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肢创伤手术切口感染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肢创伤的手术切口感染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和术后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无菌切口感染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一般认为在0.7%~8.5%。细菌培养以皮肤表层菌群包括常居共生菌,暂居菌,如表皮样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且对常规抗生素耐药。随着现代外科置人器材的广泛使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不断产生,其感染后的治疗难度和对患者及医院造成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自2000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2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的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共28处开放创面,分别采用清创、封闭式负压吸引处理伤口,根据不同伤口情况分别采用直接缝合6例9处、游离植皮12例13处、带蒂皮瓣转移加游离植皮4例4处以及游离皮瓣加游离植皮术覆盖创面2例2处。同时选用敏感抗菌素、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结果 24例地震后送骨科伤员28处开放创面全部愈合。结论地震后送骨科伤员开放创面多合并感染,需积极治疗,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骨科创伤感染创面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的效果。方法将4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换药,观察组实施VSD治疗。比较2组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应用VSD,能缩短创面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骨科病人常见的院内感染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和皮肤感染(压疮)等,常影响疾病的好转,严重时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现就1997年1月~2003年1月间我院骨科病人院内感染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院骨科住院病人2565例,其中确认院内感染者83例,女36例,男47例,年龄9~92岁,平均年龄43.2岁;住院8~342d,平均住院37d。1.2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协调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3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符合院内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损伤(superior labrum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SLAP)修复和腱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Ⅱ型SLA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 采用SLAP修复和腱固定手术治疗的38例Ⅱ型SLAP损伤患者。所有患者为单侧SLAP损伤。 16例接受腱固定治疗, 其中男9例, 女7例;年龄45~54岁, 平均(49.3±3.7)岁;右侧10例, 左侧6例;摔伤10例, 投掷损伤2例, 日常生活损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8周。22例接受SLAP修复治疗, 其中男14例, 女8例;年龄44~56岁, 平均(49.0±2.8)岁;右侧13例, 左侧9例;摔伤14例, 投掷损伤5例, 日常生活损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术后6个月、1年及2年UCLA评分和SS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ST和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 腱固定组SST和UCLA评分高于SLAP修复组, 且在UCLA的功能、前屈范围、前屈力量、满意度4个功能评分上均优于SLAP修复组。术后1年和2年后的随访结果中腱固定组SST、UCLA评分及UCLA分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AP损伤的腱固定治疗在短期内治疗效果优于SLAP修复组, 长期治疗效果两者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与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治疗的肩袖损伤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组(A组)和全关节镜下修补组(B组)。A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8±7.8)岁;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B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2±9.5)岁;采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情况以及ASES、UCLA、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8~35个月,平均20.8个月。A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外展活动度(131.4±18.8)°,外旋(64.9±8.8)°,内旋(63.7±7.3)°;B组患者术后外展活动度(132.3±16.9)°,外旋(65.1±9.4)°,内旋(64.4±8.1)°;两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ASES评分88.4±8.9,UCLA评分29.6±3.6,VAS评分1.4±0.3;B组患者ASES评分89.5±9.6,UCLA评分30.8±4.1,VAS评分1.3±0.4;治疗后两组ASES、UCL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与全关节镜下修补对于肩袖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地震伤后四肢复杂感染创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地震伤后四肢复杂感染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08年5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地震伤后继发感染的四肢复杂感染创面共8例(10个创面),男6例,女2例;年龄20~62岁,平均35.8岁.手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以应用VSD技术为主的创面预备性手术和关闭创面的终末手术.每阶段手术前对每个创面进行细菌培养. 结果 术后均随访至所有创面完全愈合后1个月,无感染复发.自使用VSD至手术关闭创面时间平均20 d(7~32 d),此期间患者平均经历3.5次(2~5次)手术.第一次清创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0%(9个创面),而终末手术前无一例阳性.最终4个创面直接缝合,5个采用游离植皮关闭,1个行局部转移皮瓣. 结论 VSD技术能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帮助控制创面感染,是治疗四肢复杂感染创面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烧伤创面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 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1999~ 2 0 0 3年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标准 ,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 结果 从烧伤创面分离出不动杆菌 6 9株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5 2株 ,占 75 .36 % ;不动杆菌对 17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其中产酶菌株的耐药率较高 ,平均为 6 8.2 5 % ;不产酶菌株耐药率较低 ,为 2 0 .33%。 38株产酶菌株中产AmpCβ内酰胺酶 (AmpCBLA)菌株占 4 2 .10 %。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 ,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各种 β内酰胺酶。 结论 不动杆菌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加强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 ,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封闭负压引流(VAC)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疗效. 