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患者母体和围生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EOSPE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母体妊娠结局、相关并发症、围生儿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母体合并相关严重并发症共29例(36.3%),其中7例(8.8%)同时合并2个及以上相关并发症。84例围生儿中总共死亡32例,死亡率38.1%。母体合并严重并发症围生儿总共死亡19例,占死亡围生儿的59.4%。导致围生儿死亡的常见母体并发症依次为:胎盘早剥、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视网膜脱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产检、分娩孕周、胎盘早剥、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天数是影响围生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OSPE孕妇围生儿死亡率高。在严密监护的情况下,加强围生期预防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并分析ICP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IC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的正常孕妇2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围生儿结局资料和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围生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的发病时间、合并乙肝、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CP家族史、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ICP围生儿不良结局有关(P0.05);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皮肤瘙痒和ICP围生儿不良结局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P的发病时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高总胆汁酸是ICP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P增加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病时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高总胆汁酸是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程度HD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HDCP和降低母婴不良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DCP患者165例为HCDP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健康孕妇165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DCP的相关因素;根据HDCP严重程度将HDCP组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61例)、B组(轻度子痫前期,58例)、C组(重度子痫前期,46例)3个亚组,分析3个亚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不规律孕期产检、高血压家族史及孕期不良情绪均是HDCP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8 kg/m~2、孕期存在不良情绪及高血压家族史是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A组产妇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及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及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明显高于C组,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病死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BMI≥28 kg/m~2、孕期存在不良情绪及高血压家族史是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于早期预防HDCP具有积极作用;HDCP严重程度与母婴不良结局直接相关,早期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于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文  刘正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66-436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重度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7例子痫前期重度并发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痫前期重度并发视网膜剥离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多,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改善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促进孕妇视力恢复。结论:视网膜脱离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出现视网膜脱离说明病情严重,在解痉、降压基础上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以改善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做好围产保健,及时诊断、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强眼底监测是预防及治疗子痫前期重度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原因,为孕产期管理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低龄组18例、适龄组139例和高龄组43例,比较3组不同年龄段孕妇的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妊娠年龄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高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均高于低龄组和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低龄组和适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00例孕妇中,合并糖尿病3例、心脏病8例、高血压5例、贫血25例、子宫肌瘤6例;并发糖尿病28例、子痫前期3例、羊水异常9例、胎盘前置4例、胎盘早剥1例、胎膜早破21例、产后出血2例;剖宫产65例、阴道分娩135例、早产11例、巨大儿12例、低体质量儿15例、围生儿死亡1例、胎儿窘迫13例、出生缺陷3例。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前置、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的高危因素(OR>1,P<0. 05)。结论高龄可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孕妇给予针对性妊娠期管理,及时干预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开始行保守治疗的孕周分成3组:A组(28周~29+6周)5例;B组(30~31+6周)30例;C组(32~34周)41例,治疗3~14天。比较不同孕周治疗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①孕妇并发症发生率52.9%,依次为肾衰、胎盘早剥、肝损害、子痫,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②围生儿死亡率23.9%,发病越早,围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重度子痫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并发症多,围生期结局差。选择病例在严密监测下期待治疗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07-2016年西宁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了解西宁地区该疾病发病趋势,为临床进行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24 599例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分析HDCP发病情况、HDCP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HDCP发病率为3.61%,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近10年无明显变化(P>0.05)。对孕妇年龄、BMI、月收入、产次、流产史、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面情绪、不良生活方式及双胎或多胎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月收入、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孕期并发症、负面情绪为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文化程度、高血压家族史及负面情绪为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发生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妊娠期高血压孕妇(P<0.05)。结论西宁地区近10年HDCP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程度加重。妊娠期肥胖、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家族史及有负面情绪为发生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可影响妊娠结局,应重视对HDCP的预防及保健。  相似文献   

8.
张艳  袁蜀豫  邱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636-4637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严重并发症对母儿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该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94例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其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取心理疏导和六项干预措施,分析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结果: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共167例,占42.38%;早发型严重并发症103例,占61.68%,晚发型严重并发症64例,占3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受累第一位是胎盘损害,占35.59%,晚发型占4.71%,晚发型第一位受损为心脏,心衰占8.70%,早发型占3.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晚发型,干预后子痫、合并心衰、肾功能损害、围生儿死亡率等发生率均低于相关报道。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特别是早发型其危害更大,是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预后的直接原因,心理疏导和六项干预措施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ICP病例。回顾性分析522例ICP病例的产科因素与围产儿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发病时间≤孕34周、高总胆汁酸( TBA)、高谷丙转氨酶( ALT)、高总胆红素( TBIL)、高直接胆红素( DBIL)、合并高血压对围产儿不良结局均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35.079、15.140、12.155、6.142、9.988、12.604,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P的发病时间≤孕34周、高TBA、合并高血压系ICP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其OR值分别为2.922、1.770、1.861,均P<0.05。结论 TBA≥40μmol/L、发病时间≤孕34周、合并高血压系ICP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HDCP与非HDCP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423例HDCP孕妇中患妊娠期高血压占65.01%,年龄在35~39岁占20.71%,40~42岁占35.71%;孕前体重指数(BMI)28 kg/m~2占18.04%;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占5.22%;多胎妊娠占17.00%;有高血压家族史占7.31%;产前未定期检查占9.56%;不良生活方式、不良情绪分别占7.70%、28.1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CP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大、孕前BMI高、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家族史、不良情绪,保护因子为产前定期检查;HDCP孕妇与非HDCP孕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及低出生体重儿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DCP易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其危险因素为年龄、孕前BMI、高血压家族史等,需从加强孕期管理、心理调节、定期产检等多方面着手预防HDCP发生。  相似文献   

11.
