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小儿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对照组(全身麻醉)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意外,未见明显波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麻醉效果满意率高,术后出现尿潴留例数少,刺激患儿可睁眼或肢动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确切,且麻醉用药量少,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郭雪林  孙红梅 《江苏医药》1999,25(10):797-797
我院1992年4月~1997年12月,应用骶管阻滞麻醉于新生儿手术6O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象:全组60例,男50例,女10例,日龄4h~28天,体重2.8~4.5kg。先天性无肛10例,脐迹6例,腹裂4例,肥厚性幽门狭窄18例,肠梗阻22例。均采用单次骰管阻滞,并辅助基础氯胶酮和安定,本组手术时间为3O分~2小时3O分,平均1小时ZO分。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O.ling,氯胺酮lins/ks或安定0.Zing/kg静脉注射。取左侧B啦,用7号针尖经能裂孔行能管穿刺,进入能管腔后,注气无阻力,回抽无血液或脑积液,注入O.l%地卡因,剂量为1~l.sing…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手术106例,均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小儿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手术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对小儿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而且苏醒快,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及新生儿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其对静脉全麻及静吸复合全麻耐受较差,麻醉风险增高。而骶管麻醉由于操作简单,全麻药用量小,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轻,可应用于多种小儿手术,既便于术中管理,又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联合单次骶管神经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50例4~9岁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全麻组和联合组2组。观察2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每小时用量,麻醉效果、并发症及麻醉方式改变等情况。结果:全麻组的平均动脉压(MAQ)和心率(HR)在术中(T1)、停药后5分钟(T2)、苏醒时(T3)均高于联合组(P<0.05),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每小时用量联合组明显少于全麻组(P<0.01)。2组患儿在诱导合作、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苏醒时间、麻醉方式改变等方面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全麻联合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可以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顺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5):96-97,100
目的:研究髂筋膜+骶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05~2020-06我院76例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将常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为常规组(n=37),在全身麻醉联合髂筋膜+骶丛阻滞分为实验组(n=39).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完成时以及术后12h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起效时间均更长(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结束后0.5h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以及术后12h,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5%(4/39)与常规组16.21%(6/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骶丛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较高,阻滞时间更长,且镇痛效果更高,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以及麻醉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切皮时和拔管后的HR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在切皮时、术中45 min以及拔管后的MAP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适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联合浅全麻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对儿茶酚胺、血清皮质醇、血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腹部手术新生儿,随机等分为全麻组(Ⅰ组)、骶管阻滞组(Ⅱ组)、骶管阻滞联合浅全麻组(Ⅲ组)。三组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后10min(T1)、手术中(T2,手术刺激最强烈时)、术毕(T3)、术后24h(T4)、48h(T5)取静脉血测定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糖浓度,监测MAP、HR、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诱导后Ⅰ组儿茶酚胺、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术中Ⅰ、Ⅱ组儿茶酚胺、皮质醇变化相似,Ⅰ组较Ⅱ组升高显著,持续到术后24h,至48h恢复,Ⅲ组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组术中呈高血糖反应,Ⅱ、Ⅲ组术毕有低血糖趋势。与T0比较,Ⅱ组除诱导后SpO2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时点HR、MAP、SpO2均显著下降(P<0.05),Ⅰ、Ⅲ组SpO2显著上升(P<0.01);与Ⅲ组比较,Ⅰ组诱导后的HR、MAP显著增快或升高(P<0.01),Ⅱ组SpO2、MAP诱导(后至术毕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底管阻滞联合浅全麻用于新生儿腹部手术,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是新生儿腹部手术最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林  杜建丽 《中国药师》2007,10(2):191-192
