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颈病变进展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罗军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646-64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进展的关系,宫颈病变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疗效评估。方法选择妇产科门诊就诊宫颈病变患者4712例,采用HC-Ⅱ方法检测其HPV-DNA含量,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其中CINⅠ~Ⅲ263例先后进行LEEP或冷刀锥切治疗手术,术后6、12月对所有HC-Ⅱ阳性患者进行随访HC-Ⅱ及细胞学检查,并以HC-Ⅱ阳性宫颈炎患者行同期相检查为对照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712例患者中高危型病毒负荷量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高而增高,它们之间显著正相关(H=1984.714,P0.05),慢性宫颈炎与其他3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经LEEP或冷刀锥切手术后术前HC-Ⅱ阳性CINⅠ、CINⅡ、CINⅢ的术后HPV平均持续感染率分别为0%、0.8%、15.21%,较之保守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组HPV平均感染率36.2%,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病毒负荷量尤其是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呈正相关;经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的宫颈病变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持续性高病毒负荷量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5例CINⅡ、53例CIN Ⅲ及68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HR-HPV进行检测,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各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CIN Ⅰ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00%(24/32),CIN Ⅱ患者HR-HPV阳性率为80.00%(36/45),CIN Ⅲ患者HR-HPV阳性率为84.91%(45/53),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为89.71%(61/68).不同级别CIN患者与浸润性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 16分布频率按CIN Ⅰ、CINⅡ、CIN Ⅲ的顺序递增[15.6% (5/32)、22.2%(10/45)、28.3%( 15/53)],OR值也呈递增趋势(3.23、5.34、6.23).结论 HPV16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浙江省瑞安市红十字医院妇科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经阴道镜取组织活检确诊的CIN Ⅰ、CINⅡ、CINⅢ患者各200例,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PV DNA技术(HCⅡ)行高危型HPV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CI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病例高危型HPV的感染率达80.33%(482/600).与未感染者相比,感染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度均升高,其中HPV31亚型感染者发生CINⅡ的OR值为11.02,发生CINⅢ的OR值为69.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CIN Ⅰ相比,性伴侣≥2个(OR=1.76,95%CI:1.05~2.96)、感染HPV16(OR=2.70,95%CI:1.77~4.10)和感染HPV 18(OR=1.96,95%CI:1.06~3.63)感染是CINⅡ的独立危险因素;性伴侣≥2个(OR=3.91,95%CI:1.84~8.33)、未使用安全套(OR=1.82,95% CI:1.18~2.80)、感染HPV16 (OR =2.85,95% CI:1.85 ~4.41)、感染HPV18(OR =2.04,95% CI:1.10~3.79)和感染HPV31 (OR=4.17,95%CI:1.66~10.49)是CIN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PV16、HPV18、HPV58和HPV31可能是CIN的主要致病亚型,或可作为癌前病变筛查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基线调查时确定的正常宫颈(NC)妇女623人、低度宫颈病变(CIN Ⅰ)妇女303人及高度宫颈病变(CIN Ⅱ/Ⅲ)妇女93人为研究对象。以NC为对照组、CIN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殖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宫颈病变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导流杂交法检测HPV分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精密pH试纸检测阴道pH值,涂片法检测阴道清洁度。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 HPV(CINⅠ:aOR=1.39,95% CI:1.01~1.90;CIN Ⅱ/Ⅲ:aOR=11.74,95% CI:6.96~19.80)、H2O2(CINⅠ:aOR=2.09,95% CI:1.47~2.98;CIN Ⅱ/Ⅲ:aOR=4.12,95% CI:2.01~8.43)、清洁度(CIN Ⅱ/Ⅲ:aOR=2.62,95% CI:1.65~4.14)和综合指标(CIN Ⅰ:aOR=1.67,95% CI:1.24~2.25;CIN Ⅱ/Ⅲ:aOR=4.24,95% CI:2.30~7.81)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趋势性χ2=81.33,P<0.001)感染率、阴道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H2O2(趋势性χ2=26.19,P<0.001)、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和综合指标(趋势性χ2=30.50,P<0.001)的异常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的综合指标在CIN Ⅱ/Ⅲ组中显示有正相加交互作用,而无论HPV感染与否,阴道微环境紊乱致CIN Ⅰ的OR值比较接近。结论 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尤其在CIN Ⅱ/Ⅲ发生发展中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而在CIN Ⅰ发生中阴道微环境紊乱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甘肃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型别,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638例甘肃省境内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型感染筛查,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4组:宫颈鳞癌组7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120例:包括CINⅡ71例、CINⅢ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22例:包括CINⅠ198例、宫颈湿疣24例;正常或炎症组219例。对HP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数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8种HPV基因型,未检测到HPV35、43、44型别。宫颈癌组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88.16%)、18(7.89%)、58(5.26%)、52(3.95%)、68(3.95%),HPV16感染在所有病例组中均居首位,并在宫颈鳞癌组、HSIL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LSIL组、正常或炎症组(P<0.05)。HPV68在宫颈鳞癌、宫颈湿疣均为主要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门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CIN)的相关性,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2009年1月~2010年3月对宫颈异常的女性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及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中高危型HPV的检测率是18.2%,在宫颈异常组中的表达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高危型HPV的检测率随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增高而升高,各组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型HPV的感染与CIN密切相关,高危型HPV的检测是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一个主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川泸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11-2013年在泸州地区各医院收集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或石蜡样本,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结果 795例宫颈样本中,HPV阳性435例,阳性率为54.7%,HPV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呈上升趋势(P<0.05)。