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目的:显示手太阴肺经在虚拟人上的体表循行路线。方法:通过定义腧穴为控制点,并适当插值,合成骨架曲线,实现面绘制,重建经脉管状模型。结果:重建后的经脉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上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初步实现了手太阴肺经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为构筑经络研究平台提供了数据载体。  相似文献   

2.
引言经络系统的发现,以及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在长期实践观察中,通过分析与归纳,认识到各经循行的通路,与病候反映的部位,以及腧穴主治的范畴,三者都是一致的。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通路:自中焦始,属肺,从肺系(喉管)横出腋下,行臑内侧前缘,循臂内直出大指之端;而它所反映的病候(根据灵枢经脉篇所纪)为胸满、喘咳、肩臑臂内侧前缘痛等症;至于肺经的腧穴主治重点(根据历代文献总结与临床经验),同样是咳嗽、胸满、咳血、干  相似文献   

3.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手太阴肺经乃气血流注之始,对其进行讨论有助于加深对经络的进一步认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整理、总结与手太阴肺经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手太阴肺经循行及自身特性、肺脏与经络气血生成和运行的关系、阴阳和子午流注与手太阴肺经等方面探讨手太阴肺经作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的理论基础,以期为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激光针灸肺经原穴太渊穴实验,观察正常人沿手太阴肺经循行线温度的变化,探讨人体经脉循行路线的规律。方法激光针灸刺激肺经原穴太渊穴,使用热层析分析仪观察和记录正常人沿手太阴肺经循行线温度的变化。选取经脉线上穴位点、经脉线上非穴位点以及非经非穴旁开对照点进行温度值变化分析,并用配套软件处理得到温差效果图。结果激光针灸刺激太渊穴后,形成了与传统中医理论基本一致肺经循经高温线。结论激光针灸刺激肺经原穴太渊穴会引起正常人手太阴肺经循行线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正>经脉循行是《经络腧穴学》的重点内容。十四经的循行路线,联络的脏腑、器官、组织是经穴功能主治和临床应用的基础,是针灸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然而,经脉循行文字古奥,路线复杂,学生常感觉理解困难,记忆更难,是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由总及分,再由分汇总的经脉循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获得了较好效果。以循行较复杂,腧穴较多的足阳明胃经为例介绍这种经脉循行学习方法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饶泽华  岳增辉 《河南中医》2021,41(2):185-187
肺经是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起始经脉,其起始穴是气血在体表经脉循行的起点,然而肺经起始穴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这与肺经起始穴的争议不无关系.对于云门、中府何者为肺经起始穴的争论,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穴起中府"之说始于《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认为,手太阴肺经经气从云门穴发出,肺经起始穴应为云门穴.从穴位名称分析,...  相似文献   

7.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3):19-19
1 在经络系统中,沟通机体内外上下的主要是手三阴、足三阴及手三阳、足三阳共十二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下络大肠,  相似文献   

8.
三阴交作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阴肾经理应循行至此相交。但教学中发现存在分歧。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三阴交的不同定位可能是造成足三阴经在三阴交穴相交与否的主要原因。结合腧穴主治及经脉特点,内踝高点上八寸处可能是足三阴经交会之处,因此足三阴经循行路线在三阴交穴并非绝对相交,明确这一内容对于正确理解足三阴经的经脉循行及经络腧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1、十二经脉为什么先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手太阴肺经起子中焦的意义何在? 十二经脉的气血传注为“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然而,为什么经脉循行和经穴往往从手太阴肺经谈起?关于这一问题细加考究也不无道理。从肺的位置谈,肺为华盖,居五脏六腑之上而朝百脉,又为三焦中之上焦,从肺的生理功能讲,肺主气、主宣发、主肃降,上焦若雾露之溉,洒陈五脏六腑。而经脉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为气血运行的通路,气与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人形  相似文献   

10.
1辨经记忆法 根据腧穴的所属经脉记忆腧穴。人体361个经穴,若能辨“经”记忆,便能提纲挈领,执简御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穴皆属于手太阴肺经腧穴,手太阴肺经属肺,联系咽喉,故上述腧穴均可沿疗咳嗽、哮喘等肺病和咽喉  相似文献   

