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药材》2015,(7)
目的:通过分析四川青川、旺苍、安县的不同品种柴胡及不同入药部位的糖类物质含量的差异性,以了解用药部位、环境和基因型对柴胡糖类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蒽酮-浓硫酸比色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柴胡多糖、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结果:柴胡品种和生长环境对柴胡干燥根的糖类物质含量影响显著,四川青川的柴胡干燥根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川北柴1号糖类物质含量比其他品种柴胡高;柴胡不同药用部位间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差异显著,柴胡根部多糖和总糖含量较其他部位高,而茎叶中还原糖含量较其他部位高。结论:进行柴胡糖类研究对柴胡药效质量评价和促进柴胡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物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糖类物质对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改进测定方法.方法 该实验以含糖量不同的小鼠肝匀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葡萄糖在450nm和532nm处吸光度值的正相关关系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校正MDA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样品中MDA含量.结果 肝组织中糖类物质会干扰MDA含量的测定,尤其是当样品中糖量含量间差异较大时,糖的干扰可能导致对机体受损程度的错误评判.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科学、准确,可应用于动物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朱丽娟  叶正良  郭巧生  路政民 《中草药》2015,46(7):1042-1046
目的比较锈腐病鲜参、受伤鲜参与正常鲜参加工而成的红参品质,为人参加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测定锈腐病鲜参、受伤鲜参和正常鲜参加工而成的红参中10种人参皂苷、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挥发性醚浸出物和总蛋白、糖类成分的量。结果锈腐病鲜参、受伤鲜参加工而成的红参中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挥发性醚浸出物、蔗糖量都显著高于正常鲜参加工而成的红参,而10种人参皂苷量均显著低于正常鲜参加工而成的红参。结论锈腐病、受伤原料参对其加工后红参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同加工方法的人事在贮存期水分及总皂甙含量变化相差较大。通过实验证明,人参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事在贮存期总皂甙含量的变化。对不同加工方法人参贮存1年而言,红参、生晒参因水分含量较高,在贮存中总皂甙含量明显下降,其中红参下降25.18%,生晒参下降32.85%,冻干参因贮存前后含水量较低,在贮存中总皂甙含量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蒸参水是加工红参过程中的副产品。本文就普通饭釜法蒸制红参过程中的蒸参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证明其中含有糖类、皂甙、有机酸、蛋白质、酚类等化学成分。比色测定总皂甙含量为0.153%。说明蒸参水应该收集利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的功效主治和药效成分(黄酮类、糖类、皂苷类、氨基酸)含量变化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有关黄芪炮制方法及其药效物质转化规律的文献,探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产品质量的影响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归纳总结了黄芪常用的炮制方法及其对黄芪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旨在为黄芪的科学炮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的功效主治和药效成分(黄酮类、糖类、皂苷类、氨基酸)含量变化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分析有关黄芪炮制方法及其药效物质转化规律的文献,探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产品质量的影响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归纳总结了黄芪常用的炮制方法及其对黄芪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旨在为黄芪的科学炮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有志 《中草药》1999,(1):77-77
人参是常用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人参通常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不同种类的人参产品,由于工艺不同使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笔者曾参与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故就几种人参加工产品的质量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1品种与加工方法1.1红参:以优质鲜人参为原料,经过刷洗、蒸制、烘干而成。1.2全须生晒参:以鲜人参为原料,刷洗后晒干或40℃~50℃烘干。1.3生晒参:以鲜人参为原料,刷洗下须后于40℃~50℃烘干。1.4保鲜参:以优质鲜人参…  相似文献   

9.