方法 用电雷管在4只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共造成16个爆炸伤创面,将创面分为对照组和负压治疗组.2组创面伤后前2 d不作任何处理任其感染;第3天起,对照组创面用油纱换药,负压治疗组创面行VAC治疗.于治疗前(伤后第3天)及开始治疗后1、3、6、9、14、19、24 d测量并计算创面的面积、深度;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增殖指数、血管内皮细胞数、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细菌计数.记录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开始治疗后第1、3天,负压治疗组创面面积和创面深度不再扩大和加深,创面内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数目均增多,MPO活性明显增高,细菌数明显减少;此期间对照组各指标变化情况与该组相反.治疗后1~19 d,2组创面的面积、深度、血管内皮细胞数以及细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9 d,2组创面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6 d,2组创面MPO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8±1.6)d,明显长于负压治疗组的(25.8±1.0)d(P<0.01).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VAC能明显减少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细菌数量,减轻继发性坏死,促进炎性反应,快速启动肉芽组织生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的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分类变化.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存在的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受伤机制基本相同(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结果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最高,以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术后24 d或出院前一天最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除了术后24小时无差别外,其余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细胞计数均比对照组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比较,在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12 d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小同时间两组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比对照组低. 结论纤维蛋白胶抗生素复合体治疗深部创口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无小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Injury》2016,47(9):1913-1918
IntroductionPovidone Iodine (PVI) has been used to prevent wound infection for a long time, yet the merit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agent in reducing the rates of infection in simple traumatic wounds have been debat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VI as skin disinfectant in preventing simple traumatic wound infection after repair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MethodsThis study is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nducted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s of two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this trial, those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were unaware of the assigned treatment. Participants included ED patients with simple traumatic wounds,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experiment or control groups. Wounds were similarly irrigated with normal saline in both groups. But the skin around the wound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cleansed by PVI solu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till their next ED visit for stitch removal.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wound infection was considered as the primary outcome and assessed by an ED physician.ResultsIn total, 444 patients were screened and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according to their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Men constituted 85% of the study participants. The highest numbers of reported wound sites belonged to head (30%), lower limbs (24%) and upper limbs (19%) accordingly. The rates of infections in the experi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similar (p = 0.231) but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ate of infections and wound location. Lower limbs (OR = 9.23, p < 0.0001) and upper limbs (OR = 5.47, p = 0.011) indicated the highest risks of wound infections among other locations.ConclusionOur study showed that using PVI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wounds did not reduced rate of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3.
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目的:应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的61例顽固性软组织感染、骨髓炎以及关节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9例,女22例;年龄10~58岁,平均(35±12)岁。踝部溃疡并感染11例,开放性骨折并骨髓炎15例,骶尾部褥疮并感染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3例,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5例,皮肤撕脱伤后创面感染18例。病程2周~11个月,平均4个月。采用彻底清创加术后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使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通过观察创面愈合速度和时间、真空封闭引流(VSD)敷料更换次数及有无复发等指标来评估疗效。结果:61例中,踝部溃疡并感染、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感染、股骨干骨折感染、骶尾部褥疮并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和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7、36、42、24、32、29、28d,更换VSD分别为1,2~4,3~5,1~3,2~4,2~3,1~3次。随访1年,除1例股骨干骨折感染患者复发伴外固定钉孔病理性骨折和1例胫腓骨骨折感染复发外,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未见有复发的迹象。