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利用带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12例。结果:12例均获随访6个月~8a,平均3.2a。所有被修复骨缺损均获良好愈合,获得满意的功能及外形。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是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较好方法,可一次完成骨支架重建;如联合应用组织瓣移植,可同时完成软组织覆盖,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并慢性骨髓炎患者11例,其中肱骨6例,胫骨5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6~12个月回访功能恢复良好,移植骨与受体愈合,无感染,骨不愈合等发生。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瓣移植修复是临床治疗长骨骨髓炎并骨缺损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18例,其中双腓骨4例,单腓骨14例、外固定架固定12例,接骨板固定6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8a,平均4.4a。移植骨2~6个月(平均3.4个月)愈合。移植骨均有不同程度增粗表现,其中12例使用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移植骨增粗更为明显。结论:采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远期随访效果满意。采用多平面外固定架固定,掌握好负重行走的时机和负荷量可促使移植骨愈合并增粗,逐渐达到受区骨直径。  相似文献   

4.
腓动脉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动脉瓣用于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2007年7月,采用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修复中足缺损23例,游离腓动脉腓骨瓣修复上肢骨缺损2例,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修复胫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4例.结果:本组皮瓣均成活良好,供区均痊愈.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2 a,23例行腓动脉瓣修复者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感觉恢复达S3+,均出现两点分辨觉.6例腓骨移植者,6个月左右骨愈合.结论:腓动脉逆行带蒂皮瓣、游离腓动脉腓骨瓣、游离腓动脉腓骨肌皮瓣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用于修复中足创面,大段骨缺损及骨与软组织复合缺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并一期抽出式延长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伴肢体短缩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正常成人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比较胫骨干髓腔最窄内径和腓骨干最宽外径;临床对4例胫骨大段骨缺损伴肢体短缩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并一期腓骨近段抽出式延长进行治疗。结果:正位胫骨干髓腔最窄内径(11.84±2.14)mm与侧位腓骨干最宽外径(12.31±2.06)mm、侧位胫骨干髓腔最窄内径(11.62±2.06)mm与正位腓骨干最宽外径(11.27±2.02)mm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临床应用4例,术后3~6个月双下肢等长,6~9个月骨接合部骨性愈合,下肢形态、功能满意。结论:(1)腓骨纵轴旋转90°,可顺利插入胫骨髓腔;(2)吻合血管腓骨移植并一期腓骨近段抽出式延长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伴肢体短缩,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胫骨缺损软组织严重损作斩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38例胫骨缺损和骨不愈合患者,应用彻底清创技术,有效地抗生素,外固定器或支持钢板固定,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隧道植骨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疗程为6-28个月,平均14个月达到骨性愈合,伤口创面愈合,感染得到控制,保全了肢体,并保证肢体长度均衡和功能的恢复。结论 采取综合规范治疗措施,清创、抗菌素及皮瓣转移在修复创面起积极作用,使用外固定器可稳定骨折保证肢体长度,带血管蒂腓骨移位隧道性植骨可保证植骨成活亦可避免已愈合瘢痕伤口再手术而不愈合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与体会。方法对我院2002~2006年治疗的9例大段骨缺损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胫骨骨缺损4例,前臂骨缺损2例,下颌骨骨囊肿3例,缺损最长14cm,最短6cm。结果9例患者经游离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全部成活,术后功能良好。2例出现腓骨再骨折(胫骨骨缺损),经再手术等治疗目前可完全负重行走。有1例术后出现感染(再造下颌骨),腓骨块局部有移位,但不影响功能。结论尽管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手术创伤大,技术难度高,且可能引起一些术后并发症如再骨折、感染等,但目前腓骨仍然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供体之一。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是目前有效的方法,但应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正> 在吻合血管的移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作者于1984年以不吻合血管的带蒂转移腓骨骨皮瓣,修复2例同侧胫骨骨缺损合并小腿前内侧大片瘢痕获得成功。作者详细介绍了腓骨骨皮瓣的显微解剖,游离和转移方法。指出在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带血管蒂排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方法。:在40例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腓骨长肌腱及皮瓣转位修复跟腱。结果:采用该术式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9例。经10个月 ̄1.5年随访,移植的肌腱及皮瓣全部成活8例,愈合良好,跟腱功能恢复。1例皮瓣边缘性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结论: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生物学力学和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及生物力学研究。