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针内关、足三里等穴,针后双膈俞穴位注射山莨菪碱及维生素B12复合液。对照组肌肉注射山莨菪碱。两组均治疗3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呃逆(HI)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2003年8月到2008年12月,本院采用盐酸异丙嗪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呃逆(HI)常因严重影响进食、讲话、正常呼吸和睡眠,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2003年8月到2008年12月,本院采用盐酸异丙嗪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根据中医辨证取穴,对照组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则予穴位注射治疗,1次/d,共7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方面,穴位注射较单纯针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并揿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单纯肌肉注射氯丙嗪,B组单纯针灸,C组穴位按压并揿针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0.0%,B组总有效率为73.3%,C组总有效率为96.7%。C组效果明显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采用穴位按压并揿针治疗,较单纯肌肉注射或针灸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合并顽固性呃逆的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可加强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神经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7.
8.
华蟾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02开始,我们使用华蟾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顽固性呃逆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2~75岁,平均49.6岁。呃逆病程最短2d,最长9d,单纯发作者4例(饮食不节、寒冷刺激等其他不明原因引起),肝硬化腹水7例,肝性脑病5例,上消化道出血9例,肝癌13例,胃癌4例。1.2 方法 将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分类、病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用甲氧氯普胺10mg加0.9%生理  相似文献   

9.
呃逆是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俗称打嗝。持续发作超过24h,一般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顽固性呃逆影响病人的进食、休息和神经功能的康复。我院脑病中心2008年6月—2011年8月采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0例,疗效满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呃逆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我们依据近年来的临床经验和体会,采用针刺与维生索K3穴位注射合用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方法:根据冬病夏治原理,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结果:以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舒缓期哮喘75例,临床控制15例,显效2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在小儿哮喘舒缓期,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在我科就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30-78岁;病程7d-1个月;脑血管意外8例,手术后28例,化疗后2例,其他原因1例;均服用或注射西药或尝试其他方法治疗均无效。本文均采用实体针结合治疗:患者仰卧位,取头针双侧胸腔区(即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用0.30mm×25mm不锈钢毫针,针尖与头皮呈15°-20°夹角刺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200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呃逆患者62例,均因急性脑血管病、手术后、受寒、过食宿食或受惊引起,男27例,女35例;年龄24-72岁;病程1-9 d。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采用针刺治疗。①观察组:患者取坐位,用1-1.5 cm毫针针刺膈俞穴,轻捻转,平补平泻1 min后起针;再针刺膻中穴,针尖沿任脉朝下腹,捻转手法得气后,使用轻捣法。②对照组:患者取卧位,先用泻法针膈俞穴,取针后针天突、内关及足三里穴。2组患者均于呃逆停止后留针5-10 min。经过1-3次针刺治疗,观察组痊愈25例:呃逆停止,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654—2穴位封闭对脑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654-2穴位封闭,埘照组采用胃复安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脑中风后呃逆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654—2穴位封闭治疗脑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我院2002-01至今使用华蟾素治疗顽固性呃逆44例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男26例,女18例,年龄32~75(平均49.6)岁.呃逆病程2~9 d,单纯发作者8例(饮食不节、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肝癌介入治疗后10例,胃癌术后化疗第三周期9例,直肠癌术后化疗第二周期5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第二周期4例,腹腔肿瘤化疗第二周期8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颇多,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了胃复安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效果较好。基本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用2ml注射器套5号针尖,遵医嘱选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一般注射后15~30分钟呃逆止。结果:显效的,治疗后呃逆消失,一周内未复发;有效的,治疗后呃逆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结论:中医学认为,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过食生、冷、辛辣或情志不畅而引起的“胃气上逆”,足三里为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阳明胃经与太阴脾经互为表里,选足三里穴位注射药物以达到胃气和降,淤血、淤湿无以化升的目的,则呃逆自止。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华蟾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患者88例,男52例,女36例,年龄32~75(平均49.6)岁。呃逆病程2~9 d,单纯发作者16例(饮食不节、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肝癌介入治疗后20例,胃癌术后化疗第三周期18例,直肠癌术后化疗第二周期1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第二周期8例,腹腔肿瘤化疗第二周期16例。随机分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分类、病情,差异无明显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用甲氧氯普胺10 m g加0.9%生理盐水至4m l,分别注入双侧合谷、足三里每穴注射4 m l,选穴得气后分别注入双侧合谷、足三里每穴1 m l,2次/d。1.3疗效评定标准注药1~3次呃逆即消失,停药后无复发为显效;用药1~3次呃逆消失,但停药后偶又发作,继续用药有效为有效;用药3次呃逆不消失为无效。2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3讨论呃逆是经气逆上冲,喉间呃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42 5 13 24 42.8观察组46 11 31 4 91.3注:χ2=4.76,P<0.05。...  相似文献   

18.
呃逆病人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但给予胃复安、非那根,654-Ⅱ口服或肌注和/或服中药丁香柿蒂散后一般均能停止,但有些病人经上述各种药物治疗后仍呃逆不止,即谓之为顽固性呃逆。笔者的治疗方法是从氯丙嗪25mg加654-Ⅱ10mg混合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一般经上述穴位注射后疗后可出现直立性头晕,故一般交待病人治疗后4~6h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卧床休息。其他不良反应未发现。讨论:氯丙嗪有镇静、止吐、止呃作用,654-Ⅱ解痉止呃,两者混合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效相加,故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良好的作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周康信$江西省南康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呼吸促进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68 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对照组进行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毫针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呼吸促进技术训练。分别在治疗3d、7 d 后评价患者呃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连续治疗3 d 及7 d 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促进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20.
东莨菪碱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认为,驱逆系寒邪内阻、胃气不降、气逆上冲所致。啊逆6~gd的病例,实属罕见。本组病例经药物、按摩、针刺治疗均无效后采用东莨菪碱穴位封闭达到了治疗目的。五临床资料本组12例,平均年龄68岁,均为下肢骨外伤术后患者,于术后9~12d出现下腹不适、见逆7~11次/min。X线检查:胃内无异常,经内关、天突穴针刺留针、按摩及药物治疗,未见呢逆好转。2方法(1)膻中穴封闭选用2ml或5ml注射器及6~6令号注射针头,常规皮肤消毒,注射针头离患者皮肤1~2cm,借用大拇指、食指的力量将针头刺入膻中,当患者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时,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