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12月共69例怀疑头颈部血管有病变的患者,通过GE公司Lightspeed VCT_xt 64排螺旋CT机行头颈部CTA检查,应用VR、3D、MIP、CPR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69例患者全部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多人次明确诊断血管病变。结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头颈部动脉,对血管病变的诊断较普通CT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头颈血管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扫描后的数据在工作站使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后重建。结果 27例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中,发现CTA检查结果正常者4例,异常者23例,其中一侧椎动脉全程均匀性变细11例,动脉起点变异7例,动脉瘤5例。共检出动脉狭窄42段,其中动脉轻度狭窄12段(28.6%),中度狭窄16段(38.1%),重度狭窄9段(21.4%),完全闭塞5段(11.9%)。后处理图像质量优23例(85.2%),良2例(7.4%),差2例(7.4%),后处理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6%。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直观、立体的显示血管情况并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血管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16排螺旋CT减影技术应用于颈动脉闭塞性病诊断中的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DSCTA诊断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分析检查方法和结果。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DSCTA减影,120支颈动脉均可评价,颈动脉起始段、颅脑内段和外段可评价的血管显示率分别为83.3%、95.8%和100.0%,总体可评价的血管显示率是93.1%;共有54支血管发生病变,轻、中、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血管比例分别是35.2%、24.1%、22.2%和18.5%。结论 16排螺旋CT减影技术血管造影成像清晰,对于头颈部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显示率等评价直观,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hilips64排螺旋CT颈部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脑梗死及脑供血不足的3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检查,并对扫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6例扫描所得图像均获成功,正常4例,颈动脉病变21例,椎动脉病变11例。同时评价该种成像方法在显示颈部动脉血管性病变细节的优越性。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准确、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脑缺血病变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2例患者先行64排螺旋CT检查,然后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判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或狭窄程度、长度及斑块性质;并与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例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的狭窄部位、长度、程度,做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评价无名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尤其对判断斑块性质有重要帮助,有助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6.
郭伟  黄伟  刘玉凯  熊图  邓磊 《大家健康》2017,(10):49-50
目的:分析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45例在临床上疑似恶有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头颈部血管扫描,并对所有患者施以血管的三维重建.结果:45例患者的图像均清晰,且对其颈部内外动脉、椎动脉以及相应分支、颅内主要动脉及其相应一级分支均显示良好,扫描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要求,最后诊断结果显示42例病变.结论:对于头颈部相应血管痛变患者,运用64排128层螺旋CT进行头颈部血管成像(CTA)扫描,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以及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头颈部血管,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MSCTA)应用以来,已经成为全身动脉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然而,将血管从骨骼或周围的钙化分离出来非常困难,特别是颅底、椎体等部位,血管与骨头紧密相连,靠常规阈值法或手工切割法都不能很好的显示血管,这就大大限制了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在临床的应用。而CT血管造影减影成像技术可以克服以上不足,有效、简便、迅速、准确的将头颈部动脉血管从骨骼中分离出来。笔者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头颈部动脉血管造影的扫描方法及减影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8.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血管病变的16排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2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与CTA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69例手术所见与CTA结果对照。结果 86例患者中诊断为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AVM)18例。86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大脑中动脉5级分支显示96%(83/86)。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及载瘤动脉关系。也清晰显示了18例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由于它安全、方便、快速,重建图像质量高,辐射量明显减少,定性、定位明确,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为手术计划提供详实的影像资料,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RI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畸形患者60例,先后进行MRI检查、增强CT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技术检查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患者经磁共振检查之后,均得到清晰的头颈部血管成像,成像可清晰反映血管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MRI显示良好率为93.33%,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的48.33%和DSA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强CT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比较,MRI检查具有成像清晰、无辐射、对机体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势。结论MRI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且安全性好、成像清晰、创伤小,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头颈部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支气管动脉(BA)血管成像(CTA)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住院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结果 35例在MPR中至少1支BA清晰显示,共显示支气管动脉69支,右侧39支,左侧30支.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戍像方法,能反应真实的肾血管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相似文献   

12.