11.
谷忠悦 《中医教育》2008,27(6):51-52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基础课.其中经络的十二经脉循行是教学重点,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灵枢·经脉》中有关循行的原文。由于教学内容抽象乏味,导致课堂效果欠佳。快速记忆挑战法以激发学习主体的主动学习动机为目的.不仅在教学活动的形式上进行改革.还将现代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和组织的具体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一、请写出十四经的名称并例举一经的简要经脉循行他们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  相似文献   

13.
从腧穴定位法的合理综合运用,腧穴密集区域的准确定位及区分,经脉循行分布、气血流注、联络脏腑器官的规律及意义和腧穴功效主治的理解记忆四大方面分析经络腧穴学教学难点,分享教学经验。包括首选体表标志法、加用骨度分寸法、辅以手指同身寸法和简便取穴法来定位腧穴;临近经络位置相近的腧穴借助图文或者顺口溜加深理解和记忆;结合特定穴教学,横向联系梳理经络循行流注、联络器官的规律;按照近治、远治和特殊治疗作用分析理解记忆腧穴功效主治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摘要]教学方法;针灸;经络腧穴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络状态。方法:应用八十道同步经络能量检测仪检测井穴、原穴的能量值,根据能量值的差异观察经络的虚实状态。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经络分布无论井穴、原穴均表达上实下虚,手经实象、足经虚象;左右经脉有程度差异;手经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排序为首,原穴足少阳胆经排序为第一异常。结论:61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经络检测提示左右井穴与原穴均为上实下虚的表达,其中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异常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关注经脉的循行、病候、腧穴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及操作事项等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络腧穴学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临床因素,导致学生腧穴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取穴依赖体位的摆放、腧穴的学习和操作脱节。因此,在目前的混合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临床技能的穿插,在Moodle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以及实验操作课等方面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并且安排见习课程,搭好经络腧穴学习与临床运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正> 足少阳胆经是十二经中在头面部循行较为复杂的经脉之一,历代医籍记载与图示各有出入,使不少入门习医者颇感困惑。最新修订的中医教材《针灸学》,虽在描述上以《灵枢·经脉篇》为主要依据,但其图示是不尽附合经旨的(见图1)。图中可见,足少阳胆经在头面瞳子髎与听会之间这段经脉中,出现了经脉与支脉在同段经中逆行反向的循行。我们认为这给学习针灸经络的人,造成了不应有的混乱,为此,试就胆经头面部之循行叙管见如下: 首先,十二经脉的走向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具体地讲,营气又叫血气,其在经脉中的流注次序是:它起源于手太阴肺经,按十二经传注到足厥阴肝经,复注于手太阴肺经。这样,构成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联接而逐经相传,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血气传注系统,既然这是条公认的规律,那么同经脉中血气反向对流则是不能成立的。再从古人对“迎随补泻”的论述看,尽管历代医家对此持不同见解,然而大多数医家对经  相似文献   

17.
《内经》肺病证候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内经》全文 ,从以下几方面对肺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①肺的证候特点基本上是以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为依据呈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肺脏证候经常伴随着全身范围的外感症状 ;②肺病证候体现了肺脏的藏象特点 ;③《素问》及《灵枢》中描述肺的证候 ,明确提及了“虚”证及“实”证。以上几点说明《内经》时代的医家认识肺病证候遵从手太阴脉的经脉循行规律 ,且注重了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8.
39.经络的组成?答:经络的组成,主要包括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络脉(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40.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及循行规律?答:流注次序,即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红外成像技术探索气功锻炼前后意识对经络经气的调控能力。方法:应用远红外成像技术对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检测,分别观察气功锻炼前后意想与不意想两手手太阴肺经经脉的红外热图变化。结果:气功锻炼2周后意想手太阴肺经经脉发热3min,发现左右两手尺泽、太渊、鱼际穴温度升高,与未意想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功锻炼可以加强意识对经络经气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灵枢·经脉》篇,是专门讨论人体十二经脉循行的篇章。它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和循行的具体部位与走向,从而阐明了营气在人体内运行环周的规律,并在所述各条经脉具体循行路径的后面,分别叙述了十二经脉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动所出现的病侯,这里且举所载肺手太阴经脉之文为例,它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