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预包装零食的消费现况及其特点,为开展中小学生预包装零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5个区10所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共1061名,其中男生543名,女生518名;采用频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中小学生过去6月预包装零食的食用频率及每次平均食用量。结果排在前四位的预包装零食报告消费率依次为:糖果巧克力类(89.5%)、饼干(88.0%)、西式糕点类(85.8%)和膨化食品类(84.6%)。中小学生每天通过预包装零食摄入能量的中位数为997 kJ,蛋白质4.4g,脂肪11.7g,碳水化合物26.9g,钠232mg。通过预包装零食摄入的能量及营养素主要来源于饼干类、膨化食品类、西式糕点类、肉鱼类、豆类制品和坚果类。结论上海市中小学生预包装零食来源的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平均摄入量处在合理水平,但部分学生预包装零食摄入过多。学校、营养健康工作者及家长应相互沟通,帮助中小学生合理地选择预包装零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市场上主要预包装食品中钠含量的分布状况,为我国食品工业减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市场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记录和分析了3619条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数据,对各类食品逐级分类进行钠含量统计,获得中位数及四分位数。结果在各类预包装食品中,方便面、挂面、速冻馄饨、薯片虾条、果脯蜜饯、豆干制品、肉制品类、调味品类等食品钠含量500 mg/100 g,属于高钠食品。其中,除调味品类外,腌腊肉制品(4315 mg/100 g)、海苔零食(2420 mg/100 g)、方便面(1990 mg/100 g)以及熟肉干制品(1490 mg/100 g)等钠含量中位数较高。结论我国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钠含量分布范围广,部分预包装食品钠含量较高,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北京市6~17岁儿童青少年经零食摄入咖啡因的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通过自制专项问卷调查获得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和延庆区881名6~17岁儿童青少年(男生432人,女生449人)连续3天24小时含咖啡因零食摄入状况,并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等获得各类零食中咖啡因含量。基于含咖啡因零食摄入量和零食中咖啡因含量数据库,分析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咖啡因的摄入量以及不同类别零食的咖啡因贡献率等;并将摄入量数据与国际上咖啡因每日安全摄入量进行比对,评估其摄入水平。结果北京市6~17岁儿童青少年含咖啡因零食消费者比例为42.45%(374/881);全人群平均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为9.19 mg,中位数为0,P95为41.38 mg;消费人群平均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为21.66 mg,中位数为11.03 mg,P95为76.99 mg;考虑体重因素后,有1.60%(6/374)的个体摄入量超过了每日安全摄入量[2.5 mg/(kg·d)],且不同年龄、性别、年级、有无饮茶习惯人群之间咖啡因摄入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零食中咖啡因贡献率前三位来源于茶、奶茶及茶饮料类(含固体饮料)的咖啡因为12.13 mg,贡献率达到56.01%;来源于咖啡类的咖啡因为4.35 mg,贡献率为20.09%;来源于可乐及能量饮料类的咖啡因为3.31 mg,贡献率为15.30%;其中6~11岁与12~17岁儿童青少年前三位贡献食品略有不同。结论北京市6~17岁儿童青少年从零食中摄入的咖啡因水平较低,发生过量摄入的风险不大;茶、奶茶及茶饮料类(含固体饮料)是其咖啡因暴露的主要贡献食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扬州市售预包装食品钠含量现状.方法 2020年在扬州选择2家大型超市和网上销售平台,采用相机拍照或购买的方式,记录了 1321条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数据,将食品分为12大类29亚类进行钠含量统计,结果用中位数表示.结果 2 9类预包装食品中,肉制品、水产制品、蛋制品、膨化食品、酱腌蔬菜制品、豆制品、方便速食菜肴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西南地区市售儿童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水平现状,为减盐政策及高钠食品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西南地区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和零售店,采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儿童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等信息。本次调查共收集4 588种儿童预包装食品,分为8种食物类别,27个亚类,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食品的钠含量。本研究分别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英国食品标准局(Food Standards Agency,FSA)高钠食品的标准,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中低钠食品的定义,对各类预包装食品进行钠含量分级。结果 27个亚类食品中有7个亚类食品为低钠食品(冲调类食品、糖果类、水果制品、乳类及其制品、饮料、冷饮、食糖),其余类别均为中钠或高钠食品。两种钠含量分级标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调味品类的食醋中。儿童消费的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鱼禽肉蛋及其制品、各类调味品的钠含量均较高。