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髓纤维化(MF)患者RAS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有二代基因测序数据的226例MF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RAS基因突变特征、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对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22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ost-PV/ET MF)患者中,共14例(6.2%)检出RAS基因突变:NRAS突变9例(4.0%),KRAS突变8例(3.5%),NRAS及KRAS突变并存3例(1.3%)。所有NRAS突变均发生在第12-13号密码子。RAS基因突变多为亚克隆突变,常与SETBP1、SRSF2、MPL共同发生。伴RAS基因异常患者平均突变基因个数(3.36个)与无RAS基因异常组(1.77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基因突变患者与无突变患者相比,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升高(P=0.003),血小板水平减低(P=0.026),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P=0.022),脾脏肋缘下≥10 cm患者比例更高(P=0.005)。突变组患者非常高危(VHR)染色体核型比例(18.2%,2/11)显著高于无突变组患者(2.3%,3/133)(P=0.031)。单因素分析中,NRAS基因突变的MF患者及PMF患者的OS时间较无突变患者显著缩短(P=0.001,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NRAS突变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RAS突变常与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减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VHR染色体核型等高危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相关,多为发生在MF晚期的亚克隆突变。伴NRAS基因突变PMF及MF患者的OS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转化(L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 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MDS诊疗中心确诊、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进行LT情况随访的320例初诊的原发性MDS患者,回顾性分析发生LT的MDS患者初诊时临床和分子学特征以及MDS患者发生LT的危险因素。结果中位随访13.6(0.4~107.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75例(23.4%)MDS患者发生LT(LT组)。与未发生LT患者(未发生LT组)相比,LT组患者年龄更大(60岁对48岁,P<0.001)、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更高(7.0%对2.5%,P<0.001)。两组患者中骨髓纤维化(MF-2/3级比例)(13.9%对6.5%,P=0.046)、WHO分型诊断构成比(P<0.001)、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分组(P<0.001)和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时,LT组和未发生LT组患者中位基因突变数目分别为1(1,3)个、1(0,2)个(P=0.003)。LT组TP53(P=0.034)、DNMT3A(P=0.026)、NRAS(P=0.027)、NPM1(P=0.017)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未发生LT组。6例患者初诊和LT时两次二代测序结果比较,LT时患者中位基因突变数目增多[2(0~8)个对0.5(0~4)个],中位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较初诊时明显增加。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以<5%为参照,5%~10%的HR=4.587,95%CI 2.214~9.504,P<0.001;>10%的HR=9.352,95%CI 4.049~21.600,P<0.001],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差和极差(HR=2.603,95%CI 1.229~5.511,P=0.012)、DNMT3A突变(HR=4.507,95%CI 1.889~10.753,P=0.001)、NPM1突变(HR=3.341,95%CI 1.164~9.591,P=0.025)是MDS发生L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差和极差、DNMT3A突变、NPM1突变是MDS发生L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x;  ¯ í  í Ë     &#x; &#x;  &#x; ࿛  ú   Ü      &#x;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12):1016
目的探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骨髓瘤(CNS-MM)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的18例CNS-MM患者在初诊及CNS受累时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按1∶3配对的初诊MM患者(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差异。结果CNS-MM自初诊时的中位发病时间为14.2(0.9~79.6)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30.5个月,累及CNS后的中位OS时间仅3.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CNS-MM患者IgD型多见(P=0.010)、贫血更严重(P=0.014)、骨髓浆细胞比例更高(P=0.013)、髓外病灶多见(P=0.001)、乳酸脱氢酶(LDH)增高(P=0.009)。基于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联合方案的血液学+CNS缓解率优于硼替佐米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方案(75.0%对16.7%,P=0.019)。同时存在2个高危因素(高LDH、髓外病灶)的初诊患者,接受含免疫调节剂的方案可显著降低CNS-MM发生率(P=0.026)。初诊时高LDH(P=0.008,HR=7.319,95%CI 1.663~32.219)、存在髓外病灶(P=0.006,HR=8.054,95%CI 1.828~35.486)是发生CNS-M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NS-MM患者预后不佳。初诊伴有高LDH或髓外病灶的患者发生CNS-MM的概率增高。基于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可能改善CNS-MM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x;    ê   ೽   ¬       ëú   ¯      í¯  Þ &#x;   &#x; ý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2):107
