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0)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而表现为营养吸收不良、腹泻、腹胀及小肠动力异常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SIB0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重叠.相关研究表明SIB0与IBS具有相关性;推测SIB0可能是IBS发生的一种潜在的病原性因素.该文就近年来SIB0在IBS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WHBE兔建立脾虚型IBS模型,为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提供工具.方法 取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18只,分别随机分成两组,即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12只,采用湿热应激加灌服番泻叶煎剂的方法造成脾虚证肠易激综合征(IBS)兔模型,其中模型组造模后处理6只,剩余兔自然恢复10 d,观察实验兔的临床症状、体重、腹围指数、粪便含水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内脏敏感性以及小肠推进率等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实验兔体重、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腹围指数、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以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5,P<0.C11),且恢复较为缓慢.结论 脾虚型IBS兔模型符合IBS临床发病特点,而WHBE兔是较适合于脾虚证IBS模型研究的理想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
<正>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临床分型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小肠和乙状结肠的环形肌和纵行肌对动力异常特别敏感,近端小肠似乎对食物和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具有高度反  相似文献   

4.
洛杉矾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旨在减少细菌在小肠过度生长的治疗使许多应激性肠综合征(IBS)病人的症状得到改善。Mark  相似文献   

5.
游剑雄  韦雄  黄训  谢群仙  李冲  许家球 《广西医学》2007,29(6):841-842,F0004
目的 观察小肠运动功能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IBS进行小肠钡餐造影,观察其小肠运动功能,并与15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小肠运动力≤2 h 36例(78.2%),2~6 h 9例(19.6%),>6 h 1例(2.2%);张力增高、黏膜皱襞收缩为主21例(45.7%),张力减低、黏膜皱襞舒张为主2例(4.3%),两者相间14例(30.4%);分泌增多27例(58.7%),小肠积气3例(6.5%).结论 IBS的小肠钡餐造影有功能性X线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盐酸小檗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盐酸小檗碱 (Ber)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 ,选择 99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IBS患者 ,通过双盲对照实验观察Ber对IBS的疗效。结果显示 ,Ber治疗IBS的总有效率为 70 % ( 2 1 /30 ) ,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的37.5 % (P <0 .0 1 )。提示Ber对IBS有较好的疗效 ,特别是对缓解腹泻和黏液便等症状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患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患病行为问卷对 41例IBS患者进行测评 ,并与消化性溃疡患者 (PU)及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1)与正常人相比 ,IBS患者的抑郁 (P =0 .0 2 0 )和焦虑 (P =0 .0 16)因子评分明显增高 ;而与PU相比 ,IBS患者的强迫症状 (P=0 .0 3 7)、抑郁 (P =0 .0 45 )和精神病性 (P =0 .0 2 8)因子评分明显增加 ;2 )IBS患者消极应对积分高于正常人 (P =0 .0 10 )和PU(P=0 .0 45 ) ;IBS患者的幻想和退避应付方式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5 )和PU(P <0 .0 5 ) ;3 )IBS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观分上比正常人低 (P <0 .0 5 ) ,而IBS患者社会总支持分低于PU(P <0 .0 5 ) ;4)与正常人相比 ,IBS患者的疾病信念 (P =0 .0 0 0 )、疑病指数 (P=0 .0 17)和疾病确信 (P =0 .0 0 0 )因子分显著增高 ;而与PU相比 ,IBS患者否认心理 (P =0 .0 44 )因子分显著增加 ;5 )多元逐步回归发现 ,消极应对和躯体化与多种患病行为有关。结论 IBS患者存在异常患病行为 ,与应对方式和心理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比万拉法新胶囊和多虑平片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及其伴随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76例患者 ,使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和多虑平组 ,分别服用万拉法新和多虑平进行为期 8周的治疗 ,剂量均为 75mg/d ,通过对IBS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频率指数作为观察指标 ,通过对临床消化道症状的改善率评定治疗效果 ,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抑郁量表 (HAMD)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的改善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IBS病人消化道症状评分、精神心理量表评定总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P <0 .0 1) ,万拉法新组和多虑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0 0 %和 72 .2 2 % (P <0 .0 1) ,万拉法新组治疗后各种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多虑平组 (P <0 .0 1)。结论 万拉法新和多虑平对IBS均有治疗效果 ,但万拉法新更优于多虑平 ,对改善IBS的焦虑和抑郁及消化道症状有显著疗效 ,可作为治疗IBS的主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大庆 《浙江医学》2009,31(7):971-97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是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的一组功能障碍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便秘型IBS(C—IBS)的病因可能是小肠或结肠转运减慢,以及直肠敏感性过低等,但临床单独使用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尽理想。  相似文献   