韩悦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5-1567
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85例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25例,并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产妇产前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围产儿出生情况及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疤痕子宫组产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出生率、胎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与非疤痕子宫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妇妊娠结局不良情况发生高于单纯性高血压产妇,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产妇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产妇做好孕期监护,并及时处理手术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将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陆蓓亦  王芳  孙彩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897-589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饮食干预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11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控制饮食组56例和常规饮食组57例,控制饮食组根据孕妇个体营养需求制定饮食方案,常规饮食组给予生活指导意见,记录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妊娠初期体重及身高和妊娠末期体重、孕产妇在整个孕期的情况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在整个孕期控制饮食组体重指数增长>6发生率与常规饮食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FGR)、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常规饮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合理控制整个孕期饮食及体重增长幅度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变化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 【方法】 对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和59例正常妊娠孕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测量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并观察两组围产儿结局。 【结果】 HDCP组围产儿的不良结局在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方面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在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压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比值(S/D)等三个指标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与围产儿出生结局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HDCP患者更容易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更易出现异常。脐动脉血流指标RI和S/D比值可以用来预测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湖北省部分农村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黄冈、十堰、汉川三市农村的1 524例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多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 524例孕产妇所构成的样本中,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率为14.63%。高危因素排前3位的依次为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肝病。分娩地点、分娩年龄、孕产妇性格和是否进行过产检等4个变量与孕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余各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三级保健网,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及质量,加强高危筛查,促进住院分娩是促进农村孕产妇保健、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农村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64-146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35例住院分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与120例正常妊娠分娩产妇比较,分析其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案选择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8.01±3.82)周和(3017.63±428.82)g,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对照组的(38.93±4.36)周和(3782.64±486.29)g(P<0.05)。观察组(HDCP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胎盘早剥和产妇并发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且病情越重,母婴预后越差,严密的监护和合理的治疗措施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保定市孕产妇孕产期合并(并发)症发生动态,为最大限度降低本市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卫生厅在本市确定的5所医院,使用国家监测办公室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所有住院孕产妇进行合并(并发)症监测,了解其与年龄、居住地的发病规律,并对孕产期合并症就诊医院与不良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8990例孕产妇,孕产期合并(并发)症患病率为13.1%,共26种疾病;城区和农村患病率为3.6%和9.5%;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大的前5位疾病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6%)、贫血(3.0%)、异位妊娠(0.9%)、糖尿病(0.8%)和产后出血(0.6%),前5位合并症发生年龄以≤20岁组(20.7%)和大于35岁组(19.1%)为高发年龄段;不良妊娠结局患病率为2.5%,前5位合并症发生率52.3%,其他合并症发生率为8.1%。结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卫生服务实施方案,多部门协管、健全医疗保健系统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针对临床保健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提高合并症防治措施,达到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衰对母儿的危害,探讨妊娠合并心衰四种不同发病原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9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54例妊娠期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发病原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发生心衰者34例(62.96%),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8例(14.81%),围产期心肌病7例(12.96%),妊娠合并甲亢性心脏病5例(9.25%)。其终止妊娠的时间分别是(33.26±2.66)周、(32.46±5.97)周、(37.22±4.88)周、(36.34±4.67)周。孕产妇死亡2例(3.70%),新生儿死亡9例(16.66%)。结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为常见;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产妇以及胎儿的预后最差,早产率高;围生期心肌病以及甲亢性心脏病如果控制及时,新生儿的预后较好。所以明确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对及时正确处理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有利于降低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终止妊娠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5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分娩时期分成3组,Ⅰ组妊娠28~36周末,Ⅱ组妊娠37~39周末,Ⅲ组妊娠≥40周。对3组母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围生儿病率、围生儿死亡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病、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妊娠37~39周末终止妊娠母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37周后终止妊娠,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40周以后终止妊娠妊娠高血压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血糖控制满意孕妇(128例)与不满意孕妇(87例)比较,有较好的妊娠结局。结论: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是决定终止妊娠时期的关键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妊娠结局。②妊娠37~39周末终止妊娠可以降低母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孕妇病理妊娠及自测健康状况,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ersion1.0)对292例孕妇进行调查。结果:11.8%有妊娠合并症,其中最多是妊高征(2.9%)、妊娠合并高血压(1.1%)和羊水过多(1.1%),其次是子宫肌瘤、糖尿病等;孕妇的自测健康总量表得分(292.59±44.07)分,处于中点以上,其中生理、心理健康子量表和总量表得分低于广州市东山区孕妇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自测健康状况良好,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仍然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妇和胎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238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终止妊娠的方式、时机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以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2146例孕妇中238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FGR发生率为1.96%。②FGR发病的主要相关因素中母体因素占43.7%,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7.7%,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羊水过少14.3%、脐带异常8.0%,胎盘形态异常7.6%,胎儿因素占2.5%,不明原因者占23.9%;FGR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异常、胎盘形态异常以及羊水过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FGR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R患者剖宫产分娩组围产儿窒息率及死亡率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终止妊娠的不同孕周,≤31+6孕周组、32~33+6孕周组、34~36+6孕周组及37~42孕周组新生儿窒息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36+6孕周组与≤31+6孕周组、32~33+6孕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37~42孕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亦是依次降低(P0.05),其中32~33+6孕周组与34~36+6孕周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网,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合理营养,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剖宫产可以降低FGR围产儿不良结局,而延长孕周至足月并未明显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适时、适宜方式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FGR的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