结论 西南地区市售儿童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减钠(盐)工作的实施,建立适合我国的高钠食品标准,促进儿童健康饮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成都市儿童经常消费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现状,为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西南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队列2021—2022年成都调查点6~12岁队列儿童的3 d 24 h膳食调查数据,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收集预包装食品营养信息,对全部食品逐级分类,统计每100 g或100 mL食品的营养素含量,并对营养素含量进行分级判断。结果 共调查了十大类23个亚类1 902种儿童预包装食品。坚果种子类、休闲食品类、方便速食类和其他乳制品类总能量较高(2 476,2 027,1 728,1 816 kJ/100 g),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均超过20%。鱼禽肉蛋及其制品类蛋白质含量(22.8 g/100 g)最高,NRV%为38%;坚果种子类脂肪含量(47.5 g/100 g)最高,NRV%为79%;糖果果冻类碳水化合物含量(82.1 g/100 g)最高,NRV%为27%;调味面制品类钠含量(2 352 mg/100 g)最高,NRV%高达118%。调味面制品类、方便速食类食品大多属于高钠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烘焙膨化类食品几乎均为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食品,鱼禽肉蛋及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择农村2~7岁留守儿童1278名和对照儿童1273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3日膳食称重法和食物摄人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并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为依据,评价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人状况.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膳食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留守儿童肉禽水产类、水果类及零食类等食物的摄入量低于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留守儿童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及部分矿物质(钙、锌、硒、钾)和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农村留守儿童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能量摄入不足率在50%以上,蛋白质摄人不足率达80%以上,而钙、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1等维生素的摄入不足率达90%以上.蛋白质来源中,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仅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35%,而植物蛋白质占65%.此外植物性铁的摄入比例明显偏高,达到87%.结论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能量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能量、蛋白质及铁的来源不合理,膳食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四川省农村市场预包装食品钠含量及来源,为制订减盐(钠)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2014年7-8月间,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随机抽取4个市(县),在其某乡镇上随机抽取1个小型超市和1个便利店,对食品标签信息进行拍照,采集预包装食品钠含量、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及来源,并对食品进行分级;采集市售价格,并计算最小份价格。 结果 低、中、高钠含量的食品分别占42.2%(116/275)、23.6%(65/275)、34.2%(94/275);中、高钠含量食品主要是肉蛋海产品类、谷类、豆及豆制品类、蔬菜水果类、薯类,且最小份价格低于5元的食品多于5元及以上的食品。钠的来源有食用盐、酱油、谷氨酸钠等调味料和含钠添加剂。 结论 2014年四川省农村较高钠含量预包装食品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了一个有购买力的较高钠食品环境,可能是儿童青少年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应推动和引导食品企业减少食品中钠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河南省内预包装食品的钠含量标示状况,为制订控盐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在河南省7个地市的超市、食品零售店、农贸市场采集预包装食品图片信息,包括商品名称、配料、营养标签、净含量、生产日期、厂家地址、食用方法、生产批号等信息,筛选掉重复样品、豁免食品以及过期食品,建立数据库。结果共调查25类预包装食品961份,钠标示率为94.2%,其中有6类为高钠食品,9类为中钠食品,10类为低钠食品;其中胡辣汤、调味品、方便面的钠含量中位数最高,分别为5 070 mg/100 g、4 700 mg/100 g、1 689 mg/100 g。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钠标示含量范围差异较大,调味品的钠标示含量差异(18 mg/100 g~24 068 mg/100 g)最大,其次是方便面(15 mg/100 g~5 464 mg/100 g)、胡辣汤(2 868 mg/100 g~7 215 mg/100 g)。结论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标示率大幅度提高,但消费者对钠的认知较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选择低钠食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来源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郑州市选择2个城市社区,随机对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个人一般情况、营养标签知晓和关注情况,连续7 d预包装食品消费情况,包括名称、品牌和消费量,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含量等。结果郑州市成年居民营养标签知晓率为51.4%。