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是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我院注射室承担了全院门诊的输液治疗任务,工作量大,要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到病人体内。现将在工作中遇到的输液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祛除门诊输液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严格护理操作、认真查对、优质服务等,使门诊输液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5.8%以上。结果与结论:加强输液过程中的防范措施,是提高门诊输液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多、环境嘈杂、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常只能机械地为完成工作量而工作[1],针对我院急诊输液室护理细节存在的缺陷,制定防范对策,使护士在每一个护理操作时更加科学、规范,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充分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6月我院急诊输液室护理细节存在缺陷86例.其中,沟通不到位47例,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8例,基础知识不扎实8例,失误后未及时补救5例,高危环节18例.  相似文献   

4.
蓝秀花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5):433-434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预防护理差错和减少纠纷。方法对接受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通过改善输液环境、认真查对、严格消毒隔离、规范护理行为、加强健康教育等安全措施的实施,观察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满意度提高了6.53%,无护理差错事故及护理意外发生,护理缺陷为0。结论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是门诊输液实施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宣育宏  童风玲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3016-3016,F0003
目的为了减少纠纷投诉的发生,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方法对门诊输液室产生的38例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可能引起的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一些防范措施。结论要减少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发生,就必须做到多方位查对、操作规范、细心、耐心、爱心、谨慎、重视沟通解释交代及加强与医院其他各部门沟通等,同时护士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积累;经常学习法律法规知识。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病人治疗疾病行之有效措施之一。然而在差错统计中,输液类差错占首位[1]。大多数的差错是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引起的,三查七对流于形式,查对制度淡化是差错发生率高原因之一。我院护理人员在输液接液操作中差错时有发生,发生差错环节主要是护士在床前执行医嘱时因查对不严,查对不认真造成的,给医疗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为此我院护理部自2009年1月份以来制定并实施了规范床前查对制度,强化了床前查对流程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韵 《中外医疗》2013,32(1):80+82-80,82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护士对实施输液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提供帮助。方法回顾2011年在门诊输液室遇到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患者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救护,患者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正确判断,及时做出处理,有效应用抢救药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应严格遵守医学用药的原则,做好用药前的健康指导工作及输液观察的按时巡视.才能有效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杜绝护理差错发生,切实落实查对制度,保证护理安全.从2006年1月开始,我院建立床旁输液卡,护理人员静脉用药前在患者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及时、准确地执行输液医嘱并签名,2006年1~8月执行结果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而2005年同期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0.87 %.表明建立床旁输液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查对制度落到实处,可以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文书的原始记录,可为法律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杜萍  苏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56-156
我院门诊输液区分为一般输液室、传染病输液室、腹泻病输液室三部分。除了要及时准确地为病人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各种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输液前运用叫号系统,使用电子屏幕进行编号,采用反问方式查对,输液中密切观察患儿并加强巡视,与家长做好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结果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护理安全隐患逐年下降。结论使用输液信息系统,对患儿编号、叫号、输液中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等措施,可明显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中心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李玉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20-2021
分析门诊输液室常见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用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输液室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燕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207-208
目的探讨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输液室发生的39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结果服务态度不妥,缺乏责任心,工作疏忽大意,操作技术欠熟练,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是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结论加强护患交流,重视人文关怀,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查对制度,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服务水平等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吴泽凌  罗穗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6):555-555,558,561
为了防止输液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从2005年起,在执行输液治疗操作时,我科除严格要求每一名护士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外,还要求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对预防纠纷与差错起到一定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 2003年 1月~2009年9月发生输液反应的396例患者从人群结构、药物因素、输液器材的质量、输液操作因素、患者及气候因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输液反应发生与性别因素无关,各年龄段以 55岁以上发生率最高;联合用药越多,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加入抗生素粉针剂或中草药制剂输液反应发生率增加;引发因素以不溶性微粒超标最多;高发因素还包括内毒素阳性、输液器材不合格、输液操作因素等.结论 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防止差错,药物、液体及器具在配制使用前认真检查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护患纠纷,虽然没有达到经济赔偿的地步,但在不同程度影响了儿科正常工作。其发生原因是服务观念滞后、护士对患儿病情观察不及时、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不重视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就其发生原因提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护士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输液前要进行姓名双核对机制、输液中加强巡视观察患儿病情、做好家长健康宣教工作等一系列护理对策,以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反应的常见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10年8月间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输液反应39例患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救治护理过程。结果常见的输液反应由药物、患者体质、操作等多种因素引起;本组患者通过及时的临床抢救和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严重后果及医疗纠纷,抢救率明显提高。结论规范严格的操作和细致的临床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确保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7.
输液室是门、急诊病人治疗较为集中的地方。病人多 ,流量大 ,人员变动频繁 ,易发生护理差错。如收药护士若核对医嘱不严格可导致用法错误或漏用药物 ;加药护士不认真查对可导致取错药液或不能查出杂质 ;巡回护士不按规范巡视病人可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渗漏、输液不畅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输液室在护理差错的防范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体会 ,有效地控制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现介绍如下。1 提高责任心 ,重视“自我归因”[1]据报道 ,由于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核对不严导致的护理差错最多[2 ] 。护理人员应对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对门诊输液室输液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强查对管理。结果明显地提高了查对效果,有效地防范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加强对门诊输液室的风险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丽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99-1400
目的:通过优化改进输液查对流程来预防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方法:2012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输液查对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与优化,措施包括改变排班模式、改进静脉输液操作查对流程、调整住院患者输液卡的打印时间与核对时间等。结果:2012年共发生静脉输液差错7例(0.04%),较2011年度输液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优化输液查对流程有利于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患儿抢救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正确的输液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相反,则可能给病人造成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保证小儿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环节。现针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如下。1不安全因素分析1.1制度执行不严护士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液卡转抄后未查对或查对不认真、字迹潦草,造成执行错误。如5%GS250 红霉素300mg静滴,被转抄成5%GS150ml 红霉素300mg静滴,使液体中药物浓度过高,引起患儿穿刺部位疼痛不适及胃肠道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