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宁地区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42例患者输注全血,对输注前后进行Hb、RBC、HCT检测对照,同时对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组的输血反应进行对照。结果:悬浮红细胞输注前后平均Hb为(72.9±21.3)g/L、(84.9±41.3)g/L,全血输注前后平均Hb为(73.9±40.3)g/L、(84.5±32.5)g/L,t值0.19。结论:输注悬浮红细胞比输注全血相对效果好,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林超萍  林爱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63-256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病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甲状旁腺素(PTH),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对CRF相伴肾性贫血用EPO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PTH、EPO,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b、HCT,观察36例CRF的病人经治疗纠正继发性甲旁亢前后Hb、HCT的变化。结果:36例病人经甲旁亢的纠正治疗后,HCT由(80.81±20.87)g/L上升至(101.35±14.93)g/L,HCT由(25.07±7.479)%上升至(32.530±4.441)%。上述所有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继发性甲旁亢的纠正,肾性贫血得到改善,证明继发性甲旁亢是影响EPO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4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值(RC)及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分析Hb/RBC/RC与RPI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6月40例IDA住院患者的RC、Hb、RBC及HCT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服用铁剂治疗3周,40例IDA住院患者的Hb及RBC均升高至正常(P<0.05),即Hb为115.5±14.7g/L,RBC为4.1±0.41×1012/L;而RC和RPI在治疗2周时上升到最高(P<0.05),即RC为0.036±0.016,RPI为1.80±0.93;3周时又开始下降(P<0.05),即RC为0.023±0.010,RPI为1.68±0.90,但仍高于正常。结论:RPI与RC相比,RPI是更有效、更准确的IDA治疗反应观测指标,更能准确反映髓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采用促红细胞生长素(EPO)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6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62例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1例,联合采用琥珀酸亚铁以及促红素治疗)和对照组(31例,单独采用促红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以及血清铁蛋白(SF)等相关指标变化以及不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HCT﹑Hb﹑SF等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然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CT(28.39±4.59)%﹑Hb(94.22±15.61)g/L﹑SF(486.21±370.98)μg/L等指标更高于对照组(23.61±3.61)%﹑(68.42±7.81)g/L﹑(302.18±99.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肾性贫血采用促红素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可有效﹑快速缓解患者贫血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透析滤过,探析对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中方便选取56例参与该次探究,给予所有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以及铁剂治疗.根据透析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28例.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Sf(血清铁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改善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Hb(62.3±4.0)g/L、HCT(21.3±4.5)%、Sf(68.3±6.2)μg/L、hs-CRP(10.5±3.6)mg/L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Hb(100.3±6.3)g/L、HCT(32.5±2.5)%、Sf(134.2±14.5)μg/L、hs-CRP(8.1±3.1)mg/L显著性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相同贫血药物治疗后再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73例作为A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73例作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中红细胞宽度(RDW)、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RDW为(19.1±1.4)%、RBC为(3.2±1.1)×1012/L、MCV为(69.4±2.8)fl;而B组患者的RDW为(16.3±1.5)%、RBC为(4.2±1.3)×1012/L、MCV为(63.5±2.2)fl,由此可知A组患者的数值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的Hb值为(74.5±14.1)g/L和MCHC为(280.4±3.2)g/L;而B组患者的Hb值(90.2±11.3)g/L和MCHC值(321.7±2.8)g/L,对比后A组患者的数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C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检验对于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肺癌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老年肺癌采用每次10000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32例可评价患者,其中17例Hb上升20g/L或Hb≥100g/L,HCT、RET%也明显上升(P<0.01)。未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明显副作用。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老年肺癌性贫血患者Hb水平,在老年肺癌患者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8.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比较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结果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肾性贫血者77例,静脉给药组40例,口服铁剂组37例,除口服组血红蛋白(Hb)均值(90.34 g/L)高于静脉组(84.31 g/L,P<0.05)外,两组年龄、性别、身高、干体重等基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计数(Re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Hb、HCT比口服组升高更显著(P<0.001),且Hb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该组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后均升高(P<0.001),且升高幅度大于口服组(P<0.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结论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邹健  孙丽华  孟亚红  范小红 《吉林医学》2010,(25):4264-4265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化疗肿瘤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化疗的肿瘤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rhEPO 10 000 U/次,皮下注射(s.c),每周3次,持续8周;治疗组2:rhEPO 20 000 U,1次/周,持续8周;对照组:不给予rhEPO,其他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rhEPO治疗后2周Hb增加分别为(10.2±5.3)g/L和(10±5.9)g/L;治疗后4周Hb增加分别为(21.2±7.8)g/L和(20.8±5.8)g/L;治疗后6周Hb增加分别(26.2±6.4)和(23.7±6.8)g/L;治疗后8周Hb增加分别为(30.3±8.8)和(29.0±7.9)g/L。治疗组1(每周3次)和治疗组2(每周1次)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从第2周开始平均Hb水平即稳步升高(P<0.05)。结论:rhEPO能有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中贫血,保障化疗正常进行。每周3次与每周1次相比,提高化疗中患者Hb水平,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早产儿血红蛋白及胆红素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贫血和黄疸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分娩的早产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早产儿分为晚断脐组和早断脐组各35例。早断脐组胎儿娩出后10 s内断脐,晚断脐组出生2 min后,或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对比2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H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krit,HCT)。 