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包裹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壳聚糖微球包裹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的文献甚少。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特性。 方法:采用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及配比、包裹时间,并在电镜下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粒径。采用壳聚糖微球包裹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BCA法测定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微球的包裹率、包裹量及体外释放率。 结果与结论:终体积分数为1%的冰醋酸、硫酸钠为交联剂、pH 5.0、滴加交联剂时不粉碎处理为壳聚糖微球最佳制备工艺,电镜观察显示微球表面光滑、形态圆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多数微球粒径为1.0-5.0 μm。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微球的包裹率为80.4%,包裹量为16.4%,48 h总释放率为19.4%,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微球整体呈缓慢释放状态。结果证实,实验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幽门螺样菌全菌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包裹率和包裹量,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微球整体呈缓慢释放状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背景:不同方法制备出的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壳聚糖微球,其包裹率和控释效果也不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壳聚糖微球的最佳制备方案,观察其体外释放特性。 方法:使用Berthold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筛选最佳制备方案;使用扫描电镜及粒径分析仪观察壳聚糖微球的形态及粒径分布;冻干后的壳聚糖微球包裹幽门螺杆菌全菌蛋白抗原,使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量分析微球的抗原包裹率、包裹量及释放率。 结果与结论:从32种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案中筛选出了以海得贝壳聚糖为原料、冰乙酸的浓度为1%、硫酸钠为沉淀剂、pH值为5.0、不进行超声处理方案为最佳制备方案,扫描电镜示微球光滑圆整、致密,粒径分布在1.0~5.0 μm;抗原包裹率为79.92%,包裹量为16.47%;体外释放实验表明,总抗原释放率为20.39%,呈缓慢释放状态。  相似文献   