骶管阻滞麻醉是经骶裂孔穿刺,注射局麻药于骶管腔以阻滞骶脊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方法。该法属于低位硬脊膜外神经阻滞,且阻滞范围广、镇痛效果满意,适用于直肠、肛门、会阴部等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联合基础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0例择期小儿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S组(骶管麻醉组)和K组(氯胺酮麻醉组),S组和K组患儿均在麻醉复苏室内行基础麻醉,S组患儿加用骶管麻醉,观察患儿在围麻醉期生命体征的变化,氯胺酮用量,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患儿苏醒时间和术后安静程度。结果 S组患儿氯胺酮用量、患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明显少于K组,S组患儿明显安静于K组患儿。结论小儿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易操作,效果确切满意,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下腹部和会阴部手术新生儿40例,应用0.25%罗哌卡因行骶管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结论:0.25%罗哌卡因应用于新生儿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上腹部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心率为(75.21±2.34)次/分,手术时间为(122.23±10.21)min,术后镇痛时间为(432.21±35.43)min;对照组麻醉后心率为(66.21±2.12)次/分,手术时间为(156.32±11.56)min,术后镇痛时间为(198.24±15.43)min,观察组在麻醉后心率、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术后出现恶心2例,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具有镇痛效果好、应激反应小、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7例。给予甲组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给予乙组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肛肠手术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强,且持续时间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全麻联合骶管阻滞与单纯全麻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月西基础麻醉加骶管神经阻滞是婴幼儿下腹部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骶管阻滞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全麻的辅助措施,也可采用套管针法持续骶管阻滞,在手术结束时用于术后镇痛,特殊情况下在高危婴幼儿还可用来替代全身麻醉。本院自2005年以来对348例4岁以下小儿手术中,应用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其中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215例(I组),单纯全麻133例(II组),麻醉方式的选择为随机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盆腔手术多为下腹部切口 ,术中又需要进行盆腔深部或直肠、阴道操作 ,要求麻醉阻滞平面广 ,下胸段和骶神经都要阻滞完善 ,以达到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为此 ,我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骶管阻滞用于该类手术 ,并与传统的一点穿刺法和两点穿刺法连续硬膜外阻滞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5例病人 ,男 32例 ,女 43例 ,ASA ~ 级 ,年龄 18~ 6 4岁 ,体重 46~ 6 5 kg。手术时间 10 2~ 30 6min。手术种类为子宫切除 2 4例 ,直肠癌根治术 44例 ,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 7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5例。1.2 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某院行肛肠手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非超声引导的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调整次数、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麻醉成功率、麻醉后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穿刺调整次数、起效时间、疼痛时间、Ⅲ级麻醉率、出血和神经损伤均低于对照组,而穿刺时间、I级麻醉率、麻醉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Ⅳ级麻醉率、尿潴留、恶心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的定位准、麻醉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是肛肠手术中可视化、安全和可靠的麻醉技术,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儿手术患者作为一特殊的病患群体,因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家庭构成中的特点而广受关注,尤其是基层医院,受其医疗设备,技术水平及其就医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所限,安全、高质量及其相对经济的麻醉技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我们分别收集了我院静脉全麻复合骶麻组20例和单纯静脉全麻组2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个月~6岁腹股沟斜疝或睾丸鞘膜积液患儿共40例(全部病例无凝血功能异常、无局麻药过敏史、无局部感染及先天性疾病),体重10~22kg,AsAⅠ-Ⅱ级。分  相似文献   

18.
骶管麻醉是经骶裂孔而达骶部硬脊膜外腔阻滞的方法,因小儿皮下脂肪少.骶裂也变异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小儿。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施行小儿骶管阻滞16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冰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55-1856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麻醉科行麻醉患儿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术前、切皮、术中、术毕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麻醉疗效及苏醒时间。结果两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观察组切皮、术中及术后BP、HR、RR、SpO2平稳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追加次数及体动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应用中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操作方法简单、苏醒时间短、麻醉用药少、经济实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小儿腹部以下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与骶管阻滞麻醉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妇科阴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组(A组),骶管阻滞麻醉组(B组)。A组:当患者摆好截石位后,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起始靶浓度设定为0.5ng/mL,然后每分钟逐渐增加0.5ng/mL,直至靶浓度达到2.5~3.0ng/mL后,维持靶浓度剂量;B组:以7号注射针头行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缓慢注入局麻药1.2%利多卡因15~20mL,内含0.25%布比卡因及1:20万肾上腺素。结果A组从麻醉开始至手术开始的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1)。两组心率、MAP无明显变化,均呼吸平稳,无呼吸暂停或呼吸停止的现象发生,在常规面罩吸氧状态下,SPO2>96%。A组: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术者麻醉效果非常满意,麻醉成功率为100%;B组:4例骶管阻滞麻醉失败,改为瑞芬太尼麻醉。46例患者对镇痛、镇静效果满意,术者对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成功率为92%。结论瑞芬太尼梯阶式靶控输注用于妇科阴式手术,是安全可行且易于掌握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