结论: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能有效地促进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伤口的生长与愈合,并缩短感染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新型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56例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锚钉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35.5岁;采用缝线锚钉对其进行修复。钢丝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3岁,平均37.6岁;采用传统钢丝缝合法对其进行修复。术后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记录锚钉与钢丝置入的位置,并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跟腱功能等进行比较,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所有患者获随访。术中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肌腱等损伤。锚钉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均低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P=0.00;χ2=5.42,P=0.02);锚钉组的术后跟腱功能优于钢丝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2)。结论:应用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与传统的钢丝缝合法比较优势明显,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泥石流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在灾害救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010年8月12日起由甘肃舟曲和成县转运至兰州的泥石流伤员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A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0±3.9)岁;AIS评分1分2例,2分3例,3分17例,4分3例,无5分患者;ISS评分〈16分16例,16~25分7例,〉25分2例。B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1±3.6)岁;AIS评分1分3例,2分4例,3分16例,4分2例,无5分患者;ISS评分〈16分15例,16~25分9例,〉25分1例。2组患者入院后完善全身检查,A组8例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4例行扩创引流术,1例行异物取除术;B组6例手术治疗,其中颅脑手术1例,胸部手术2例,软组织清创术3例。2组患者均常规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支持及消肿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另内服消肿止痛合剂,每次50ml,每日2次;外用伤科洁肤液外敷患部,每次20ml,每日4次,每次外敷20~30min。2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入院第2、7、14天运用免疫度量法测定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于血清中的含量,所测TNF-α、IL-6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入院第2天,2组患者血清TNF-α、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14天2组血清TNF-α、IL-6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第7、14天与入院第2天血清TNF-α、IL-6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能抑制创伤后致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病原菌耐药性变化,为有效应对耐药菌制定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10年至2015年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病例相关资料,其中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11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35例。统计历年的培养阳性率、病原菌构成与耐药率,分析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的变化趋势。结果:146例中共检出病原菌108株,培养阳性率为73.97%。革兰阳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占55.48%,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5.34%及15.07%。革兰阴性菌占13.01%,包含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等。分别有4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历年的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有增加的趋势,波动在39.13%~76.47%。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有较高耐药性,且耐药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对利福平、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仍较敏感。。结论: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所占比例有逐渐增加趋势。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仍不断增加。加强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掌握其变化趋势,并以此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角肌肌瓣治疗慢性挛缩性难修复性肩袖损伤的长期效果。方法18例患者(20肩)接受三角肌肌瓣转移手术并获得随访,男15例,女3例;年龄40--67岁,平均52-3岁;随访时间9-8~17.2岁,平均13.9年。其中16例患者(17肩)在术后平均47.6个月时接受过一次随访研究。患者均为难修复性慢性肩袖损伤,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19.1个月。手术均采用Takagishi描述的Augereau改良术。术后康复理疗持续平均9.4个月。采用Constant功能评分。对肌瓣厚度、肩峰肱骨头间隙和骨关节炎程度进行测定。结果Constant功能评分的绝对值从术前的49.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71.9分。疼痛的分值从5-3分提高到13.8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分值从8.6分增加到17分。运动范围分值从术前30.75分改善到33-3分,主动旋内分值从术前6.95分改善到8.4分。肌肉力量分值从术前4.4分增加到7.6分。16例肩关节的冈上肌力量试验为阳性。三角肌肌瓣的厚度为4.2mm。肩峰肱骨头间隙从术前的6.95mm减小到3.05mm。骨关节炎根据Samilson分型,从术前的0.6期发展成2.0期。结论从短、中期效果来看,对希望重返工作岗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转移三角肌肌瓣方法治疗,但患者必须忍受较长时间的术前和术后康复理疗期;从长期效果来看,此方法可造成50%的肌瓣断裂和70%的肩关节中、重期的骨关节炎,效果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创面测量中的准确性及实用性。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9年1至8月诊治的慢性创面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76岁,其中术后愈合不良创面9例,糖尿病足创面6例,压疮4例,肿瘤创面1例。分别采用传统的透明膜勾边法和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对20例创面面积进行测量。对2组创面面积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应用Spearman简单相关分析、Bland-Altman评价以及变异系数,对HaiMed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与传统测量工具相比,在创面面积测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P=0.060),2种方法的Spearman相关系数r=0.998,两者一致性好。Bland-Altman评价示所有散点均落于95%一致性界限内,HaiMed系统准确性可靠。透明膜勾边法组变异系数最小0.41%,最大4.03%,平均1.67%;HaiMed组变异系数最小0.15%,最大2.31%,平均0.60%,HaiMed系统较传统测量方法有更高的稳定性。结论 HaiMed难愈性创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测量创面面积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尤其对于浅表创面,可进行简便快捷的创面评估,是一套新型、可靠的创面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