3.
背景:成骨生长肽体外注射可以刺激外周血和骨髓细胞数增加,增加动物的骨量,加速骨折愈合,但因多肽不稳定性及注射应用不方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成骨生长肽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并对其粒径、载药、体外释药、理化特性进行检测。 方法: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应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具有控制释放功能的负载成骨生长肽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粒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动态检测成骨生长肽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载药率、包封率和缓释规律。 结果与结论:乳化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球形良好,球体表面有较多微孔,具有较高的包封率(>72%)。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成骨生长肽可以从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中缓慢释放,整个释放过程可达49 d,累积释放率>85%。提示应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的负载成骨生长肽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具有很好的控制释放成骨生长肽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缓释微球,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采用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微球,以其包裹TGF-β1,制备具有缓释效能的壳聚糖-TGF-β1缓释微球。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Elisa法等观察其表面形态,测定药物载药率、包封率、体外缓释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所得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272nm。壳聚糖微球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达80.60%。体外释放试验提示,TGF-β1初期存在突释现象,前24h释放达27%,但其后可从壳聚糖微球中稳定释放,7d累计释放达41%。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缓释微球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壳聚糖-TGF-β1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提示其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制备壳聚糖微球体外缓释TGF-β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缓释微球,研究其体外缓释性能。采用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微球,以其包裹TGF-β1,制备具有缓释效能的壳聚糖-TGF-β1缓释微球。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Elisa法等观察其表面形态,测定药物载药率、包封率、体外缓释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所得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272nm。壳聚糖微球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达80.60%。体外释放试验提示,TGF-β1初期存在突释现象,前24h释放达27%,但其后可从壳聚糖微球中稳定释放,7d累计释放达41%。离子交联沉淀法制备壳聚糖缓释微球方法简单易行,所得壳聚糖-TGF-β1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能,提示其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BSA-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优化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聚乳酸-聚乙二醇酸(PLGA)为包裹材料,探索微球的制备方法并优化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显微测量微球粒径,以微量BCA法测定微球的蛋白含量并计算包封率,进行体外释放,测定微球的累积释放量。探索BSA投药量、PLGA用量、PVA浓度、超声功率等因素对微球包封率、突释量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微球的制备工艺,其优化条件是BSA投药量为10mg、PLGA用量为250mg、PVA浓度为1.5%、超声乳化功率为60周。结论通过控制不同的因素,可以得到较高包封率、较小突释、适当载药量和粒径的BSA-PLGA微球。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如何使生长因子持续高效发挥作用是影响成骨速度和质量的关键,现多以各种材料的微球或支架作为缓释载体,但缓释作用有待提高。目的:实验拟制备壳聚糖微球,然后复合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上,形成双重缓释作用,并测量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释放效果。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将微球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冰粒子为致孔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泵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检测复合支架的形态性能,考察药物在缓释支架上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与结论:所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形态良好,呈规则圆球形,粒径集中分布在20~40μm,微球药物包封率为86.5%,载药量为0.8%,随牛血清白蛋白初始用量的增加,载药量可升高至2.6%,但包封率下降至74.1%。壳聚糖微球能均匀分布在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上,形成壳聚糖微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孔径为100~400μm,孔隙率80%,压缩强度为1.1~2.3MPa,10周降解率为26.5%。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其牛血清白蛋白在36h累积释放量达85%以上,壳聚糖微球其牛血清白蛋白10d累积释放量为33.6%,复合支架其牛血清白蛋白40d累积释放量为81.5%。结果证实包埋壳聚糖微球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其压缩强度和降解速率合适,对蛋白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有望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8.
背景: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活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药物缓释系统中。 目的:制备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并分析其体内释药性能。 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壳聚糖微球,进行体外45 d的药物释放实验。将单独装载异烟肼的异体骨块(对照组)和装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的异体骨块(实验组)分别植入家兔两侧髂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体内释放情况。 结果与结论: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外观呈圆形、表面光滑、分散良好;平均粒径(3.33±0.9) μm,载药率(16.25±1.2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无突释现象,24 h释放20%左右,45 d释放76%,释放曲线较平缓,释放稳定;数学模型拟合符合Ritger-Peppas模型。实验组异烟肼浓度在前28 d内缓慢升高,其后缓慢下降,持续56 d以上,浓度38.50~155.75 µg/g;对照组异烟肼浓度在1周左右达高峰,为1982.5 µg/g,21 d后骨块周围药物不能测到。说明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在体内外均可以缓慢平稳释放异烟肼,且持续时间长。提示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复合体可以作为骨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一种置入材料,在提供机械支持的同时进行长时间的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9.
背景:通过各种微球负载骨生长因子使骨形态发生蛋白达到缓释效果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载药壳聚糖纳米微球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细胞毒性的报道较少。 目的:对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进行细胞毒性检测,评估应用壳聚糖纳米微球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载体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应用透视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径分析其粒径分布;通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估微球的生物安全性。 结果与结论:离子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球形规整,分散均匀,微球平均粒径为230 nm,分布较集中。载药及空白微球的反应分级为0或1级,均为合格。提示,离子交联法制备可成功制备出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2的纳米微球,且微球细胞毒性检测合格,为进一步的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理论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普通滴眼液由于泪液冲刷与鼻泪管吸收等因素,在眼表停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 目的:以壳聚糖、明胶为载体材料,左氧氟沙星为模型药物,制备应用于眼表的缓控释微球并考察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 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表面形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微球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球的载药率与包封率,动态透析法研究微球体外药物释放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得微球形态良好,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1 267.4±115.3) nm,zeta电位为+(32.19±0.85) mV,载药量为(18.31±0.22)%,包封率为(91.53±1.12)%。载药微球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方程Ln(1-Q)=-0.699 1t-0.086 4,r2=0.945 1。说明壳聚糖/明胶载药微球对左氧氟沙星具有缓释作用。实验采用喷雾干燥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及分布适宜、释放周期较理想、药物稳定性好的载左氧氟沙星壳聚糖明胶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11.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可以良好的塑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但其降解产物为酸性,会影响局部pH值变化,不利组织生长。 目的:制备能够良好缓释蛋白类药物的复合支架。 方法:以牛血清蛋白为模型药物,以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将微球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聚乳酸-羟基乙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冰粒子为致孔剂,采用粒子沥虑-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制备CMs/nHA/PLGA复合缓释支架。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压泵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检测复合支架的形态和性能,并考察其在体外对蛋白类药物释放的规律。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形态良好,呈规则球形或类球形,粒径分布在220~770 nm,以380~650 nm为多。微球对药物的载药量为39.2%,包封率为68.3%,两者均与牛血清蛋白的初始量相关,载药量随牛血清蛋白初始量的增加而增加,包封率则反之。复合支架呈白色多孔状,孔径为125~355 mm,孔与孔之间联通良好,孔隙率达83.4%,压缩强度为1.4~ 2.1 MPa,10周降解率为28.6%。PLGA/nHA支架对牛血清蛋白的2 d累积释放量为85%,而壳聚糖和CMs/nHA/PLGA复合支架对牛血清蛋白的9 d累积释放量分别是为48.9%和35.7%。提示制作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和CMs/nHA/PLGA支架材料对牛血清蛋白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复合支架材料形态好,强度和降解速率合适。  相似文献   

