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肝细胞癌(HCC)是我国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每年HCC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均占世界50%以上~([1])。"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进展的三部曲,我国80%~90%的HCC发生在纤维化、肝硬化的基础上~([2,3])。而在肝硬化-肝癌的恶变过程中,存在一个较长时间的肝癌癌前病变阶段,肝癌癌前病变是肝脏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过渡的中间阶段。如能及早发现和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春  陈燕萍  张雪林 《肝脏》2003,8(4):57-58
肝硬化是以肝脏纤维组织慢性、弥漫性增生为特点而导致肝脏结构改变和肝细胞结节由良性再生结节 (RN)到发育不良性结节 (DN)以至肝细胞癌 (HCC)的一系列发展过程[1,2 ] 。肝硬化是引起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 ,约 90 %的肝癌病人合并肝硬化 ,5年生存率不到 5 % [3 ] 。如何从肝硬化病人中有效地发现小肝癌及其与RN、DN的鉴别 ,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肝硬化病人的影像检查方法常用B超、CT ,但磁共振成像 (MRI)是评价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其优点是对肝损害显示的高对比分辨率、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 ,并且没有放…  相似文献   

3.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一种具有双对比成像功能的肝胆特异性对比剂,既可以通过动态增强反映病灶血供信息,还可以通过肝胆特异期成像反映肝细胞膜分子受体表达变化。Gd-EOB-DTPA能够多维度反映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信息,提高乏血供肝细胞癌(HCC)及小肝癌的检出率,显示高危肝硬化结节,已被多项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用于HCC的无创性诊断。就Gd-EOB-DTPA在HCC中的诊断价值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地理分布和以移民患者多见,提示该病是由某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引起。现已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霉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素污染食物和肝硬化可能是人类HCC的3大常见病因。HCC常伴发肝硬化,但两者的确切关系尚未明了。肝细胞癌与肝硬化具有密切关系的证据两者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两方面: 肝硬化病人发生HCC的危险增高很久以来已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在临床上发生HCC,或在尸解时诊断出HCC。两者的并发率主要决定于肝硬化的类型(或分期)和  相似文献   

5.
HCV慢性感染被认为是HBsAg阴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HCV感染常进展至为慢性携带状态和肝硬化。HCV阳性肝癌者通常有肝硬化,后者被认为是肝癌的癌前期病变。目前尚不清楚HCV只是造成肝硬化而致癌还是HCV有直接致癌作用。 为探讨无肝硬化的肝细胞癌与HCV感染是否相关,作者选19例HBsAg阴性的肝癌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报道1例直径为6.5 cm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癌结节破裂出血综合治疗,分析有肝硬化和丙肝病毒感染的HCC并癌结节破裂出血者,通过多种有效方法联合治疗,可达到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肝细胞癌(HCC)发现于因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或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肝硬化患者。在西方国家也有很多不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肝硬化的存在与否与HCC的关系尚未确定。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细胞再生的反复演变最终导致癌变的可能性,并不能解释43%无肝硬化性HCC的流行率。这亦就使我们更有理由认为两种独立的致病过程系由同一病因所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发生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在其发展中检测出HCC癌前病变和进展期HCC,对预测肿瘤行为、判断病变程度、采用最佳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生存至关重要。肝脏成像技术的快速进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MRI(Gd-EOB-DTPA MRI)可提供肝结节血管变化、肝细胞功能信息,能够精确区分肝硬化再生结节、低度异型增生结节、高度异型增生结节、早期HCC(early HCC)和HCC,从而进行恶性进展的风险度分层。现综述Gd-EOB-DTPA MRI在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HCC多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概念,以及癌前病变最终可能转化成典型HCC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慢性HBV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前期研究已应用寡核苷酸芯片筛选出肝硬化及HCC差异基因表达谱,发现ICBP90在HCC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1].ICBP90是法国学者Hopfner等通过单杂交系统( one-hybrid system,OHS)发现的一种CCAAT结合蛋白,为TopoⅡα转录调控因子的一种新的核蛋白,已在人体许多肿瘤和肿瘤细胞株中发现有ICBP90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异常,但尚无ICBP90与HCC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ICBP90在HCC中的变化,并分析其表达强度与HCC转移范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敏燕 《肝脏》2006,11(Z1):36-39
