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u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IV型胶原(collage typeⅣ,CIV),对患者的肝纤维化进行分期(SO~S4期),按照患者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组,检测血清25(OH)D3并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患者血清25(OH)D3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指标随着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不同炎症活动度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与CIV随着肝纤维化程度水平升高,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升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与CHB炎症活动度(r=-0.772)、肝纤维化程度(r=-0.727)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CHB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25(OH)D3水平降低提示患者体内炎症活动加剧、肝纤维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阳性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伴SIBO阳性RE患者(2019年8月~2020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GerdQ评分)、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积分)、肠道菌群变化(双歧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DCI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伴SIBO阳性RE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增强患者食管收缩功能,促进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方案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7月我院乙肝肝硬化患者1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78)、常规组(n=77).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纤维化指标[Ⅲ型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水平、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含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清AST、TBIL、ALT、LN、HA、PC-Ⅲ水平低于常规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高于常规组,肠杆菌低于常规组(P均<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甘草酸苷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是治疗乙肝肝硬化安全有效方案,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同时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四联活菌辅助替诺福韦对老年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HB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炎性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H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口服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双歧四联活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性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对照组增多,肠杆菌、肠球菌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C-Ⅳ)、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Tol样受体4(Tol-like receptor 4,TLR-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HBC患者应用双歧四联活菌辅助替诺福韦治疗效果确切,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其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ICAM-1、TLR-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纤维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101例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根据影像学结果将其分为肝纤维化组和无肝纤维化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参与研究人员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纤维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25(OH)D、FT4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FT4、25(OH)D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纤维化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患者血清25(OH)D、FT4水平呈负相关,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 1月至 2023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154 例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 77 例.对照组采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症状缓解时间、肝功能及脂代谢指标、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埃希菌、肠球菌)、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肠鸣、里急后重、腹胀、肛门排气、腹泻、大便黏液、腹痛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埃希菌、肠球菌水平明显降低,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 Assay Kit,T-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胰酶肠溶胶囊治疗中重度NAFLD肠功能紊乱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增强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作用。方法 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F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分别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组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治疗2周,对比各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肠道菌群、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统计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各组血清IL-6、TNF-α、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双歧杆菌、乳杆菌显著升高(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个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不同益生菌在治疗小儿FD中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不同分期TNF-α、NO和内毒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慢性乙肝肝纤维化不同分期TNF-α、NO和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00例,其中按S期又分为S1 20例、S2 25例、S3 30例、S4 25例;或按G期又分为G1 20例、G2 30例、G3 25例、G4 25例.对照组为20名健康人.所有患者肝穿刺的同时,取血清测NO、TNF-α和内毒素.结果表明:TNF-α随肝炎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相关r分别为0.623(P<0.05)、0.649(P<0.01),NO为0.328(P>0.05),内毒素在肝纤维化阶段尚无明显增高.结论:TNF-α在慢性乙肝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NO早期未参与肝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焦虑学生的肠道茵群与焦虑的相关性以及在实施营养干预后肠道茵群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双盲法进行营养干预,检测干预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分数下降75%,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肠球菌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焦虑能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茵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增多,营养干预能减轻焦虑,促进肠道菌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分为活动组(n=75)以及缓解组(n=47),另选取6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大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数量对比,其中(F=33.94、82.83、38.48、22.81,P<0.05);将三组炎性因子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进行对比(F=794.05、47.25、50.69、2870.83,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TNF-α、IL-6、IL-17以及内毒素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存在明显菌群失衡,且菌群变化与疾病炎性程度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改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RA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严重程度RA患者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及骨密度(BMD)、骨密度T值,分析25-(OH)D3不同缺乏程度患者BMD、骨密度T值,分析RA患者25-(OH)D3水平与BMD及骨密度T值关系.结果 RA组血清25-(OH)D3水平、BMD、骨密度T值低于对照组(P<0.05);RA分期Ⅳ期患者血清25-(OH)D3水平、BMD、骨密度T值低于Ⅰ、Ⅱ、Ⅲ期(P<0.05);随25-(OH)D3缺乏程度加重,RA患者BMD、骨密度T值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BMD、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453、0.324,P均<0.05).结论 RA患者骨密度改变与其血25-(OH)D3水平存在密切关系,随RA病情加重,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BMD下降,且25-(OH)D3水平缺乏程度加重,骨密度降低越明显,因此在RA治疗中可补充维生素D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区分131例慢性HBV感染者纤维化程度(S0~S4),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GF-β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肝组织TGF-β1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是0.74和0.89,P<0.01).血清TGF-β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问分割比较,S0和S1分别与S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组与S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S1组和S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肝组织TGF-β1表达在S3和S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表达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相关(r=0.61,P<0.01).结论 血清TGF-β1和肝组织TGF-β1水平与慢乙肝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血清TGF-β1有希望成为临床判断轻度或重度肝纤维化的无创伤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中25(OH)D及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方法检测30例CU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中25(OH)D和VDBP水平,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及25 (OH)D和VDB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25(OH)D水平在CU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和CU组血清VDB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U组中25(OH)D缺乏/不足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U患者外周血中25(OH)D水平显著下降,VDBP水平未见明显变化.25(OH)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无显著相关性.维生素D及VDBP与CU的关系仍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者(n=52).对照组给予常规益生菌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5-羟色胺(5-Serotonin,5-HT)、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Neuropeptide Y,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D-乳酸、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大肠杆菌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地衣芽孢杆菌可以通过调节腹泻型IBS患者机体内肠道菌群分布,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5.