结果 晚断脐组早产儿Hb、HCT在出生和出生后3 d分别为(168.25±13.73) g/L、(184.52±15.95) g/L、(0.51±0.04)%、(0.57±0.05)%,显著高于早断脐组(157.65±16.82) g/L、(165.04±17.31) g/L、(0.46±0.04)%、(0.5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断脐组和晚断脐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测量值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晚断脐法不但可以提高早产儿的血容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有助于预防早产儿贫血,还不会增加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蔗糖铁注射液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肾性贫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给予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23例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肝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HCT、Ret、SI、SF和TSAT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HCT、SF、TAST均显著改善(P<0.05),而Ret、SI无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2/23),低于对照组的34.8%(8/23)(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放疗患者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放射治疗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同期对照研究,治疗组20例放射治疗同时给予EPO治疗,观察基础、EPO治疗前后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并与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20例患者基础Hb、RBC、HCT分别为122.8±18.4g/L、3.95±0.62×1012/L、36.49±5.39%,治疗前和治疗后Hb、RBC、HCT分别为100.5±8.95g/L、3.25±0.32×1012/L、30.19±2.77%和112.9±11.8g/L、3.56±0.40×1012/L、33.75±3.64%.治疗组治疗后Hb浓度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骨髓红系造血抑制EPO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彭洋天津  ) 《吉林医学》2012,33(11):2377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贫血患者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内科治疗的18例老年肺癌合并贫血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等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经治疗后,RET%、HCT明显上升(P<0.05),8例患者Hb≥100 g/L,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18例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发热、头痛、眩晕、呕吐、恶心、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老年肺癌合并贫血患者可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明显提高RET%、HCT、Hb水平,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维拉帕米(VR)治疗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SVT)时红细胞钠泵和Na~+、K~+、Mg~(2+)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正常人30名红细胞内Na~+、K~+、Mg~(2+)分别为77.9±2.1、172.5±3.8、16.4±0.4μmol/g Hb,红细胞膜钠泵为43.9±6.1 μmol Pi/g Hb/h。SVT 33例发病时,红细胞内Na~+、K~+、Mg~(2+)为83.7±5.0、143.2±12.5、12.6±0.5 μmol/g Hb,红细胞膜钠泵为65.1±5.2μmol Pi/g Hb/h。给VR后,红细胞内Na~+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红细胞内K~+和Mg~(2+)则低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膜钠泵活力仍高于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者应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68例依赖输血的透析患者(醋酸盐血透32例,碳酸氢盐血透24例,血液滤过12例)。治疗前 Hb 52.7±8.0g/L,Ht19.4±2.2%,血清铁蛋白>100μg/L。rHuEPO 治疗剂量150~300 u·kg~(-1)/周,静脉推注。当 Hb>100~120g/L,Ht>30%~35%时将 rHuEPO 减至维持量。疗程6.2±4.3个月。所有患者经 rHuEPO 治疗后不再输血,Hb 和 Ht 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39例 Hb 净增大于60g/L,Ht 增加大于10%,分别占治疗病例的57.4%。结果表明,rHuEPO 剂量为150~300 u·kg~(-1)/周是安全有效的,副作用远较国外报道为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保存时间红细胞对输注前后血红蛋白(Hb)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2年3月5日至2015年11月4日期间全部有红细胞输注记录,且符合入选标准的997袋血液,分析保存时间同输血前后Hb变化关系.结果 红细胞保存期从1~5周的输血前后变化依次为(14±8)g/L、(14±9)g/L、(14±10)g/L、(14±10)g/L、(14±9)g/L,不同保存时间红细胞输血前后Hb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2=-0.0001,P>0.05).结论 对于短期内以提高Hb为目的的红细胞输注,保存时间对输血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血小板参数、血红蛋白水平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围术期皮下注射rhEPO,对照组给予等量0.8%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康复进程指标,测定两组手术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并比较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术后输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拆线时间、负重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h引流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 HCT(37.24±1.09)%、Hb(119.23±1.77)g/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PLT(142.10±1.89)109/L、CRP(15.29±1.33)m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 APTT(28.43±1.35)s、PT(11.10±1.45)s较对照组缩短,而其FIB(3.21±1.31)g/L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rhEPO可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P LT、Hb水平及凝血功能,同时缩短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兰平  梁嵘  黄汉生  陈慧华 《吉林医学》2011,32(22):4561-4563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31例,皮下注射rhEPO100 U/kg.次,每周3次,连续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KPS评分的变化。结果:30例可评价疗效患者,其中19例Hb上升≥20 g/L或Hb≥120 g/L,HCT比值也明显上升(P<0.01)。KPS评分增加者达86.7%。不良反应轻微,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rhEPO能明显提高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的Hb水平,改善体力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蕖  苏超  崔丽  卞显倩  何衡杰 《安徽医学》2017,38(4):453-455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该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疗程3个月. 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水平(Hct)、 血清铁蛋白(SF) 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血清Hb(92.47±3.88)g/L、Hct(24.18±4.46)%、SF(165.2±31.68) μg/L、TAST(24.28±5.13)%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Hb(115.8±±4.46) g/L、Hct(31.24±7.86)%、SF(189.2±46.68) μg/L、TAST(31.24±8.24)%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爱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59-559,56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31例,皮下注射rhEPO 100U·kg-1·次-1,每周3次,连续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结果 30例可评价患者,其中19例Hb上升20g/L或Hb≥12g/L,HCT比值也明显上升(P<0.01).不良反应轻微,3例出现血压轻度升高.结论 rhEPO能明显提高非髓性癌性贫血患者的Hb水平,改善体力和生活质量,副作用少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