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锌水平对新生儿血清锌和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中心卫生院82例临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的含量;卧式身长计、头围尺分别测量新生儿身长和头围;电子秤称量新生儿体重。[结果]产妇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688μg/ml,新生儿脐带血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930μg/ml,新生儿血清锌水平明显高于产妇(P﹤0.05);新生儿平均身长为49.46cm,平均体重为3.19kg,平均头围为33.87cm;产妇血清锌水平在推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时新生儿出生身长及头围均高于血清锌水平低于该推荐值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胎儿脐带血锌水平无相关性(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新生儿的身长和头围正相关(P﹤0.05);孕期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身长、头围及体重分别高于未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锌水平可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孕期保持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保证新生儿良好出生结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孕早期尿铬水平与新生儿出生指标的关联性。方法于2018年6—10月选取佛山市某区妇幼保健院154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20周前尿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尿铬水平,并根据其浓度三分位数将孕妇分为尿铬低、中和高暴露组,分娩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和出生胸围等出生指标,分析母体尿铬水平与新生儿出生指标的关联。结果孕妇孕早期尿铬均数为1.58μg/g肌酐(范围:0.42~4.83μg/g cr),尿铬与新生儿出生体重(r=-0.173,P<0.05)、头围均呈负相关(r=-0.170,P<0.05)。将新生儿按性别分层后,发现孕妇孕早期尿铬与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r=-0.299,P<0.05)和出生头围(r=-0.253,P<0.05)也均呈负相关,未发现孕妇孕早期尿铬与男性新生儿出生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显示,在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孕妇孕早期尿铬水平是新生儿出生体重(OR=0.584,95%CI:0.359~0.952)和出生胸围(OR=0.61895%CI:0.389~0.983)减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孕妇孕早期尿铬水平相对较高,孕早期尿铬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且这种关联在女性新生儿中更加明显。孕早期尿铬可能与出生头围和出生胸围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梅  张宁  邹黛莉  林志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56-1358
目的:观察抚触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和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将182例0~6个月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抚触组102例和对照组80例。抚触组婴儿由父母进行抚触,每天1~2次,每次10~15 m in,持续3个月,观察时间为6个月。在实验中将婴儿按阶段0~2月和3~6月在进行智能测查(采用NBNA、CDCC量表),每月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询问并登记患病情况。结果:出生后即开始抚触并持续3个月的婴儿与对照组比较,体重0~5月时P<0.05,头围2~6月时P<0.05,胸围0~1月时和4~6月时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智能发育P<0.05有显著性差异;0~2月时疾病发生AR I和DD经2χ检验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可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减少AR I与DD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晚期早产儿1周岁时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满周岁207名晚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出生体重早产儿组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组:1)进行身长、体重、头胸围的测量,并与上海市平均值进行比较;2)对晚期早产儿进行丹佛发育筛查(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并与正常足月儿进行比较。【结果】1)除正常体重早产男婴组体重、胸围,女婴体重、头围与上海市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体格发育指标与上海市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出生体重组和低出生体重组晚期早产儿周岁时男婴的体重、女婴的体重、身长、胸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晚期早产儿DDST测试结果与正常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足月儿相比,晚期早产儿1周岁时的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均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晚期早产儿的随访管理以期达到正常儿童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新生儿脐血多溴联苯醚(PBDEs)水平与出生结局的关联,为防控PBDEs暴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通过产妇病历和新生儿出生记录收集产妇基本资料和新生儿出生结局资料,使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联用仪检测产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清中7种PBDEs单体浓度,分析新生儿脐血清与产妇血清PBDEs水平及出生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96名孕妇血清PBDEs中位数为3 930.93 pg/g脂肪重,96名新生儿脐血清PBDEs中位数为34.80 pg/g全重。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脐血清PBDEs水平与产妇血清PBDEs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新生儿脐血清PBDEs水平相对较低,产妇血清PBDEs负荷越高,新生儿脐血清PBDEs蓄积水平越高,新生儿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越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围生期唾液酸(SA)代谢水平与小儿早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121例健康孕妇及其分娩的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测脐带血及初乳SA水平,新生儿出生时测定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和Kaup指数),在出生后3~4月时评估精神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 121例新生儿脐带血及初乳中SA水平分别为(1.24±0.02)mmol/ml、(5.05±0.04)mmol/ml;3~4月小儿MDI和PDI分别为(99.87±1.90)分、(98.56±1.86)分;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及Kaup指数分别为(3.32±0.28)kg、(50.27±0.42)cm、(34.25±0.32)cm、(13.05±0.78)。