12.
羧甲基壳聚糖作为植入可降解缓释微球辅料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 ,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实验试图利用羧甲基壳聚糖作为植入环丙沙星微球的缓释辅料 ,并探索这一剂型的制备工艺、结构形态和体外释药特性。首先我们采用乳化交联技术制备微球 ;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及示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微球的结构和形态 ;建立体外持续流动释放系统初步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实验结果发现 :微球的结构和形态受制备工艺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定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环丙沙星微球的体外释放时间可达 7d以上 ,释放行为符合 Higuchi方程。因此 ,我们认为 :羧甲基壳聚糖可作为环丙沙星可降解植入微球的缓释辅料 ;乳化交联技术是制备这一微球的有效方法 ,工艺简单、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包埋微球支架的形态和生长了细胞的支架。结果表明单用壳聚糖支架,药物释放得比较快,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缓慢释放的bFGF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背景:虽然国内外有很多制备利福平/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微球的报道,但这些微球粒径多在10 μm左右,不适合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制备成具有良好降解性的抗结核修复材料。 目的:制备大粒径利福平/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特性和体外缓释特性。 方法:以PLGA为载体,将利福平分散于PLGA的有机溶剂中,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 PLGA缓释微球。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测定微球平均直径和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以溶出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拟合药物体外释放曲线建立曲线方程。 结果与结论:利福平/PLGA微球电镜观察呈圆球形,分散性好,粘连少,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80.0±9.4) 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33.18±1.36)%,(54.79±1.13)%。体外缓释试验显示突释期内微球释放度为(14.66±0.18)%,前3 d累计释放度(18.09±0.45)%,到42 d体外累积释放度达到(92.17±1.23)%。提示利福平/PLGA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结核药物的载体材料和释放系统;PLGA是良好的药物缓释载体,可以用来制备载药缓释微球。  相似文献   

15.
背景:透明带3多肽诱导口服耐受可预防及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但直接应用透明带3多肽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载体系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目的:制备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观察其在卵巢早衰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观察微球形态,检测微球粒径、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放速度。分别以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磷酸盐缓冲液、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灌胃治疗卵巢早衰小鼠。 结果与结论: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形态较规则,平均粒径280.5 nm,包封率为69.20%,载药率为14.83%,随时间的延长,微球中透明带3多肽的体外释放率逐渐增加,无突释现象。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组卵巢早衰小鼠外周血中抗透明带3多肽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 < 0.05),表明透明带3多肽-三甲基壳聚糖微球治疗可明显减低卵巢早衰小鼠血清中抗透明带3多肽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海藻酸盐控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白蛋白海藻酸钠(BSA-海藻酸钙微球)控释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考察,为应力控释VEGF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W/O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BSA-海藻酸钙微球;检测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特性;考察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230±60μm,载药量达80.3μg/mg,包封率为61%;微球的体外释药速率平稳,周期达2周余。海藻酸钠可以作为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可生物降解辅料;乳化离子交联法的制备工艺简便,有利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并有效延长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人工皮肤替代品的种类较多,各有优缺点,仍然没有一种理想的产品应用于临床。 目的:探讨构建一种可以缓慢释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缓释微球黏附于脱细胞羊膜上;三四代成纤维细胞培养于负载缓释微球的脱细胞羊膜上。 结果与结论:制备的脱细胞羊膜为白色半透明状薄膜有较高的孔隙率,空隙不规则,孔径大小为10~100 nm,无细胞毒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分散较均匀,呈球形,粒径均匀,球体表面比较光滑,载药率为20 ng/g,包封率为80.5%,体外药物缓释曲线显示药物控释效果良好;成纤维细胞在支架表面爬行生长良好,层粘连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高。表明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负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明胶-壳聚糖缓释微球的脱细胞羊膜上,缓释微球能较好地黏附于脱细胞羊膜表面。  相似文献   

18.
以明胶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疏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浓溶液为分散介质,制备出平均粒径60μ、表面亲水性好、可生物降解的明胶微球。该微球能同时浓集抗肿瘤药物及放射性同位素。体外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该抗癌药物—明胶微球有很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同位素显像结果表明,~(131)Ⅰ标记的明胶微球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可高选择性地定向进入肝动脉,并在肝区长期滞留,缓慢降解。  相似文献   

19.
制备用于实体肿瘤局部治疗的植入型表阿霉素缓释药膜.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载表阿霉素缓释微球,用交联复合法制备含载药微球的植入型胶原药膜;用扫描、透射电镜、共聚焦及粒度仪等考察微球和药膜的形貌、结构、粒径及体外释放;用H22肝癌荷瘤动物模型评价其体内抑瘤效果.结果:载药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5.8μm;微球的载药量4.39%,包裹率为37.2%;10h内载药微球在模拟体液中的累积释放率为35%;腹腔注射载药微球与瘤体局部植入胶原药膜对H22肝癌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微球注射与药膜植入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H22肝癌抑瘤效果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植入型载表阿霉素缓释胶原膜具有良好的药物局部缓释特性,在肿瘤的术后局部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一种载羟基喜树碱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并考察其相关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载药微球表面形态,测定平均粒径及跨距,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包封率、载药率及体外释放情况,改良寇氏法计算小鼠半数致死量。结果制备的载药PLGA微球呈圆球形,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粒径30.8μm,跨距0.9,包封率为85.5%、载药率4.28%,在体外28 d累积释放药物81.4%。羟基喜树碱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8.4 mg/kg,肌内注射半数致死量为71.3 mg/kg,而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肌内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8.5 mg/kg。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羟基喜树碱PLGA微球粒径适宜,包封率、载药率高,缓释效果好,毒性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