10.
马婉军  陈思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31-2632
目的:探讨消化道钡餐检查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8例有IBS临床表现的患者的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并对其中248例单纯IBS的X线影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728例中小肠、结肠出现器质性病变31例、小肠蛔虫症4例,约占0.48%,慢性胃炎、胃窦炎伴小肠及结肠运动功能异常480例,约占65.9%。单纯胃肠易激综合征248例,约占34.0%。其中腹泻型127例,约51%;便秘型91例,约36%;腹泻/便秘型30例,约占13.0%。结论:根据IBS患者不同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影像的不同表现,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诊断依据。而小肠动力紊乱、结肠动力异常是所有IBS的主要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1.
张靖娟  王承党 《医学综述》2009,15(12):1865-1867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之间存在相关性:多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提示IBS患者中SIBO的发生率较高,并且抗生素治疗在根除过度生长的小肠细菌后亦可使得部分患者不再满足IBS诊断。一些学者因此认为SIBO参与了IBS的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作为病因,但临床实验设计及检测方法上仍存在争议,故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SIBO可以通过影响胃肠动力、造成感染、增高内脏敏感性、产生气体等,导致腹痛、腹胀、腹泻、排便习惯改变及肠道外症状的发生。近年来,对于中药改善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各医家见解不一,但都为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治疗提供参考,其副作用少,复发率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OVI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按标准纳入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8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369例患者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征会增加发生小肠细菌过度增长的风险(阳性率31.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7,95% CI:1.68~5.24,P<0.01);不同亚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比较,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细菌过度增长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36.19%,对照组阳性率为10.6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比较,亚洲地区组(阳性率35.00%)和欧美地区组(阳性率26.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诊断方法组比较,GBT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19,95% CI:2.93~9.20,P<0.01),而LBT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但与地域差异及肠易激综合征的亚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Lin HC 《JAMA》2004,292(7):852-858
Contex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which affects 11% to 14% of the population, is a puzzling condition with multiple models of pathophysiology including altered motility,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abnormal brain-gut interact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 Although no conceptual framework accounts for all the symptoms and observations in IBS, a unifying explanation may exist since 92% of these patients share the symptom of bloating regardless of their predominant complaint. Evidence Acquisition  Ovid MEDLINE was searched through May 2004 for relevant English-language articles beginning with those related to bloating, gas, and IBS. Bibliographies of pertinent articles and books were also scanned for additional suitable citations. Evidence Synthesis  The possibility that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 may explain bloating in IBS is supported by greater total hydrogen excretion after lactulose ingestion,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ttern of bowel movement and the type of excreted gas, a prevalence of abnormal lactulose breath test in 84% of IBS patients, and a 75% improvement of IBS symptoms after eradication of SIBO. Altered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nd sensation, changed activ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ncreased sympathetic drive and immune activation may be understood as consequences of the host response to SIBO. Conclusions  The gastrointestinal and immune effects of SIBO provide a possible unifying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frequent observations in IBS, including postprandial bloating and distension, altered motility,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abnormal brain-gut interact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d immune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26-29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检测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检测SIBO情况。将表现为SIBO阳性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仅进行利福昔明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两组研究对象SIBO阳性率、治疗前后A、B两组胃肠道症状积分及治疗后A、B两组SIBO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SIBO阳性率为60.47%(52例),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9.68%(6例)(P0.05)。治疗前,A、B两组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的胃肠道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组的胃肠道症状积分为(9.11±0.83)分,明显高于B组的(8.75±0.57)分(P0.05)。治疗后,A组的SIBO转阴率为34.62%,明显低于B组的88.46%(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患者相对于健康人发生SIBO可能性更高。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联合利福昔明治疗结肠癌术后SIBO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状况,提高SIBO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和排便异常,临床上将IBS分为4种类型,环境因素和宿主差异是导致IBS的原因,但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IB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临床上均较棘手,需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专业指导、饮食干预和心理疏导等。IBS不同于功能性腹泻和功能性便秘的最主要诊断要点为腹痛,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总体来说,IBS的药物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新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也参与了IBS的发生发展,通过使用益生菌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移植可能成为治疗IBS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IBS发生发展的最新机制、目前的治疗方法、预防策略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以及由其引起的菌血症、败血症、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很多疾病的严重状态,而一些疾病由于抵抗力下降也很容易合并SIBO。以往小肠液细菌培养被视为诊断SIBO的"金标准",但其为侵入性检查、操作复杂、取材困难,不宜推广,故寻求一种准确、方便、易接受的诊断方法,成为科研、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现对目前各种常见诊断SIBO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利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CHF患者16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通...  相似文献   

19.
王为  刘峰  徐爱蕾  颜君  蔡娜  葛妍芹 《医学综述》2011,17(6):946-947
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肝癌三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小肠细菌过生长(SIBO)的情况。方法将16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食管癌组、胃癌组、肝癌组三组,通过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分别检测其SIBO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的SIBO阳性率及试餐后呼气氢浓度较食管癌组和胃癌组明显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发生SIBO,特别是肝癌患者尤为明显,通过呼气氢浓度检测,可及时诊断SIBO,有利于解释疾病的部分临床症状,指导调整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