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梅丸上热下寒证上热形成机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微  韩春生 《新中医》2008,40(6):107
<伤寒论>乌梅丸能否作为厥阴病的主方,历来多有争议,有些学者甚至将乌梅丸仅作为治疗蛔厥证的专方.究其原因,是对乌梅丸上热下寒证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诠释,历代多宗阴极阳生理论来理解.然笔者认为,阴极阳生理论阐释上热下寒证,于理不甚通,于临床也不符,从而造成医者不能准确把握乌梅丸证病机.兹就乌梅丸上热下寒证上热形成机理,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青 《光明中医》2010,25(1):92-93
中医学中,感受风寒之邪出现表寒证,由于未及时治疗或因失治、误治而出现表寒证未消失而里热证又出现的证候,称为表寒里热证。对此,医家多以寒邪人里化热来解释。然而寒为阴邪,热为阳邪,二者属性完全相反,寒邪何能转化为热邪?对于“寒邪人里化热”,历代医家皆有解释,但言之者众,解之者寡,偶有正确解释者,也往往语焉不详。本人试从麻黄汤证到白虎汤证的生理、病理演变及方药的变化来解释之。  相似文献   

3.
基于方证对应理论,利用数学三维空间原理解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病脉证治,使用“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描述模型上的方剂质点和矢量变化以显示相对应证的变化,寻找其可能客观存在的规律.以“阴阳球-八纲三级结构系统数学模型”软件为工具,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10首方药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解析.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的方药在第四、七、八象限,其他象限未见;“阳微阴弦”病机与热、虚、实有关.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心痛多见里实寒证,有6首方药位于第八象限.在模型上数学解析显示,10首方药治疗胸痹心痛的证型有里实寒证、表实寒证、里虚寒证,这与《金匮要略》论述相吻合.里实寒证是胸痹心痛的主证,根据方药在第八象限的分布情况看,由于“证”的轻重不一样,有多首方剂对该“证”从“里”、“实”和“寒”不同角度为主进行纠正.根据方证质点和矢量在模型中的变化,直观地展示作者的辨证思维在三维空间的变换轨迹,凸显出方证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4.
寒证为临床的基础证和常见证,多因外感寒邪或阳气不足所致。寒证有外寒、内寒之分,伤寒、中寒之别,亦有表里、虚实之类,临床可见表寒证、里寒证、实寒证、虚寒证。中医证的核心是“病机”,脉象是揭示病机最有力的工具,“辨脉论治”之说亦不为过。然寒证的主脉,教材中多言迟脉,亦可见紧脉、牢脉、微脉、弱脉等,笔者从文献出发,结合临床,认为寒证的脉象不仅限于此,数脉、弦脉、细脉、沉脉亦可主寒证,临证中应加以体会和辨识。  相似文献   

5.
1、寒证或热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寒证化热多见于外感病。例如患者外感寒邪,出现恶寒、头痛、身痛、无汗、苔白等表寒证,寒邪入里与正气相争,进而化热,表寒证消失。出现发热、汗出口渴、心烦、苔黄等里热证。  相似文献   

6.
答:寒热错杂证,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既有寒证,又有热证,寒热证同时存在的一种证候。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等。根据《内经》“寒者热之”、“温者清之”、“寒者留之”、“热则疾之”等治疗原则,使用针灸治疗时可同时用清法和温法,选用不同的穴位和针灸方法,从而达到清热祛寒,调整阴阳的目的。笔者在临床体会到,对寒热错杂证使用灸法时,与单纯寒证不同,不可过量施灸,适可而止,否则灸之过度则助阳热之气上炎,具体运用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上热下寒证形成机制,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角度分析,认为上热下寒证形成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心肾不交及肝肺功能失调有关.在此基础上,从脏腑辨证角度对上热下寒证进行分型辨证,可以分为胃热脾寒证、心热肾寒证、肺热脾寒证及胆热脾寒证4个基本类型,并指出各证型相应的代表方剂,为临床辨治上热下寒证提供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8.
廖宇 《河南中医》2004,24(1):3-3
明·赵开美本《伤寒论·太阳病篇》第 1 76条“伤寒脉浮滑 ,此表有热 ,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历代医家注家对此条文争议颇多。其关键在于“里有寒”三字上。医者共知 ,白虎汤乃主阳明气分邪实表里俱热之方 ,有虎啸生风驱邪退热之妙。若病人里有寒证 ,断无单用白虎之理。如林亿等人校对该书时对此条文备有疑问 :“臣亿等谨按前篇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 :其表不解 ,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 ,表有热里有寒 ,必表里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 :脉浮迟 ,表热里寒 ,四逆汤主之。此表里字差明矣。《千金翼方》云白通汤 ,非也。”南京…  相似文献   

