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行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0),而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和死亡例数两组相近(P0.05);两组手术前、手术15d后和手术30d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38±2.56)分、(15.26±2.14)分和(10.30±1.58)分,对照组为(27.24±2.37)分、(21.27±2.28)分和(15.08±1.87)分,手术前两组评分相近(P0.05),且手术后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脑积液及血肿发生率(20.00%,3.33%)和对照组(56.25%,31.25%)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8,0.011)。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对重症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1064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根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将患者分为癫痫组(155例)和无癫痫组(90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10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骨修补手术,随访时间为(13.0±9.6)个月(3~120个月),术后155例(14.6%)患者出现了癫痫发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颅骨缺损时间、原因、部位、侧别、面积、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及颅骨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均是影响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OR=8.523,95%CI:1.081~23.394,P<0.001)、颅骨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OR=7.763,95%CI:2.582~22.769,P<0.001)及颅骨修补时间>6个月(OR=2.874,95%CI:2.671~12.972,P=0.027)是影响患者术后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去骨瓣减压时未修补硬脑膜、修补术中开放硬脑膜及颅骨修补时间>6个月可增加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电脑个性化塑形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兴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06-2016-03收治的50例行颞肌下颅骨修补术的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二维钛网电脑塑形)25例,对照组(三维钛网手工塑形)25例,分别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研究;记录和比较2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塑形满意度,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个月后评定2组修补术整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109.59±11.49)min,术后伤口愈合时间(9.40±3.41)d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169.40±10.60)mL明显较少(P0.05),塑形满意度(86.17±5.26)%显著较高(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44.00%(P0.05),整体疗效优良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5)。结论电脑塑形钛网颞肌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塑形效果更满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对提高颅骨缺损整体治疗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钛网电脑数字化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钛网数字化成型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62例,采用钛网数字化成型进行颅骨修补40例,传统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2例,对比两种修补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塑形时间、费用(以使用钛钉数量记)、术后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传统钛网手工塑形相比,钛网数字化成型颅骨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术中塑形时间减少(P0.05),塑形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钛网数字化成型修复颅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对照组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游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率(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0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2/29),对照组为35.7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术区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颅骨修补术后术区出血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颅骨修补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术区有无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颅骨修补术后术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危险因素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155例颅骨修补患者中,术后出现术区血肿32例,占20.65%。两组患者在钛网位置(χ~2=14.180)、皮瓣塌陷(χ~2=5.520)和颅骨缺损面积(t=2.921)上存在差异(均P0.05)。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钛网位置(OR=0.174, 95%CI:0.064~0.476, P=0.001)、皮瓣塌陷(OR=3.652, 95%CI:1.358~9.819, P=0.010)和颅骨缺损面积(OR=1.047, 95%CI:1.006~1.089, P=0.023)是颅骨修补术后术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钛网位置、皮瓣塌陷和颅骨缺损面积单独预测术后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95%CI:0.585~0.781)、0.614(95%CI:0.510~0.719)和0.678(95%CI:0.584~0.773),三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0.714~0.870)。结论钛网置于颞肌外、皮瓣塌陷和大面积颅骨缺损是颅骨修补术后术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能单独预测术后出血,三者联合预测修补术后术区出血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早期修补术联合VPS(脑室-腹腔分流术),且均于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完成,对照组患者先行VPS手术,并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对手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发症情况和1a的随访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接受治疗的不良反应记录分析发现:发生过度分流和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共11例(22.00%),脑内血肿和感染反应的患者相对较少,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例残疾,1例植物状态,对照组8例残疾,5例植物状态。结论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均较少,手术长期疗效好,建议临床采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为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77例颅骨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计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 177例患者中,20例患者合并并发症,发生率为11.30%,其中皮下积液13例,癫痫4例,感染2例,皮瓣坏死1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脑积水、缺损面积≥40 cm~2是导致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钛合金修补材料、手术间隔3个月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疾病状况、手术方案均密切相关,重视术前合并症的治疗并科学设计手术方案,有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73例外伤致颅骨缺损修补的疗效,比较不同时期修补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颅骨缺损修补的时机.