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蜜糠炒枳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优选并确立建昌帮枳壳蜜糠炒制工艺,为规范蜜糠炒建昌帮特色饮片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 方法: 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加蜜糠量、炮制温度对蜜糠枳壳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柚皮苷、橙皮苷及新橙皮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8:82,磷酸调pH 2),检测波长283 nm. 结果: 温度对炮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枳壳蜜糠炒制工艺为炮制时间80 s,加蜜糠量0.10 g·g-1,炮制温度240℃;醇溶性浸出物、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28.242%,4.782%,0.160%,2.819%. 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蜜糠枳壳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不同炒炭程度对荷叶炭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与槲皮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建立HPLC同时测定这3种物质的方法,通过模拟炮制来研究这3种物质转变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Hypersil gold C18(4.6mm×250mm,5μ)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60nm;柱温:35℃。结果:荷叶炒炭后,金丝桃苷与异槲皮苷含量随炮制时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槲皮素含量随着炮制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在280±5℃温度下炒制10min左右达到峰值;另外,在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模拟炮制样品中均检出槲皮素。结论:该实验说明不同炒炭程度对荷叶炭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在加热炮制过程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受热分解产生槲皮素。  相似文献   

3.
刘洋  张学兰  李慧芬 《中成药》2014,(4):842-845
目的研究比较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总生物碱及4种化合物对兔体外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正常新西兰大耳白兔为实验对象,观察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总生物碱及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荷叶碱对家兔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荷叶生、炭饮片总黄酮及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均可显著缩短PT和APTT,而荷叶碱、生荷叶总生物碱均可明显延长APTT和PT,但各组对FIB均无明显影响;荷叶炭总黄酮与生荷叶总黄酮比较,APTT、PT显著缩短;槲皮素与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比较,APTT、PT也显著缩短。结论黄酮类成分为荷叶生、炭饮片止血活性成分,槲皮素的止血活性强于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荷叶碱、生荷叶总生物碱具有抗凝血活性。为阐明荷叶炭止血炮制机理及制订荷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荷叶饮片中4种黄酮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荷叶饮片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为制定荷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4.6 mm×20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A)-0.2%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0%~40%A;8~23 min,40%~70%A;23~30 min,70%~85%A),流速1 mL·min-1,柱温3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360 nm。 结果: 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依次为6.10~97.60,18.76~300.16,8.48~135.68,9.12~145.92 mg·L-1,平均回收率(n=6)依次为100.98%(RSD 1.85%),99.05%(RSD 1.48%),99.29%(RSD 1.84%),97.71%(RSD 1.78%)。5个不同产地荷叶饮片中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0.092%~0.161%,0.949%~1.862%,0.067%~0.133%,0.040%~0.06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荷叶饮片中4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荷叶饮片中上述4种黄酮成分含量相差较大,建议将黄酮成分纳入荷叶饮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国产山楂药材及炮制品饮片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合考察山楂药材及炮制品饮片质量。方法 用HPLC和滴定法分别测定15批山楂药材及炮制品饮片中金丝桃苷和有机酸含量,并考察样品中熊果酸TLC鉴别实验和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 各样品中均可检测出金丝桃苷色谱峰,且金丝桃苷是山楂饮片中黄酮类成分的主体;山楂药材及炮制品饮片中金丝桃苷含量、有机酸含量、熊果酸TLC鉴别和各常规理化实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炮制加工法对药材中上述检测值有较大影响。结论 本实验为山楂药材及炮制品饮片综合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莲房Nelumbo nucifera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莲房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Polar-RP(250 mmÍ4.6 mm,3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1∶2,A)-0.2%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柱温40 ℃,体积流量0.6 mL/min,检测波长270 nm,绘制20批不同产地的莲房药材的指纹图谱,应用SPSS 26.0和SIMCA 14.1软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不同产地莲房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并测定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 20批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7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和紫云英苷7个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546~0.991,CA将20批莲房分为3类;PCA、OPLS-DA与TOPSIS分析结果为产于安徽芜湖、江西赣州、山东微山湖的药材质量较好;并分析筛选出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和儿茶素等5个成分为引起不同产地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莲房中6个主要成分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9%~0.958%、0.007%~0.137%、0.013%~0.104%、0.015%~0.282%、0.008%~0.110%、0.027%~0.541%。结论 建立的莲房HPLC指纹图谱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儿茶素、荷叶碱、N-去甲荷叶碱、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可以作为莲房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鳖血柴胡的炮制工艺。 方法: 以柴胡皂苷a,c,d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炮制时间、鳖血用量、炮制温度对鳖血柴胡炮制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柴胡皂苷a,c,d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0 min,25%~90%A;50~55 min,90%A),检测波长210 nm。 结果: 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150 ℃炮制10 min,加鳖血量0.05 mL ·g-1。醇溶性浸出物及柴胡皂苷a,c,d质量分数分别为12.42%,0.85%,0.23%,0.90%。 结论: 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靠、重复性好,为规范鳖血柴胡饮片的炮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鬼针草提取物中鬼针聚炔苷、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4%磷酸溶液(24∶6∶7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25 ℃。结果 鬼针聚炔苷、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 587~0.258 7 μg(r=0.999 8),0.009 944~0.497 2 μg(r=0.999 8)和0.010 13~0.506 7 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86%,101.11%和102.71%。结论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鬼针草提取物中鬼针聚炔苷、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8)
