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连翘为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萜类及挥发油、酚酸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由于连翘中有效成分较多且比较复杂,采用单一的指标作为质量标准的依据不太准确,所以对连翘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入血化学成分、不同配伍中表达组分几个方面预测连翘质量标志物,推测苯乙醇苷类、木脂素类、连翘酯苷A、连翘苷等成分可作为质量标志物,为连翘质量控制评价、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归纳。荆芥具有解表祛风、透疹止血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总结荆芥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详述琴叶榕的品种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琴叶榕相关文献及地方药用书籍,对琴叶榕的品种考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详述。结果:琴叶榕除琴叶榕外,还包括全缘琴叶榕及条叶榕两个变种,化学成分包含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植物甾醇类、无机元素及挥发油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降酶保肝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结论:近年来对琴叶榕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石头花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环肽类、甾醇类、挥发油、三萜及其皂苷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肥胖、抗糖尿病、保肝、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石头花属的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头花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竹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类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对玉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如苍术酮、白术内酯Ⅰ、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等,此外尚含有白术多糖及多种氨基酸等。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各化学成分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近几年,对此研究颇多,因此将对白术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对民族药材黑种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黑种草子富含油脂、挥发油、皂苷、黄酮、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黑种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黑种草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乌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乌药为我国临床常用的中草药,其挥发油具有抗菌、抗肿瘤和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该文从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近年来乌药挥发油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合理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连翘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翘为木樨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微寒、味苦,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1]。主治热邪入心包,高热、烦躁,疮毒痈肿,或瘰疬痰核等。近几年来,随着对连翘研究的深入,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新的发现。笔者拟从以下三方面对连翘的研究成果做一概述。化学成分1.挥发油:胡竞一[2]对连翘种子和果皮中的挥发油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19种成分,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6,(1)
黄芩为临床常用的清热燥湿药,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抗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黄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静  秦贝贝  马琳  李先宽  王佳丽 《中草药》2021,52(21):6743-6754
巴豆Crotonis Fructus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大毒中药,误用容易造成极大危害。巴豆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挥发油、二萜、有机酸、蛋白质、生物碱、甾醇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逐渐深入,巴豆在抑菌、抗癌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也不断被发现。在对巴豆资源、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从巴豆化学成分与其特异性、可测性和中药毒效性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ker,Q-Marker)的预测分析,建议进一步聚焦巴豆二萜类和蛋白质成分化学物质组的研究分析,为明确巴豆质量标志物,建立科学的巴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茴香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可药食两用。笔者通过查阅汉代至今相关书籍、各版《中国药典》以及各省市炮制规范,总结了小茴香炮制历史沿革情况,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小茴香中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发现小茴香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酚类、脂肪酸类等成分,对人体内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及化学治疗方面均具有一定作用,包括调节胃肠功能、镇痛、抗炎、抗肝肾毒性、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调节雌激素水平等功能活性。其中,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及酚类,且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均会发生相应变化,可为小茴香后续的炮制原理、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海波  秦大鹏  葛雯  王振中  曹亮  肖伟  于洋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14):3461-3470
青蒿为常用中药,主要含有倍半萜、二萜、黄酮、苯丙酸、香豆素、黄酮和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抗疟疾、抗肿瘤、抑菌杀虫、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显著的抗疟活性使青蒿较早就用于疟疾的治疗。对近年来有关青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槐不同药用部位本草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  王雨  张冰  林志健 《中草药》2018,49(18):4461-4467
槐不同药用部位药理活性多样,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槐各部位均含有黄酮类成分,槐花、槐米及槐角中还含有皂苷、脂肪酸、多糖类等成分;槐花、槐米、槐枝中还含有挥发油等其他成分。槐药用部位槐花、槐米、槐角均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具有一定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同时表现出增强免疫力、改善认知障碍等作用。同时槐还具有食品、保健品的开发潜力。通过梳理古代本草及现代文献,对槐不同药用部位的本草学、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槐不同药用部位功效特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冬凌草为唇形科植物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主要化学成分有单萜、二萜、三萜等萜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甾体、黄酮、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单糖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凌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增强等作用.基于近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对冬凌草的化学成分、主要药理作用进行综...  相似文献   

16.
黄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晓红  刘素香  任涛  刘毅  田成旺 《中草药》2018,49(20):4919-4927
黄连为常用中药,主要含有异喹啉类生物碱、木脂素、香豆素、黄酮、萜类、甾体、有机酸、挥发油、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菌、抗氧化、消炎、抗肿瘤、调血脂、抗心律失常等药理活性。显著的降糖活性使黄连较早就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对近年来有关黄连的化学成分、降糖作用及其他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双利  姜程曦  赵岩  许永华  王壮  张连学 《中草药》2017,48(10):2146-2152
防风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应用广泛。防风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色原酮、香豆素、挥发油等。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解热、镇痛和抗炎等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防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阐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为防风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凌悦  陈金鹏  叶晴  刘怡妙  徐旭  田成旺 《中草药》2022,53(5):1595-1608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射干中化学成分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甾体类等,一般认为异黄酮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在射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使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且应用于多种成方制剂。早在明代南北五味子的疗效差异已被众多医家认识,自2000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并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直至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其不断完善,南、北五味子形态、产地不同,成分各有差异,功能主治各有侧重,但目前临床使用存在南北五味子混用之现象。所以为了区分南北五味子,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将五味子应用于现代临床的治疗,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南北五味子的研究进行搜集、检索、归纳、总结,从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其中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总木脂素的含量、多糖疗效均大于南五味子),药理作用(以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主)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南、北五味子的研究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南北五味子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根本上真正分开,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20.
降香为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具有化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现代化学及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合物,主要药理作用为防治心血管疾病。从传统提取分离鉴定和在线鉴别角度,对降香中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为降香药效作用的深入研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临床用药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