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月于12 w前后在本院建卡的212例正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3年9月的124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1月的88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孕12 w开始接受常规产检和孕期健康教育讲座,研究组孕妇于建卡时(孕12 w前后)、孕22~24 w、孕32~34 w由专业营养师一对一进行面对面营养评价与营养指导,两组孕妇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轻于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由专业营养师进行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控制孕妇孕期体质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常规产检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水平将其分为低体重组12例、正常体重组45例、超体重组28例、肥胖组15例,并根据孕期体质量增幅分为≤12.5 kg、12.5 kg两个组段。分析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与GDM发病情况的关系。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体重组及肥胖组GDM发生率分别为8.33%、22.22%、53.57%、80.00%,GDM发生率随BMI的增加而升高,P0.05;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与BM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1 1、0.266 9、0.226 4,P0.05;除低体重组外,在同等BMI范围内,孕期体质量增幅12.5 kg孕妇的GDM检出率显著高于孕期体重增幅≤12.5 kg的孕妇,P0.05;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与GDM的发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51 1、0.160 7,P0.05。结论: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与GDM的发生呈正相关,孕前超重及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均可增加G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705-1706
探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干预意义。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2321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另选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未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的2886例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变化、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后,孕期28周、孕期36周及分娩时的BM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结局中糖尿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干预妊娠结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个体化孕期营养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102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入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孕期营养教育,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孕期营养教育。比较2组的血糖水平、体重增长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孕32周及分娩时,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孕28周、孕32周和分娩时,2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较干预前有所增加(P均<0.05),但观察组的BMI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更低,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个体化孕期营养教育对控制GDM孕妇的血糖水平及体重增长可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和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的个体化营养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孕24~28周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A组59例为研究组,除了常规的GDM营养宣教外,在营养门诊定期进行强化的个体化营养管理;B组71例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GDM营养宣教。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后体重增长速率、两组干预前后的FBG、研究组干预前后的PBG、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干预后体重增长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组间FB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自身干预前后比较,FBG均有下降,而研究组PBG干预后较干预前也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并发症方面,研究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羊水污染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结局方面,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的个体化营养管理可明显减少GDM孕妇围产期母、儿并发症,较常规的GDM营养宣教能够更好地改善妊娠母婴结局,因此更应提倡对GDM孕妇进行强化的个体化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期体质量增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孕8~12周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按就诊时间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一对一孕期饮食、运动和体质量增长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孕13~28周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和每周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干预组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体质量总增长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可有效减少孕前超重肥胖者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对减少孕期体质量总增长的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徐志红  曾蔚越  周容 《华西医学》2006,21(3):477-478
目的:探讨妇女不同的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BMI变化和早产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882例单胎产妇,测量其孕前身高、体重和终止妊娠前最后一次体重,计算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按孕前BMI分为A组(BMI<16.75kg/m2);B组(BMI在16.75~23.71kg/m2);C组(BMI>23.71kg/m2)三组,并随访其妊娠结局。按分娩孕周分为足月产、早期早产(<32周)和轻型早产(PTB≥32周)三组。分组分析不同孕前BMI、孕期BMI变化与早产不同类型的关系。结果:三组中早期早产孕妇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均小于其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早期和轻型早产的孕妇孕期BMI增加小于足月孕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早产与足月孕妇相比孕期BMI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早产组新生儿的身长、体重低于其它两组,其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高于其它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妇的孕前BMI及孕期BMI变化对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孕前低BMI与孕期低BMI增加与早产的危险性增加相关,尤其以早期早产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接受产检的GDM高危孕妇(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超重、肥胖)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接受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孕妇GDM发生率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值与GCT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高危孕妇接受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GDM发生率,控制孕期血脂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对妊娠期铁缺乏孕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有妊娠期铁缺乏的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包括营养档案的建立、膳食调查与监测和开具营养处方等。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分别于孕<12周、孕20周、孕28周和36周评估孕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干预组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清铁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孕妇平均体重增长少于对照组,体重增长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铁缺乏孕妇铁营养相关指标,且对孕期合理增重有较好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建卡并行常规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281例。其中体重指数≥24kg/m2的孕妇100例,为高BMI组;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范围内的孕妇181例,为正常BMI组。并将两组孕妇按照孕期增重分为三个亚组<9kg、9~18kg、>18kg。分析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高BMI组HDP、GDM及巨大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BMI组孕期增重的三个亚组的产后出血、GDM、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孕期增重大于18kg的亚组HDP与其他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BMI组各亚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孕期增重大于18kg的亚组HDP、GDM、巨大儿与其他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长过高与不良妊娠结局呈现正相关,保持良好的孕前及孕期体重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燕  张广意  马嫔  徐丽莉  米光丽 《护士进修杂志》2023,(21):1960-1965+1970
目的 探讨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住院分娩的752例GDM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标准,将GDM患者孕前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肥胖组,将孕期体重增长分为适宜、不足及过度组。分析比较孕前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前低体重47例(6.25%)、正常体重399例(53.06%)、超重肥胖306例(40.69%);孕期体重增长不足47例(6.25%)、增长适宜295例(39.23%)、增长过度410例(54.52%)。(1)校正混杂因素后,与孕前正常体重组相比,孕前超重肥胖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OR=2.715,95%CI为1.438~5.126,P=0.002)、子痫前期(OR=4.727,95%CI为1.854~12.055,P=0.001)、剖宫产术分娩(OR=1.469,95%CI为11.039~2.077,P=0.030)、妊娠合并贫血(OR=1.606,95%CI为1.132~2.278,P&...  相似文献   

12.