目的比较伴JAK2 exon12与JAK2 V617F突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20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570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且伴有JAK2基因突变的初诊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伴有JAK2 exon12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结果①全部570例患者中,543例(95.3%)伴有单纯JAK2 V617F突变(JAK2 V617F组),24例(4.2%)伴有单纯JAK2 exon12突变(JAK2 exon12组),3例(0.5%)伴有JAK2 exon12与JAK2 V617F双突变。②27例伴有JAK2 exon12突变的患者中,JAK2 exon12突变类型包括缺失(10例,37.0%)、缺失伴插入(10例,37.0%)和错义突变(7例,25.9%)。③与JAK2 V617F组比较,JAK2 exon12组患者更年轻[中位年龄50(20~73)岁对59(25~91)岁,P=0.040],RBC[8.19(5.88~10.94)×1012/L对7.14(4.11~10.64)×1012/L,P<0.001]和红细胞比容[64.1%(53.7%~79.0%)对59.6%(47.2%~77.1%),P=0.001]更高,而WBC[8.29(3.20~18.99)×109/L对12.91(3.24~38.30)×109/L,P<0.001]、PLT[313(83~1433)×109/L对470(61~2169)×109/L,P<0.001]和红细胞生成素[0.70(0.06~3.27)U/L对1.14(0.01~10.16)U/L,P=0.002]更低。④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JAK2 exon12组与JAK2 V617F组各20例患者的骨髓活组织病理标本,JAK2 exon12组巨核细胞疏松成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JAK2 V617F组(40.0%对80.0%,P=0.022),其他骨髓病理形态特性相似。⑤JAK2 exon12组、JAK2 V617F突变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4~83)个月、37(1~84)个月,两组总生存(P=0.422)和无血栓生存(P=0.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AK2 exon12突变患者较JAK2 V617F突变患者更为年轻,红系增生更显著,骨髓巨核细胞疏松成簇更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基因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M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服用芦可替尼治疗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27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56例M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基因与芦可替尼疗效的关系。结果①56例患者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3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后骨髓纤维化(PPV-MF)9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ET-MF)11例。②50例(89.29%)携带驱动基因突变,22例(39.29%)携带基因突变≥3个,29例(51.79%)检出高危基因突变(HMR)。③对于基因突变≥3个的MF患者,芦可替尼仍有较好的改善体质性症状及缩小脾脏的效果(P=0.001,P<0.001)。与基因突变<3个组比较,基因突变≥3个组停药前持续用药时间(TTF)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356(55~1061)d对471.5(50~1270)d,z=−2.701,P=0.007;444(91~4109)d对1248.5(91~7061)d,z=−2.030,P=0.042]。④与未检出HMR的患者比较,≥2个HMR患者的芦可替尼缩脾效果较差(t=10.471,P=0.034),TTF及PFS明显缩短(P<0.001,P=0.001)。⑤在携带ASXL1、EZH2、SRSF2等附加基因突变患者中,芦可替尼缩脾、症状改善及稳定骨髓纤维化作用较差,携带ASXL1、EZH2突变患者TTF[ASXL1:360(55~1270)d对440(55~1268)d,z=−3.115,P=0.002;EZH2:327(55~975)d对404(50~1270)d,z=−3.219,P=0.001]及PFS较未携带者明显缩短(ASXL1:457(50~1331)d对574(55~1437)d,z=−3.219,P=0.001;EZH2:428(55~1331)d对505(55~1437)d,z=−2.576,P=0.008]。结论MF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类型、数量以及HMR对芦可替尼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数目对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20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初诊MM患者,应用胞质轻链免疫荧光结合荧光原位免疫杂交(cIg-FISH)技术检测患者的HRCA,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0例患者中,无HRCA、1种HRCA、2种HRCA、3种HRCA的患者分别为120例(33.3%)、175例(48.6%)、61例(16.9%)、4例(1.1%)。