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同时采取应急处理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依据初步结论,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疾控措施;对流行区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体,并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电镜检测,对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2009-01/02,驻豫某部队发生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病例225例,疫情波及整个营区,2月10日形成发病高峰.病例以新兵为主(68.9%),有明显的宿舍聚集现象(44.9%),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部分患者出现胸闷(13.8%)、呼吸困难(1.8%)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8.4%),肺实变(2.2%).采取各种措施切断空气传播途经,疫情迅速控制,16日后无新发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腺病毒感染.结论:发生在驻豫某部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病原体为腺病毒,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切断传播途经后疫情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一起腺病毒3型所致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流行的临床分析。方法:分析2004年4月~7月发病的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871例临床诊断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的年龄7个月~19岁,男487例,女384例。该病的潜伏期为2~12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肺纹增强明显。经PCR检测及细胞分离培养等鉴定为腺病毒3型。经抗感染、抗病毒等综合治疗2~10天,平均5.18±2.19天,全部治愈。结论:此次疫情是由腺病毒3型引起的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暴发,该病潜伏期短,发病急骤,传染性强,流行强度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4年在江苏东台市大面积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爆发流行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制订本病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流行因素;先在流行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病原体,并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电镜检测,对患者的双份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 东台市发生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症871例,疫情波及到10个乡镇,对照研究显示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热病例的接触、家庭内共用毛巾及与鸡密切接触有关,标本经2个实验室人喉癌传代细胞(Hep-2)分离培养,51%~65%的标本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呈葡萄串状、折光变强),电镜下可见细胞胞核内大量呈晶格状排列的典型腺病毒颗粒,直接免疫荧光试验、PCR检测及双份血清中和试验均证实为腺病毒感染。用全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确定为腺病毒3型。结论 2004年发生在江苏省东台市轻型急性呼吸道感染爆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圳市某幼儿园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17份患儿咽拭子进行流感样病例筛查,筛查后的阴性样本进一步进行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出的5份腺病毒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感染Hep-2受体细胞后共获得4份腺病毒稳定细胞毒株,用腺病毒六邻体基因作为靶基因进行序列扩增及测定,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序列比较,确定其病毒亚型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17份咽拭子中5份为腺病毒PCR阳性,阳性率为29.4%,用分型引物检测并分析序列确定均为腺病毒4型。结论本次急性呼吸道病毒疫情暴发由腺病毒4型引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病因及应急处置策略.方法 2014年1月27日我院收治1例由武汉来京探亲的发热患者,1周后与之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我们对53例密切接触此患者的人群采集咽拭子,分别行甲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隔离观察或治疗.在隔离初期及解除隔离前,取双份血清标本进行呼吸道9种病原体IgM抗体测定,同时对所有感染病例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流行特征、临床症状.依据检测结果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结果 53例密切接触者中,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17例,发病8例,死亡1例,重症1例,轻症6例,隔离观察9例.发病者均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临床以发热、咽痛为主,伴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合并肺炎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呼吸困难.CT检查发现肺部炎症3例,肺实变2例,胸腔积液2例.实验室检测均为腺病毒(7型)感染.结论 腺病毒感染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诊断需经核酸检测,隔离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高等学校人鼻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并提供防控经验。方法对2020年11月3日广州市某高等学校报告一起不明原因发热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跟踪病例病情进展,并对病例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多种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 11月3-7日发病疫情共发病13例,学校罹患率为0.43%(13/3 054),呈点源暴露模式。疫情发生具有聚集性,主要集中于20级机电6班(9例,罹患率69.23%);疫情涉及宿舍病例集中在A2楼占72.73%;病例年龄15~19岁,其中男生11例,女生2例;临床症状以发热(100.00%)和头痛(53.85%)为主要特征,所有发热病例均为一过性低热;经实验室检测,13份咽拭子中5份为鼻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38.46%,并排除其他14种呼吸道传染病毒。结论该起鼻病毒暴发疫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或接触传播,疫情暴发具有聚集性,应加强学校班级和宿舍的通风,做好消毒,发现病例及时隔离,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十堰市2015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构成,为疫情的诊断、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十堰市2015年报告的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对疫情标本进行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 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城乡中小学校,平均罹患率为3.09%,1、5、9、11、12月各一起,依次由A(H3)型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及B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引起。结论十堰市2015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原主要是流感病毒,其次是腺病毒、鼻病毒等,暴发疫情调查时应开展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华区1起由人偏肺病毒(hMP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为防控相关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对病例报告学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样本,针对A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腺病毒、人鼻病毒、呼吸道疱疹病毒、人偏肺病毒,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019年2月11日至3月31日共搜索到病例32例,所有病例均在五年级(3)班,罹患率为59.26%(32/54),病例中男生16人,女生16人。首例病例于2019年2月20日发病,末例病例3月18日发病,疫情持续时间为27 d。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96.88%)、流鼻涕(84.38%)和咽痛(71.88%)为主,体温多为正常或低热(78.13%),≥38℃的中高热少见(21.88%)。临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测17份咽拭子标本,4份为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23.53%),其他病毒核酸均未检出。结论这是1起因患病学生未痊愈返校导致的人偏肺病毒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学校应加强病例的发现及全程隔离。  相似文献   

9.