研究表明,脐带血及初乳中不同SA水平的MDI、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血及初乳中SA水平与体格发育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脐带血及初乳中SA水平与小儿早期发育(MDI、PDI)有相关性(P0.01);脐带血及初乳中SA水平与体格发育相关性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内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2月-2012年7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奉天医院分娩的307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新生儿脐带血中铅的含量;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检查方法评价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测量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结果 新生儿脐血铅水平呈偏态分布,范围3.0~ 126.0μg/L,几何均数为33.04 μg/L;不同脐血铅水平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高铅组新生儿总分[(38.17±1.361)分]及主动肌张力得分[(7.31±0.613)分]均低于中铅组[(38.38±1.106)、(7.49 ±0.579)分]和低铅组[(38.66 ±0.995)、(7.64±0.5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低水平铅暴露可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孕妇不同妊娠期的血清唾液酸含量、脐血清唾液酸含量、唾液酸胎盘转运率与新生儿体格生长的关系。 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妊早、中、晚期至分娩时,分析孕期血清唾液酸水平与子代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和Kaup指数的关系。结果 妊早、中、晚期孕妇不同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及Kaup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脐血清唾液酸和唾液酸胎盘转运率的新生儿出生体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期的唾液酸含量、新生儿脐唾液酸含量和唾液酸胎盘运转率对新生儿出生体格生长无显著影响,唾液酸不会对婴儿造成肥胖的影响,唾液酸胎盘转运率只是反映唾液酸通过胎盘的一个度量,可以衡量胎儿当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脐血、母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新生儿脐血及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与母血脂联素水平、出生体重、出生身长、体重指数(BMI)、宫高、胸围、腹围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脐血脂联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BMI、胸围、腹围、孕周呈正相关(P0.05);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水平(P0.01),但与脐血脂联素无相关性;巨大儿母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产妇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产妇脂联素水平、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泳与抚触对剖宫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体重2500~4000g的正常新生儿160例,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为新生儿游泳与抚触组,对照组为单纯沐浴组;观察记录两组婴儿42天、3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增长的情况,于出生后14、28天对新生儿进行行为神经评分(NBNA),3个月时利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儿进行智能发育测试。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时各能区发育以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交往能区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游泳与抚触的有机结合可促进剖宫产新生儿体格生长和神经行为的发育,是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有益的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11.
温岩  王先先  孙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68-4070
目的:探讨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孕期诊为GDM并且血糖控制满意的孕妇2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251例作为对照组,追踪所有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为巨大儿。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即抽取脐血测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出生体重、身长、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新生儿营养指数RI。结果:GDM组巨大儿出生体重、RI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巨大儿脐血脂联素与出生体重、RI成负相关关系(P<0.05),与HOMA-IR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巨大儿身长、头围、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不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脐血APN水平可直接反映巨大儿的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12.
晁爽  曾超美  刘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27-5930
目的:探讨孕期合并甲状腺疾病及其诊治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3月36例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孕妇所产新生儿,根据孕期甲状腺疾病类型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组)、孕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低下(亚甲减组)及孕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根据甲状腺疾病确诊时间分为:孕前及孕早期发现甲状腺疾病组(早发现组)、孕中期及孕晚期发现甲状腺疾病组(晚发现组),调查分析各组新生儿的转归。结果:孕母甲减组、亚甲减组及甲亢组三组间比较,新生儿在早产率、出生体重、头围、身长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甲状腺疾病早发现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晚发现组,但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却低于晚发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产率、头围和身长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患儿经观察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孕期合并甲状腺疾病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影响,应早尽早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38-1440
