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创缘置入丝线与置入克氏针法进行皮肤伸展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2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68个创面)慢性皮肤溃疡患者,将68个创面随机分为两组:置丝线组和置克氏针组,分别采用创缘内置线法和克氏针线牵引法进行皮肤伸展术治疗;依据创面床准备原则作术前准备,在创面红色期行皮内牵引术,置丝线组在创缘内置入带有一段胶管的丝线;置克氏针组在创缘内置入克氏针,将创缘两端丝线及克氏针以适当拉力向创面中心牵拉,每天换药时不断增加牵拉力度,逐渐封闭创面.对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2例68个创面全部愈合,置丝线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51.13 ±31.25)d,术后3d、1周、2周、3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1.32±4.51)%、(19.60±9.54)%、(33.56±18.37)%及(56.47 ±27.38)%;置克氏针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50.83±28.32)d,术后3d、1周、2周、3周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2.45±5.83)%、(20.74±10.22)%、(35.18 ±20.08)%、(59.86 ±34.24)%,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1,P=0.13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入丝线法皮肤牵引术治疗皮肤慢性溃疡与置入克氏针法疗效相似,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皮肤牵张带直接闭合皮肤缺损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8例骨筋膜间室减张5~7d 后皮肤缺损伤口患者放置皮肤牵张带,逐日牵拉,待3~7d 后牵拉至两侧皮肤靠近时缝合切口或自行愈合。结果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形成线状瘢痕,随访2~12个月,伤口愈合处瘢痕柔软,膝、踝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该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病程短,相对费用低,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是治疗骨筋膜间室减张皮肤缺损伤口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持续牵张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救医学科收治的不同部位深度创面患者20例,其中外伤10例,压疮7例,感染创面3例。根据创面情况实施清创术后应用皮肤持续牵张联合VSD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创面愈合质量。 结果20例患者经皮肤持续牵张与VSD治疗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无愈合不良或不愈合。创面大小为2 cm×2 cm~3 cm×4 cm的5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0 d,创面大小为5 cm×5 cm~8 cm×10 cm的8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2 d,创面大小为10 cm×15 cm~15 cm×20 cm的7例患者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0 d。创面愈合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平均为3.8分。 结论应用皮肤持续牵张技术与VSD技术联合治疗深度创面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常见的疾病,诸如创伤、皮肤病变切除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造成的创口,软组织切开减张形成的创口等,临床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往往需要二次手术。传统创面修复方法包括植皮、皮瓣转移、反复换药等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皮肤牵张技术和皮肤扩张技术是2种不做组织移植而修复皮肤缺损的外科方法,同时诞生于1976年。另外,皮肤缝合牵拉技术、减张胶带(小伤口),及近年来开展的皮肤减张闭合技术,均可以利用皮肤的机械伸展性和应力松弛性来修复缺损。但皮肤扩张技术疗程长,需2次以上手术,不适用于修复新鲜创面;皮肤牵张技术适用范围有限,术后牵张及拆除牵张装置时患者痛感强烈,对于难以闭合创面仍需要二期植皮。2012年,以色列Topaz教授发明研制的TopClosure皮肤牵张闭合器作为一种新型牵张(减张)闭合创面的产品,避免了创缘的压力副作用,且可闭合大面积创面(直径大于10 cm的创面),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研制出了新型皮肤减张闭合器,实现了闭合创面的创新,运用皮肤自身张力,对皮肤表面进行无创闭合,具有无创伤瘢痕、炎症反应轻、愈合美观、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范围包括:妇科剖腹产手术、甲状腺等外科手术、急诊外伤手术、腔镜手术、感染伤口治疗、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治疗等。再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组合负压材料的优势,可达到1+1>2的创面愈合效果。皮肤减张闭合技术操作方便,避免缝针穿刺切割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利于患者早下床活动,减少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导致的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方便医患沟通,适合小儿皮肤裂伤修复,避免局部麻醉;避免术后缝合瘢痕,通过减张技术实现伤口瘢痕最小化;一次性闭合创面或在清创的同时就可以采用渐进式的牵拉缩小至闭合创面,且术后无需拆线;降低手术风险,使复杂的手术简单化,实现创口闭合的微创化与精准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 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2例,表皮肿瘤切除3例,其他11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 d,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个月,21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 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索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48例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和换药治疗后,待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观察组24例,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早期清创、换药,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外敷人工真皮(皮耐克),创面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分别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愈合质量(瘢痕增生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8.2±1.3)d,有11例由于创面面积较大,用刃厚皮或中厚皮修复的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8.4±1.1)d,创面愈合,瘢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26)。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治疗皮肤撕脱伤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减少手术风险,创面愈合,瘢痕增生不明显或较轻。  相似文献   

7.
