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内分流值、恢复正常呼吸、睁眼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在T2、T3、T4、T5、T6时刻,治疗组的Qs/Q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知晓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13%(2/39),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麻醉中,与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相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肺内分流量更少,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更短,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某院收治的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试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后各时间段的肺内分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进行统计比较,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于我院行肺叶切除术时实施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的45例患者,考察不同时段的肺内分流率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肺内分流率在双肺通气及单肺通气半小时、单肺通气1h、重复双肺通气半小时这几个时间点均比文献报道的其他麻醉给药方式低,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比文献报道的其他麻醉给药方式短。结论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应用使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术后苏醒和恢复质量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了104例但肺通气麻醉手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2例,甲组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乙组给予与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抽取两组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麻醉前(t1)、双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30min(t3)、单肺通气60min(t4)、再次双肺通气30min(t5)、术毕(t6)的Qs/Qt;两组术中知晓率、停药后睁眼时间和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的Qs/Qt在双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60min、再次双肺通气30min四个时间点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中知晓率、停药后睁眼时间和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0.00%、(5.0±1.0)min、(8.9±1.8)min,皆低于乙组的3.85%、(6.4±1.3)min、(10.0±1.9)min,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χ2=6.789、t=7.899、t=5.342,P<0.05)。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单肺通气手术麻醉中可以减少肺内分流,缩短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减少异丙酚用量,效果较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HT5"H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患者230例分两组,常规组采用静息复合麻醉方法;研究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方法.就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出现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和麻醉效果、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术中低血压、术后躁动等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起效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出现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肺叶切除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且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可有效减少血压波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廖珍其 《北方药学》2018,15(4):41-42
目的:探索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进行麻醉手术的9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470)和对照组(430),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进行手术,对照组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期间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麻醉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切皮时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率水平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点心率与诱导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诱导后对照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术后清醒快,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行单肺通气(OLV)麻醉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麻醉维持以血浆靶控丙泊酚3 μg&#8226;mL-1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 μg&#8226;kg-1&#8226;min-1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每次2 mg;对照组麻醉维持以吸入3%异氟烷和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 μg&#8226;kg-1&#8226;min-1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每次2 mg。连续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麻醉深度指数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麻醉前基础值(To)、手术切皮前5 min(T1)、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OLV期间)30 min(T3)和术毕前10 min(T4)分别采桡动脉血3 mL,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肽Ⅱ、胰岛素和白细胞介素 6的浓度。结果治疗组收缩压在T1时比对照组低(P<0.01),舒张压在T1时和心率在T1、T4时比对照组低(P<0.01),血氧饱和度在T3时比对照组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在T1、T2和T4时比对照组高(P<0.01),皮质醇在T3和T4时比对照组低(P<0.05),血管紧张肽Ⅱ在T4时比对照组低(P<0.05),白细胞介素 6在T1、T2和T4时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OLV麻醉时,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平稳,应激反应轻微,手术中、手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陈聚朝  吴川  柳顺锁 《河北医药》2005,27(2):115-116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的可行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身麻醉90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20—50岁;体重45—80kg。排除所有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50μg/kg、维库溴胺0.1mg/kg、异丙酚1.5mg/kg,A组加入芬太尼2,5μg/kg,B组加入瑞芬太尼1.5μg/kg,C组加入瑞芬太尼2.0μg/kg,要求在2min内静脉推药完毕,气管插管要求熟练的麻醉医师操作。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1、3、5、7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血压、心率:A组插管时及插管后显著升高,B组轻度升高,C组平稳或轻度降低。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对照组手术时单纯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放置喉罩时、术中、术后以及唤醒前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以及停药至定向力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时,麻醉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异丙酚用量小、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本院全麻下行各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毕、拔管及拔管后SBP、DBP、HR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苏醒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在滨海县中医院行开胸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血氧分压(Pa O2)以及麻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SBP、HR、Sp O2、Pa O2均高于对照组,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有2例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4.8%,其中1例恶心呕吐,1例躁动;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其中2例恶心呕吐,3例躁动。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患者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单肺通气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且应激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喉罩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SBP、DBP、HR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后1min及停药时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停药至定向力后恢复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异丙酚静脉输注,实验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观察比较两组实施麻醉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患者实施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有效减少异丙酚的用量,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是特殊群体,对手术耐受、自身调节及应变能力都较差。为此,本文观察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新生儿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芬太尼,两组同时吸入1%异氟醚。观察比较患者人室后(T1)、麻醉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清醒时(T5)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结果对照组T2、T3、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T2时的HR高于观察组(P〈0.05),而L时的HR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问、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下行LC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LC麻醉能使围术期麻醉更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快通道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治疗施行胆囊切除的患者上的效果,对比观察他们的术后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2年内收治的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1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2组和静吸复合3组各30例。记录并观察术前实施麻醉时患者的各项身体体征变化、术后患者能够不借助呼吸器时自行呼吸的时间、在进行拔管之后的患者疼痛度[1]。结果在进行麻醉时2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概率小于3组;在手术结束后能够自行呼吸的时间方面,三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拔管后的1h内2组的疼痛感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患者在手术过后会存在痛感,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镇痛处理。  相似文献   

17.
刘瑞全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82-82,8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189例拟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患者麻醉后清醒时间以及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麻醉清醒时间B组术毕停药后3min内完全清醒有96例,3~5min完全清醒有100例;A组术毕停药后3min内完全清醒有80例。3~5min完全清醒85例,5~15min完全清醒89例。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经使用新斯的明0.02mg/kg、阿托品0.01mg/kg静脉注射,A组加用氟吗西尼0.3~0.5mg,患者均能顺利拔除气管导管。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方法选择60例择期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A组),异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维持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注。B组麻醉维持给予异氟醚吸入。观察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按指令睁眼恢复情况效果明显优于B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中具有见效快、镇痛作用强、消除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将76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和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组(治疗组),各38例,分别使用丙泊酚及丙泊酚加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体动情况、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和苏醒时间,并对麻醉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丙泊酚药量减少,镇静程度和伤害性反应减低,术后清醒质量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实施喉罩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则单纯使用异丙酚,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置入前与置入后两组间心率(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麻醉所用时间、麻醉停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例数也更少(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比较,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喉罩麻醉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