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比较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下斜坡的三维解剖结构显露情况。方法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输入15例(30侧)尸头的CT和MRI影像数据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选择双侧颈静脉结节前缘和咽结节三点为标记点确定平面,平面以下斜坡区域为下斜坡,平面与斜坡相交曲线前缘为颅底显露标记点。枕髁关节面后缘和乳突尖部分别为经远外侧入路和经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记点,采用直径1 cm圆柱模拟手术路径,圆柱轴线经过开颅标记点。圆柱颅底侧底面圆上缘位于上述颅底显露标记点。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经远外侧入路位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小脑半球腹侧、脑干外侧、颈静脉球内侧、副神经外侧和下部,到达下斜坡,包含舌下神经;经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尖部开始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缘,通过乙状窦前部,位于副神经下部,于枕骨大孔外侧缘经过舌下神经,到达脑干前部下斜坡。在以下斜坡为显露终点的两种手术路径的比较中,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4629.80±81.00)mm~3对(2622.60±72.58)mm~3;t=91.532,P=0.000]和路径中包含舌下神经[(10.15±0.17)mm~3对(7.15±0.20)mm~3;t=52.413,P=0.000]的体积大于经远外侧入路,经远外侧入路去除骨性结构的体积大于经乙状窦前入路[(2362.90±80.18)mm~3对(1851.60±63.62)mm~3;t=25.714,P=0.000]。结论经远外侧入路和乙状窦前入路经过舌下神经时,通过去除部分颅底骨性结构有助于避开小脑和脑干显露下斜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5例尸体头颅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面听神经复合体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路径,观察和测量路径微创化前后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露颈静脉孔区的路径均由横窦下方穿过,路径中清晰显示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均不包含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不包含面听神经复合体和小脑前下动脉.通过测量和比较分析,手术路径体积和路径中小脑半球体积:微创化后较微创化前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331,16.775;P<0.01);路径中显露后组颅神经的体积:微创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1,P=0.984).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有助于在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显露中减少对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改良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一期切除复杂颈静脉孔区(JF)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2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高颈部、JF及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结果 对C1~C4段高位颈部进行解剖,观察研究其对增加颅外暴露的作用及效果;做迷路后乳突切除,暴露外半规管,轮廓化乙状窦和颈静脉球;充分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研究面神经移位的必要性;随后做外侧枕下颅骨切除,磨除后内侧1/3枕髁,尽可能磨除全部的颈静脉结节.结论 改良后的JF入路可以从上、下、后、外多个角度对JF的充分暴露,能够比较容易完成一期全切颅内外位于JF、枕骨大孔和向高颈位发展的各类肿瘤,还可以有效减少甚至避免面神经损伤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患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岩斜区肿瘤各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结果:17例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有对小脑及颞叶牵拉轻微,至肿瘤距离可缩短3cm,肿瘤基底部及血管容易处理等优点,全切除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 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相似文献   

6.