HPV多重感染比例为42.8%(186/435),其中慢性宫颈炎35.5%(60/169),CINⅠ44.9%(22/49),CINⅡ47.8%(22/46),CINⅢ50.0%(25/50),宫颈乳头瘤样病变45.8%(11/24),宫颈癌47.4%(46/97),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多重感染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单一高危(低危)亚型HPV与感染多种高危(低危)亚型HPV不同宫颈疾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泸州地区妇女HPV多重感染比例较高。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感染HPV密切相关,且主要取决于HPV亚型的致病力,与是否为单一或多重感染无关,感染高危亚型HPV需警惕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法在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诊断HPV阳性与阴性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95份病理诊断阳性病例HPV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82.1%(78/95);20份阴性病例仅2例表达阳性。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中HPV16、18和(6.11.18)表达率分别为48%、22%和61%;CINⅡ~Ⅲ中表达率分别为85%、10%和30%;原位癌中分别为88%、38%和38%。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中型别表达不同。[结论]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宫颈病变表达不同型别的HPV,高级别宫颈病变与高危型HPV有关,免疫组化法对HPV感染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患者的HR-HPV分型及阴道微生态特点.方法 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86例HR-HPV感染CIN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186例女性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患者及志愿者入院后均接受阴道微生态及HP...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79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全部患者同时具有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3.41%(188/352)、70.91%(117/165)、87.63%(85/97)、97.90%(140/143)、97.50%(39/40);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6%(318/329)、93.29%(153/164);高危型HPV DNA阳性的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0.03%(94/313),阴性者为1.55%(2/129).结论 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递增趋势,与CINⅢ和宫颈癌的关系最密切;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CINⅡ及以上病变具有很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ASCUS中的CINⅡ及以上病变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亚型分布特点,探讨HR-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治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于北京天坛医院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病理证实CIN 2和CIN 3共183例,CIN 1共137例,同时收集病理结果为正常/炎症改变285例,所有患者均有HR-HPV感染。结果 CIN 2/3组中,HR-HPV检出率最高的前5位分别为HPV16(47.54%)、HPV52(21.31%)、HPV58(12.57%)、HPV31(8.74%)、HPV18(8.20%),以HR-HPV单一感染多见,其中HPV16亚型感染最常见(42.27%)。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怀孕次数和不同HPV16感染状态下,宫颈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进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HPV16阳性”以及“HPV31阳性”为宫颈病变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成年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患病情况。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罗湖、福田、南山、龙岗和保安区20~59岁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开展宫颈癌筛查。受筛查妇女均行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或者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HPV阳性,且细胞学≥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或LCT/T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均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有无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或宫颈癌。结果 共筛查10210名妇女,其中10017人检验结果完整,高危型HPV-DNA的总检出率为16.29%,其中20、30、35、40、45和50~59岁组的检出率分别为17.37%、15.59%、16.3%、14.74%、17.16%和17.98%。年龄别HPV感染率曲线呈“W”形。25~和50~59岁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x2=4.50,P=0.03);CIN Ⅰ、CINⅡ/Ⅲ、宫颈癌的现患率分别为5.32%、2.21%和0.12%,CIN Ⅰ明显高于CINⅡ/Ⅲ(x2=134.15,P<0.001),45~岁组宫颈癌现患率最高,为0.12%。深圳市各区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1,P=0.03),其中福田区和罗湖区HPV感染率高于南山、宝安和龙岗区;宝安区CIN现患率最低,其他各区CIN现患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4,P=0.18)。结论 深圳市成年女性宫颈癌患病率较低,宫颈病变多处于发病早期,重点应预防HPV感染和治疗C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判断宫颈病变阶段的可行性。方法:在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中收集73例HPV16阳性标本,采用重硫酸盐-焦磷酸测序方法对HPV16型基因组L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以及上游调控区(URR)的甲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甲基化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分析HPV16型甲基化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HPV16基因的31,37,43,52和58位点在正常标本中存在中度甲基化,宫颈上皮内瘤变1度(CIN1)~CIN3标本存在低度甲基化,而宫颈癌(CA)标本表现为高度甲基化。正常标本、CIN标本以及CA标本各位点甲基化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IN1,CIN2以及CIN3间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16基因的3887,3927,3941和5602位点甲基化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并且正常标本、CIN、CA间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均<0.05);5608,5709,5611,5617,5762,6367,6389位点甲基化水平在正常标本、CIN1、CIN2和CIN3标本间无统计学差异。