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在上海及周边地区HBV感染相关的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和HBV携带者中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亚型在HBV相关疾病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多重PCR对462例肝细胞癌患者(HCC组)、2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110例HBV病毒携带者(ASC组)进行HBV基因型及亚型的鉴定.结果:与CHB组相比,HCC组C型比例增高(P=0.009),B型比例下降(P=0.045),可见少量A、D型;基因型B均为B2亚型;基因型C以C2亚型为主(98.5%),可见少量C1亚型(1.5%).B2和C2型患者中,HCC组比CHB组HBeAg阳性率低(P=0.005,P=0.008),而抗HBe阳性率高(P=0.003,P=0.001).HCC组内混合型HBeAg阳性率最高,明显高于B2型(P=0.016).在40~60岁的HCC患者中,HBV DNA载量B2型<C2型<混合型(B2型vs C2型,P=0.029;B2型vs混合型,P=0.021;C2型vs混合型,P=0.041).结论:上海及周边地区HBV基因亚型以C2型为主,B2型次之,HCC、CHB及ASC人群中的基因型构成不同;混合型感染比单一基因型引起的病毒载量和HBeAg阳性率高,更容易导致HCC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肝感染不同阶段的乙肝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 HBcrAg)水平及HBcrAg联合AFP、异常凝血酶原(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Ⅱ, 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sAg阳性患者56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乙肝组(173例)、肝硬化组(218例)、肝癌组(54例)和肝癌术后组(117例);分别以HBsAg 3.0 Log IU/ml,HBcrAg 4.0 Log U/ml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其中低HBsAg低HBcrAg组(142例)、低HBsAg高HBcrAg组(124例)、高HBsAg低HBcrAg组(31例)和高HBsAg高HBcrAg组(113例)。比较各组HBcrAg、AFP、PIVKA-Ⅱ等血清学标志物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HBcrAg、AFP和PIVKA-Ⅱ对乙肝相关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562例患者中,男403例,女159例;年龄7~81岁,中位年龄51.0岁。临...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核心启动子区和前C区突变与肝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构建前C区和C启动子区突变的1.3mer HBV质粒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HepG2细胞分别转染GFP-LC3质粒和突变的HBV质粒。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BV感染的细胞LC3荧光颗粒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分析内源性LC3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自噬相关基因Atg5、Atg7和Beclin-1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显示,转染HBV 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质粒的细胞LC3荧光颗粒表达水平分别为(12.5±0.2)%、(11.7±0.2)%、(8.5±0.2)%,低于转染野生型HBV质粒的细胞[(14.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显示,自噬相关基因Atg5 mRNA在转染HBV 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质粒的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均明显低于野生型HBV (P﹤0.01),Atg7和Beclin-1在转染G1896A HBV质粒细胞中的基因转录水平低于野生型HBV转染的细胞,且Beclin-1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G1613A、A 1762T/G1764A、G1896A突变能够降低HBV感染的肝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5.
6.
《右江医学》2019,(3):161-165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诱发HCC的重要因素,HBV诱发的HCC与乙型肝炎病毒X(HB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密切相关,其核心机制为HBV感染肝细胞时将HBx整合入宿主细胞核所导致的肝细胞基因组结构变异,并诱导肝细胞癌变。该综述从HCC发生及发展等过程来探讨HBx在HBV相关性HCC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关系及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阳性、(HBV)血清标志物阴性与肝细胞癌 (HCC)发生率的关系和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用回顾性对列研究方法 ,选出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传染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肝细胞癌 (HCC)患者 45 5例 ,分析HBV阳性组和HBV阴性组患者与HCC发病率关系 ,HBV阳性和HBV阴性的HCC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336例HBV阳性组患者发生HCC中 ,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12 4例 ,占 36 90 %。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98例 ,占 2 9 2 %。其他 114例 ,占 33 9%。HBV阳性组肝功能异常比率 ( 38 39% )显著高于HBV阴性组的 ( 19 33% ) ,P <0 0 1。【结论】HBs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HCC发生率大于HBsAg、HBeAg、抗 HBc三项阳性患者 ,HBV阳性的HCC患者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重大的疾病负担.从HBV慢性感染状态到相关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常需要数十年的慢性过程.由于长期感染,HBV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被动选择出适合病毒生存的相关突变,而这些突变又进一步促进肝脏疾病的恶性转化.在HBV引起的慢性炎症微环境的长期刺激下,机体基因组也发生大量的体细胞突变,同时被动选择出适合细胞存活的相关突变.被机体选择出来的HBV变异和机体体细胞变异,均促使细胞向恶性方向转变,表现为“变异-选择-适应”的进化过程.此外,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对HBV导致的疾病进程至关重要,如STAT通路和HLA相关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重要HBV变异的交互作用影响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9.
栾秋云  马张妹 《上海医学》1999,22(10):595-597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内缺失突不在慢性乙肝及肝癌患者中存在的状态及意义。方法提取标本DNA作Southern印迹及杂交,或用PCR扩增核心基因,分析片段大小,部分作克隆及测定。结果3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30例核心基因为阳性。30例中3例除有正常大小片段外,还有相对小分子质量片段。15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PCRC基因阳性为9例,(60%),未见小片段。肝癌组织中2份存在CID(2/9,22%),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Foxp3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探讨Foxp3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使用real time RT-PCR检测34例肝癌组织中Foxp3mRNA的水平,通过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Foxp3的甲基化水平。结果:HBV阳性肝癌组织中Foxp3mRNA表达水平高于HBV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HBV阳性与阴性肝癌组织中Foxp3的甲基化水平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感染使Foxp3mRNA表达升高,Foxp3mRNA表达升高可能不是或不完全是通过甲基化修饰来调控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肝硬化与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 2012 年收治的166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已行肝切除术。男性134 例,女性32 例;年龄32 ~ 73 岁;其中无肝硬化25例;小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 3 mm)61 例;大结节肝硬化(肝硬化结节>3 mm)80 例。比较3 组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无肝硬化、肝硬化小结节及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肝硬化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小结节及大结节组患者。肝硬化小结节组和肝硬化大结节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无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复发率及总生存率优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1764双突变和肝细胞癌发病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利用已构建的乙肝病毒BCP区A1762T/G1764A双突变复制质粒,设计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对从未进行...  相似文献   

