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抛光型股骨柄假体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双锥面高抛光股骨柄假体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3例,股骨假体固定采用第二代骨水泥技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髋关节X线片。所有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双下肢长度差异为(3.1±1.2)mm。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10)分。结论抛光型股骨柄假体通过其在假体设计和假体固定上的改进,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假体置换中所遇到的假体固定闲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高龄患者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修复,但该患者群体骨量往往不佳,采用骨水泥或生物型股骨假体一直存在争论。 目的:对比分析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及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的效果。 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26髋,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同类型患者30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换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置换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髋关节临床功能评价。 结果与结论:随访时间20-44个月,两组骨水泥或生物型假体置换后效果均满意,置换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及置换后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生物型假体组手术时间更短(P < 0.01)。两组患者在随访期内未出现关节松动、下沉、感染及脱位等并发症。表明对于骨量不佳的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生物型半髋置换能取得与骨水泥型半髋置换同样良好的修复效果。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
背景:由于多数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经历过长期牵引或失败的内固定手术,髋部已严重骨质疏松,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囊挛缩或股骨头缺血坏死,下肢短缩,临床治疗很困难。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35例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前股骨髁上骨牵引、双下肢和骨盆正位片X射线测量,置换中股骨颈截骨水平及软组织松解程度,调整假体头颈长度等对下肢短缩进行纠正。 结果与结论:置换后6例置换前短缩3.0~4.0 cm,置换后仍然1例短缩在1.0 cm,其余5例及29例短缩在2 cm以内者置换后双下肢等长。置换后1年Harris评分较置换前明显提高(P < 0.05)。说明全髋关节置换后功能恢复快而稳定,优良率高,近期随访效果良好,是治疗伴有下肢短缩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用非骨水泥型股骨柄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39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采用非骨水泥型股骨柄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资料。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临床效果;通过X线影像观察股骨侧假体的稳定性,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本组3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6~36个月,平均(25.3±9.1)个月。所有股骨侧假体末次随访时固定良好,未见假体周围骨折、感染、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末次随访时无大腿疼痛,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6.2±1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6.5±6.9)分(0.05)。结论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初次人工关节置换,股骨侧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柄可取的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成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方法。以往学者多习惯先处理骨折后置入假体,或先处理小转子,置入假体后再修复大转子。对于加长柄与标准柄长的使用,争论较大。目的:验证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置换过程中置入假体与固定大小转子骨折块的操作顺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12解放军第451医院骨科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2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后观察X射线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与结论:全组病例人工关节置换后随访1~4年,平均2.8年,疗效优良率为89.3%,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人工关节置换能迅速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置换要点是大、小转子骨折与人工假体关系的处理,应先置入假体,后以假体为支撑、行骨折内固定;做到假体与股骨近段紧密压配,是置换后假体稳定性的保证,加长柄与标准柄长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尚缺少S-ROM股骨柄假体应用于初次全髋置换后疗效的报道。 目的:探讨S-ROM股骨柄假体在初次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09-04/2011-05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采用S-ROM股骨柄假体行初次全髋置换的71例(75髋)患者,置换后评估髋关节功能及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效果。 结果与结论:纳入的71例患者全髋置换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无感染、骨折、脱位、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半年,Harris评分恢复至(93.8±3.5)分,X射线片未见假体松动征。说明S-ROM股骨柄假体具有设计合理,可调控性强,符合患者解剖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S-ROM假体;假体特征;组配;髋关节功能;生物学固定 缩略语注释:VAS:visual analogue scale,目测类比评分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06  相似文献   

7.
背景:较多研究认为,人工关节置换在高龄骨质疏松、骨折呈现粉碎性、预计无法内固定或内固定失败的病例治疗中有较大优势。 目的:分析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纳入18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年龄>75岁,均进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置换后3个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评估疗效,随访观察置换后的早期并发症及假体远期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随访13-34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压疮、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好,无假体感染、脱位、松动、明显下沉、折断等并发症。置换后3个月,所有患者基本恢复至伤前行走功能水平,疗效为优8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果表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假体下沉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唑来膦酸对改善髋关节置换后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的骨量及骨密度具有良好的作用,推测其可减少假体下沉。目的:分析唑来膦酸对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下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女性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全髋关节置换后1周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组25例全髋关节置换后未给予唑来膦酸治疗。髋关节置换后1年,通过X射线片测量股骨假体下沉距离,通过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患者置换后1年的股骨假体下沉距离少于对照组(P <0.05),置换后1年的股骨假体周围平均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 <0.05);(2)两组患者置换后1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置换前(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用药3 d内,试验组有8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及大量饮水后症状缓解;(4)提示:唑来膦酸能够有效减少非...  相似文献   

