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中医手法复位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肩、髋关节脱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在无麻醉下进行复位;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复位更方便,患者更满意,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关节脱位复位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芬太尼组(F组)和臂丛神经组(N组)各20例。R组和F组给予患者静注丙泊酚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呼叫不能睁眼),R组静注瑞芬太尼0.25ug/kg,F组静注芬太尼1ug/kg。N组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1.3%利多卡因15mL。R组和F组推注药物完毕即刻、N组麻醉完全起效后开始采用Hippocrates法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复住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发生呼吸抑制、使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的例数、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R组和F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3组患者复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F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且R组比F组更短(P〈0.05);R组和F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N组(P〈0.05),且R组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恢复快,手术医生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对行中医手法复位术肩关节脱位患者的优劣势。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七氟烷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和异丙酚组(C组)。A组20例患者使用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B组21例使用利多卡因臂丛阻滞麻醉,C组21例使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记录患者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VAS评分法[3]评定复位时的镇痛效果,并以自制量表评定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A、B、C3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0%、76.20%、95.2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麻醉诱导时间、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和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苏醒时间、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医师手法复位成功时间和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施行中医手法复位术的肩关节脱位患者选择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7)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收治的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前后的血压变化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er评分(8.7±1.0)分高于对照组(6.5±1.4)分,重度窒息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剖宫产手术患者应该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其中椎管内麻醉能够提高新生儿的Apger评分,有效缓解窒息发生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3种椎管内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月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05-4106
目的观察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子宫全切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采用单间隙硬膜外麻醉,Ⅱ组采用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Ⅲ组采用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记录麻醉过程中的相关参数、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止痛的满意度。结果3组间循环系统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组、Ⅲ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以Ⅲ组为最优,术后止痛以Ⅲ组为最佳。结论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既可获得完善的术中、术后镇痛,又可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肌松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臂丛麻醉在肩关节复位中的应用.方法 40例病例分两组;臂丛阻滞组(A)丙泊酚组(B),观察两种方法对BP、HR、SpO2、麻醉效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丙泊酚可引起BP,HR,SpO2下降,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麻醉效果,满意度高于臂丛阻滞.结论 丙泊酚在肩关节复位手术中优于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整复治疗难治性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3):53-54
肩关节脱位十分常见 ,脱位时间不长或肌肉不发达的思者不用任何麻醉手法整复大都复位成功。但也有少数脱位难以整复 ,如就诊较晚者、肌肉发达者、因剧痛肌肉痉挛明显者、合并同侧肢体骨折、中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而应谨慎复位者等。从 1 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院采用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法整复难治性肩关节脱位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 1 0 2例 ,均为肩关节前脱位。整复困难的原因有肌肉发达、因剧痛肌肉痉挛明显、合并同侧肢体骨折、年老体弱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组 … 相似文献
8.
关节脱位和简单的四肢骨折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往往通过手法复位就可达到较好的冶疗效果。传统的手法复位一般不用麻醉,患者疼痛难忍,甚至复位不成功。我院自2009年以来开展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骨科复位共86例,麻醉效果好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种常用的椎管内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硬膜外麻醉+腰麻组(E+L组)、两点硬膜外麻醉组(E1+E2组)和一点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给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术毕(T4)时的MAP、HR的变化,观察各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中麻醉效果、肌肉松弛情况。结果与T0比较,4组T1、T2的MAP明显下降,T1时的HR显著增快(P均<0.05);T3、T4时的MAP、HR及T2时的HR无显著变化(P均>0.05);与E组比较,各组各时间点MAP、HR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CSEA组麻醉起效最快(P<0.05),CSEA组、E+L组、E1+E2组的术中麻醉和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组(P均<0.05)。结论 CSEA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肌松效果最满意,是全子宫切除术较好的椎管内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参附注射液在高龄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在高龄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60例行椎管内联合麻醉的高龄患者开放上肢静脉后,先将参附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注射,然后将参附注射液6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50ml静脉滴注.取侧卧位,选择L23~或L3~4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注药为布比卡因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1.8ml加25%葡萄糖注射液0.2 m1)1.3~1.5ml,全部留置硬膜外导管.持续观察麻醉前后的血压(BP)、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合度(Sp02)等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静注参附注射液前后的BP、HR、Sp02无显著变化;原有心电图异常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状况有明显改善.手术历时1.5~3h,麻醉效果满意,过程平顺,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严重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参附注射液应用于高龄患者椎管内联合麻醉,具有改善高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关节脱位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穴位按摩镇痛在手法整复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478医院(昆明650200)李公伦采用点穴按摩镇痛下手法整复治疗四肢关节脱位118例,其中新鲜脱位105例,陈旧脱位13例,脱位并发骨折20例。除2例陈旧性骨折脱位改用麻醉外,其余116例全部在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在中医正骨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技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6例骨折患者分为静脉麻醉组与无麻醉组各58例,静脉麻醉组在进行中医正骨时,实施以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为主的静脉缓慢静注麻醉,无麻醉组在进行中医正骨时,不实施任何麻醉手段。观察两组患者的HR(心率)、MAP变化情况、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在行中医正骨后,静脉麻醉组的HR、MAP情况均要比无麻醉组优异,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组临床效果总优良率高于无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无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中医正骨对骨折患者治疗时,应用静脉麻醉技术,可优化机体恢复情况,改善临床疗效,增强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丽慧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2):4129-4130
<正>关节脱位均为外伤暴力所致,在车祸及其他意外事故中比较常见,无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时,手术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异丙酚作为一种新型、速效的静脉麻醉药已广泛应用于门诊短小手术如人流术、胃肠 相似文献
16.
张秀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4)
目的:分析比较颅脑手术麻醉中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漯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以及拔管、自主呼吸恢复、苏醒时间。结果:(1)观察组患者切头皮时(T1)、切硬脑膜时(T2)、术后24 h(T3)的血压、心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苏醒与拔管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26%,对照组为21.28%,前者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复合麻醉相较,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能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缩短拔管、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7.
脑硬膜内、外血肿 ,脑肿瘤 ,脑动静脉畸形 (AVm)是常见的颅脑外科疾病 ,常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笔者收集 2 0 0 1年6月— 2 0 0 2年 6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疾病 1 2 0例患者资料 ,对单纯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行开颅手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0例中 ,男 9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65岁 ,平均 32岁。表现为硬膜外血肿 60例 ,硬膜内血肿 45例 ,颅内肿瘤 1 2例 ,AVm 3例。术前 1 2 0例ASAⅠ~Ⅱ级 ,全部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手术治疗 ,其中有 70例采用单纯静脉麻醉 ,50例… 相似文献
18.
椎管内麻醉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220-1221
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麻、腰硬联合麻醉三种方法,它广泛运用于剖宫产及下腹部、会阴部、下肢等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成为临床上麻醉医生常用的麻醉方法。据我院1999年至今统计,椎管内麻醉占总麻醉例数的60%左右。手术室护理工作必须适应各种麻醉方法,尤其是常用方法,默契配合麻醉医生做好椎管内麻醉的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下手术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永城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与观察组(椎管内麻醉),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麻醉情况、术中生命体征、术后48 h运动功能状态,统计术后LDVT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床旁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生效时间、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10 min(T1)、术毕即刻(T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的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83,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DVT发生率与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