9.
冯静克 《中医研究》2006,19(5):13-15
寒热错杂证,即寒证和热证交错,同时出现的病证。在《伤寒论》中主要分为上热下寒,表热里寒,表寒里热,寒热夹杂等证,现将《伤寒论》中寒热错杂证及其辨证治疗规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二、热扰胸隔证(一)主证原文: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8)本条主要阐述热扰胸膈证的病因、主证及其治疗方法。太阳伤寒证(原文中省略了这一前提)治疗不当(汗不如法,或误用吐下),表邪入里化热,郁于胸膈部位,出现不同的证候。轻则虚烦不得眠。所谓“虚烦”,是指心烦由无形邪热所致,历代医家对这里的“虚”字认识颇不一致,但多数认为,“虚”非指正气之虚,乃是与有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阴虚湿热证和上热下寒证为例,对中医临床过程中的矛盾症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引经据典,寻求其临床治疗方法.得出了阴虚湿热证的治疗原则应以治疗阴虚证为主,配合治疗湿热证;上热下寒证症的治疗原则应为“从阴引阳”.认为在矛盾症状的治疗上,必须审因论证,寒热同调,虚实兼顾.  相似文献   

12.
温法是运用温热性药物治疗寒证,使寒去阳复的一种方法,属中医治疗“八法”之一,根据《内经》“寒热之”、“治寒以热”的原则而立法。寒证从表里部位而言,有表寒证和里寒证之分。表寒证多因外感寒邪入侵肌表而成,故治以温散法。此法以发汗散邪为主,属汗法中辛温解表法。里寒证的成因,有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有因外寒直中入里,深入脏腑经络;有过用寒凉,损伤阳气。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六经辨证法的分类,是从病理生理机转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立论,从病理变化表现的“证”着眼的。所谓阴,在生理上代表人体某些器官的实质和某些分泌物,在病理上代表里证、寒证、虚证的退行性变化;所谓阳,在生理上代表人体某些活动的机能和作用,在病理上代表表证、热证、实证的进行性意义。所谓表(指  相似文献   

14.
论实寒证脉非迟庄泽澄山东中医学院(济南250014)一息三至是谓迟脉。历代脉学著作皆云迟脉主寒证。如《脉经》云:“迟即生寒”。《脉诀》云:“迟冷数热古今传”。自宋代以后,脉学著作又把迟脉所主的寒证分为虚寒证和实寒证2种类型。如明·李时珍在《濒湖脉学》...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杂病论》自问世后。被历代医家奉为圭皋,流传至今已有1800余年,然历经劫难,现行诸本已失原书旧貌,难免有所谬误,其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之条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殊为难解,笔者详考历代文献,结合临床,以《金匮玉函经》载“伤寒脉浮滑,而表热里寒者,白通汤主之”为是,作此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中药配伍中的"辛开苦降"法的内涵、传统临床应用和现代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举隅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如治疗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病及少阳、阳明并病,痰热互结证,上热中寒证等;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失眠、初发2型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17.
浅探《伤寒论》的寒热错杂证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寒热错杂证,此处“错杂”作“互见”之意,即寒与热证错杂互见,是临床症状多变、病机较为复杂的一类证候。病证寒热判若冰炭,而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寒热错杂者,每难辨治。《伤寒论》对此不乏简记,散见于太阳病变中痞证、上热下寒证,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等篇中,涉及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汤、干姜黄芩黄连汤、麻黄升麻汤等。学习这方面的论述,对于提高辨证施治、临床诊治水平,有实际意义。1寒热相兼与表里上下表为阳,里为阴,上为阳,下为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辨表里上下寒热相兼,单以症候表现便可推知,可分表里寒热相兼…  相似文献   

18.
第五讲太阳伤寒的主证、兼证及其治法在上一讲里,阐述了太阳中风的兼证及其治法。太阳中风证是太阳病经证的一个类型,根据其发病特点,后世称为“表虚证”,这是与太阳伤寒的“表实证”相对而言的。那么,什么是太阳伤寒证?如何辨证论治?本讲就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凡一息五六至 ,谓之数脉 ,数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象。历代医学专著多认为数脉为热证主脉 ,如《脉经》曰 :“数者 ,腑也。数即有热”。《活人书》中曰“气血热则脉数。数者腑也 ,数则为热。”但在临床实践中 ,寒证出现数脉者也不少见。所谓寒证是指阳虚阴盛、机体机能活动衰减或感受寒邪 ,阴寒内盛所产生的证候。由于寒性收引 ,脉道拘急或寒困气机或阳虚鼓动乏力 ,寒证之脉多为紧脉或迟脉。但亦有一些会出现数脉。当然 ,要除外寒证化热或寒热错杂的情况。现将临床上常见的寒证数脉情况分述如下 :1 太阳伤寒证主要表现为恶寒 ,发热 ,无汗 ,…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第141条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口田共)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此文之解,历代注家大多诠为太阳伤寒证,细研仲景辨证旨义,似有辨太阳温病之内涵,笔者试将拙识略述于次。 审文中言“病在阳”有别于第51条“病在表”之太阳伤寒证。因阳者热也、表也,热蕴病机,表寓部位。可见阳字用义之深刻,有画龙点睛之殊,旨在本辨为太阳温病。其治在常态下,法应“以汗解之”,宜辛凉解表,方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但因太阳温病证在表之邪热尤重,恐辛凉之剂不能速解在表尤重之热,于此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要法,更辛凉汤剂易“冷水”喷洒病之以速解在表尤重之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