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艳芳 《中外医疗》2014,(16):150-151
目的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早期了解婴儿听力损失状况,以便早期干预,减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方法以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为准绳,应用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的初筛及复筛。初筛一般于婴儿出生后(48-72)h进行。复筛于出生后1个月进行。复筛未通过的婴儿应于3-6个月进行医学诊断、听力评估。此外,该研究还对204例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早产等具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①需初筛正常新生儿13928例;实际初筛人数13231例;初筛率为95.00%;初筛通过率为91.00%。需初筛高危新生儿204例,均接受初筛;初筛通过率为63.73%。②需复筛正常新生儿1191例;实际复筛人数1072例;复筛率为90.01%;复筛通过率为82.00%。74例高危新生儿需进行复筛;实际复筛人数74例;复筛通过率43.24%。③与正常新生儿相比,高危新生儿初筛率及复筛率更高,复筛及初筛通过率更低(P〈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早期了解婴儿听力损失状况具重要意义,我们应将具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及早产等高危因素的婴儿作为重点筛查对象,以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为准绳,进行听力筛查,以便早期干预,减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普通产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研究胎龄与初筛通过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2 399例新生儿(普通产房新生儿945例,NICU病房新生儿1454例)做听力筛查,初筛为出生后1~5 d行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OAE)检查,初筛未通过者出生后42 d内接受第2次OAE复筛。复筛未过者在3个月内行诊断性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结果:我院新生儿筛查率98.7%;初筛通过率82.33%,其中普通产房初筛通过率91.53%,NICU初筛通过率76.36%;初筛未通过者中复筛率86.08%,失访率13.92%;复筛通过率90.14%,其中普通产房复筛通过率89.70%,NICU新生儿复筛通过率90.02%,ABR确诊听力障碍者8例,听力障碍发生率3.3‰。初筛假阳性率17.3%,复筛假阳性率7.84%。NICU新生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普通产房新生儿初筛通过率(P<0.05),普通产房和NICU复筛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筛通过率随着胎龄的减少而降低(r=1)。结论:提高对NICU患儿听力复筛的重视,加强孕产期的处理足月生产,对早产儿纠正胎龄后筛查以提高筛查通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案中两种不同方式的初筛通过率,探讨产前宣教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将940例在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产前宣教组(A组500例)和筛查宣教组(B组440例)。新生儿出生后3-5d,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结果 A组初筛通过率97.00%,复筛通过率99.40%,失访率13.33%。B组初筛通过率94.09%,复筛通过率97.04%,失访率46.15%。结论产前宣教可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通过率、回访率,降低失访率,有利于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生儿听力筛查预约回执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县所有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实施听力筛查,分别采用口头宣教(对照组)和应用新生儿听力筛查预约回执单(观察组)筛查方法,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初筛筛查率为74%,漏筛率为26%;观察组初筛筛查率为90%,漏筛率为10%。对照组未通过者复筛率为85%,漏筛率为15%;观察组复筛率为94%,漏筛率为6%。结论临床应用听力筛查预约回执单可以增强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知度,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率及复筛率,确保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王禾  张莉  罗小珊 《四川医学》2011,32(1):98-100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获得本地区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基本信息,以便进行早诊断早干预。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仪器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1个月~42d进行听力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个月内到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确诊为听力障碍者再进行相关医学干预。将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作为高危组与同期正常新生儿作对比,比较初筛通过率和复筛通过率。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1109例,初筛率73.93%,初筛通过率69.74%,335例需复筛,实际复筛101例,复筛率29.79%,最后确诊2例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发生率1.33‰。高危组初筛通过率和复筛通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例听力障碍患儿均为高危新生儿。结论 DPOAE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简单、方便、有效,对高危新生儿应进行重点筛查。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应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筛查程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长治市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同步筛查结果,为同步筛查的普遍开展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选取长治市2013年6月—202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于出生后48 h后至出院前进行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听力筛查,同时采集其足跟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 (35del G,176_191del16,235del C,299_300del AT)、GJB3(538C>T)、SLC26A4 (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 RNA(1555A>G,1494C>T)。初筛未通过者30~42 d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龄进行二次听性脑干反应复筛,未通过者行听力诊断。