营养成分关注度最高的是脂肪,为45.9%,最低的是钠,为25.7%。预包装食品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827.3 kJ/d、5.6 g/d、7.5 g/d和20.7 g/d。钠的摄入量中位数为238.3 mg/d。结论郑州市成年居民预包装食品来源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都市儿童青少年富含蛋白质食物摄入与青春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1669名7~15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情况,利用现场观测了解其青春期发育状况,通过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析二者关系。结果成都市男生红肉及白肉摄入量均随睾丸体积增大而增加(P<0.05);已初遗男生红肉、白肉及奶类摄入量均高于未初遗者(P<0.05);红肉及白肉摄入量均随发育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发育早期组男生奶类摄入量较多(P<0.05)。女生豆类摄入量随乳房发育水平升高先减少后增加(P<0.05),奶类摄入量乳房未发育者明显高于乳房已发育者(P<0.05);已初潮女生红肉摄入量高于未初潮者(P<0.05),豆类、水产类、蛋类及奶类摄入量均低于未初潮者(P<0.05);红肉摄入量随发育程度升高而增加(P<0.05),豆类、水产类、蛋类及奶类摄入量随发育程度升高而减少(P<0.05)。结论成都市儿童青少年富含蛋白质食物摄入与青春期发育有关,且不同类别食物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国市场上主要预包装食品中脂肪的含量分布状况,为评估居民膳食脂肪来源和摄入水平、指导居民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市场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记录和分析了3754条预包装食品脂肪含量数据,对各类食品逐级分类进行脂肪含量统计,获得中位数及四分位数。结果在各类预包装食品中,除植物油、奶油外,坚果种子类(45.7 g/100 g)、沙拉酱/蛋黄酱(37.3 g/100 g)、巧克力及制品(34.7 g/100 g)、膨化食品(25.2 g/100 g)、饼干(24.0 g/100 g)、腌腊肉制品(21.8 g/100 g)、糕点/甜点(21.6 g/100g)、方便面(21.0 g/100 g)以及起酥面包(19.0 g/100 g)等食品,由于其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等原因,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结论我国不同类别预包装食品脂肪含量分布范围广,部分预包装食品脂肪含量较高,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市场上常见预包装食品中钠的含量及变化趋势。方法于2012年调查市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记录和分析了1279条预包装食品钠含量的数据,按照逐级归类方法对每类食品钠含量进行统计,获得中位数及变化范围,并与1991~2004年的预包装食品钠含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31类预包装食品中,6类食品钠含量500 mg/100 g,属于高钠食品,其中即食食品(2500 mg/100 g)、方便面(1900 mg/100 g)等钠含量中位数最高。与1991~2004年数据相比,13类食品钠含量中位数增加,其中蛋糕、方便面、干果、液态奶及酸奶等5类显著增加。结论部分预包装食品钠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三餐及零食消费状况及对膳食营养素摄入的贡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参加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中的4~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905人。利用入户3天24 h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调味品称重的方法,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将三餐分为早餐、中餐和晚餐,零食分为上午零食、下午零食和晚上零食,对儿童青少年不同餐次的分布情况、三餐及零食提供的能量和主要宏量营养素占全天整体摄入的比例、以及不同制作来源的食物在不同餐次中的能量构成比分布情况,进行分年龄组的描述性分析。结果儿童青少年三餐的就餐情况较为规律,零食消费率高达65%~76%。三餐食物(不含烹调油)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各自总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为71%~76%、88%~92%、50%~53%、83%~89%;三餐中以家庭制作(包括生吃)食物为主,但是餐馆加工食物和其他加工食品提供的能量占三餐摄入能量的比例也分别高达14.0%~20.5%和14.5%~19.2%。零食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以提供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贡献较小,对小年龄儿童的膳食影响大于高年龄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以其他加工食品为主,提供的能量占所有零食能量的40.6%~47.7%。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鼓励儿童青少年规律食用正餐,尽量选择新鲜、低能量、低盐、低脂的零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国十二省市儿童青少年的零食消费状况和模式。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年调查资料,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195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询问法收集膳食资料,使用聚类分析探讨城市和农村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模式。结果城市和农村4~10岁和11~17岁儿童青少年消费率最高的零食都是水果类,达到77%~84%。超过90%的城市和农村4~10岁儿童,零食消费模式以水果类和乳类为主。82.6%的城市11~17岁青少年,零食消费模式以水果类为主。47.4%的农村11~17岁青少年,零食消费模式以饮料类和水果类为主。