9.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关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18个月的随访结果。方法:纳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男17例,女53例,年龄60-83岁,均为GardenⅢ型,Ⅳ型患者。根据置换方式分为两组,股骨头置换组39例,全髋关节置换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及合并疾病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X射线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置换效果,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置换后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经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X射线显示股骨颈骨折均复位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股骨头置换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并发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输血量少等优点,适合身体状况差、活动量小及受伤前患肢已有功能障碍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充满挑战性,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到一致。 目的:观察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效果。 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9例,假体均为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髋臼侧采用生物性假体压配固定,股骨侧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固定。12例选取金属-聚乙烯承重界面,7例选取陶瓷-聚乙烯承重界面。置换后随访,定期摄片监测假体位置,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110±55) min,术中出血量(510±60) mL,置换后出血量(310±4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局部红肿,脓性渗出。双下肢畸形恢复,长度相差均小于1 cm。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置换后1年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5),其中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有一定困难,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患者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假体,全髋关节假体,结合钢丝捆绑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结果 本组48例术后下床时间3~10天,平均6天.X线片骨折复位满意,随访4个月~3年,无假体松动、下沉,无钢丝松动及断裂.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结论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对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采用X线片检查及临床功能评定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优良率达81.3%。结论 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内固定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机体的调节机制较差,同时伴有多种合并症及其并发症,所以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与康复非常重要。目的:总结了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假体选择及并发症治疗。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2000年以后收录文章,检索词为"高龄,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治疗与康复","hip fracture"。选择临床研究,观察对象为65岁以上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排除综述、病例数较少或较陈旧的文献,最后纳入20条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内固定往往失败。对于年龄大于65岁,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只要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证,其治疗多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置换前应对患者的耐受力做出准确的评分,并控制血压、血糖或各种内科合并症;置换后的康复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常见并发症有应激性溃疡、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系感染及术区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对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采用X线片检查及临床功能评定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优良率达81.3%.结论 DHS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行之有效的,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内固定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需要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伴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高龄脆性股骨颈骨折是严重骨质疏松的后果,也是髋关节置换的主要适应证之一,髋关节假体主要分为骨水泥型假体和非骨水泥型假体,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的长期固定有赖于获得坚强的初始固定和通过骨与假体结合获得有效的二次稳定,要求假体与股骨近端髓腔尽量匹配,若假体与骨接触的缝隙宽度1 mm,会造成假体表面骨长入困难。  相似文献   

16.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甚至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钢板固定,疗效肯定。但此类方法并非适应所有转子间骨折,尤其是年龄在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多为不稳定型,大多合并有内科疾病,内固定失败率较高。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男11例,女16例,平均年龄84.6岁。采用髋关节后外侧改良Gibson入路,将大转子解剖复位,作为测量肢体长度和安装假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所有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加长股骨假体柄,除2例合并有髋关节炎的患者行全髋置换外,其余患者均为双动股骨头置换。结果与结论:本组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为置换后7~16d。27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骨折有满意骨痂生长。置换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8~94分,平均达85.4分,优良率达78%。1例因护理不当发生髋关节后脱位,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提示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能早期负重行走,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恢复佳等优点,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及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科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对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经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41例手术时间为41~95 min,平均62 min;术中出血量约180~450 mL,平均30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3~5 d,平均为4 d,术后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为12~18 d,平均15 d。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脂肪栓塞、关节脱位、死亡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髋关节X线片均显示假体位置及粗隆间骨折复位均良好;随访1~5年,无感染、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髋内外翻畸形等。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结论应用加长生物型股骨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新一代Tri-Lock BPS型股骨柄假体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改进,目前尚少有报道总结其设计特征及手术技巧。 目的:总结Tri-Lock BPS型股骨柄假体的设计特征及其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Tri-Lock BPS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例(10髋),其中股骨头坏死8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置换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和置换后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学固定分别按Harris标准和Engh标准评定,置换后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质量按Healy标准评定,分析透亮线、骨溶解的发生率,分别按Delee和Gruen分区描述髋臼和股骨侧的骨长入,按D’Antonio法测量股骨柄假体的下沉,股区痛则采用目测类比评分10分制评定。 结果与结论:10髋置换后X射线片显示股骨柄假体的初始固定均符合优良标准。凡手术满3个月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可恢复至平均92分(85~96分),无主诉存在股区痛,无X射线显示的假体松动征。结果证实,Tri-Lock BPS型假体设计更符合人体解剖特征,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骨量保留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郑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0):5662-5669
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01/2011-12收录的有关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髋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周围骨折”,运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 结果与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创伤,翻修治疗、患者老龄化、假体类型、假体固定方式和关节活动量的增加等,也与骨折发生有关。Vancouver分型方法主要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包含患者骨折的部位、骨折的类型、假体固定情况、假体松动情况以及股骨近端的骨量丢失等因素,对临床治疗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具有良好的指导价值。人工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微创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异体皮质骨板、碳纤维板、打压植骨及翻修等固定。  相似文献   

20.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角钢板、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其中以动力髋螺钉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失败率也逐渐增加。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特征。方法:于2004/2007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4例,患者为自行跌倒,按Evans分型,Ⅱ型1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后6个月~1年出现内固定物移位,股骨头切割,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髋部疼痛,不能行走。继之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按45°外展角,10°~15°前倾角置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2.0h,术中出血量400~600mL,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置换后无切口感染,无脱位,无坠积性肺炎,无压疮。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满意,摄片人工关节在位,假体匹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果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