对两种联合筛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6月—202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244 454例,其中223 617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筛查率91.48%,共有28002例未通过初筛,初筛未通过率为12.52%,完成复筛22 442例,复筛率为80.14%,复筛未通过3 264例,复筛未通过率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了解新乡市长垣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方法采用TEOAE筛查仪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出生的6 90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 d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转诊至郑州儿童医院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学诊断并电话随访、跟踪。结果同期间共出生新生儿8 240人,6 908例接受筛查,筛查率83.83%(6 908/8 240),初筛通过6 149例,通过率为89.01%(6 149/6 908),未通过759人,42 d实际复筛402人,复筛率52.96%(402/759),复筛通过350例,通过率87.06%(350/402)。未通过52人,40例接受诊断性评估,最终确诊8例听力损失,其中足月儿3例,高危儿5例(早产儿3例、高胆红素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6‰(8/6 908)。结论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新生儿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6‰;新生儿听力初、复筛率偏低,听力高危因素儿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减少听力语音障碍的发生;通过本地特征分析,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在该院出生的503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于42~90d后接受听力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结果筛查新生儿5036例,初筛率74.3%,初筛通过率89.5%,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率46.6%,复筛通过率46%,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实施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是可行的,但复筛率有待提高,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听力筛查模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市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状况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对我市2009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出生的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活产数104 947人,实际初筛人数为86 294人,初筛率82.2%,初筛未通过率为12.34%;实际复筛率是76.64%,复筛未通过率为18.21%。确诊听力障碍人数为131人,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52‰。结论我市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吻合,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最有效方法,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其对新生儿语言发育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7月在本院出生,并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并接受新生儿听力初筛和复筛的新生儿48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听力筛查分为出生后(2~3)天为初筛,出生后42天为复筛,两阶段筛查初筛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复筛采用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BR)共同筛查,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再次来院进行筛查。结果:观察组48例(96耳),初筛通过82耳(通过率85.4%);对照组50例(100耳),初筛通过95耳(通过率9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8,P〈0.05)。复筛时观察组48例(96耳),复筛TEOAE通过85耳(通过率88.5%);复筛DPOAE通过83耳(通过率86.5%);复筛ABR通过82耳(通过率85.4%);对照组49例,其中1例未来复筛(98耳),复筛TEOAE通过96耳(通过率98.0%);复筛DPOAE通过98耳(通过率100%);复筛ABR通过98耳(通过率100%);两组差异在TEOAE、DPOAE、ABR均有统计学意义(依次χ2=6.879,P〈0.01;2=14.223,P〈0.01;χ2=15.403,P〈0.01)。结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类患儿进行听力两阶段筛查非常重要,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分析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部分高危因素。方法:采用耳声发射技术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出生和NICU入住的86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正常足月儿组:初筛通过率92.9%,复筛通过率94.5%,总通过率99.6%。NICU组:初筛通过率78.9%,复筛通过率82.6%,总通过率96.3%。早产组、新生儿窒息组、高胆红素血症组初筛通过率分别是74.6%、79.4%、85.3%。结论:NICU组听力筛查通过率较正常足月儿组低,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是影响听力的部分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黄素玲 《大家健康》2013,(4):138-139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案中不同的初筛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350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为出生3日新生儿,共2200例,B组为出生30日新生儿,共1300例。分别在出生后第3d、第30d时给予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力筛查。1个月后复筛未通过者,复筛为阳性者,转至听力评估中心诊断。结果:经过筛查后,A组初筛合格率为82.3%,复筛合格率86.1%。B组初筛合格率94.2%,复筛通过率63.5%。两组新生儿的初筛合格率、复筛合格率、总合格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转诊率为1.71%,B组转诊率为1.80%,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5例新生儿最终确诊属于听力损失。结论:针对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在出生后30d时筛查,可增加初筛合格率,减少复筛例数,节省筛查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晓泽 《中外医疗》2010,30(17):142-142
