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针灸传承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了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顺”是手段,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活”是灵魂,体现了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和”是目标,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是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Wang JX 《中国针灸》2011,31(9):843-845
贺普仁教授从事中医针灸工作至今已70年,其针灸思想、针灸学术、针灸技术独树一帜.除专业学术内容外,同时传承了传统的典型的治学精神和人文理念.“师古”原理之不变,“创新”发展而“不泥”的治学精神和务实执着的基本治学理念是贺老事业成功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3.
针灸学术传承有明暗两条线索,包括理论性传承与经验性传承,发展至今,主流针灸理论与经验性临床的关系渐渐相乖,对新的临床技法更是无力解释。既有的针灸理论需要严格地重新检视,新的学术成果宜应审慎地纳入。文献整理、概念考证与学术史考查则是针灸理论研究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是针灸学术变迁的重要节点,该时期针灸从传承与执业体制到学术理论形态都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其间,精英针灸医者主动兴建学校、创办杂志、翻译著作,并广泛联系针灸同好,重新书写与建构了带有科学化色彩的针灸学术体系,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更为实用主义的倾向。这一方面是民国医家主动适应科学化社会思潮的结果,也体现出民国针灸界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妥协心态。总之,民国针灸学术的变化是针灸知识史上一次革命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针灸文化的传承是针灸发展的灵魂,针灸医学的发展离不开自身创新和继承不泥古及发展不离宗三方面论述了针灸研究的传承、创新与回归。指出针灸文化的传承是针灸发展的灵魂。针灸要想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求得发展,必须实现自身的创新。针灸的研究应不拘泥于传统针灸理论之见,不偏离传统针灸理论之纲,积极挖掘传统针灸文化和理论的价值,针灸研究和教育应回归中医,才能更好地实现针灸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克新 《中国针灸》2002,22(6):16-24
1948年,针灸首次被介绍到阿根廷,但获得当地患者普遍信赖与接受,则有赖于来自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针灸师们。目前,当地已熟悉针灸的西医欲独领此一医术,正在推动针灸立法,使这能正式纳入其医疗体系,并排斥非西医者学习及使用针灸。而在该国多年来一直推广中医针灸的团体则在积极努力争取使“中医针灸”亦能被未来的“针灸法令”所包容,并能建立一个从教育到临床的独立体系,以期在学术上能与“西医针灸”争鸣较劲,在临床上能与之合作共存,并被相关法令允许合法执业,与西医享有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1日讯:近日,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王居易名医传承工作站”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提出今后针灸界应明确经络本意,传承经典经络理论;正确认识经络在生命(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精确治疗,不再迷信于前人的“秘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说,王居易的经络理论可以贯穿中医的症、证、病、法、方、穴(药)等诸个诊疗环节,涉及针灸理论发展、针灸治疗病种扩展、经典学习和科研等重要问题。应建立“经络医学学科建设基地”,  相似文献   

8.
张建斌  董勤 《中国针灸》2012,32(12):1139-1142
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的认识和界定,可以通过《针灸素难要旨》的研究得到初步确定.在继承《内经》《难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高武按照针刺操作、疾病治疗、经络和腧穴为主要知识模块,进行逻辑上的学术体系构架.以“九针”和“操作”为针灸学术的起点,将“补泻针法”作为针灸医生技术提高阶段的要求,并突出十二经脉病候,将经络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高武对针灸学术体系的界定,对当代针灸教育、学术研究等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四象”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四象理论是中国古典哲学体系之一,基于阴阳二元论的演化,广泛运用于阐释宇宙现象、自然规律、社会发展、生命活动等诸多领域。现基于四象理论的内涵和发展,结合文献和医疗实践,探讨四象理论在中医理论构架、体质辨识及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旨在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针灸理论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明初医家楼英所著综合性医书《医学纲目》,收录了历代多种针灸文献,并夹叙己之主张,体现了其针灸学术特点。该文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对《医学纲目》中的针灸文献从刺法灸法、经络腧穴、针灸治疗3个方面进行整理研究。楼英注重候气,详分补泻,善用缪刺,明辨禁忌;注重特定穴,详考经脉腧穴;针灸药并用,善用刺血疗法和灸法,阐发经旨,注重经络辨证。楼英主张“分经灸刺”,是明初经络辨证的集大成者,在针灸学术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当今针灸学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层针灸人才和高端学术人才的需求激增,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成为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专业基于"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与二级工作站"和"甘肃郑氏针法学术流派二级工作站"的建设,采用"自主学习与有效互学相结合、口传心授与示范身教相结合、实践操作与大创实验相结合"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手段开展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遵循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突出学生临床针灸技法的提高,启迪创新思维,为培养新时代博采众长的应用型针灸推拿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灸涉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典理论的传承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灸核心技能实践教学,可达到让学员会学习、会操作、会运用的教学目的。