背景:利用组织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研制的复合皮肤距理想的人工皮肤尚有一定的差距,如局部皮肤薄弱、抗拉及抗摩擦能力差、无皮肤附属器等。 目的:观察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的羊膜载体复合物对皮肤缺损局部真皮组织的修复作用,寻找真皮组织修复重建促进表皮生长的最佳时期。 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36只,在每只背部建立皮肤全层缺损模型3处,分别植入含有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羊膜载体复合物、单纯羊膜载体复合物及油纱覆盖。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术后21,14,7 d植入自体表皮细胞混合液,1周后行大体、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墨汁灌注等观察。 结果与结论:术后21 d植入表皮细胞组皮肤缺损局部新生皮肤瘢痕轻、形态结构较满意,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均优于术后14,7 d 植入表皮细胞组,并且植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羊膜载体复合物组创面皮肤新生真皮组织完全被新生的表皮覆盖,而且表皮几乎均变为复层,其生长速度及质量优于单纯羊膜载体复合物移植组和油纱覆盖组。说明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维生素C的羊膜载体复合物植入皮肤全层缺损后,能加速真皮的修复和重建;真皮组织修复增生晚期和重建初期为促进表皮生长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瘢痕挛缩创面愈合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32例小儿烧伤后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患者,挛缩瘢痕彻底松解后创面缺损面积大小为5.5 cm×4.5 cm~20.0 cm×10.0 cm。运用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封闭创面。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1月随访1次;随访方式均采用门诊复查。术后观察受区真皮支架及刃厚断层皮片成活情况、皮肤弹性及延展情况、外观情况、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供区愈合情况、瘢痕存留情况。 结果30例创面经复合移植后,皮片生长、愈合均良好,2例创面移植皮片可见点状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随访3~12个月,受区皮肤弹性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观及关节功能满意。供区创面均愈合,无瘢痕存留,部分有色差存留。 结论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瘢痕挛缩创面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大面积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的病史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为观察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及足部行走能力。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程度、Holden步行能力、FAC步行能力均好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15.2±6.2)d、供区皮肤结痂时间均(9.4±1.5)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能够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行走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已证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肉牙组织形成、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抗菌作用有限。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的效果及对瘢痕的作用。 方法:纳入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纳米银敷料覆盖;对照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普通无菌纱布覆盖。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细菌阳性率、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增生瘢痕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创面愈合后扁平瘢痕率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7,14,21 d创面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过敏反应及局部烧灼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提高美观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师使用外科方法清除失去活力的烧伤坏死组织,并迅速封闭广泛开放的创面,已成为现代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的常用方法,也是预防烧伤严重感染的根本措施。但在治疗时,突出的矛盾是患者自体皮源不足,希望用少量甚至极少量的自体皮肤移植修复大面积深度创面成为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的命题。在皮肤移植的发展史上,经历了点状植皮、邮票植皮、网状植皮、筛状植皮、自体微粒皮或皮浆和异体皮混合移植、Meek微型皮片移植乃至自体细胞培养复合移植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和局限性。其中,自体微粒皮移植、自体皮浆移植及Meek植皮术是当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常用的微型皮片移植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供皮面积小而植皮面积大的矛盾。自体微粒皮移植需要异体皮肤或异种皮肤作为载体覆盖才能完成,包括大张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和大张异种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自体皮浆移植尽管操作简单方便,但对创面条件要求更高。自体微粒皮移植及自体皮浆移植这两种植皮技术作为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传统创面修复方法,尽管受诸多限制,目前应用仍较广泛。Meek植皮技术,以其独特的皮片扩张技术和机械化操作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徒手操作方式,目前已成为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大面积创面植皮中封闭创面、减少渗出、避免难愈性伤口的出现是治疗中的关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可以提高植皮成功率。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应用中的疗效。 方法:对于60例大面积创面植皮的患者采取志愿选择的方式,分为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合成敷料组及常规加压包扎组。敷料组患者清创邮票植皮后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敷料覆盖,其外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形成负压装置,或直接常规敷料加压包扎。常规敷料包扎组植皮后采用消毒油纱覆盖植皮创面、敷料加压包扎。植皮后1周创面的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 结果与结论:采用负压引流能明显提高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单位面积植皮覆盖率生物材料创面敷料组高于合成敷料组(P < 0.05),显著高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提高封闭负压引流的疗效。 关键词:创面敷料;生物材料;封闭负压引流术;植皮;植皮覆盖率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3.037  相似文献   

13.