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的设计与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手术的可行性和手术入路。方法采用8具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体头颅标本,于耳后做一长度约7 cm的“C”形头皮切口,上至耳郭上缘,下至耳屏间切迹水平,耳后距耳郭1 cm。磨除部分乳突后联合颞部开颅,形成一3.5cm×3cm大小的骨窗,暴露并剪开乙状窦前和颞部硬脑膜,牵开颞叶和小脑半球,显微镜下观察所显露的解剖结构。结果通过调整显微镜角度,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显露同侧桥小脑角区、脑桥前区、脑桥侧方、小脑幕上区的结构。结论幕上下乙状窦前迷路后锁孔入路可很好地显露上述结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可在不磨除迷路的情况下进行岩斜区脑膜瘤、中小型听神经瘤、脑桥腹外侧肿瘤、基底动脉瘤等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肿瘤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肿瘤全切10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语言障碍、肢体肌力下降2例,出院时均恢复,皮下积液2例,治愈,出院时均达生活自理或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是岩斜区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肿瘤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 结果 肿瘤全切10例,开颅过程中无横窦和乙状窦破裂大出血;术后骨瓣解剖复位,无颅骨缺损;术区颞叶水肿致暂时性语言障碍、肢体肌力下降2例,出院时均恢复;皮下积液2例,皮下积液抽除后加压包扎,配合抗炎治疗治愈;未出现脑脊液漏、听力下降、颅内感染、严重的颅神经损伤及癫痫等并发症。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术中避免静脉窦损伤,术区显露充分;颅骨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是岩斜区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抽动障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首次诊断为抽动障碍的 150 例 4~15 岁儿童青少年为抽动障碍组, 随机选取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同期就诊的年龄、性别匹配的 150 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 组的一般和临床资料。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 抽动障碍患儿的抽动和行为状况,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 4.0 中文版(PedsQL)评估两组 的生活质量。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抽动障碍患儿 PedsQL 总分及各部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抽 动障碍组患儿 PedsQL 的社会心理领域评分低于其生理领域评分,学校表现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抽动障碍患儿的 PedsQL 生理功能(生理领域) 评分与民主型教养方式(β=0.102,95%CI=0.009~0.196)、行为正常(β=0.094,95%CI=0.020~0.168)呈 正相关(P< 0.05);情感功能评分与平时体质良好(β=0.128,95%CI=0.006~0.250)、母亲文化程度为高 中(β=0.118,95%CI=0.018~0.217)或初中及以下(β=0.137,95%CI=0.038~0.236)、行为正常(β=0.170, 95%CI=0.087~0.253)呈 正 相 关(P< 0.05);社 交 功 能、社 会 心 理 领 域 评 分 均 与 行 为 正 常(β=0.106、 0.154;95%CI=0.039~0.172、0.091~0.217)呈正相关(P< 0.05);学校表现评分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 及以下(β=-0.172,95%CI=-0.303~-0.041)呈负相关,与行为正常(β=0.246,95%CI=0.147~0.344)呈 正相关(P< 0.05);PedsQL 总分与轻度抽动障碍(β=0.062,95%CI=0.006~0.119)、行为正常(β=0.135, 95%CI=0.077~0.192)呈正相关(P< 0.05)。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的学校表现差于健康儿童,抽动障碍 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其平时体质、教养方式、父母亲文化程度以及共患行为问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不同手术路径中包含结构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尸体头颅行头颅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颈静脉孔区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设计经枕髁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路径方向改变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结果模拟手术路径有效体现随操作方向和角度变化所包含的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变化,仅路径b包含外展神经,仅路径c包含脑干。路径中骨性结构体积:路径a〉路径c〉路径b;静脉体积:路径b〉路径a〉路径C;小脑前下动脉体积:路径b〉路径c〉路径a;后组颅神经(不包括舌下神经)和舌下神经体积:路径c〉路径a〉路径b;椎动脉体积:路径c〉路径a;小脑体积:路径b〉路径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限定靶点的情况下,围绕枕髁的手术路径方向和角度变化,路径中显露解剖结构随之改变;量化结果可为手术微创化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的显微解剖学特征。方法共5具(10侧)尸头标本通过CT和MRI扫描数据经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面听神经复合体三维解剖影像模型,于颅盖和颅底选择骨性标记设计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路径,观察和测量微创化前后解剖结构显露情况。结果模拟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穿过,可清晰显示其所包含解剖结构的空间层叠顺序,不包含椎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微创化前手术路径由外向内依次显露小脑半球、后组脑神经、小脑前下动脉、面听神经复合体,于岩骨背面、面听神经复合体下方后组脑神经在颈静脉球和岩下窦之间穿出颈静脉孔;微创化后手术路径位置略高于微创化前,由外向内依次显露小脑半球、小脑前下动脉和面听神经复合体,不包含后组脑神经和颈静脉球。