依据HRCA数目将患者分为无HRCA组、1种HRCA组、≥2种HRCA组,三组患者的R-ISS分期、血红蛋白、白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诱导治疗后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髓外病变(P=0.018)、HRCA≥2种(P=0.001)、未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0.001)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乳酸脱氢酶≥220 U/L(P<0.001)、HRCA≥2种(P=0.001)、未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0.005)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无HRCA组、1种HRCA组、≥2种HRCA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8、22、14个月(P=0.005),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60个月、30个月(P=0.001)。结论HRCA数目≥2是影响初诊M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CA数目越多,肿瘤负荷越重,进展及死亡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SF3R突变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在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的66例具有完整二代基因测序结果且进行了系列MRD监测的AML患者,研究治疗前CSF3R突变和治疗后MRD水平与患者治疗疗效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SF3R突变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15.2%和18.2%,明显低于无CSF3R突变患者的38.7%和60.6%(P值分别为0.006和0.038)。2个疗程化疗后MRD转阴患者的中位RFS与OS时间分别为64个月与未达到,明显长于MRD阳性患者的15个月和 48个月(P值分别为0.004和0.050)。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CSF3R突变(HR=0.317,95%CI 0.129~0.779,P=0.012)、WT1突变(HR=0.304,95%CI 0.115~0.804,P=0.016)、NRAS突变(HR=0.153,95%CI 0.061~0.385,P<0.001)为影响患者R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SF3R突变与MRD阳性趋向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71与0.088)。基于CSF3R突变与治疗后MRD将患者分为野生型CSF3R且MRD转阴组、突变型CSF3R或MRD阳性组、突变型CSF3R且MRD阳性组,三组患者RFS(P<0.001)与OS(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F3R突变与2个疗程化疗后MRD状态均可预测CEBPA双突变AML患者的长期预后,据此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小于10%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6例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的NDM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选择同期诊断的72例骨髓浆细胞比例≥10%的NDMM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匹配。结果①在818例NDMM患者中,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的患者36例(4.4%),其中国际分期系统(ISS)Ⅲ期11例(30.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5例(62.5%)](P=0.002)。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的患者合并髓外病变比例更高(33.3%对5.6%,P<0.001),血清M蛋白中位值更低[1.04(0~50.10)g/L对4.50(0~63.10)g/L,P=0.016],24 h尿轻链定量中位值更低(510 mg对2800 mg,P=0.023)。②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一线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26.4个月和19.9个月(HR=1.703,95%CI 0.167~0.233,P=0.002),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65.8个月和46.2个月(HR=2.626,95%CI 0.439~0.541,P=0.058)。③按照M蛋白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低肿瘤负荷组和高肿瘤负荷组,中位OS时间分别为66.4个月和24.0个月(HR=2.349,95%CI 0.603~0.696,P=0.046),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3.1个月和15.5个月(HR=1.806,95%CI 0.121~0.399,P=0.077)。硼替佐米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结局无影响。结论骨髓浆细胞比例小于10%的NDMM患者疾病分期较早,肿瘤负荷较低,尽管合并髓外病变比例更高,一线疗效以及总体预后优于骨髓浆细胞比例≥10%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基于二代测序(NGS)检测技术下的克隆性基因突变对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治的195例成人初治CBF-AML患者,其中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190例,包括134例RUNX1-RUNXIT1+ AML和56例CBFβ-MYH11+ AML,年龄15~64岁,中位随访时间43.6个月。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和基因突变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影响。结果在195例患者中,KIT基因突变发生率最高(47.6%),其次为NRAS(20.0%)、FLT3(18.4%)、ASXL2(14.3%)、KRAS(10.7%)、ASXL1(9.7%)。按基因功能分类,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发生率最高(76.4%),其次为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29.7%)。