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并进行血脂分析.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胶原(Ⅳ-C)、层黏蛋白(LN).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50例正常人血清指标.所有病例均作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脂质水平随着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较重肝组织肝纤维化期(S4)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较轻肝组织肝纤维化期(S1、S2、S3)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肝组织肝纤维化指标的升高血清脂质水平降低,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加重,反之减轻,预后也较好,这对判断肝炎严重性和预后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发Graves甲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10月于核医学科就诊的新发Graves甲亢患者665例,血清检测甲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钙、磷及25(OH)D,SPECT法计算甲状腺质量.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VitD)缺乏组、不足组和充足组,分析患者病程、年龄、FT3、FT4、TSH、TRAb、TGAb、TPOAb、钙、磷、PTH和CT与25(OH)D的关系.结果 新发Graves甲亢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别为47.52%、30.98%、21.50%.三组比较,患者甲状腺质量、TRAb、PTH、CT和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甲状腺质量更大,TRAb及PTH水平更高,25(OH)D及CT水平更低;而病程、年龄、FT3、FT4、TSH、TGAb、TPOAb、钙和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25(OH)D分别与TRAb(rs=-0.414)、PTH(r =-0.175)和甲状腺质量(r=-0.094)负相关(P<0.05),与CT(r=0.115,P=0.003)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RAb(OR=1.124,95% CI 1.086 ~1.153,P<0.001)的OR值为1.1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发现,TRAb界值>12.9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新发Graves甲亢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TRAb及甲状腺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肠道菌群和免疫炎症调控的角度,探讨润燥止痒胶囊(Runzao Zhiyang capsule,RZC)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药效作用。 方法 研究RZC给药对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大鼠的作用,检测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IL-17和IL-10)水平,分析模型大鼠粪便重要菌落的数量。 结果 给药RZC两周后,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银屑病样皮损症状。RZC下调血清IL-6、TNF-α和IL-17含量,上调IL-10水平,提示对机体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给药降低模型大鼠肠道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 结论 RZC治疗银屑病样皮损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宿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肠道菌群和免疫炎症调控的角度,探讨润燥止痒胶囊(Runzao Zhiyang capsule,RZC)对银屑病样皮损的药效作用。 方法 研究RZC给药对银屑病样皮损模型大鼠的作用,检测血清中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IL-17和IL-10)水平,分析模型大鼠粪便重要菌落的数量。 结果 给药RZC两周后,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银屑病样皮损症状。RZC下调血清IL-6、TNF-α和IL-17含量,上调IL-10水平,提示对机体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给药降低模型大鼠肠道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目。 结论 RZC治疗银屑病样皮损可能与其调控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宿主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12)、单纯烧伤组(n=12)和FMT干预组(n=12)。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制作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正常组大鼠不致伤。单纯烧伤组、FMT干预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40 mL/kg补液复苏。收集正常组大鼠新鲜粪便10 g,制成粪便滤液。伤后1 h,对FMT干预组大鼠进行粪便滤液灌胃(10 mL/kg),间隔12 h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粪便滤液灌胃;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大鼠在相同时相点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别于伤后24、72 h,取伤后各组大鼠结肠内新鲜粪便各1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即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取制备好的大鼠血浆,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葡聚糖通透性实验检测3组大鼠肠道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分别取伤后24、72 h 3组大鼠的末端回肠组织约1 cm,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结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1)3组大鼠在伤后24、72 h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2.76±0.15)、(3.27±0.40)、(2.33±0.33)、(7.06±0.49)、(6.42±0.50)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18±0.16)、(4.52±0.58)、(2.92±0.28)、(6.14±0.47)、(5.28±0.43) LogN/g;伤后72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3.16±0.19)、(3.79±0.42)、(2.64±0.43)、(6.34±0.56)、(5.56±0.61)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53±0.25)、(5.50±0.32)、(3.26±0.39)、(5.37±0.70)、(4.10±0.85) LogN/g,FMT干预组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单纯烧伤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单纯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24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6、2.39±0.37、1.58±0.33,伤后72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7、1.88±0.57、1.21±0.24,2个时相点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092、7.064,P<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伤后24、72 h大鼠肠道通透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71、2.664,P<0.05)。(3)伤后24、72 h,3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分别为(0.93±0.13) U/mL、(3.54±0.78) μmol/L,伤后72 h分别为(0.55±1.15)U/mL、(2.58±0.51)μmol/L,均明显低于单纯烧伤组伤后24 h[(1.28±0.18)U/mL、(4.83±0.57) μmol/L]、伤后72 h[(0.86±0.21)U/mL、(4.13±0.55)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 h,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伤后24、72 h,正常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均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绒毛稍变短、排列略紊乱,散在上皮细胞破坏、黏膜脱落,有炎症细胞浸润,较单纯烧伤组相比较肠黏膜损伤减轻。伤后72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基本完整,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修复较单纯烧伤组相比更为明显。 结论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可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肠道屏障功能损害,FMT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n=51).常规组患儿接受静脉注射头孢他啶30~100 mg?(kg·d)-1 Bid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 g Bid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如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采用菌群检定系统测定粪便样本中的肠道菌群,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炎性因子,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免疫功能水平,如CD3分子(CD3+)、CD4+、CD8+、CD4+/CD8+.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呕吐、腹痛、腹泻改善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DAO、D-乳酸、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常规组,乳杆菌数量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17、CRP、IL-6、CD8+水平均低于常规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能取得显著疗效,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加快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