微创化前手术路径体积(t=36.331,P=0.000)和小脑半球体积(t=16.775,P=0.000)均大于微创化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化前后手术路径中所显露的面听神经复合体体积(t=1.680,P=0.127)和小脑前下动脉体积(t=1.278,P=0.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创化手术路径能够在保证面听神经复合体解剖显露的情况下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失语6例、脑脊液耳漏2例,听力障碍6例,以及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症状加重4例,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暴露充分,对颞叶和小脑牵拉轻微,损伤颅神经机会较小,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例资料,均采刖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辅以电生理监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达SimpsonI~Ⅱ级8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出现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2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适合于主体在颅后窝,并向颅中窝侵袭的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岩斜区肿瘤是指起源于岩上、岩下窦之间的岩骨斜坡裂的肿瘤.岩斜区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内耳孔和颈静脉孔, 上方至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上缘,前界为岩斜区硬膜,后界为脑干.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改良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岩斜区肿瘤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及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研究。 结果 肿瘤全切10例,开颅过程中无横窦和乙状窦破裂大出血;术后骨瓣解剖复位,无颅骨缺损;术区颞叶水肿致暂时性语言障碍、肢体肌力下降2例,出院时均恢复;皮下积液2例,皮下积液抽除后加压包扎,配合抗炎治疗治愈;未出现脑脊液漏、听力下降、颅内感染、严重的颅神经损伤及癫痫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操作简便、快捷,易于掌握;术中避免静脉窦损伤,术区显露充分;颅骨解剖复位,术后并发症少,是岩斜区肿瘤的较佳手术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静脉孔区肿瘤外科治疗的关键之一是手术入路的选择 ,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手术入路归纳为 :后方枕下入路 ,侧后方入路和侧前方入路。这些入路改良和派生出一系列相关的手术入路 ,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到达颈静脉孔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可以减少术后残废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 分析7例直径超过4cm的岩斜区脑膜瘤患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 肿瘤手术显微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症面瘫2例,后组颅神经麻痹2例,术后颅内感染4例,颞叶脑内血肿2例。结论 经岩骨小脑幕入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暴露十分有利,肿瘤全切率高,岩骨小脑幕入路开颅较复杂、费时及损伤大,Labbe’s静脉容易损伤,并且属于清洁-污染伤口,所以脑水肿脑出血及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主张只有较大而且波及颅中窝的岩斜区脑膜瘤,才使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31例岩斜区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探讨幕上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优越性。方法分析1998年12月至2005年10月经不同手术入路显微外科切除的31例岩斜区肿瘤.总结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握微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和术后处理。结果31例病人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1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8例,全切率为533%,出现并发症9例(60.0%),死亡2例(133%)。经其它入路手术16例,其中肿瘤全切2例(12.5%),出现并发症10例(62.5%),死亡3例(18.8%)。与其他入路手术相比,经乙状窦前入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P〈0.05),而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无屁著性差别。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充分显露岩斜区病变,手术全切除率明屁高于其它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比较乙状窦前和乙状窦后入路微创显露膝状神经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对15例尸体头颅行M RI和C T扫描,将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颞骨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选择骨性标志点勾勒乙状窦前和乙状窦后入路显露膝状神经节的手术路径。观察两种路径的解剖结构空间形态和顺序,测量解剖组织体积,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开始磨除岩骨,避开乙状窦和颈静脉球,经过面神经垂直段、听骨链、迷路,到达膝状神经节时,显露面神经。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经过小脑半球,到达内听道时磨除岩骨,经过面听神经复合体,到达膝状神经节,路径中包含听骨链和迷路。手术路径和迷路体积测量: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面听神经复合体和听骨链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小脑半球体积为(462.72±20.87)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小脑半球。两种路径中骨性结构(不包含听骨链)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磨除岩骨显露膝状神经节的路径中,乙状窦前入路有助于减少迷路损伤范围,乙状窦后入路有助于减少听骨链损伤范围并显露面听神经复合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