赵波  李宏  任波  刘军  张伊  彭成  张梅 《中成药》2011,33(4):557-559
目的 对川明参不同加工品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RP-HPLC法,选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作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测定10个不同产地批次川明参药材样品,建立川明参药材的标准指纹图谱,将其与同一色谱条件下分析测定的川明参不同加工品的HPLC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 川明参不同加工品中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均有较大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川明参药材及其加工品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结果 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川明参药材及产品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时期人参中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人参根、茎、叶中糖类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于人参展叶期、开花期、结果期、果后参根生长期和枯萎期采集人参根、茎、叶样品,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参根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在果后参根生长初期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多糖含量在果后参根生长后期达到最大值;参茎和参叶中的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在人参整个生长时期无显著性变化.结论:人参中总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多糖含量在人参不同生育期均有其各自的变化规律,与人参的形态建成及物质代谢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徐世义  李可欣  史德武  孙启时 《中草药》2013,44(16):2304-2307
目的 比较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区别,建立各类人参鉴别检索表.方法 观察不同生长方式人参的芦、艼、体、纹、支根、须根的性状特征以及主根、须根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结果 圆芦、下垂艼、铁线纹、分腿灵活自然、皮条须和珍珠点,是野山参和林下山参重要的鉴别性状;人参主根中的草酸钙簇晶、须根中的木质部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淀粉粒的数量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据此可鉴别出不同类型的人参.结论 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的芦、艼、纹、主根、须根等具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野山参三节芦及根的横切面、粉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与园参作了时比,绘制了墨线图。结果:目的:探索野山参及园参组织学鉴别方法。方法:采用徒手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时野山参野山参与园参由于生长条件及年限不同,其组织形态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区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作为野山参及园参鉴别之用。结论:野山参根的横切面具有较多的颓废组织;草酸钙簇晶多、呈类圆形;淀粉粒偶见;树脂道较少,多分布在韧皮部外侧,大多呈长椭回形或挤压成不规则形是野山参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更全面地确定人参适宜采收年限,并了解生理指标与有效成分指标的相关性,深化人参采收理论。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淀粉、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折干率、各种糖类物质、蔗糖酶活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人参有效成分与糖类物质关系密切,长白县栽培人参可从4年时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更全面地确定人参适宜采收年限,并了解生理指标与有效成分指标的相关性,深化人参采收理论。方法: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用HPLC法测定单体皂苷含量。用常规方法测定折干率,淀粉、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折干率、各种糖类物质、蔗糖酶活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人参有效成分与糖类物质关系密切,长白县栽培人参可从4年时开始采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人参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和炮制加工对农药残留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红参和大力参炮制过程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红参和大力参炮制过程中农药残留量的变化。结果炮制成红参和大力参后,人参皂苷含量有所增加,样品中人参皂苷Rbl由0.13%分别增加至1.13%、0.72%,人参皂苷Re、Rsl总量由0.31%分别增加至0.60%、0.95%,炮制前后人参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经过炮制后人参皂苷含量有所增加,人参不同炮制品之间的皂苷含量差异也较为明显,对于考察人参药性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人参中农药残留影响较小,并不能降低人参中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6.
人参及其炮制品抗疲劳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人参及其炮制品在抗疲劳中的作用。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120只,随机分组,分别为人参、红参、高压红参提取物高、中、低剂量(5,2.5,1.25 g.kg-1)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ig给药15 d。小鼠经负重游泳后,检测肝糖元、肌糖元、血尿素氮、血乳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6种与疲劳作用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人参组小鼠肝糖元(11.33±3.45)g.kg-1(P<0.01)、肌糖元(1.982±0.83)g.kg-1(P<0.05)含量升高;血尿素氮(29.71±6.42)g.L-1(P<0.05)、血乳酸(8.70±2.03)mmoI.L-1(P<0.05)含量降低;红参组小鼠肝糖元(10.46±3.21)g.kg-1(P<0.01)含量升高,血尿素氮含量(29.45±5.06)g.L-1(P<0.05)降低;高压红参组小鼠肝糖元(9.87±2.44)g.kg-1(P<0.01)含量升高。结论:人参和2种炮制品均具有抗疲劳作用,其中以人参效果最为显著,这为开发人参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参粗蛋白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我国人参主产地长白山区不同年限、不同海拔人参,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人参根中粗蛋白的含量。结果:同一海拔同一地区4年生人参粗蛋白含量高于5年生。海拔127-305m人参粗蛋白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400~600m粗蛋白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700—1410m粗蛋白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其中珲春地区4年生人参,海拔高度在127m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41%;长白地区5年生人参,海拔高度在1410m的含量最低为7.92%。  相似文献   

18.
吕重宁  路金才 《中草药》2021,52(17):5329-5338
商品人参种类较多,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不同生境、生长模式、生长年限、移栽次数、加工炮制的人参商品在性状方面会有差异,体现在药效物质基础上则是人参皂苷含量和种类也会有差异。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园参、生晒参和红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分析、分离纯化及鉴定上。基于此,将商品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苷进行系统综述,明确不同类型和种类的人参皂苷在各种人参商品中的分布,为今后不同商品人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活性对比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含量随海拔的变化趋势,为人参药材的道地性开发和人参适宜栽培区域的划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集不同海拔、不同年生人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人参根中的人参总皂苷,并用比色法测定人参总皂苷含量。结果:人参总皂苷的含量随着年生的增长而增加;在集安、珲春及抚松地区,人参总皂苷的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在长白高海拔地区,人参总皂苷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同海拔地区,集安地区人参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抚松地区。结论:海拔400~952m人参总皂苷含量较高,是人参栽培的适宜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