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滇产紫丹参中6种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滇产紫丹参中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本方法 各主要成分色谱峰之间有良好的分离度,6个成分的浓度和各自峰面积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的RSD均小于3.0%.结论 该方法 简便、快速,结果 准确,可用于紫丹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3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薄层扫描定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林  杨国红 《中成药》2000,22(10):723-724
目的:测定了三种滇产鼠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并与正品在作对比。结果:甘西鼠尾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其次为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ⅡA与正品丹参相当。结论:实验结果对其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丹参地上部分有效成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丹参地上部分资源,分析比较了丹参地上部分、根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丹参地上部分中未检出丹参酮Ⅱ_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但含有酚酸类成分;水溶性总酚含量约为根的50%。  相似文献   

4.
丹参中丹参酮ⅡA层析条件改进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敏彦  王超  王玉峰 《中成药》2001,23(7):527-528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其功能为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除烦。近年来 ,含丹参的各种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按《中国药典》(2 0 0 0年 ,一部 )丹参鉴别 (3)项下的规定进行丹参酮ⅡA 的TLC鉴别试验 ,结果发现供试品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而与对照品丹参酮ⅡA色谱相应的位置上不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分析其原因是药典规定的展开剂未能将丹参中丹参酮ⅡA 和丹参酮Ⅰ及其他成分完全分离。因此笔者将药典规定的展开剂进行更换 ,结果供试品色…  相似文献   

5.
丹参在外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丹参在外科临床的应用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030001)马丁,许彬,李庆璐丹参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目前已从中分离出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羟基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酸甲脂、异丹参酮Ⅰ、异丹参酮Ⅱ-A、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等10种二萜醌...  相似文献   

6.
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超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9):1088-1091
目的:对不同来源滇丹参及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丹参酮Ⅰ(tanshinoneⅠ)、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的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两者脂溶性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两种药材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平均含量约为滇丹参的17倍、2倍、3倍。结论:滇丹参能否作为丹参的代用品还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丹参和紫丹参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广新  李忠琼 《中药材》1996,19(7):342-343
本文对丹参和紫丹参的药材性状、组织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作了比较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并比较不同产地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丹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HPLC测定了八批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除焦作产丹参酮ⅡA含量低于药典标准外,其它均符合规定。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丹参酮ⅡA含量存在差异,且不同规格对丹参酮ⅡA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其为唇形科鼠尾属植物丹参( Saivia mil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瘀血诸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和心悸失眠等。其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以及水溶性的丹参素、丹酚酸等[1]。近年来丹参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15种丹参类生药的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作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丹参的图谱均有一定区别,含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丹参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按<中国药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水分、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加酒量的增大而增高,以总丹参酮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和麸炒丹参含量最高,而从各指标考虑丹参炭质量均较差.结论 酒炙丹参质量最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的紫丹参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测定海拔高度1 520、2 100、2 400 m以及海拔2 400 m的粘土、砂壤土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紫丹参中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丹酚酸B的含量受海拔高度影响作用不明显;相同海拔的粘土和砂壤土中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含量变化大。结论漾濞县核桃林下种植紫丹参应选择海拔2 000 m以上、砂壤土、遮阴度不超过50%的核桃林。  相似文献   

13.
紫丹参为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常用药物,应用广泛,但其药用历史及本草考证资料有限。该文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我国几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形态描述和野外实地调查,对民族药紫丹参的基原、名称、药用历史、功能主治、民间应用、药理作用等进行了系统考证和整理,以期为紫丹参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认为古代本草记载的紫丹参与今用紫丹参物种一致,为云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的根,其药用历史约600年,具有广泛的民间临床应用基础。主要用于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跌打肿痛、肢体麻木及多种血瘀证。紫丹参的相关临床应用与与现代药理学证据是相互支撑的,表明基于临床经验总结的传统医学具有较高的挖掘价值。基于本草文献考证的证据表明,紫丹参在妇科、血瘀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应充分挖掘紫丹参的民间临床应用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制等相关研究,促进紫丹参的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使其更好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三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薄层扫描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鼠尾草属植物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的功效。鼠尾草属植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在云南资源丰富[1]。据报道,此三种填产鼠尾草属植物与正品丹参(Salviamiltiorrhiza Bge.)有相同的有效活性物质,且药理活性显著。本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该3种滇产鼠尾草属植物丹参酮IIA的含量,并以正品丹参为对比,得出结论:甘西鼠尾中丹参酮IIA的含量最高,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IIA的含量也不低于正品丹参。中国药典规定丹参酮IIA的含量是评定丹参质量的重要指标。此结论,对于3…  相似文献   