64层螺旋CT头部血管减影成像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造影技术显示头部血管的能力及优势。【方法】20例头痛患者进行头部64层CT血管减影造影检查。平扫后,静脉团注对比剂进行CT血管造影,将增强前后图像重建成薄层后进行减影,从减影图像中提取动脉,进行血管三维显示。【结果】20例减影均能显示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其中12例无颈椎及颅底骨质干扰,血管全貌显示,余8例因头部轻微运动,颅底及颈椎骨质未能完全减去,但动脉亦能完整显示,不影响诊断。【结论】64层CT血管减影造影,重建需时少,能提供类似MRA和DSA的血管图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在喉部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及仿真内窥镜(VE)在喉部的临床应用,并与单层螺旋CT对比分析其优越性。方法:对46例患者(其中正常组8例,病变组38例)进行喉部16层CT常规扫描和多平面(MPR)重建,并分别行CTVE检查。每例患者均采用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正常组重点观察其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组重点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受侵犯情况。所有病变组的观察结果均经病理和临床综合检查证实。并通过对不同重建层厚图像的比较,分析不同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运用16层螺旋CT进行薄层容积扫描,MPR重建及CTVE的Auto Navigator和任意方位、任意角度旋转的成像技术可更清晰地显示喉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图像质量高,三维立体关系明确。结论:16层螺旋CT的3D及CTVE成像技术较单层螺旋CT在技术上有重大进步,能够更清晰显示喉腔内结构,大大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在喉部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4.
黄迢华 《中外医疗》2016,(35):174-176
目的:整理该院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瘤观察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总结64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和栓塞的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99.37%,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指导手术和栓塞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借鉴、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层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6.
孙蓓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79-80,82
目的探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6排螺旋CT胸腹联合平扫以及增强扫描,使用MIP(大密度投影)、MPR(多平面重组)、SSD(表面遮盖显示)和VR(容积再现)等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24例患者通过16排螺旋CT扫描后显示出9例为Ⅰ型,6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MPR和VR都能够显示出患者的真假腔以及假腔内有大小不等的腹壁血栓。结论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优势在于扫描速度快、无创、空间分辨率提高和时间分辨率的提高,可以在患者一次闭气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扫描过程。所得成像清晰,为临床诊断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怀疑AVM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后处理图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CT后处理技术分别为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表面遮盖法(SSD).结果:70例患者中,17例发现AVM,24例发现脑动脉瘤和3例发现烟雾病,26例CTA和DSA检查阴性.17例AVM患者的16层螺旋CT三维血管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6例发现供血动脉(94%),15例可见引流静脉(88%).结论:16层螺旋CTA对于AVM检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在AVM的筛选、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MSCTA与DSA比较,评价MSCTA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3例临床确诊肺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先行供血动脉MSCTA三维重组,CT检查后0~3天内行DSA检查,并接受介入治疗。MSCT后处理技术采用VR、MIP、MPB等。所有CT横断图像及MSOTA重组图像和DSA造影图像由2位从事肺癌诊断和介入治疗多年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价,意见一致为准。重点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癌供血动脉的显示能力。结果全组23例肺癌患者中,22例顺利完成MSCTA三维重组及DSA造影检查.DSA造影证实肿瘤供血动脉共46支;MSCTA三维重组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共45支。以DSA显示作为参考标准,MS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灵敏度为97.8%(45/46)、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7.9%(46/47)。MSCTA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结果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对肺癌供血动脉显示的吻合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吻合度较强(kappa值=0.657,P=0.000)。MSCTA与DSA对供血动脉的直径测量分别为(2.54±0.31)mm、(2.66±032)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SA相比,MSCTA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肺癌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MscTA相对无创,是术前肺癌供血动脉筛选的较好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肾血管性高血压病早期诊断的检查方法,并研究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技术对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肾血管性高血压病患者19例,综合分析患者的血压水平、家族遗传病史,采用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对疑似病例进行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19例患者经过多层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后,肾血管正常者6例,13例显示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其中,起始段狭窄9例,肾动脉中端狭窄4例;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6例,血管闭塞1例;局限性狭窄10例,全程性狭窄3例。结论 16层螺旋CT动脉造影能清晰的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分支狭窄程度及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