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壁纵切口及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为A组,腹壁横切口再次剖宫产58例为B组,对两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壁及盆腹腔重度粘连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腹腔轻、中度粘连及术中出血量、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粘连较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首次手术选择腹壁纵切口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梅河口市医院再次剖宫产的270例进行回顾分析。以其中第一次横切口新式剖宫产135例为观察组,第一次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术中所见腹腔粘连程度重,胎儿娩出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横切口新式剖宫产孕妇再次剖宫产时腹壁各层的粘连重、开腹困难、术中出血多。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必须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奚胭芬 《现代养生》2014,(4):101-101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再次剖宫产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产妇主要采用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产妇采用新式剖宫产,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开腹到胎儿出生时间以及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再次剖宫产采用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腔粘连程度轻于新式剖宫产,且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优于新式剖宫产。结论:如产妇选择再次剖腹产,适宜选择过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影响。方法:选择因瘢痕子宫足月妊娠行再次剖宫产病例87例,年龄24~44岁,平均31岁;孕周37~41周。其中既往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31例,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史者30例,为对照A组;下腹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26例,为对照B组。分析第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及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腹腔时间稍长于纵切口,但手术总时间短、切口美容、粘连发生率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很有可能二次开腹手术病人,选择下腹纵切口可能为明智选择,有利于二次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而美容切口-腹壁横切口永然是剖宫产患者喜爱手术切口,笔者建议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它既吸收新式剖宫产的优点,又减少了术后粘连发生,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王秋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98-5099
目的:探讨不同的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有剖宫产史、因某种产科指征需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第一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腹腔粘连程度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横切口与子宫体部纵切口剖宫产术再次手术比较,从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腹腔粘连程度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有一定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有剖宫产指征者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对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120例既往行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改良组)、134例既往行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腹壁纵切口组)、94例既往行新式剖宫产术后(新式剖宫产组)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与腹壁纵切口组、新式剖宫产组比较,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低,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次之,新式剖宫产最高,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选择stark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再次剖宫产病例纳入研究,按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即stark式剖宫产)。观察再次剖宫产时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困难率、新生儿窒息率、腹壁盆腔重度粘连率。结果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及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胎儿娩出困难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腹壁盆腔重度粘连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手术,盆腔粘连更为严重,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故需慎重选择首次剖宫产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组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胎儿娩出难度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07例再次剖宫产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其中I组新式剖宫产86例,Ⅱ组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92例,Ⅲ组下腹纵切口式剖宫产229例,比较三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时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娩出困难发生率、盆腹腔粘连情况、术后情况。结果:Ⅱ组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Ⅱ组的腹直肌粘连及腹膜粘连的发生率高于I组和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后再次剖宫产的胎儿娩出时间及娩头困难的发生率低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腹直肌、腹膜的粘连也小于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小、娩头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待产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首次剖宫产为腹壁横切方式,研究组首次剖宫产为腹壁中线纵切方式。对比两组腹壁、腹腔粘连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65.5%),Ⅰ级瘢痕率(80.8%)高于对照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术采用纵切方式能够降低腹壁、腹腔粘连性,减少再次剖宫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章芸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5):667-668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方法对本院254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4例二次剖宫产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B、C组,观察腹壁切口愈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腹腔粘连情况。结果下腹横切口第二次开腹从剖宫产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更长,但腹壁切口愈合良好,瘢痕纤细率高,未缝合腹膜者重度粘连发生率高。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重度粘连发生率高,下腹纵切口瘢痕不美观,最佳选择为改良新式剖宫产即术中缝合腹膜。  相似文献   

11.
156例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17-48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腹腔粘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共156例传统腹壁纵切口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与无妇科手术史初次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再次剖宫产组因腹腔粘连较初次剖宫产组开腹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伤口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手术及患有妇科疾病开腹手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特别是首次剖宫产指征,提倡腹腔防粘连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0例为观察组,首次行传统剖宫产再次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观察组发生率高俨〈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选择该术式时应充分考虑其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0例为观察组,首次行传统剖宫产再次剖宫产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进腹时间、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产妇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观察组发生率高俨〈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严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选择该术式时应充分考虑其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子娇  董毅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146-2147
目的探讨、比较腹壁纵切口、凡能斯提尔切口、乔尔科恩切口三种不同的手术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利弊与优劣。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计103例已经历过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剖宫产时通过观察手术时分娩时间、手术总时间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对比三种手术的差异。结果乔尔科恩切口符合美观需求,瘢痕小而不明显,与腹壁纵切口、凡能斯提尔切口相比:在分娩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方面优于凡能斯提尔切口(P<0.05),在盆腹腔粘连方面亦优于腹壁纵切口和凡能斯提尔切口(P<0.05)。结论乔尔科恩切口较腹壁纵切口及凡能斯提尔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操作影响小,不失为年轻爱美女性初次剖宫产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者80例(观察组),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者7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开腹时间及开腹出血量情况以及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开腹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开腹出血量亦明显多于对照组.(2)观察组腹直肌粘连、大网膜粘连、腹膜粘连、膀胱反折腹膜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世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95-319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患者为A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患者为B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腹腔粘连情况。结果:A组产妇开腹到胎儿分娩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粘连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明显的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下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能明显减少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国珍 《中国卫生产业》2014,(8):144+146-144,146
目的探讨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初次剖宫产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行stark式剖宫产,B组行传统剖宫产,比较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程度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情况。结果A组产妇的腹腔、腹壁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刮宫产相比,stark式剖宫产产妇再次妊娠发生腹腔、腹壁粘连的程度更严重,容易引起开腹时间长、出血量多等不良现象,所以初次剖宫产时应慎重选择stark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吕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34-1735
目的:探讨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贵州省疾控中心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腹壁横切口组和腹壁纵切口组,每组25例。两组产妇经相关检查后分别行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的二次剖宫产手术,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腹壁横切口组产妇相比,腹壁纵切口组产妇盆、腹腔无粘连的比率显著提高,而轻度和重度粘连以及总粘连率则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腹壁纵切口组产妇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T1)和手术总时间(T2)均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也有一定的减少,但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再次剖宫产手术可能的产妇在进行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选择时,应以腹壁纵切口为宜,有利于再次手术操作同时减少手术的创伤,对于二次剖宫产产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76-5078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第二次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A组,首次行stark式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胎儿娩出时间。结果:B组手术时间>60 min的占6.3%,出血量大于700 ml的占8.8%,重度粘连发生率为6.3%,胎儿娩出时间低于15 min者占52.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stark式剖宫产术更加简单、创伤及术后粘连更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剖宫产后对再次妊娠剖宫产的影响,以寻找较好的剖宫产术式。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进行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传统剖宫产再次剖宫产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采用沿原手术瘢痕开腹,修剪皮肤层瘢痕,逐层切开腹壁各层,打开腹腔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或子宫体部剖宫产,术中均常规缝合壁层腹膜。结果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术后腹部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观察组进腹时间、胎头娩出困难、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长或多(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应用于初次剖宫产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术后腹壁粘连给再次手术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选择术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其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