在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患者中,CBFβ-MYH11+ AML患者的OS有优于RUNX1-RUNXIT1+ AML患者的趋势(P=0.062)。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仅在RUNX1-RUNXIT1+ AML中检出,但对患者的DFS无明显影响(P=0.557)。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阳性且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预后最好。多因素分析显示KIT exon17突变为影响RUNX1-RUNXIT1+ AML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allo-HSCT能明显改善RUNX1-RUNXIT1+ AML患者的DFS(P=0.010)。结论合并KIT exon17突变的RUNX1-RUNXIT1+ AML患者预后差,allo-HSCT可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allo-HSCT也能使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V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21年8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63例HIV相关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生存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63例患者中,男57例(90.5%),中位年龄49(23~87)岁。主要病理类型为生发中心来源(GCB),为47例(74.6%)。29例(46.0%)患者合并淋巴结外病变,17例(27.0%)患者合并大包块(最大直径≥7.5 cm),20例(31.7%)患者伴随B症状。CD4+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03(4~1022)×106/L,49%(25/51)的患者CD4+细胞数<200×106/L,51%(26/51)的患者CD4+细胞数≥200×106/L。43.1%(25/58)的患者IPI评分0~2分,56.9%(33/58)的患者IPI评分 3~5分。78%(46/59)的患者Ann Arbor分期Ⅲ/Ⅳ期。16例(25.4%)患者未接受化疗,14例(22.2%)患者接受小于4个周期的化疗,33例(52.4%)患者接受4个周期及以上的化疗。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61.7%(29/47)的患者采用R-CHOP样方案,38.3%(18/47)的患者采用CHOP样方案。总体患者的1、2、3和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5.0%、53.8%、47.1%和43.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PS)评分2~4分(P=0.043)、IPI评分3~5分(P=0.001)、β2-微球蛋白升高(P=0.007)和全身化疗周期数<4(P<0.001)为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2.272,95%CI 1.110~4.651,P=0.025)、IPI评分3~5分(HR=3.562,95%CI 1.794~7.074,P<0.001),ECOG-PS评分2~4分(HR=2.675,95%CI 1.162~6.153,P=0.021)和化疗周期数<4(HR=0.290,95%CI 0.176~0.479,P<0.001)为影响OS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HIV相关DLBCL是最常见的HIV相关肿瘤,男性多见,1年内病死率高,化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淋巴瘤合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1例淋巴瘤合并PN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2(16~74)岁。10例患者PNS症状先于淋巴瘤出现,出现PNS症状至诊断淋巴瘤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11例患者中包括霍奇金淋巴瘤1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7例患者进行了肿瘤神经抗体的检测,2例阳性,分别为抗Ma2抗体和抗Yo抗体。11例患者中,PNS症状定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者3例,定位于周围神经系统者4例,定位于肌肉者3例。11例患者中8例在诊断淋巴瘤前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及皮肌炎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良好,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激素治疗获益不明显。11例患者在诊断淋巴瘤后均采用针对淋巴瘤的化疗。其中9例行疗效评估,7例为完全缓解,1例为疾病稳定,1例为疾病进展。淋巴瘤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PNS症状均获得极大改善。中位随访时间为42(4~95)个月。截至随访终止日期,11例患者中6例存活,3例失访,2例死亡,整组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结论PNS可累及神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可并发于各种类型的淋巴瘤。早期通过化疗达到肿瘤的完全缓解可使多数患者PNS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2.
&#x;    ೽    ê  ¬       ëú   ¯      í¯  Þ &#x;   &#x; ý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11):898