15.
韩建萍  梁宗锁 《中草药》2005,36(5):756-759
目的研究氮、磷肥对丹参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氮对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了负面的效应,随施氮量的增加,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磷肥对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表现正效应。施用磷肥可以缓解施氮造成的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下降。丹参酮Ⅱ。和丹参素的积累高峰值均出现在150d左右。结论施氮有利于丹参产量的增加,施磷有利于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分析16批丹参和18批紫丹参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并进行比较。液相条件:Thermo Accucore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流动相为0.026%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μL;柱温25℃。液质条件:Q Exactive Orbitrap LC-MS/MS,流动相为0.1%的甲酸水(A),0.1%甲酸和乙腈(B),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丹参脂溶性成分有10个共有峰,16批不同产地丹参与丹参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42、平均相似度为0.973;紫丹参脂溶性成分有12个共有峰,18批紫丹参与紫丹参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37、平均相似度为0.976;丹参对照图谱和紫丹参对照图谱间的相似度为0.900。紫丹参中有3个丹参中没有的脂溶性成分,其中一个结构为α-拉帕醌;丹参中有1个紫丹参中没有的脂溶性成分丹参新酮;2种药材含有丹参酮Ⅱ_A、去甲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去甲丹参酮在内的8个共同脂溶性成分,其中紫丹参的丹参酮Ⅱ_A(P0.05)、丹参酮Ⅰ(P0.05)、去甲丹参酮Ⅰ(P0.05)、隐丹参酮(P0.01)、二氢丹参酮Ⅰ(P0.01)的含量显著低于丹参。丹参、紫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考察市售丹参饮片的质量.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法测定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并自制丹参饮片统计了丹参酮ⅡA的损失率.结果 约90%的市售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不符合丹参药材的国家标准.结论 由于丹参饮片加工时丹参酮ⅡA的损失率约为44%,丹参饮片不能套用丹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建议将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规定为不得少于0.09%.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云南昆明地区引种的陕西商洛丹参产量、外观质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评价,为正品丹参在云南引种栽培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检测方法对引种商洛丹参、云南野生丹参、对照原产地商洛丹参的农艺性状、主要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云南昆明引种商洛丹参,根条粗壮、匀长,表面呈红棕色,断面较平整,气微,味微苦涩,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丹参药材性状描述之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大幅高于《药典》要求;昆明直播2年生和分根1年生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总丹参酮接近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丹酚酸B和水溶性总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陕西商洛分根1年生丹参;昆明野生滇丹参除二氢丹参酮、迷迭香酸、丹参素含量略高于引种和原产地丹参外,其他成分含量均较低,达不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综合比较云南引种丹参与云南野生滇丹参、对照原产地陕西商洛丹参外观质量性状及内在品质,正品丹参适合在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紫丹参在云南省的资源分布,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11份紫丹参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紫丹参在云南省分布广泛;株高、茎分枝数、根的长度、根的数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11份种质资源中,曲靖市宣威市和富源县产者为产量高的优质种源。结论:栽培中为了保证紫丹参的产量,可选择曲靖地区植株高、茎分枝数多的植株栽培在棕壤中。  相似文献   

20.
川产丹参炒制工艺优选及其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川产丹参炒制工艺进行优选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通过L9(34)正交设计,以丹参中有效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酚酸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对川产丹参的炒制工艺进行优选;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下质量标准对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温度和时间对丹参炒制均有显著影响,70 ~ 80℃炒制温度影响最大,炒制5min影响最大.结论:炒丹参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5 min,炒丹参质量标准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