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带血管腓骨长肌腱及皮瓣转位修复跟腱。结果:采用该术式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9例。经10个月~1.5年随访,移植的肌腱及皮瓣全部成活8例,愈合良好,跟腱功能恢复。1例皮瓣边缘性坏死,经短期换药愈合。结论: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和皮瓣转位是跟腱及皮肤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双向Ilizarov骨搬运技术联合皮瓣成形术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外固定架维持复位,二期远、近端双向Ilizarov骨搬运联合皮瓣成形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连续随访12~18个月,平均(15±2.6)个月。所有患肢骨缺损均得以重建,且骨性愈合,创面均闭合,患肢长度与健侧差值为0.5~2.5 cm,平均(1.4±0.5)cm。均在术后65~119 d内行二次手术皮瓣成形,平均(89.75±14.56)d,其中4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软组织嵌顿,行二次手术清理嵌顿组织并皮瓣成形,二次手术后30 d内切口愈合。17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后创面恢复良好,无明显神经血管损伤;1例患者出现腓总神经麻痹,于术后4个月恢复。所有患者骨重建完成时间为10~14个月,平均(12.3±1.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创面愈合延迟、皮肤坏死、针道感染现象。结论双向Ilizarov骨搬运技术联合皮瓣成形术治疗GustiloⅢB、C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安全有效,骨重建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感觉功能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的6例手指软组织缺损伴指骨、神经缺损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3~61岁,平均47.3岁;右手2例,左手4例;拇、示、中指各1例,环指3例;皮肤缺损面积1.0 cm×1.5 cm~2.5 cm×3.0 cm,骨缺损长度1.5~2.5 cm。6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创面彻底清创,创面缺损伴指骨、神经缺损先行异种皮覆盖创面,克氏针维持骨折稳定性;二期带感觉功能的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皮瓣设计面积1.5 cm×2.0 cm~3.0 cm×3.5 cm,骨瓣切取大小为1.5 cm×1.0 cm×1.0 cm~3.0 cm×1.5 cm×1.0 cm。术后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手功能,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制定的感觉分级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效果,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评定患指外观满意度。结果 本组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7个月,平均13.5个月。6例皮瓣全部成活,骨折均愈合,骨瓣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供区直接缝合,创面均一期愈合。手部功能优5例、良1例,手指感觉恢复至S4级4例、S3+级2例,患指外观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1例、满意4例、一般1例。结论 带感觉功能的上臂外侧嵌合骨皮瓣游离移植,可同时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和指骨缺损,对供区影响小,术后手指感觉功能恢复好,是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备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高能量损伤所致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此类缺损不但能覆盖创面而且对供区影响小。目的:总结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41例四肢及口腔颌面创伤或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25)cm×(5~11)cm,根据受区软组织缺损大小、形态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将皮瓣动静脉与受区动静脉吻合,覆盖创面。观察移植后股前外侧皮瓣成活、供区愈合情况,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受区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均为移植后24~36h出现皮瓣淤黑,予及时血管探查发现均为静脉栓塞,经手术取栓后皮瓣成活。病例随访4个月~3年,均得到覆盖创面的目的,2例患者移植后因皮瓣臃肿再次入院行削薄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血管口径大,可切取面积大,修复四肢及口腔颌面皮肤黏膜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应用移植髂腹股沟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9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或骨缺损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髂腹股沟穿支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其中采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采用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4例;采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8例;采用旋髂深动脉嵌合髂骨穿支皮瓣修复3例;采用髂腹股沟联体穿支皮瓣修复6例。皮瓣最小面积5.0 cm×6.0 cm,最大面积35.0 cm×15.0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皮瓣皮下血肿压迫出现动脉供血障碍,拆除部分缝线后血运恢复,1例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恢复血运。 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平均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较平坦,两点分辨觉10.0~20.0 mm。受区移植髂骨均生长良好,骨折完全愈合。供区见2例瘢痕稍增生,余均呈线状瘢痕愈合良好。 