目的探讨影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总生存(OS)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906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的初诊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6例患者中,男439例(48.5%),女467例(51.5%),中位确诊年龄为57(18~91)岁。31.6%(276/874)的患者有血栓史,27.2%(232/852)的患者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4.6%(25/541)的患者伴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中位随访时间为54(95%CI 8~130)个月,5、10年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8%(95% CI 4.8%~6.7%)、11.1%(95%CI 9.3%~1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血栓史、WBC≥15×109/L、PLT≥450×109/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5 fl是OS的危险因素,脾脏左肋缘下可触及是OS的保护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4.3,95%CI 2.1~9.2,P<0.001)、PDW≥15 fl(HR=2.1,95%CI 1.1~4.0,P=0.023)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DW≥15 fl、<15 fl患者5年累积死亡率分别为8.6%(95%CI 5.9%~11.3%)、4.4%(95%CI 3.4%~5.4%)。国际工作组PV预后积分系统(IWG-PV)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5年累积死亡率分别为0.8%(95%CI 0.2%~1.4%)、4.0%(95%CI 2.7%~5.3%)、12.0%(95%CI 9.6%~14.4%)(P<0.05)。PDW对IWG-PV中危、高危患者的OS具有显著影响(HR=2.3,95%CI 1.2~4.2,P=0.009),而对低危患者没有影响(HR=3.1,95%CI 0.2~52.0,P=0.405)。结论年龄≥60岁和PDW≥15 fl是影响中国PV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IWG-PV预后积分系统适用于中国PV患者生存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P53基因突变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79例初诊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9例B-ALL患者中,34例(7.1%)TP53基因突变阳性,共检测到36个TP53突变,其中移码基因突变10个(27.8%),错义突变23个(63.9%),无义突变3个(8.3%)。共有34个(94.4%)突变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伴TP53基因突变组患者平均突变基因数目(2.3个)与无TP53基因突变组(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h阳性和Ph-like阳性患者在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TP53突变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3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TP53基因突变阳性组(χ2=4.694,P=0.030;χ2=5.080,P=0.024)。多因素分析中,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完全缓解(C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16例在第1次CR(CR1)状态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例移植后复发输注供者来源的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后获CR2。11例巩固化疗过程中复发的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6例行抗CD19 CAR-T细胞治疗,4例获得缓解且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缓解后桥接allo-HSCT,其中2例持续CR。结论伴TP53基因突变B-ALL患者中错义突变最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复发后CAR-T细胞治疗清除MRD后应尽早行allo-HSCT。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在allo-HSCT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输注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能获得较好的持续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16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髓、皮肤和其他部位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是否合并淀粉样变性分为两组,即合并淀粉样变性的MM(MM+AL)组和M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160例初诊MM患者中,MM+AL组42例,MM组118例。在临床特征方面,MM+AL组的受累轻链与非受累轻链差值(dFLC)明显高于MM组(P=0.039)。诱导治疗后MM+AL组较MM组有更高的总缓解率(85.7%对79.7%,P<0.05)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76.2%对55.1%,P<0.05)。中位随访26(0.25~41)个月,MM+AL组与MM组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的OS优于未移植组患者(P值均<0.05)。MM+AL组心脏受累患者的预后较MM组和MM+AL组非心脏受累患者差(P<0.001),中位OS时间仅为13个月。结论MM+AL患者和MM患者的鉴别诊断需行组织病理活检,尤其是dFLC明显增高患者。MM+AL组患者4个疗程诱导化疗后总体缓解率较MM组更高。MM+AL组累及心脏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IA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48例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IA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男28例,女20例,中位年龄34.5(2.0~74.0)岁,导致IAHLH的病原体中,病毒16例(33.3%),细菌17例(35.4%),寄生虫13例(27.1%),真菌2例(4.2%),患者发病至确诊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中位时间为40(10~160)d,发病至确诊为IAHLH的中位时间为67(23~270)d。