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慧 《家庭育儿》2012,(1):74-75
宝宝生病了,打针是常有的事。每当宝宝需要打针或是定期接种疫苗时,由于宝宝害怕打针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时,也正是父母变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乖乖地接受打针?在给宝宝打针时,爸爸妈妈又该做哪些功课呢?  相似文献   

2.
宝宝生病打针,更多地牵动着父母的心。打针时宝宝又哭又闹,弄得爸妈心烦意乱。下面介绍6招,会让宝宝勇气倍增,家长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3.
《生活与健康》2012,(7):26-27
宝宝病了,你是不是会手忙脚乱?带他去看病止时,你会不会言语无措,没办法准确回答医生的提问?别急,现在就告诉你,见了医生怎么说才能做到“一针见血”。清晰、准确地描述病情,可以让医生在最快的速度内做出清晰的判断,从而让宝宝更好、更早地接受治疗。一般来说,就诊时间有限时,父母首先要用一句话明确说出宝宝就医的最主要原因,如“咳嗽、气喘一天、发热两天,腹泻2小时、皮肤出现红色皮疹一天”等,使医生对宝宝的主要病情有个初步了解。当医生做进一步诊断时,父母至少要说明以下七件事。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生活物资丰富,父母对宝宝的要求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不知不觉中宝宝竟成了小小"购物狂",见到什么要什么。一旦父母拒绝便会哭闹不休,甚至坐在地上不起来。当宝宝无法克制购买欲,妈妈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宝宝爱购物小豆包3岁了,平时乖巧可爱,但只要和我去超市或商场就马上显露出"购物狂"的本性,不管这件东西有没有,只要我拒绝购买,他就会变成让人抓狂的小狮子,大庭广众之下哭闹不休。为了息事  相似文献   

5.
小宝宝生病了,是不是一定要全家总动员赶赴大医院呢?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在痛哭声中吃药打针呢?不!其实,父母们都希望能够有更容易被宝宝接受的方式,在家用平日食材、简单的药物,轻轻松松地给宝宝调养治病,让宝宝少受痛苦,更快地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早教问答     
如何消除宝宝的暴力倾向?父母要给予宝宝最基本的爱,满足、理解、尊重宝宝的情惑需要,让宝宝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宝宝才会习得爱他人和事物的能力,要在平时的生活中随时给予宝宝正确的引导,如去公园游玩,宝宝踩踏草坪,要及时制止并说明理由,培养宝宝的爱情之心。  相似文献   

7.
福州鼓楼区的小朋友陈益晶今年四岁,平时父母稍不注意,他就会吮手指。白嫩的小手指慢慢开始脱皮,变得红彤彤的。父母为此很着急,向医生咨询之后,才知道这其实是宝宝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无比幸福。可是,渐渐地宝宝变得不那么听话了,常常会无理取闹。面对大喊大叫、又哭双闹的宝宝,父母应该怎样处理,才能使宝宝恢复“理智”呢?  相似文献   

9.
《家庭育儿》2009,(10):9-11
捏脊疗法不仅可以为宝宝防治多种疾病,而且还能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目前,许多医院儿科医师都用这种方法治疗厌食、消化不良或感冒等小儿常见病,效果显著。而且捏脊法基本在不打针,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治愈一些常见病,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因此深受父母和宝宝的欢迎。不仅如此,捏脊疗法还非常适用于宝宝的保健,平时父母在家也可以给宝宝操作。  相似文献   