方法73例中43例于伤后1~3月行颅骨修补术(早期组),30例于颅骨缺损后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正常组),比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73例均一期愈合.早期组术后并发症较正常组无增加,但早期组伤后6个月生活质量较正常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颅脑外伤手术后,切口愈合好,减压窗凹陷患者,于去颅骨瓣后1~3个月修补效果优于3~6个月修补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颞肌下与颞肌外两种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颞肌下组22例,颞肌外组25例,2组均采用钛网进行手术修补,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等指标。结果颞肌外组手术时间(95.6±11.3)min,术中出血量(89.5±27.6)mL均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124.5±13.7)min、(152.3±29.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应用钛钉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并发症率12.00%,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4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23)。颞肌外组手术术后外观满意度80.00%显著高于颞肌下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外组手术术后第2周VAS评分(3.27±0.63)分显著低于颞肌下组的(3.93±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颞肌外手术方式进行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较颞肌下手术简单易行,术后患者外观满意率更高,且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术中手工塑形三维钛网、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颅骨修补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术中手工塑形钛网35例和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工塑形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为(157.1±35.8)min比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112.2±29.5)min明显延长(P0.05)。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修补材料外露、癫痫、皮下积液、皮肤慢性切割溃疡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工塑形钛网组术后塑形满意度低,计算机辅助预塑钛网组高,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预塑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麻醉及手术时间短,塑形满意度高,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自体颅骨修补的手术时机、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1例采用自体颅骨与钛夹进行修补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1例死亡,但有11例分别出现颅内感染、硬膜外积液、出血、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21.6%(11/51)。结论 把握手术时间窗行自体颅骨和钛夹修补可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9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三维钛网修补术,术后随访1~4a。结果并发症11例,其中皮下积液8例,脑脊液漏1例,三维钛网颞部边缘翘起头皮疼痛1例,咀嚼疼痛1例。结论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修补材料的选择、颅骨缺损面积大小、手术时机及手术技巧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数字化塑形二维或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82例术后达Ⅰ期愈合,术后并发症包括钛网外露(1例)、皮下积液(2例)、轻微咬合疼痛(1例)、切口瘢痕增生明显致外观欠佳(1例)。提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可最大程度地恢复缺损外形、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优先行颅骨修补而后行脑积水分流术的可行性,以及其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邹城院区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2例PTH合并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以三维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其中存在骨窗区明显脑膨出的患者,颅骨修补术中采取直接脑室穿刺释放脑脊液的方法促使膨出脑组织复位以利于钛网覆盖固定。颅骨修补术后1~3周根据脑积水临床症状变化将符合分流指征的患者择期再行脑脊液分流术。观察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GOS预后情况。 结果32例患者优先行颅骨修补术全部得以顺利实施,颅骨修补术后无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其中28例再次接受脑积水分流术,4例因颅骨修补术后脑积水症状持续缓解未再接受分流术。术后脑积水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4%;分期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术后6个月随访,本组患者中预后良好24例,中残4例,重残3例,死亡1例。 结论对于所有PTH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优先进行颅骨修补而后根据病情择期再行脑积水分流术的分期手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分为早期组45例(1~3个月进行修补),晚期组45例(6个月进行修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FBREF)比较2组修补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早期组颅骨修补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组颅骨修补手术前、后评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修补手术后,早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生理及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进行个体化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患者颅骨缺损田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模具将钛网压塑成形,用于修补颅骨缺损。结果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一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田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实现了按解剖复位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缺损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解剖原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技术在Ⅰ期颅骨修补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术前对18例侵犯或破坏颅骨的病例进行病灶数字化三维重建,勾画病灶后,结合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钛网技术对术中所致颅骨缺损进行Ⅰ期颅骨修复。结果本组病灶均获全切,平均手术时间(103±15)min,术中颅骨塑型、修补时间(23±6)min,平均出血量(267±16)ml,平均住院时间(6.4±1.2)d。病人对外观满意度100%。结论术前准确勾画颅骨切除范围,结合数字化三维颅骨成形钛网技术,对手术致颅骨缺损不但可实现Ⅰ期修复,同时也可提高颅骨塑形的精确度,减少颅骨修补术后的并发症和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保留薄层颞肌在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采用电脑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保留薄层颞肌148例为研究组,另52例术中采取完全剥离并保留硬脑膜外侧的颞肌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副损伤几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患者对钛网塑型的满意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三维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时,保留硬脑膜外薄层颞肌创伤较小,疼痛恢复快,不影响咀嚼及外观,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