慢性乙型肝炎常并发肝细胞癌(HCC),30%~40%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HCC),大多数HCC病人的肝脏实质细胞损害来自于肝硬化,其中特别是与乙型肝炎和饮酒发生的肝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脏》2017,(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00枚肝硬化结节的超声造影的声像图的表现,所有病例均临床追踪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小肝癌23枚,胆管细胞癌1枚,转移性肿瘤4枚,血管瘤10枚,腺瘤1枚,肝硬化结节61枚。结果小肝癌表现为快进快出,胆管细胞癌表现为从周边快进快出,转移性肝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或慢进快出,腺瘤表现为快进不退,肝硬化结节表现为同周围肝组织同步增强同步消退或各期造影剂均未填充。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的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HCC)发生之前存在从再生结节(RN)、低级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高级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以及HCC病变逐渐演化过程,这些结节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可认为是HCC的癌前病变。影像学检查是区分这些结节的较敏感的方法。随着功能性成像技术(例如CTP、DWI、PWI、MRS等)的进展以及大量MR对比剂的应用,将有望在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明显地有助于癌前病变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与肝硬化再生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肝硬化背景的58个局灶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观察其动脉相、门脉相和实质相的动态造影变化,对不同性质病变的造影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与穿刺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中92.86%(13/14)的病灶具有造影剂的快进快出及85.71%(12/14)的病灶具有动脉相均匀性或非均匀性充填整个肿块的特点,超声造影剂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快进快出即动脉相快速增强,门脉相和实质相快速消退。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与肝细胞性肝癌肝脏内局灶性异常回声的检查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肝癌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超声(US)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US具有无创、价廉、使用方便、分辨率高、病灶定位准确等优点,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筛查肝细胞癌的有效手段和肝癌术前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技术。但肝癌的超声表现变化甚大且缺少特异性,大肝癌主要表现为高低混杂的不均匀回声,若其周围出现低回声环、声晕或镶嵌声波等对肝癌诊断有较大帮助。小肝癌(直径<3cm)主要表现为均匀低回声,常规灰阶超声检查由于某些等回声病变周围缺乏包膜和声晕,肝硬化或退变结节与低回声的小肝癌又很相似,极易导致漏诊。因此有肝硬化史的肝癌,二维US的灵敏度仅为50%~80%,对小肝癌检出敏感性更低。彩色多普勒US可观察病变内部和边缘回声及血流分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三部曲一般认为是“肝炎—肝硬化—肝癌”,但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及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表明,病毒导致HCC的发生也许可以“跨过”肝硬化这一步,本文就近年来DNA损伤与修复、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合对HCC的发生和发展做一简要的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肝内可出现从再生结节(RN)到肝细胞癌(HCC)多种与肝硬化密切相关的结节与肿块性病变,这些病变的检出与定性一直是临床与影像学的难题。近年来肝脏高场与超高场MR技术发展很快,能获得精细解剖细节的图像,多序列技术可显示多种组织的特征,容积采集系列动态成像有助于推测病变的血供特点,加上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C-fos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与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C-fos与EGFR在HCC组织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HCC组织、51例癌旁组织、15例肝硬化组织、10例良性病变而切除的正常肝组织C-fos蛋白表达情况;EGFR在47例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fos蛋白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肝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与肝病的不同进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HCC组织中C-fos蛋白表达与EGF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fos蛋白在肝癌、肝硬化组织的过表达提示C-fos参与在肝癌、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但可能通过EGFR以外的信号通路参与肝癌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确定一组大系列病例的初步结果,弄清抗-HCV阳性肝细胞癌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特征,并探讨HCV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和发展中的地位。病人分为HCC (97例)和慢性肝病(CLD,223例),每组又分为HBsAg阳性、酒精及隐源性三个亚组。HCC组均有肝硬化。血清学检测包括:抗-HCV、HBV(HBsAg、抗-HBs、抗-HBc)及AFP。临床参数包括确诊时年龄、男女比例、确诊HCC前患CLD的时间、输血和手术史,癌直径和癌结节数及存活月数等。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 (HCC)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BV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是HCC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是肝癌相关基因调控的一种方式,属于肝癌发生的早期事件,通过CpG岛的甲基化使某些重要基因失去功能是HCC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大多数病例中,HCC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肝硬化患者在人口中构成了高的发病风险。通过超声检查和胎甲球蛋白测定进行快速筛选,可以发现早期和无症状期的HCC。需要强调的是HCC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HCC分期,而且取决于肝脏的基本功能状况。评价标准涉及到肝硬化的基本病变(腹水、血浆钠浓度、肾损害、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白蛋白等)和HCC分期(结节数量和大小、血管浸润、肝外转移、存在的症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