患者起病时临床表现如下:发热48例(100%),脾大34例(70.8%),血细胞减低38例(79.1%),铁蛋白升高45例(93.8%),甘油三酯升高7例(14.6%),纤维蛋白原降低17例(35.4%),NK细胞活性减低26例(59.1%),可溶性CD25升高35例(74.5%)。25例(52.1%)患者起病时伴淋巴结肿大。明确导致HLH的病原体后尽快减停细胞毒药物及激素并应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36例(75.0%)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3.3%(14/15)的寄生虫及真菌所致IAHLH患者获得了病情缓解,细菌及病毒相关IAHLH仅有66.7%(22/33)的缓解率。患者5年预期总生存(OS)率为72.3%(95% CI 50.3%~69.8%),多因素分析显示,总胆红素大于2倍正常上限(OR=20.0,95% CI 1.1~378.3,P=0.046)及诱发HLH的病原体感染未控制(OR=19.9,95% CI 2.9~134.5,P=0.002)为预后不良因素。结论非EB病毒病原体所致IAHLH预后较好,诊断后应尽快减停细胞毒药物及激素,有效控制病原体感染为关键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AML-MRC患者基因突变谱系并探讨影响移植预后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20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75例AML-MR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5例患者分为:H组[既往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或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病史]、C组(新诊断的AML-MRC伴MDS相关细胞遗传学异常)和M组(新诊断的AML-MRC伴多系发育异常),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以及对移植预后的影响。对43例患者行骨髓靶向二代测序(137个基因)。结果①75例AML-MRC患者,男41例,女34例,中位年龄41(18~5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5(95% CI 30~49)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78个月(95%CI 23个月~未达到)。移植后3年OS率为57.1%(95%CI 45.6%~71.4%),无事件生存(EFS)率为52.0%(95%CI 40.8%~66.1%),累积复发率(CIR)为26.8%(95%CI 16.6%~30.0%),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22.7%(95% CI 13.2%~33.8%)。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处于非第1次完全缓解(CR1)状态是移植后OS和EFS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5/5q−染色体核型异常、移植后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GVHD)。②75例患者中H组59例(78.7%),其中20例转化为白血病(转白)前曾接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C组9例(12.0%),M组7例(9.3%)。M、H、C组移植后3年OS率分别为71.4%(95%CI 44.7%~100.0%)、55.0%(95%CI 41.8%~72.5%)、55.6%(95% CI 31.0%~99.7%)(P=0.700),EFS率分别为71.4%(95%CI 44.7%~100.0%)、46.5%(95%CI 34.0%~63.8%)、55.6%(95%CI 31.0%~99.7%)(P=0.600);原发性AML-MRC与继发性AML-MRC相比,移植后3年OS、E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9%(95%CI 41.9%~91.4%)对55.0%(95% CI 41.8%~72.5%),P=0.600;61.9%(95%CI 41.9%~91.4%)对46.5%(95%CI 34.0%~63.8%),P=0.400]。转白前接受去甲基化治疗(20例)与未接受去甲基化治疗(39例)患者比较,转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16~937)d对162(9~3167)d,P=0.804],且两组患者OS和E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P=0.700)。③对43例(57.3%)患者骨髓样本行二代基因测序,共发现73个突变类型,检出率最高的是U2AF1(11例,25.6%),其他检出率>10%的突变包括RUNX1(10例,23.3%)、NRAS(10例,23.3%)、ASXL1(6例,14.0%)、PTPN11(5例,11.6%)、TET2(5例,11.6%)。单因素分析显示U2AF1[P=0.875,HR=1.110(95% CI 0.295~4.195)]、RUNX1[P=0.685,HR=0.728(95% CI 0.157~3.375)]、NRAS[P=0.919,HR=0.923(95%CI 0.196~4.334)]突变对移植后OS没有影响。结论−5/5q−染色体异常、未发生慢性GVHD、移植前非CR1状态是影响AML-MRC患者移植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MHC亚组分类不是影响移植预后的因素;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可能无助于延缓MDS患者转白以及延长移植后OS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骨髓红系造血的代偿特征,探究不同程度贫血对骨髓造血代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确诊的HS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以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作为替代参数,评估骨髓红系造血代偿能力,并对不同贫血程度HS患者红系造血代偿进行比较。结果① 302例HS患者中代偿性溶血病(代偿组)115例,轻、中、重度贫血(失代偿组)患者分别为74、90、23例。② 失代偿组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HGB呈负相关(rs=−0.585,P<0.001)。③ HS患者的中位网织红细胞计数(ARC)0.34(0.27,0.44)×1012/L,约为正常人的4.25倍,最大ARC 0.81×1012/L,约为正常人的10倍;代偿组的中位ARC 0.29(0.22,0.38)×1012/L,约为正常人的3.63倍,失代偿组中位ARC 0.38(0.30,0.46)×1012/L,明显高于代偿组(z=4.999,P=0.003),达正常人的4.75倍。