10.
婴儿由于年龄小特别容易发热,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再加上年龄小导致的免疫力不强而且缺少功能锻炼,对病毒细菌抵抗力弱,导致婴儿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热感冒,平时发热还会引起高烧,这让很多新手父母都会很担心,一旦宝宝生病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该如何做。发热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因此如果宝宝出现发热的症状除了去医院看医生接受治疗以外在生活中还要对宝宝做好日常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教育     
<正>父母重要角色之一:守护者宝宝尚幼时,只有对探索世界的一腔热忱,却没有自我保护的力量,也缺乏对危险的判断,所以父母的重要角色之一就是做确保宝宝安全的守护者。从环境到行动,从生活到游戏,爸爸妈妈要对宝宝一举一动负责。宝宝的好奇心常常会引他进入一些禁区。那些在大人看起来很淘气、甚至带有破坏性质的行为,其实并非宝宝故意去做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与健康》2009,(7):63-63
推荐理由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阶段宝宝的智力开发重点,通过对大脑的刺激提高思维能力的对话方法,刺激身体感觉和认知能力的游戏方法,父母必须做的事情,有助于宝宝智力开发的离乳食品,宝宝房间的装饰指南,让妈妈们苦恼的早期教育问题,以及为宝宝营造舒适成长环境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学》2007,(22):26-27
本期的“医患心理”中我们安排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妈妈带宝宝到医院看病,看着宝宝打针、抽血,妈妈心疼的感觉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另外一篇是对一位儿科护士的采访。作为儿科的护士,实际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宝宝的一声哭闹、家长的一个眼神都会提醒护士们别出差错,别让宝宝太疼了。实际上,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医生护士,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气温变化,温差增大,秋季感冒高峰又来了,很多宝宝都难逃这一劫。宝宝已经恐惧了打针吃药,然而更让爸妈头疼的是即使打针吃药也没让宝宝好得更快。本文就给父母们介绍家庭治疗感冒的非常规方法——顺势疗法,让你遇上宝宝感冒不再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15.
本刊编辑部 《时尚育儿》2012,(12):122-124,126
不只2岁才会进入叛逆期,宝宝在每个阶段都有发脾气的时候。随着宝宝的成长,爸爸妈妈会惊讶地发现,小乖乖竟然会化身"大魔王"。他发起脾气、闹起情绪时,总是让人不知如何招架。然而坏脾气绝非天生,让我们一起找找宝宝闹脾气的原因,学着四两拨千斤!0~1岁宝宝谢书译Vicky想要什么就又哭又闹,一定要满足她为止,这招把家里人都吃得死死的。该阶段特征宝宝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不能等待和自我控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哭闹。父母应该做的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对宝宝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给儿童看病治疗时,发现许多儿童只要看到身穿白大褂、脖子上带着听诊器的医生就哭着说“不打针、不打针……” 这些儿童特别害怕打针,和家长平时好用“让医生来给你打针”的语言吓唬有关系。儿童生性天真活泼,好奇爱动,有时不大听从父  相似文献   

17.
疲劳与休息     
疲劳是一种较为常见而又捉摸不定的症状。在工厂保健站里,有时会遇到病人诉说“头晕脑胀,全身肌肉乏力或腰酸背痛”。医生作了检查,却不能发现其他特殊的病状。这样的病人,多数是由于疲劳的缘故。一般的疲劳,并不是疾病,通常只要适当的休息就会消除的,但有时却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有些人对疲劳的认识不足,对诊病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以为到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就应该给他吃药或打针,而且最好是“药到病除”。其实吃药打针固然可以治病,但并不是任何疾病都非要吃药打针不可的。象疲劳就不是依赖吃药打针来解决的。解除疲劳的方法是休息。除了睡眠、静坐是休息之外,适当的做工间操或者散步也是一种休息的方法。实际上,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  相似文献   

18.
杨祺 《时尚育儿》2012,(8):50+52
盛夏,宝宝户外游戏的时间变得更长,穿着短衫短裤,四肢尽情地暴露在外。做妈妈的不禁担心:宝宝可千万不要摔倒,不要被太阳晒伤,不要中暑……然而我们知道,担心不能让危险走开,那么,做父母的要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远离隐患、尽情玩耍呢?1潜伏的伤害容易丢失的水分8月盛夏,妈妈带着2岁的小罡出去逛街,起初宝宝还挺活跃的,对什么都很好奇,不停地伸手想摸,嘴里还咿咿呀呀,可渐渐地,小罡就没声音也没精神了,甚至呼吸逐渐急促起来,有些昏昏沉沉的,吓得妈妈马上就近带他去看医生,这才知道小罡这是脱水了。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学》2007,(5):53-5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父母将更多的金钱、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但对怎样合理、科学地养育宝宝却了解甚少.有些家长盲目地给宝宝补充营养或各种微量元素,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们的生活远离成长误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这些问题是否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20.
隔壁的宝宝刚刚两岁半,却已经能说会道,人见人爱。可是一个月前,宝宝的妈妈见到我,发愁地说宝宝最近几个月感冒了三四次,打针吃药好不容易治好了,这两天又总是贪玩、不吃饭,还时常闹肚子,每次去医院看病都哭得叫人心疼。医生说孩子经常生病是由于抵抗力差。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使宝宝不再总是生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