13.
Persistent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c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1 T lymphocytes, including CD4+ and CD8+ T cells, are major composition of host cellular immunity. Furthermore, CD8+ cells play a primary role in host immune reaction of anti-tumor and anti-infection. It has been confirmed that HBV infection leads to disorder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especially disorder in regulative function 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比较乙型肝炎(乙肝)相关性肝癌、乙肝肝硬化以及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水平,探讨FAP在乙肝相关性慢性肝脏疾病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47例乙肝相关性肝癌、29例乙肝肝硬化(S4期)、22例慢性乙肝(S1~S3期)及17例因良性病变行肝切除术的肝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其中FAP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组织及血清中F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肝癌、肝硬化、肝炎以及对照组肝组织中,FAP mRNA表达的差异倍数值分别是4.73±1.60、1.86±1.04、0.98±0.80及1.00±0.00,四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6,P=0.000);ELISA结果显示FAP蛋白在肝癌患者组织中1μg总蛋白平均含量为(1 288.28±695.82) pg/mL,而肝硬化组织为(1 176.11±677.43) pg/mL,肝炎组织为(1 044.58±389.48) pg/mL,对照组为(848.70±540.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4,P=0.034).结论 FAP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对照组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随着疾病的进展,FAP呈渐进性表达.  相似文献   

15.
DistributionandsignificanceofHBVDNAandHBAginhuman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livercirrhosisHanHuixia(韩慧霞),WangWenliang(王...  相似文献   

16.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硬变内HBV DNA及HBAg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霞  王文亮 《医学争鸣》1993,14(5):367-371
为了探讨HBV与肝细胞癌的发病的关系,作者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及它们的双标记方法在44例肝癌,17例癌旁肝组织和42例肝硬变的石蜡切片中检测了HBV DNA,HBxAg。研究结果显示,HBV DNA,HBxAg和HBcAg在肝癌组织中的率分别为70.5%,65.9%和20.5%,而在癌旁肝组织内检出率分别为76.5%,76.5%和29.4%,42例肝硬变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8.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HBs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
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 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水平,荧光PCR 定量检测
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
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
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
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Ag阳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
组和HBV-LC 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 和1.009,P>0.05);CHB-LM组HBsAg 定量高于HBV-LC 组(Z=-2.247,P=
0.025)。HBeAg阴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
0.05);CHB-LM 组和CHB-S 组HBsAg 和HBV DNA 定量均高于HBV-LC 组(P<0.01)。HBsAg 与HBVDNA 定量水平在
CHB-LM 组(r=0.389,P=0.009)、HBV-LC 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 组中无相关性(r=0.348,P=
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 例患者治疗后HBs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
(Z=-5.415,P<0.001);治疗后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
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Ag
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相似文献   

18.
向尹  杨阳  周杰 《重庆医学》2016,(23):3231-323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的住院患者中感染HBV的患者552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入院时的HBV DNA载量,根据临床诊断分别统计阳性组与阴性组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例数.结果 统计显示DNA阳性组345例,DNA阴性组207例,DNA阳性组的肝硬化患病率为44.93%,DNA阴性组的肝硬化患病率为3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阳性组的原发性肝癌患病率为8.12%,DNA阴性组的原发性肝癌患病率为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HBV病毒的患者HBV DNA载量与肝硬化的发生有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例,肝癌患者30例,采用GP73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P73水平。结果: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血清GP73分别为(101.11±35.60)ng/mL、(81.87±30.54)ng/mL和(60.45±12.24)ng/mL,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而ALB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血清GP73与ALT、AST、TBIL成正相关(r=0.451、0.406和0.357,P<0.05),与ALB成负相关(r=-0.380,P<0.05)。结论: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肝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