目的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顺利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方法采用筛查前、筛查时、筛查后健康教育。结果我院分娩的新生儿初筛率98%,初筛通过率94%,复筛率100%,复筛通过率95%,转诊率3%,转诊漏筛率0。结论有效全面的健康教育是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黄桂芳 《当代医学》2011,17(13):90-91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34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出生后3~7d的新生儿。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3400名新生儿中,初筛通过3039例,初筛通过率89.4%(3039/3400),其中361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于42d在门诊进行复筛,复筛通过率90.1%(325/361)。未通过最终复筛的36例新生儿全部进行双耳的ABR测试,确诊听力损失13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4.3%(13/3039)。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尽早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从而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19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为真正做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方法:采用丹麦Madsen电子公司出品的手持式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筛查,通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发现、早诊断。结果:初筛率84.8%,初筛未通过率5.1%,复筛率63.7%,复筛未通过率25.0%,最终确诊率0.9‰,假阳性率88.9%。结论:提高早期听力筛查工作质量,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11年11月博州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02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为出生后1~5d的新生儿.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3023名新生儿中,初筛通过2900例,初筛通过率96%(3023/2900),其中12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于42d在门诊进行复筛,复筛通过率96%(118/123.未通过最终复筛的5例新生儿全部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测试确诊.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的筛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尽早发现听力损伤患儿,从而积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筛查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从而进行早期预防宣传及早期诊断和干预. 方法 应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在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4年11月以来出生的3696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性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3月龄时转北京市儿童听力筛查中心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 3768例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有3696例(筛查率98.09%)接受了听力筛查,初筛通过3397例(通过率91.91%).299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290例接受42天门诊最终复筛,最终复筛率96.99%,通过262例(复筛通过率90.34%),未通过最终复筛的28例新生儿全部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13例,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3.52‰,初筛假阳性率为7.11%,全部筛查程序的假阳性率为0.41%.假阴性率为0.00%. 结论 平谷区局部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高于国内外标准.通过筛查可使新生儿听力损失做到早期宣传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更为有效地促进婴幼儿正常的语言发育,同时提高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18.
518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琼 《西部医学》2011,23(5):924-925
目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进行探讨,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听力障碍的患儿,以便及时干预治疗。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听力筛查仪进行初筛,未通过的在生后42 d左右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则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结果听力筛查初筛率99.62%,初筛通过率96.53%;复筛率98.89%,复筛通过171例,复筛通过率96.07%;异常率0.58‰,异常发生率低于国内发生率(0.3%)。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和必要;TEOAE具有客观、敏感、准确、操作简便、无创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临床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甘金梅 《中外医疗》2013,(28):178-179
目的对15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2012年12月入住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150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听力筛查,并对所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听力筛查的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15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进行听力筛查之后,初筛通过率67.33%,未通过率32.67%;又将49例未通过的早产儿在出生40~60 d内进行复筛,复筛通过率85.71%,未通过7率14.29%;再将7例复筛未通过的早产儿进行听力测试与诊断,经诊断后,有3例确诊为听力障碍,占总受测儿的2.00%。结论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听力障碍发生率高,且胎龄、并发症对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关系,对早产儿进行听力复筛与听力测试十分地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并寻找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听力筛查83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本组共832例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初筛查率为92.44%;初筛通过率未80.52%,未通过率未19.47%;复筛率为95.67%,复筛通过率未67.74%,复筛未通过率未32.25%;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听力损伤家族史、耳道闭锁、耳道畸形、早产儿等均是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结论:采用新生儿听力筛查方式可及时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情况,并给予诊断以及干预治疗,促进听力损伤对新生儿产生的影响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