。《伤寒论》治疗外感实证的重要法则就是"开郁泄热"。  相似文献   

4.
寻常型痤疮是发生于皮肤的病变,临床多发,病情缠绵,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痤疮发病原因多种,“郁乃痤”理论是古今医家共识,但对于郁的表现缺乏统一性标准。基于国内外中西医学对痤疮的研究成果,从中医“郁乃痤”理论入手对痤疮的治疗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中、西医学对于痤疮发病原因和表现的认识,进而对中医“郁乃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总结从“郁乃痤”辨治痤疮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阐述了古今医家在“郁乃痤”发病原因及病机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并对痤疮概念、郁的性质成分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根据“郁乃痤”理论,紧扣“寒郁、热郁、气郁、血郁”辨证用药,形成了“从寒热气血四郁辨治寻常型痤疮”的学术观点。最后,通过具体的病案分析和用药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郁乃痤”是痤疮辨治的理论基础。②寒、热、气、血四郁是“郁乃痤”的主要表达形式。痤疮的发生与郁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寒郁、热郁、气郁、血郁4种,其中病情复杂者又杂合痰、湿、虚、食等综合为患。③治疗痤疮应该注重阴阳本质,注重八纲辨证,从“寒、热、气、血、郁、滞”入手,明晰思路。④以气血疏利为本,兼顾寒热虚实、痰瘀等诸证,可提纲挈领,治疗精准,常可取效。  相似文献   

5.
七情学说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喜、怒、忧、思、悲、恐、惊概括了七种常见的情感致病因素。其并没有包括"郁",很多医家把忧和郁归属一类,实则不然,"忧"重愁思而"郁"重郁结,临床多见因"郁"致病者,治疗方面不同医家亦各有侧重。掌握郁病的症因及证治规律,全面认识郁证本质,这对于完善中医情志致病理论、提高临床疗效、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创立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同时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则大法,倡导滋阴学说以痛击时弊。在杂病治疗方面则创立气、血、痰、郁的辨证纲领,在临证上以气血痰郁为纲,六气致病为目,对后世杂病论治影响较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中医证候与血清性激素及局部皮肤雄激素受体(AR)的关系,从内分泌角度揭示痤疮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70例典型面部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血清性激素、皮肤雄激素受体为指标。结果:男、女患者的血清睾酮(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患病部位的局部AR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非患病部位的AR阳性率(P0.01),提示雄激素及其受体是影响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与痤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平均血清LH/FSH水平较其他证型高,提示LH/FSH水平偏高可能是肝郁化火型痤疮患者的内分泌基础之一。结论:雄激素及其受体变化是痤疮发病的内分泌基础,在辨病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能够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阴虚型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体会,提出从少阴病角度认识痤疮虚证的观点,认为少阴病理论对阳虚型和阴虚型痤疮的辨治均有指导意义;指出心肾亏虚、心肾不交是阴虚型痤疮的重要病理基础,参考少阴热化证的治疗法则及各家经验,提出阴虚型痤疮的治疗应以养阴清热为大法,重在调节心肾。  相似文献   

9.
介绍张喜奎老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张老师基于《黄帝内经》"郁乃痤"的发病机理,认为"郁"是痤疮发病的最主要病机,提出从营卫论治痤疮的经验方法,以桂枝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效如桴鼓,其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楼丽华 《江苏中医药》2011,43(12):28-29
对于乳腺病的诊治,应做到"四辨治病",即辨证论治、辨病论治、辨体论治和辨位论治相结合,做到简洁、明确而全面。对于乳痈,其病机在于"表阳里阴",宜采用温通法治疗;对于乳腺增生症,根据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3种证型,在治疗上应三种病机兼顾,各有侧重地加以治疗;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应始终坚定扶正是第一要务,顾护脾胃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张金生 《新中医》2008,40(7):106-106
近年来,中医诸医家从肝、心、脾胃以及脑等不同角度对郁病的病机、证型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因本病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复杂,加之各家多从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出发,没有形成统一的辨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医学对郁病防治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焕禄临证辨治冠心病时,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识证。采取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冠心病不同于胸痹,病机不能简单概括为"阳微阴弦",从中医学角度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考虑"心之气阳虚衰、瘀血阻滞经脉"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并注重冠心病的调神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惠林教授采用辨阴阳、辨六经、辨病机相结合的方法,将痤疮具体分为邪郁肌表证、湿热蕴结证、肺胃热盛证、寒热错杂证、阴血不足证、肾阳亏虚证、心肾不交证等七大证型,并分别采用麻黄汤合小柴胡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酸枣仁汤合芍药甘草汤、金匮肾气丸、黄连阿胶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欧阳卫权教授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先后师从中医大家李振华教授、李可教授和禤国维教授,长期致力于《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并在临证中积极运用中医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探索痤疮的中医治疗,提出痤疮中医治疗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方证须对应,“勿忘整体、兼顾局部”的治疗思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且收效甚好。笔者撷取并整理欧阳卫权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痤疮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病机为阴阳失和,阳不交阴。临床证型复杂,常互相兼夹,病情缠绵难愈。中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人群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23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的调查。结果:湿热质患者发病后易患脾胃湿热型,气郁质发病后易患肝胃不和型,阳虚质发病后易患脾胃虚弱型。结论:本研究从体质与证型角度启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应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通过对患者体质的干预和调整,提高中医药疗效,减少复发,并达到对本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胸痹篇学术思想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治疗分缓急,辨病机,以温通为治疗大法,有汤剂、散剂、丸剂之分,体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提示治未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赵冰  穆迎涛 《河南中医》2009,29(10):1026-1026
引起痤疮的病因可归纳为"郁"、"热"、"湿"三字,其中"郁"包括气郁、阳郁、湿郁、火郁、血郁,治疗可采取行气、通阳、化湿、清热、活血之法。"湿"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病情常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或多发于暑湿季节,或多发于嗜食肥甘厚味之人,所以治疗当以清热除湿为主,防止湿热胶结为患。"热"多见于痈疽疮疖等皮肤外科疾病,包括痤疮,其中痤疮合并感染粉刺有脓头者,热毒壅盛的病机尤为突出,所以治疗当重视清热解毒之法。  相似文献   

19.
顾庆华教授通过分析痤疮中医辨证治疗的现状,辨证结合辨病的学术思想,参考中医经典古籍与其长期临床经验认为卫气主身之皮毛,从而从卫气观点论治痤疮,对痤疮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指出痤疮不是只有热证、阳证,也有可能出现阳虚寒凝或由阳转阴的虚寒证,只是局部热象明显,故治疗时不可一味寒凉,当温凉并用。  相似文献   

20.
余天泰老中医扶阳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坚 《光明中医》2011,26(6):1109-1111
余天泰老中医在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强调"阳衰阴盛"学术理念。临床治疗中,扶阳为基本法,贯穿冠心病治疗全程,尤其是发作期,扶阳为首要。并根据临床表现胸痹、心悸、喘证等各证候的不同,进行分证施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