大鼠皮肤移植排异反应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在皮肤移植组织排异反应中浸润的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其与排异反应的关系。采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III度烫伤后 2 0例同种异体 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 15例大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 4或 5、 7、 14、 2 1和 2 8d时CD4+ 和CD8+ 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表明同种异体 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 7~ 14d时CD8+ 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大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 (P <0 0 5 ) ,在移植后 4或 5dCD4+ 淋巴细胞明显高于CD8+ 淋巴细胞。大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在移植后 7~ 14dCD4+ 淋巴细胞明显高于CD8+ 细胞 ,在植皮后 7~ 2 8d高于同种异体 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 ,2 1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 7~ 14d时CD4/CD8比值高于同种异体 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 (P <0 0 5 )。提示同种异体 自体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以CD8+ 淋巴细胞为主 ,而在大张同种皮肤移植排异反应中CD4+ 淋巴细胞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断层皮片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然而,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皮源严重不足,取皮引起供皮区损伤甚至残留瘢痕等问题限制了断层皮片移植的临床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些新的皮肤移植技术开始出现,包括负压吸疱表皮移植、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Xpansion微粒皮移植、点阵全层皮肤移植以及新型组织工程皮肤制备与移植等。这些技术在扩大皮片覆盖面积、减少供皮区损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上述技术可以单独在临床上应用或与断层皮片移植联合使用,以减轻断层皮片移植带来的相关并发症,但上述技术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实验,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结合应用皮耐克修复手部热压伤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组织损伤(特别是热压伤)使用人工真皮(皮耐克)结合白体皮覆盖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手部热压伤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A组:皮耐克修复组,2例,采用皮耐克(双层结构人工皮肤)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B组:传统术式治疗组,10例,采用包含真皮层的中厚植皮或皮瓣修复。对比评估两组手部植皮区存活皮片外观,随访近期、远期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供皮区愈合情况、色素、疤痕生长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手部植皮区存活皮片均外观好,功能佳,与B组相比,A组病人创面愈合时间短,取皮区只有轻微色素沉淀,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采用皮耐克与自身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治疗手部热压伤,既有利于创面愈合又对供皮区影响小并有益手部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科创面植皮时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可以封闭创面,减少渗出,促进软组织肉芽增生及植皮修复缺损。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材料的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创面植皮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因创伤需植皮患者,在植皮后按自愿原则进入生物材料(基于丝瓜的植物纤维为敷料主体)及合成材料(聚乙烯乙醇化海藻盐泡沫)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治疗1周后拆除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及创面敷料,记录两组的植皮覆盖率及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有效达到创面植皮覆盖效果,无感染及不愈合情况出现。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治疗组植皮覆盖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采用合成材料创面敷料治疗组(P < 0.05)。提示采用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可以有效促进引流,改善循环,抑制细菌增生及促进修复过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植皮治疗糖尿病足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0 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Wagner 分级4~5级的患者,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清创、VSD技术、植皮等。观察住院时间、肢体功能及外形、植皮区瘢痕挛缩情况。出院后电话及门诊随访30例患者,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观察肢体外形、功能、溃疡复发情况。 结果3例患者足部存在缺血,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提示下肢动脉存在闭塞情况,行股浅动脉开通、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术后行清创、经VSD治疗后行植皮治疗,创面完全愈合。23例患者经清创后,行VSD技术治疗后,创面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植皮后创面完全愈合。另4例患者由于创面感染严重,清创后组织缺损较多,间断行清创、VSD技术治疗后,肉芽组织填充生长良好,行植皮手术治疗,移植皮片大部分成活。所有糖尿病足创面均治愈,住院时间27~50 d,平均35 d; 27例皮片颜色良好,具有良好弹性,足部运动功能恢复良好;3例因植皮处为足底或足前端摩擦后出现小溃疡,经门诊换药1周左右后均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结论在清创的基础上,后期行VSD技术联合植皮治疗糖尿病足,能够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The efficacy of allogeneic cultured dermal substitute (CDS) on wound healing was evaluated in six patients with intractable skin ulcers on the lower extremities. Allogeneic CDS was repeatedly applied to wounds at intervals of 4-7 days to prepare a wound bed acceptable for skin grafting or to induce resurfacing through the granulation tissue 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epithelialization. In one patient with a leg ulcer, the wound size decreased to 32% of the original size within 10 weeks and skin grafting was conducted. In the other five patients with leg, ankle, or foot ulcers, the wound size decreased to 9%-25% of the original size within 6 week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灌洗式负压封闭引流修复肌腱或骨外露创面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肌腱或骨外露创面39例,其中急性创面26例(外伤10例,烧伤11例,热压伤4例,虫咬伤1例);慢性创面13例(糖尿病足皮肤溃疡2例,烧伤后期创面7例,瘢痕溃疡4例)。在全身麻醉或神经阻滞下行创面清创,在肌腱或骨外露处植入加强型人工真皮支架,外加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术后使用不同冲洗液进行间歇性灌洗,直至组织红润,达到二期植皮手术要求。观察并记录人工真皮支架使用次数,清创后人工真皮支架植入与二期植皮间隔时间和植皮成活情况。 结果39例肌腱或骨外露的急慢性创面经清创后覆盖人工真皮支架,术后经不同冲洗液间歇性灌洗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均形成新鲜肉芽组织,二期经刃厚皮片植皮手术,植皮均100%成活,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人工真皮支架植入联合灌洗式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地覆盖外露的肌腱和骨,是急慢性创面合并肌腱、骨外露的有效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连续2~3个周期治疗后对创面行中厚皮片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结果经2~3个周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后,本组30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26例患者创面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4例创面行局部皮瓣转位,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彻底,是一种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