目的:以脐血砷、硒水平为指标,探讨两种元素对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新生儿脐带血并测定脐血砷和脐血硒。结果:脐血砷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及身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r=-0.031,P=0.682;身长:r=-0.082,P=0.253)。而脐血砷水平与头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2,P=0.000),脐血硒水平与体重和身长的相关性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r=0.343,P=0.062;身长:r=0.295,P=0.081)。而脐血硒水平与头围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13,P=0.000),新生儿头围与脐血砷水平存在正相关(β=0.08,P=0.00),与脐血硒水平的相关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β=-0.03,P=0.31)。结论:新生儿脐血砷水平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存在负面影响,而微量元素硒则可能能够拮抗这种不良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血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水平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2月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42例为观察组,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游泳在出生后4~5 h进行,第一天1次,以后每天2次,共10次;出院后每周游泳≥3次。对照组新生儿出生第1~5天进行常规沐浴,出院后不游泳或每周游泳<3次。两组新生儿在出生当时、生后第3天、5天、42天测量体重;出生后第3天抽取第1次血、第42天抽取第2次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SS、GAS水平。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第5天及42天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后第3天空腹血中SS和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天观察组SS水平较第3天低,但对照组SS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2天GAS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可使其GAS水平增高,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母体血清和脐血内脂素水平,分析其与新生儿体重、新生儿性别、Ponderal指数(PI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6例妊娠期糖尿病和40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和脐血内脂素水平,测定新生儿体重及身高、孕妇体重及身高,计算Ponderal指数及孕妇BMI指数。结果:GDM组新生儿P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母体血清、脐血内脂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DM组和正常对照组脐血内脂素水平均与新生儿PI指数呈负相关(r=-0.479,P<0.05;r=-0.336,P<0.05)。结论:GDM组母体血清、脐血内脂素水平明显上升,并与新生儿PI指数呈负相关,提示内脂素可能参与了胎儿的宫内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in pregnancy,HDP)对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的影响及食欲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头围、身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生新生儿65例,按第7版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分为3组:妊娠期高血压组(HDP 1)24例、子痫前期轻度组(HDP 2)23例、子痫前期重度组(HDP 3)18例,正常对照组41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 RIA)测定脐血食欲素水平,并分析食欲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irth Mass Index BMI)、头围、身长的相关性。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3.962,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6.141,P<0.01;F=2.678,P<0.05);头围、身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5.483,P<0.01;F=6.352,P<0.01),表现为子痫前期重度组新生儿头围、身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脐血食欲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头围、身长均呈负相关(r=-0.342,P<0.05;r=-0.317,P<0.05;r=-0.334,P<0.05;r=-0.287,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中存在食欲素,食欲素水平随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加重而进行性升高,食欲素与胎儿生长发育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规律。方法:引用2005年深圳不同胎龄初生儿头围、胸围均值和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头围、胸围均值,研究孕26~44周初生儿头围与胸围比值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孕26~28周初生儿平均头围均值为26.3cm、胸围均值为24.3cm,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为1.08:1;孕37周头围均值为32.9cm、胸围均值为32.2cm,比值为1.02:1;孕41周头围均值为34.1cm、胸围均值为33.4cm,比值为1.02:1;孕44周头围均值为34.9cm、胸围均值为33.7cm,比值为1.04:1。结论:头围与胸围的比值与孕周大小有关,孕周越小比值越大,随着孕周增大比值不断变小;孕26~37周是头围发育的快速增长期,显示了脑部优先发育的生长规律,男性头围发育明显快于女性;孕37~43周是头围与胸围的均衡发育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住院期间开奶时间及出院后喂养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张掖市人民医院102例早产儿,其中7天内禁食者45例,生后72 h经母乳喂养或早期微量喂养者67例,出院后纯母乳喂养者64例,早产配方奶喂养3月者13例,生后即足月配方奶喂养25例。所有早产儿出院后3月、1岁、3岁分别测量体重、身高、头围3项生长指标,按7日内开始喂养、7日后开始喂养和母乳喂养、早产配方奶喂养、足月配方奶喂养分类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开始喂养时间和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结果:住院期间7日内开始喂养的早产儿出院后3月时的体重、身高和头围明显高于住院期间7日后开始喂养的早产儿(P<0.05);出院后采用早产儿配方奶、母乳喂养和足月配方奶喂养的早产儿,其3月及1岁时的体重、身高和头围依次降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检验进一步显示,早产儿配方奶、母乳喂养和足月配方奶喂养者体重、身高、头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组3岁时体格生长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的早产儿,开始喂养时间早,可以促进3月内的婴儿的体格生长,出院后的用早产儿配方奶能促进1岁内的体格生长,优于母乳喂养,而母乳喂养优于足月配方奶喂养,出院后首选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巨大胎儿早期体格生长发育的状况和特点.方法 于2008年8-11月调查安徽省合肥市2~4岁巨大胎儿211名,并选择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为对照1:1匹配,测量儿童身长/身高、体重等体格生长指标.结果 巨大胎儿2~4岁儿童在身高/身长、体重等体格发育水平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且评价的等级也较高,其中年龄别身长/高、年龄别体重、身长/高别体重评价为上等的分别为23.2%、18.0%和1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1%和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巨大胎儿男童较女童在体格生长指标上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别更明显.结论 巨大胎儿2~4岁体格发育水平总体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但存在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