结论中国十二省市4~10岁和11~17岁儿童青少年均存在4种零食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了解中国9省3~17岁儿童青少年的4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十八碳-9,12,15-三烯酸(ALA,全顺)、二十碳-5,8,11,14,17-五烯酸(EPA,全顺)、二十二碳-4,7,10,13,16,19-六烯酸(DHA,全顺)、二十二碳-7,10,13,16,19-五烯酸(DPA、全顺)]的摄入量及食物来源。方法选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年3~17岁儿童青少年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分析3d 24h膳食调查数据,获得4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ALA/EPA/DHA/DPA)的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结果全国3~6岁、7~9岁、10~13岁、14~17岁儿童青少年的ALA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6g、1.9g、2.0g、2.3g,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同年龄组的EPA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7.2、17.9、13.0、16.9 mg (组间差异,P0.001);DHA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9、17.6、12.1、18.4mg(组间差异,P0.001);DPA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8、2.3、2.3、3.2 mg (组间差异,P0.001)。ALA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食用油(60.21%),其次为禽畜肉类(12.09%)和大豆及其制品(11.16%)。EPA/DHA/DPA的主要食物来源都是水产品(分别为78.44%,87.47%,98.55%)。结论我国3~17岁儿童青少年中,一半以上的EPA/DHA/DPA摄入量过低,应增加膳食中的海藻类和深海鱼,保证各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的零食消费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8个区中抽取12个社区居委会,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居委会中随机抽取30户居民,再将每个家庭中2岁及其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深圳市居民的零食消费率为66.1%,其中女性高于男性(χ2=11.552,P<0.01),儿童青少年高于成年人(χ2=27.207,P<0.01)。深圳市居民每人·日可从零食中分别摄入能量107.8 kcal(451.5 kJ),蛋白质1.7 g,脂肪0.8 g,碳水化合物22.0 g,膳食纤维1.1 g,维生素A 23.1μg,维生素C 8.3 mg,维生素E 1.1 mg,钙17.0 mg,钠9.3 mg,镁21.0 mg,铁0.8 mg和锌0.4 mg。消费率最高的前5种零食分别是水果类、糕点小吃类、奶类、饮料类和谷物类。结论必须加强深圳市居民对饮食营养的宣传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合理的选择零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的零食消费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8个区中抽取12个社区居委会,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居委会中随机抽取30户居民,再将每个家庭中2岁及其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膳食调查。结果深圳市居民的零食消费率为66.1%,其中女性高于男性(χ2=11.552,P0.01),儿童青少年高于成年人(χ2=27.207,P0.01)。深圳市居民每人·日可从零食中分别摄入能量107.8 kcal(451.5 kJ),蛋白质1.7 g,脂肪0.8 g,碳水化合物22.0 g,膳食纤维1.1 g,维生素A 23.1μg,维生素C 8.3 mg,维生素E 1.1 mg,钙17.0 mg,钠9.3 mg,镁21.0 mg,铁0.8 mg和锌0.4 mg。消费率最高的前5种零食分别是水果类、糕点小吃类、奶类、饮料类和谷物类。结论必须加强深圳市居民对饮食营养的宣传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合理的选择零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中国居民每日膳食嘌呤平均摄入量。方法利用1982、1992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的消费数据和已测定的食物中嘌呤含量资料计算中国居民膳食嘌呤摄入量。结果中国居民每标准人日(18岁轻体力活动男子)在1982、1992和2002年嘌呤的总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216.7、274.4和319.0mg,来源于植物性食品的嘌呤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130.1、115.5和120.4mg,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嘌呤摄入量分别为每标准人日79.5、152.0和192.8 mg;2002年调查中,不同食物嘌呤贡献率分别为:畜禽类(43.1%)、鱼虾类(17.0%)、浅色蔬菜(9.9%)、米类及其制品(7.4%)、深色蔬菜(6.3%)、面粉及其制品(3.6%)和干豆类及制品(5.4%)。结论中国居民每日膳食嘌呤总摄入量和动物性食物嘌呤摄入量在1982、1992和2002年逐年增加;2002年膳食嘌呤主要来源于畜禽类、鱼虾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沧州市学龄前儿童零食、保健品补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沧州市3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零食及保健品补充行为问卷调查。结果:98.4%的儿童有食用零食的习惯,其中经常补充适当食用类零食(糖果甜食类)和限制食用类零食(膨化食品类)的人数分别占46.7%和39.1%,均超出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11.3%的儿童经常服用保健品,其中补充钙锌剂、维生素类、健脑类分别占48.9%、37.1%和11.9%,零食和保健品食用不受家庭收入、父母学历、职业差异影响(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缺乏正确的零食和保健品消费理念,应加强科学膳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