文章探索应用中医针灸理论、实践、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中医教学氛围,提高针灸涉外教育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蒙医五疗温针流派"等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其中与针灸相关的流派工作室有11家:蒙医五疗温针流派传承工作室、辽宁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传承工作室、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眼于易水学派医家学术理论传承与发展脉络,对张元素“行经”理论的起源、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文献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行经”理论最初形成于《医学启源》,是指导风证治疗的原则与方法之一,且用药上强调随经用药与宣发升散,而不拘于“引经药”;该理论适用范围经李杲得以扩大至对肝肾湿热之淋证的治疗,但对于“行经”之药的认识则与“引经药”相混,这可能是导致该理论被淹没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易水学派医家现存著作中有关“行经”理论的描述,将该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阐释;并从临证与用药的角度分析了“行经”理论的内涵。因此,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理解易水学派学术理论传承与“行经”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留章杰先生的相关历史文献,考察其在泉州行医及任教的经历,总结留老的现代针灸教育思想,发现留老带徒与办班并重,乐于育人,使澄江针灸学术得以传承;宗经络,尚“伤寒”,针灸药并施,取穴精简,重视指力,技高一筹,艺传后辈;重视从实治学,实事求是,不讳已过;带动学生重视针灸教育,薪火相传;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济世救人,德崇思邈;重视经验传承,著书创刊,亲编教材,为针灸人才培养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6.
该文系统论述了中国针灸流派的确立要素、影响因素、发展源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认为有鲜明的学术主张或特有的临床技法、明确的奠基者和相对稳定的传承体系、学术著作及学术影响力是中国针灸流派确立的基本要素;传统宗族文化、地域特征、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背景影响中国针灸流派的形成;中国针灸流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3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针灸流派以政府管理部门、院校、医院、学会等为依托,以家传、师承、院校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承,流派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流派新生和交融并存的局面。随着流派传承和研究工作的推进,将促进针灸学术发展、加快针灸学科建设;同时,学术发展也将促使新流派的产生,学科建设也必将为流派的传承提供人才和组织机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曾天治先生,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医家,澄江学派重要传承人物之一,师从承淡安先生,悬壶济世,活人数万,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尽毕生之力于针灸事业的发扬、光大。本文从针灸理论、刺法灸法、针灸治疗、针灸原理的学习以及针灸学的传授等方面,对曾先生的针灸教育与学习方法进行浅述,以供当代针灸后学揣摩,传承并弘扬国粹。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致中和”思想和“圜道”运动观与中国医学史上“补偏救弊”现象的关系,探讨相关思维模式与文化观念对中医学术发展进程的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和”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了中医学理论建构、临床实践与学术发展的各个方面,而“补偏救弊”正是“致中和”的哲学思想在学术发展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对偏颇的纠正,又是中医药学术范式和话语体系内互为对立的学说集合的回归.“圜道”则是“中和”的哲学思想在运动观上的体现,对以“补偏救弊”的方式推动学术发展轨迹有着直接的影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补偏救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螺旋式前进.  相似文献   

19.
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教育家。他有感于民国初期针灸几成绝学,慨然以“发扬祖国之针灸绝学为急务,推广针灸之仁术为己任”,先后创办针灸研究社、《针灸杂志》,创建针灸专门医院。毕生教授、推广针灸学术,弟子遍天下,使针道昭彰,岐黄光耀,被誉为近代针灸学一代宗师,开创形成了著名的“澄江针灸学派”。先生著述宏富,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图解》、《校注十四经发挥》、《中国针灸学》及《承淡安伤寒论新注》等。其灸法学思想继承前贤,集其大成,又有创获,流风至今尚存。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将其灸法学思想总结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继承前贤,集其大成。二是学有创新,衷中参西。他经过反复实践认为灸法效力强于针剌,并尝试中西医汇通,应用现代医学理论阐释灸治原理。三是灸术精微,辨证施灸。临证注重细节,发挥灸法疗病的最佳效果,而避免不良反应。承淡安在民国针灸衰微湮没之际,大力整理发扬,教授推广灸法学,使之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对中国针灸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上的宋、金、元时期,中国医药界开展了空前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汇贯通的学术争鸣,对中医学术流派体系的形成及医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特别是被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果、朱震亨,他们的理论主张和临床实践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现谨就金元四大家的针灸学术思想做一浅析。一、承《内经》旨意,共倡“刺络泻血”金元四大家所处的时代,前后相差二百余年,学术观点各执一家,但纵观他们的针灸学术思想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都重“刺络泻血”疗法。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