结论 移植髂腹股沟穿支皮瓣具有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不损伤主干动脉等传统优点,且具有可灵活修复骨缺损,可切取大面积联体(嵌合)穿支皮瓣及可修薄等特点,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GustiloⅢB型、C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ⅢB型25例,ⅢC型5例),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对所有患者采取Ilizarov外固定骨搬运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8个月,平均15个月;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肢长度与健侧之差小于2 cm,骨折愈合,创面均闭合。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术后3个月恢复。22例未通过额外手术进行修复。5例通过游离皮片植皮成活,3例通过局部旋转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结论 Ilizarov骨搬运技术是临床治疗GustiloⅢB型、C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的合理方式。方法对交通伤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ⅢB、ⅢC型)的73例患者,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尽早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修复小腿单纯或复合组织缺损。结果所有病例肢体得以保存,4例皮瓣远端1cm处部分坏死,经换药或植皮愈合,其余全部成活,创面修复满意,16例骨缺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至5年,受伤肢体功能大部分恢复,外形满意。结论针对交通伤致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采用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合理固定骨折,尽早修复皮肤、软组织或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大大减少了小腿截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介游离自体腓骨修复胫骨骨与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的骨缺损的疗效。方法以胫骨病灶部位为中心,C型臂透视下确定切除范围,一般上下端远离病灶上下缘至少1cm,以电钻在切除段上下钻数个孔,开槽,电动摆锯沿肿瘤基底部约1.0cm处水平切除大段病灶骨,后方保留不少于1/3胫骨骨质,沿腓骨纵向切开腓骨骨膜,在腓骨中段,用线锯切取与测量的切断的胫骨等长的腓骨,腓骨骨膜袖状原位缝合。将切取的腓骨纵向劈开为两块,皮质骨向外,用“10”号丝线或钢丝缚扎在胫骨缺损处,胫骨骨膜缝合包裹移植腓骨。将这种游离的自体腓骨移植方法与人工假体、同种异体骨、自体髂骨、肩胛骨以及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年,仅1例出现移植腓骨的上端复发。所有移植腓骨X线片呈现理想的替代形态。术后3个月移植腓骨与受体骨发生骨性愈合,部分腓骨有不同程度的增粗。所有患儿膝关节及踝关节活动正常,足趾伸屈活动正常,双侧小腿长短及粗细相等,步态正常,无畸形,无肌力改变。结论游离自体腓骨修复胫骨骨与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比较好的措施和方法,较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它保留了腓骨骨膜,使切除腓骨后保留的腓骨骨膜再次成骨,腓骨原来的解剖结构重新获得,游离移植的腓骨与受体骨的愈合质量、速度并不比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差,且手术简单,损伤小,技术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周围组织血供关系进行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腓骨复合组织瓣并应用临床.结果: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瓣成活,经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良好.骨折愈合情况正在随访中.结论: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病例,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和应用经验.方法 2003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于21例烧、创伤后肢体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4种来自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予以修复,其中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带蒂皮瓣5例、胸脐穿支带蒂皮瓣9例、远端扩展的双叶阔筋膜张肌带蒂肌皮瓣4例、小腿后侧近端蒂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2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本组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无切口感染,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13例患者获得2 ~ 36个月的随访,大多数患者供、受区的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 躯干和肢体近端的大面积带血管蒂顺行组织瓣成活可靠,手术简便易行,用以修复肢体组织缺损,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缺损有独到之处,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类型血管为蒂胫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6月至2018年10月,对41例四肢不同类型骨不连或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分别采用以单纯胫后血管束为蒂的桥式交叉胫骨皮瓣5例,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桥式交叉胫骨皮瓣修复9例、游离移植27例。切取胫骨瓣长度为1.0~8.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5 cm×2.0 cm~8.0 cm×25.0 cm。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片随访,直至骨质愈合。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胫骨骨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骨不连、骨缺损修复后,骨愈合良好,3~8个月骨折线消失。其中,27例皮瓣与修复区周围组织基本相平,14例有不同程度臃肿,经二期去脂整形手术后,也与周围组织平齐。19例掌骨或指骨骨不连的患者,术后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定:优11例,良6例,可2例。22例胫骨骨不连的患者,术后恢复负重行走功能。结论三种不同类型血管为蒂胫骨皮瓣修复四肢骨不连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各有优缺点,又相互补充,是一类较为可行的骨不连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