正常标本与CA标本、CIN标本与CA标本间比较,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16型基因组的甲基化与宫颈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临床上通过检测HPV16型DNA的甲基化可对宫颈病变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派特灵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行宫颈高频电刀电圈切除术治疗,病理学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术后6个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正常而高危型HPV检测阳性未自然转阴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派特灵局部上药,对照组不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停药3、6个月后再次进行细胞学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治疗组停药3、6个月后抗HPV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0.0%、90.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0.0%、35.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79、3.751,均P〈0.01),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HPV—DNA负荷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3.606、4.365,均P〈0.01),对照组无明显疗效(U0分别为0.947、1.407,均P0〉0.05),治疗HPV负荷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3.653,U2=3.147,均P〈0.01)。结论派特灵可用以治疗高危型HPV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改良取样巴氏涂片(Pap)、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宫颈高度以上病变方案的价值.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社区按年龄采取分层抽样法对425名30~59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同期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按年龄采取分层抽样法对75名30~59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每名妇女行改良Pap(采用液基细胞学刷取样)、LCT和HC-Ⅱ法HPV.对细胞学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HPV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宫颈管搔刮术,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改良Pap、LCT、HC-Ⅱ法HPV、Pap-HPV平行试验、Pap-HPV系列试验、LCT-HPV平行试验和LCT-HPV系列试验7种方案筛查宫颈高度以上病变方案的价值.结果 (1)社区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7例,CINⅢ7例,宫颈癌1例;医院筛查出CINⅡ9例,CINⅢ11例,宫颈癌3例.(2)HC-Ⅱ法HPV和细胞学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筛查CIN Ⅱ以上病变的灵敏度在95%以上,阴性预测值接近100%.(3)改良Pap和LCT的筛查效率和不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Pap-HPV平行试验筛查宫颈高度以上病变的效价比优于LCT-HPV平行试验.结论 筛查宫颈高度病变,建议采用HC-Ⅱ法HPV和细胞学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为首选,其中改良Pap联合HC-Ⅱ法HPV平行试验为最佳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现已证实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该文就人乳头瘤病毒导致宫颈癌的机制及其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分型。方法:采用PCR法对112例患者进行高危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12例患者中,病理组织学正常46例,其中HPV阴性33例,HPV阳性13例,占28.3%;组织学异常66例,其中HPV阴性12例,HPV阳性54例,占81.8%。在CINⅢ及宫颈癌的21例中,HPV阳性率为100.0%。67例HPV阳性者的分型中,前2位高危型HPV亚型是HPV16、HPV18型,占65.7%;前3位高危型HPV亚型是HPV16、HPV18、HPV31型,占79.1%。结论:HPV的感染型别以HPV16、HPV18型为主,HPV检测在预防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妇科门诊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患者300名,根据是否有高危型-HPV感染分为高危型-HPV组(高危型-HPV阳性组)123例和对照组(高危型-HPV阴性组)177例,检测所有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阴道菌群和宫颈分泌物CD_4~+ T、CD_8~+ T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23例,感染率为41.0%,其中HPV16亚型70例,占56.9%,其次为HPV52亚型,占13.8%。高危型-HPV组乳酸杆菌、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支原体、霉菌和滴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组宫颈分泌物CD_4~+ T和CD_4~+ T/CD_8~+ 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分泌物CD_8~+ 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有关,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是高危型-HP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地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型及宫颈病变的现况,分析感染、HPV型别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 79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HPV-DNA检测和分型,对HPV阳性者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 796例受检对象中共检出HPV感染568例(7.29%),以HPV16、58、52、18型多见。25岁以下女性HPV感染阳性率最高(15.97%),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对568例HPV感染者进行TCT筛查,ASCUS级以上宫颈病变298例(52.46%)。结论广东省惠州地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HPV感染主要感染类型为HPV16、58、52、18型,感染者年龄以15~24岁人群最高,宫颈病变发生率及病变程度随感染者年龄增加而升高。定期筛查HPV感染,尤其高龄感染者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和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相关的宫颈病变程度与抗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抗体水平的相关性,探讨HPV致病的免疫学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女性中选取60例病理确诊为女性宫颈病变(CINⅠ及以上),且宫颈脱落细胞的DNA检测为HR-HPV阳性者为研究组,根据组织学检测结果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低度病变组30例(CINⅠ)和高度病变组30例(CINⅡ或Ⅲ)。对照组为经核酸检测无HPV感染且病理诊断未见癌前病变的门诊患者60例,按年龄进一步分为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与低度病变组和高度病变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抽取研究组及对照组外周血,检测其抗HR-HPV L1 Ig G抗体及中和抗体滴度,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水平的差别。结果研究组血清中的抗HR-HPV L1 Ig G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度病变组患者血清中的抗HR-HPV的中和抗体滴度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而高度病变组的抗HR-HPV的中和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血清中抗HR-HPV L1 Ig G抗体升高,说明HPV感染可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低度病变组的中和抗体水平相对较高,可能是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感染。高度病变组的Ig G抗体和中和抗体均低下,说明进入CINⅡ/Ⅲ后HPV已经逃避了免疫系统的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