阳江市某小学腺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江市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罹患率为6.3%;患者以7~8岁的儿童为主;15例样本中有12例检测出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的游泳因素暴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游泳可导致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泳池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11—2022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防控学校流感暴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昌市2011—2022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现场流调相关资料和呼吸道样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南昌市2011—2022年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42起,累计报告发病数2 880例,患病率为1.89%。共采集呼吸道样本1 26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总检出率为58.91%。2017—2019年暴发疫情数占比最高,2011—2013年最低,疫情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占79.58%),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场所分布主要以小学为主,占暴发疫情总数的70.42%(100/142);2011—2022年各型流感病毒均有检出,每年有2种及以上型别的流感病毒流行,暴发流行的优势毒株总体呈现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BV交替流行的趋势。2011—2019年南昌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南昌地区采取多种非药物防控措施进行管控新冠疫情,各种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量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9年2月22-28日深圳市宝安区某小学一起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疫情进行现场调查,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筛查,筛查阴性标本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对腺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用腺病毒六邻体基因作为靶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阳性检测结果。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安宁地区住院患儿1 7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 < 6月龄组、6月龄~4岁组、4~14岁组;根据新冠疫情防控,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前为公众防护前,2020年2月后公众防护后;采集所有患儿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抗原、乙型流感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副流感病毒Ⅰ型抗原、副流感病毒Ⅱ型抗原、副流感病毒Ⅲ型抗原7种呼吸道病原体,统计分析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结果  1 766例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出阳性584例,阳性率为33.07%,呼吸道病毒病原体中检出主要以呼吸道合胞病毒(316例/17.89%)、腺病毒(90例/5.10%)、副流感病毒Ⅲ型(82例/4.64%)为主;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体阳性主要集中在 < 6月龄组、6月龄~4岁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111例(34.69%)、327例(34.31%),不同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392,P = 0.031);公众防护后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0.29%低于公众防护前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公众防护前后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副流感病毒Ⅰ型、副流感病毒Ⅱ型、副流感病毒Ⅱ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安宁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检出率较高,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公众防护后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明显下降,故继续做好公众防护对防范甲型流感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类博卡病毒(HBoV)致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特征,分析成人病毒性肺炎与HBo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就诊的81例ARI患者的鼻咽拭子,应用多重RT-PCR及PCR技术进行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RhV)、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PIV)、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冠状病毒(HCoV)、肠道病毒等9种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核酸检测,分析HBoV致成人ARI的临床特点。结果 HBoV阳性14例(17.3%),其中10例(71.4%)为肺炎,4例(28.6%)为上呼吸道感染。 HBoV单独感染10例,混合感染4例。 HBoV感染者咳嗽10例(71.4%),咳嗽伴喘憋1例(7.1%),咯痰6例(42.9%),发热14例(100.0%),肺部闻及湿性啰音者4例(28.6%)。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者11例(78.6%),升高者3例(21.4%)。10例肺炎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9例,大片致密影1例。单侧肺炎7例,双侧肺炎3例,病变均位于中下肺叶。重症肺炎1例,为HBoV混合感染ADV及肺炎支原体。结论 HBoV是引起成人ARI的病原体之一,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和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药物敏感(药敏)鉴定系统软件,统计分析88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及药敏结果,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测出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7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71.4%),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1株(30.0%)、鲍氏不动杆菌16株(22.9%)、大肠埃希菌13株(18.6%)。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17.1%)。血清抗体检测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28株(45.2%),肺炎支原体17株(27.4%),肺炎衣原体8株(12.9%)等。引起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青霉素不敏感外,对大多数抗生素还是敏感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相对不敏感。结论多种因素可引起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且病原菌复杂。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9种病原体流行情况及与喘息的关系,以及上、下呼吸道不同部位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院的84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夏秋季为高峰,多见于1~6岁儿童,0~5月最低。病毒总阳性率13.1%,其中乙型流感病毒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年龄组中1~2岁和3~6岁组阳性率最高,0~5月组和6~12月组阳性率最低。甲型流感病毒夏季阳性率最高,秋季最低。除甲型流感组外,余病原体上、下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例喘息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70例,包括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混合感染16例;病毒阳性者23例,包括两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结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肺炎支原体是镇江地区包括喘息患儿在内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病毒亦为重要病原体,各有其季节年龄等分布特点,且较多出现肺炎支原体和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关健强  陈春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659-3661