刘高炎  宋宏 《全科护理》2021,19(9):1259-1263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对孕前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14例孕前肥胖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妊娠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值、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母婴结局以及血糖水平情况.结果:实施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妊娠期体重增加值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联合运动指导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强孕前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预防效果,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控制孕妇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改善母婴结局,有效控制妊娠期血糖水平,对病人获取优质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10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住院分娩孕妇,均行产前检查。根据孕妇体重指数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5例孕妇体重指数(BMI)≥24作为观察组,另55例孕妇体重指数(BMI)为正常范围(18.5--24)间作为对照组;再依据孕期体重指数的增长幅度分为三组:孕妇体重指数(BMI)增长幅度〈4作为一组,孕妇体重(BMI)增长幅度在4"6间作为二组,孕妇体重(BMI)增长幅度〉6作为三组;观察并分析不同分组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体重指数BMI≥24)孕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在巨大儿、妊高症、GDM、产后出血、剖宫产及切口愈合不良等方面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正常体重),两组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幅度过度者,其剖宫产、巨大儿、GDM、妊高症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增高,三组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孕妇控制孕前体重并监测和控制孕期体重的增长幅度,可明显改善其妊娠的不良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基于孕前体质指数(BMI)的孕期增重指导作为干预手段,探讨孕前BMI与孕期增重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对照研究,将上海市闵行区两家医院产检孕妇9 018例非随机地分为干预组(4899例)和对照组(4 119例)。干预组给与研究对象孕期增重适宜范围的指导;对照组按原来标准产前检查进行,不开展任何关于孕期增重方面的指导。比较两组婴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巨大儿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偏瘦组(BMI18.5 kg/m2)和超重组(BMI≥24 kg/m~2)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是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的0.711、1.555倍。母亲的怀孕年龄每增加一岁,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增加3.7%。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风险会降低17.1%;孕周每增加一周,巨大儿发生率增加9.1%。孕期增重指导的干预手段可明显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干预组巨大儿的危险度是对照组0.836倍(95%CI:0.67~0.99)。结论巨大儿与孕妇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孕周及产次有关。基于孕前BMI的孕期增重指导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孕早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增重、血糖及血脂控制、母婴结局、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既往于我院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的孕早期GDM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我院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孕早期GDM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孕期增重情况、体重控制不...  相似文献   

16.
对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的护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前糖筛查结果异常的9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体重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分娩孕周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可有效控制血糖,明显改善了孕妇的预后,降低了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单位为kg/m2)分组的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按期完成产前检查并分娩的5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18版《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提出孕前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建议,将样本分为四组: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各组按其不同总增长幅度再分为体重增长不足、体重增长正常和体重增长过多组,记录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产后出血的人数,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孕前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组的孕妇孕期不同体重增长范围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孕期不同体重增长范围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超重组的孕妇孕期体重不同范围的增长致分娩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肥胖组的孕妇孕期体重不同范围的增长致分娩后巨大儿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超重组、肥胖组孕前BMI数值过高、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均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和运动对糖耐量受损孕妇母婴的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产前糖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按自愿原则分成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对照组不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结果研究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孕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研究组孕妇实施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能够控制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控制血糖,达到改善孕妇预后,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孕妇膳食营养状态与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膳食营养状态与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4月30日在我院建卡至分娩的初产孕妇800例,分为干预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干预组从孕中期开始对孕妇的膳食营养状态进行个性化全程定量监测并实施营养指导,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指导热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观察两组孕妇体质指数(BMI)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孕期平均增重(12.70±1.66)kg,对照组孕期平均增重(17.00±1.07)kg;而且,自妊娠24周起,两组孕妇BMI随孕周增加而增加,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营养状态与体重密切相关,体重增加过快,不仅对孕妇生产过程不利,更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孕妇膳食营养结构的干预有助于控制孕妇体重过度增长,从而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重孕妇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系统产检并分娩的500例单胎孕前体重指数(BMI)超重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OM)修订的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指南作为孕妇分组的标准。根据孕前BMI的不同分为低体重组(BMI18.5)、正常BMI组(18.5≤BMI≤24.9)、超重组(25≤BMI≤29.9)和肥胖组(≥30)。超重组孕期总增重范围(7-11.5Kg)。超重组按照孕期增长幅度再分为体重增长不足、体重增长正常和体重增长过多组,并记录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产后出血的人数,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体重增长≥11.5kg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体重增长不足组及体重增长正常组(P0.05)。三组对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多将增加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孕前及孕期宣教、控制孕期体重及营养干预,将会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