④代偿组的ARC与HGB呈负相关(r=−0.177,P=0.002);失代偿组ARC与HGB呈正相关(rs=0.191,P=0.009),轻、中、重度贫血组间AR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88,P=0.101)。⑤ 轻、中、重度贫血组的中位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分别为13.1%(9.1%,18.4%)、17.0%(13.4%,20.8%)、17.8%(14.6%,21.8%),轻度贫血组IRF小于中度及重度贫血组(Padj值均<0.05),而中度和重度贫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j=1.000);轻、中、重度贫血组的中位新生网织红细胞计数分别为5.09(2.60,7.74)×1010/L、6.24(4.34,8.83)×1010/L、7.00(3.07,8.22)×1010/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1,P=0.214)。结论HS骨髓红系造血代偿随不同程度红细胞减少而增加,维持HGB在正常水平;而一经贫血发生,造血代偿即已达最大水平,不因贫血加重、EPO增加而进一步代偿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伴ASXL1基因突变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初诊非M3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ASXL1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基因突变检测采用二代测序法。结果①初诊且资料完整的256例AM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SXL1突变阳性(ASXL1+)47例,阴性(ASXL1)209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92例、中年组(45~59岁)92例和青年组(≤44岁)72例。②与ASXL1患者相比,ASXL1+患者年龄大、WBC高、首疗程完全缓解(CR1)率低(P值均<0.05)。老年组ASXL1+患者WBC、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高于ASXL1患者(P值均<0.05);青年组ASXL1+患者WBC高于ASXL1患者(z=−2.314,P=0.021)。③ASXL1突变与IDH2突变相关(P=0.018,r=0.34)。在ASXL1+患者中,高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组(VAF>40%)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高于低VAF组(VAF<20%),且碱基重复和替换突变患者的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高于缺失突变患者(P值均<0.05)。④ASXL1+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均短于ASXL1患者(10个月对20个月,10个月对 17个月;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示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20%、复杂核型、TET2突变均为影响ASXL1+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伴ASXL1突变非M3型AML患者初诊时WBC、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均高,CR1率低,OS及PFS时间短。ASXL1突变患者中高VAF、碱基重复和替换突变与预后不良有关,异常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高、复杂核型和TET2突变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CEBPA基因突变的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病因及转归,提高对家族性白血病的认识。方法调查一个伴CEBPA基因突变AML家系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征、转归及预后并绘制家系谱。对先证者采集骨髓及口腔黏膜细胞,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采集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10人诊断为AML,其中男4例,女6例,中位年龄9(3~48)岁。10例患者中,6例死亡,其中4例未进行治疗,1例患者化疗后生存3年复发死亡,1例采取中药及支持治疗生存2年后死亡。4例患者生存,1例接受化疗患者生存达15年,3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至随访截止,生存时间分别为6、9、28个月。对先证者及8名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进行基因测序,发现5例存在胚系CEBPA TAD p.G36Afs*124突变,其中4例确诊为AML,1例随访至今未发病。结论伴CEBPA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ML多在儿童及青壮年期发病,具有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外显率,通过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8例SDRPL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骨髓和脾脏病理、疗效与预后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位年龄54(42~69)岁。确诊时均表现为明显的脾脏肿大,多有淋巴细胞升高,PET/CT显示脾脏代谢不高或轻度增高。临床分期均为Ⅳ期,累及脾脏、外周血和骨髓,未见外周淋巴结受累。肿瘤细胞胞质丰富,易见短毛刺状突起。脾脏病理可见形态均一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脾窦及脾索,白髓萎缩。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多表达CD19、CD20、CD79α等B细胞抗原。中位随访35.5(4~60)个月,脾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免疫化疗可使7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1例伴CCND3 P284A和MYC S146L突变的患者在脾切除术后1个月进展为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在随访16个月时死亡。结论SDRPL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呈惰性病程。患者大多可获得长期生存,但进展为B-PL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