目的分析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衣原体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的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以上病原菌的感染特点。结果 4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25例,阳性率为25.72%;肺炎衣原体感染114例,阳性率为23.46%;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为24.69%;腺病毒感染10例,阳性率为2.06%;甲型流感病毒感染7例,阳性率为1.44%;乙型流感病毒感染2例,阳性率为0.41%;1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例,阳性率为0.62%;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1例,阳性率为0.21%;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33例,阳性率为6.79%。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和2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别患儿3型副流感病毒感染阳性率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菌主要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见于学龄儿童,肺炎衣原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  相似文献   

17.
于莉  张敏  李雅慧  苏显都 《中国热带医学》2013,(12):1520-1521,1524
目的分析海南西部地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24例,分为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少儿组(4~14岁),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9种病原体血清IgM抗体联合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南西部地区儿童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性病原体抗体阳性率59.21%(1080/1824),9种病原体血清抗体的阳性率为肺炎支原体抗体43.97%(802/1824),嗜肺军团菌I型抗体33.99%(620/1824),乙型流感病毒抗体29.11%(531/1824)、副流感病毒1、2、3型抗体10.58%(193/1824),甲型流感病毒抗体9.48%(173/1824),腺病毒抗体9.27%(169/1824),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8.77%(160/1824),肺炎衣原体抗体1.97%(36/1824),Q热立克次体抗体1.26%(23/1824)、混合感染占33.99%(620/1824)。结论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海南西部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是该地区发病一大特点;病原体感染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龙岗区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区内哨点医院采集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889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流感病毒(A型、B型)、腺病毒(AD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1、PIV-2和PIV-3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和RSV-B亚型)、冠状病毒(CoV-229E、CoV-OC43、CoVNL63和CoV-HKU1亚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A和hMPV-B亚型)共7种呼吸道病毒15个亚型进行检测。结果流感病毒是龙岗区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其次是人鼻病毒;1~7月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5岁儿童对各种病毒易感;鼻病毒和腺病毒是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结论应继续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for an outbreak of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at occurred in one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004. Methods: Only cases meeting the case definitio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e cas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local hospitals, interviewed cases by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and then described the epidemiotogic features and analyzed risk factors by means of a case-control study. We collected pharyngeal swab specimens and sent them to different laboratories for isolation and culture. The laboratory used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such as DIP, PCR, electron microscope examination and microneutralization assay, to identify and then type the positive specimens. Results:A total of 871 cases were report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April 18 to July 4,2004. The distribution of onset times presented two peaks, one in late May and another in middle June. The epidemic occurred mainly in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en townships of one county, and the mean age of the cases was 12 years (range 7 months to 18 years).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was acute,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fever accompanied with sore throat and tonsillitis. The WBC count of cases was normal or elevated. The mean duration of illness was 5 days (range 2 to 12 days). No fatalities from illness were reported. A case-control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were close contact with a case and/or poultry before onset and sharing of towels among members of the family. The typical CPE was observed through inoculating pharyngeal swab specimens into the HEP-2 cell cultures in different laboratories. An infection of adenovirus type 3 was verified by detecting positive specimens in different methods. Conclusion:This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ases was caused by adenovirus type 3. Cases occurred in over 70 schools in ten townships in 2004, and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was possibly close contact with cases or droplet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