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β_2-微球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大于60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DU组)和单纯糖尿病肾病组(ADN组),并设立非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DU组)以及老年健康对照组(AN组).测定所有病例尿白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以及血β_2-微球蛋白的水平,计算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在ADU组高于ADN以及DU组.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肌酐水平与血β_2-微球蛋白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以及尿β_2-微球蛋白分别呈正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以加重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检测的实验研究及发生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流免疫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及放射免疫分析等实验技术、对60例NIDDM病人的24小时尿总蛋白、白蛋白,血与尿β_2-微球蛋白的变化及其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总蛋白的增加以尿白蛋白为主,尿β_2-微球蛋白无明显变化。这种特征性表现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期更趋明显。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方法可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轻度增加的白蛋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及尿β2微球蛋白的测定,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临床分期.方法选取我院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群对照组27例,分别测定GFR以及尿β2微球蛋白和24小时尿白蛋白.结果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增加,24小时尿白蛋白正常;而GFR上升,与病程5~10年和>10年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合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判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程度及临床分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9例患者伴糖尿病肾病(研究组),70例患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于该院健康体检者65名作为正常组。检测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分析3组血、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和异常情况。结果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和尿β_2微球蛋白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检测β_2微球蛋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观察1组)、2型糖尿病非肾病52例(观察2组),正常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参数的含量,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1组和2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病程的长短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病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成正比,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越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定期联合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参数,通过这些指标参数值能准确掌握糖尿病是否侵蚀肾功,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_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36例作为糖尿病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病人36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免疫抑制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_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糖尿病组HbA1c、尿β_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HbA1c、尿β_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病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128例受试者,根据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44例)、糖调节受损(IGR)组(41例)、正常糖耐量(NGT)组(43例),测定血清TGF-β、Ang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的活性,分析不同糖耐量水平病人AngⅡ、TGF-β与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T2DM组、IGR组的TGF-β、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与N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AngⅡ、尿微量白蛋白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AngⅡ、TGF-β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四种简易尿蛋白定量法对肾脏疾患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广泛地应用于肾疾病的诊断、预后估计、衡量疗效以及临床研究。传统的测定方法需留取24h尿标本,因留尿不易准确,常使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并且历时太长.有碍及时更正治疗方案,故临床使用不太理想。本文分别用任意尿、血的尿蛋白/血肌酐(UPr/PCr)、尿蛋白/尿肌酐(UPr/UCr)、尿蛋白/血β_2-微球蛋白(UPr/Sβ_2-MG、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UPr/Uβ_2-MG)四项比值来推测24hUPQ,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7103362 肾脏疾病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附100例报告,并作国内、外试剂对比)/卢君健…//天津医药.-986,14(3).-151~154 100例肾脏疾患病者β_2微球蛋白(β_2m)的血,尿测定(β_2m抑制酶联测定法)结果与正常值比较(以血<2.5μg/ml,尿<0.295μg/ml作为正常值),慢陆肾炎37例,急性肾炎3例,肾病综合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8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测定了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尿白蛋白(ALB)。发现血β_2-M在甲亢治疗未缓解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尿β_2-M,尿ALB在AITD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尿β_2-M与血β_2-M间无相关关系。提示AITD可伴有轻微肾脏机能受损。  相似文献   

11.
β_2-微球蛋白是一种小分子量蛋白质(11,800daltons)。此种蛋白易于通过肾小球膜,但在近曲肾小管几乎完全被重吸收。因此,β_2-微球蛋白每天在尿中的排泄量仅为滤过量的0.1%。具有肾小管损害的肾脏疾患时尿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增高。由于上尿路感染有肾小管受累,因此可望用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24小时尿β_2-微球蛋白排泄量和肾脏对β_2-微球蛋白清除率,来鉴别上和下尿路感染。作者对10例肾盂肾炎患者(年龄50~84岁)、14例无并发症的膀胱炎患者(年龄60~91岁)和20名  相似文献   

12.
891562 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对肾脏疾病的临床意义(摘要)/阎祝三…//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8,17(6).-471健康对照组42例的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为1.90±0.97μg/ml,尿β_2-MG 为39.16±23.6μg/h。肾性肾炎16例,急性肾衰5例、狼疮性炎10例血、尿β_2-MG 均升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Ⅱ型)22/39例,慢性肾盂肾炎4/10例血β_2-MG 也增高,部分病者尿β_2-MG 也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检测68例糖尿病、4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24小时尿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排泄量。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尿ALb、IgG、β_2mG均增高;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并发肾脏病变时常伴有肾小管病变,病程与其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有关;糖尿病较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紧损害早、进展快,后者肾小管病变早于肾小球。提示用RIA法检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尿ALb、IgG、β_2mG,有助于早期判定其并发肾病时的病变部位及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检出率和判断肾脏损害的部位、范围,我们对82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Alb)及尿免疫球蛋白(IgG)进行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羟苯磺酸钙组、依帕司他组及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组,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羟苯磺酸钙组、依帕司他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20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测定.记录病程,同时行眼底检查.结果20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伴DR者98例,患病率43.34%.DR组与NDR组病程比较(P<0.01).HbA1c、血β2微球蛋白比较(P<0.01),尿β2微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P<0.01).结论DR与DN均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且DR与DN常同时存在,其病变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运用中医益气固精,活血补肾法结合西药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观察血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加以评估分析.方法 收集60例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30例和西药组(对照组)30例,观察血压、肌酐、尿素氮、尿酸、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时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3.163±0.646)mg/L、(0.281±0.950)mg/L、(53.30±20.24)mg/L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压病肾损害患者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优维显)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β2-MG、尿素氮、肌酐含量正常的冠心病患者40例行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24小时复查尿白蛋白、尿β2-MG、血β2-MG,尿素氮、肌酐含量。结果:碘普罗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4小时尿白蛋白、血β2-MG,尿素氮、肌酐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尿β2-MG变化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碘普罗胺冠脉造影使冠心病患者尿β2-MG水平明显升高.对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卡托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105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入18周治疗期,每日服卡维地洛20 mg(53例),或卡托普利37.5 mg(52例),6周后血压≥140/90 mmHg 则剂量加倍.测量治疗前后血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排泄,并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两组均能明显降压、降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排泄(P<0.05),两药相比,卡维地洛作用明显更强(P<0.05).同时,两组中血脂及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一种有效、安全、同时减少尿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排泄,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较理想降压药,同时它还不影响血脂及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20.
血、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高血压病肾损害已较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94例尿常规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白蛋白(Alb)联合检测,以评价其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