目的分析荷叶炒炭后烟雾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n)技术分析荷叶炒炭散发烟雾的甲醇液成分,再采用HPLC技术分析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和荷叶碱分别在270℃烘制3 min后升华物的化学成分。结果在荷叶炒炭散发的烟雾中检出5种生物碱,分别为莲心碱、杏黄罂粟碱、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原荷叶碱、荷叶碱,在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的模拟炮制品中均检出其苷元槲皮素,在荷叶碱炮制时有荷叶碱升华。结论炒炭可使荷叶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含有量降低,而使槲皮素含有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胆黄连bile processed Coptidis Rhizoma的炮制工艺并建立胆黄连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以5种生物碱类成分(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及醇浸出物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试验考察胆汁用量、炒制温度、炒药时间对胆黄连炮制工艺的影响,建立OD值与各自变量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工艺参数。并通过对10批样品的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及生物碱成分的分析建立了胆黄连的质量标准。结果 胆黄连最佳炮制工艺是黄连片加入9%胆汁拌匀,闷润至干,置炒制容器内,控制炒制温度为142℃,炒制22 min,取出晾凉。3次验证试验所得OD值分别为0.721 9、0.745 4、0.753 4,接近于预测值,RSD为2.23%,说明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建议规定胆黄连饮片的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3.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2.0%,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表小檗碱、药根碱的质量分数分别不得少于6.0%、1.3%、1.6%、1.1%、0.34%。结论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胆黄连炮制工艺简单可行,质量标准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1.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为临床常用中药。历经变迁,党参在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及湖北等地形成主产区,各主产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独特的产品规格、加工工艺和流程。关于党参炮制方法,清代以来的古代文献较少记载,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全国各省市炮制规范中关于党参炮制方法包括米炒党参、麸炒党参、土炒党参、蜜炙党参、炒党参及蒸制党参等。因党参的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规范不尽相同,难以建立统一的饮片质量标准。本文通过查阅清代以来收载党参的书籍和部分2000年以后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党参的本草考证、产地加工现状以及炮制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党参产地加工及炮制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以党参米炒法为切入点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药僵蚕古今制法的解析论述,阐明了中药制药原则中“相喜为制”的深刻含义,指出了“相喜为制”的基本要求是“利于患者服用”,而“药物通过炮制来增加其商品价值”是“相喜为制”的更高要求。这一制药原则有助于指导炮制技术创新和中药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13.
柴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目前,我国柴胡品种较为混乱,产地加工较为粗放;在柴胡炮制方面,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炮制品为柴胡生品及醋柴胡,除此之外,各省市炮制规范还收载了酒制、蜜制、鳖血制等方法,但各省市炮制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辅料种类及用量、炮制终点的判定标准等,致使以其为依据生产的柴胡饮片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柴胡饮片的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及相关文献,对柴胡品种进行考证,并对其产地加工方法和炮制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以期为柴胡饮片的炮制工艺规范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是将中药炮制与产地加工相结合,通过减少重复加工环节,达到缩短饮片制作周期、提高饮片质量的目的。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搜集1997—2021年关于“一体化”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分析纳入文献的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期刊类别的特点和变化,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中药饮片有效成分、药理活性、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影响,为“一体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秦皮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方法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不同工艺的秦皮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高效液相测定2种秦皮 饮片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秦皮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大鼠足肿胀度,改善各项炎症指 标,但以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一体化加工秦皮饮片中秦皮甲素、秦皮苷、秦皮乙素、 秦皮素等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秦皮饮片,这四种香豆素类成分在一体化秦皮饮片 的总量约为传统秦皮饮片水提物的1.5倍。结论:秦皮饮片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在抗炎功效上作用相似,且 具有减少有效成分流失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古今关于大黄“制热”的工艺沿革、炮制目的及临床应用,对大黄的“酒制升提”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7.
炉甘石炮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炉甘石炮制机制。方法:采用XRD,IR,TEM等方法对炮制前后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测定炮制前后炉甘石的抑菌活性。结果:700℃煅制1 h能使炉甘石分解较完全,ZnO含量高,水飞后颗粒变得小而均匀。ZnO,ZnCO3,Zn5(CO3)2(OH)6均有抑菌效果。结论:经高温煅烧水飞,炉甘石部分分解为ZnO,颗粒变小,可溶性杂质减少,ZnO含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炉甘石的有效成分是锌元素。  相似文献   

18.
从净制费工,药纯力雄;切制有术,视药而殊;水火炮制,辨方而施;炮制诸法,安全效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医圣张仲景对中药炮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附子炮制的传统工艺、炮制原理、现代创新、炮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附予炮制方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南寒水石炮制工艺及药效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南寒水石的炮制工艺,并对其药效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煅后性状和CaCO3含量作为观测指标对炮制方法进行评估。动物分为模型组、100 mg·kg-1雷尼替丁组、360.4 mg·kg-1洁白丸成药组、334.3 mg·kg-1去寒水石洁白丸组、26.1 mg·kg-1河南产、浙江产和新疆产南寒水石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 d后,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液分泌增加模型,观察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量、pH值和胃液酸度的影响。结果:南寒水石炮制后性状以质酥,色白,触及为细粉状为指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为粉末(过20目),温度为1 000℃,时间为1.5 h;除浙江产南寒水石对胃液排出量无影响外,南寒水石各组和去寒水石洁白丸组均能显著引起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减少,pH增加,胃液总酸度和1 h酸排出量下降;洁白丸组除可增加pH以外对其他指标无影响,河南产南寒水石药效最优,浙江产南寒水石表现欠佳。结论:南寒水石对大鼠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且不同产地南寒水石药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