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更年期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选择109例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选择30例更年期体检者做为对照组,A组应用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B组单独应用依巴斯汀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A、B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总IgE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A、B两组治疗更年期慢性荨麻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3.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前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的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依巴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更年期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白芍总苷胶褒和依巴斯汀,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疗程4周,观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79%,治疗4周后两组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依巴斯汀(思金,Tibasiting)治疗慢性荨麻诊的疗效。方法 :采用依巴期汀10mg,po,qd,对4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每周随访1次,共3次。结果:治愈30例(占65.22%)、显效13例(占28.26%)、好转2例(占4.35%)、无效1例(占2.17%),总有效率93.48%。结论:依巴斯门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抗组胺药,而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结果试验组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9.2%。结论口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西替利嗪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85例慢性荨麻诊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45例,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对照组40例,肌肉注射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2ml,1次/d,共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5%,对照组总有效率5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依巴斯汀10mg,1次/日口服,雷公藤多苷10mg,3次/日口服,连用4周,共观察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结果: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4.1%和84.3%.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熊芬 《黑龙江医学》2014,(7):808-809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将2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口服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的观察组和口服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128例患者。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4个疗程,观察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风团数目、大小及瘙痒程度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2%),两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利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雷尼替丁可以有效改善治疗效果,其不良反应少,停药后复发率低,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曲尼司特,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疗程4周,观察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4.8%和70.0%,治疗4周后两组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依巴斯汀联合曲尼斯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赵亚红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5):F0003-F0003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临床上很难用单一抗组胺药控制,治疗十分棘手。2005年1~10月我科应用依巴斯汀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共40例,并与单用赛庚定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结果 试验组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9.2%.结论 口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法明显优于西替利嗪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西替利嗪10mg,治疗组患者加用复方甘草酸苷2片,3次/d,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 (1次/d),治疗B组同时辅以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日,对照组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5 mg (1次/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3.75%,治疗A组为70.59%,治疗B组为91.18%。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治疗A组(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A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另外,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221-22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TI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2周为1疗程。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2组患者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峰值流速;并随访3个月TIA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2组TG、TC、LD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TG、TC、LDL、HD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MCA、VA、BA平均峰值流速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MCA、BA平均峰值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减缓(P<0.05),VA平均峰值流速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MCA、BA平均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IA每周平均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TIA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81例门诊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窄谱UVB照射,每隔2 d 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 mg,每日3次;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15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73-79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左西替利嗪每次5 mg,每天1次,口服。联合组同时加用玉屏风颗粒,每次1包,每天3次,饭前顿服,疗程4周。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表现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评分分别为0.78±0.11、0.88±0.23、0.78±0.12、0.65±0.17,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左西替利嗪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24-27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片(Levetiracetam,LEV)、托吡酯片在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GS)中单药与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2016年6月~2018年4月的病例,将诊断为LGS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左乙拉西坦片单药治疗组(20例)、托吡酯片单药治疗组(20例)及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片治疗组(20例),三组患儿分别按试验要求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托吡酯(单药)及左乙拉西坦(LEV)、托吡酯联合治疗,给予8周治疗后对比三组间临床疗效、脑电图棘-慢复合波指数、磁共振波谱及智力量表测试评定。 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达到90%(18/20),左单组临床有效率为60%(12/20),托单组临床有效率为50%(10/20),可见联合组与单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药治疗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患儿NAA峰值上升,脑电图棘-慢复合波指数明显下降,认知功能得以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片联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GS)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64-69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全冠修复患牙对牙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及实验组,牙周炎患者部分经牙周基础治疗,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未完成治疗。对比各组在全冠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AL)2项指标。结果统计学分析,经牙周治疗的患者与对照组牙周情况在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无显著性意义;未完成牙周治疗患者与经治疗牙周患者和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牙周炎患者冠修复前需经良好的牙周基础治疗与口腔健康维护,全冠修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PI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116 例PI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 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双抗(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双抗序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 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监测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凝血功能,评估临 床疗效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30 及90 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IHSS)评分降低,Barthel 指数(BI)评分升高(P <0.05)。治疗后第90 天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 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30 及90 天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后第90 天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4 天hs-CRP、纤维蛋白原及D- 二聚 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3% VS 77.59%)(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能够减少血小板积聚,溶解血栓,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 状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上均有效果;同时可缓解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入院的80例LDVT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与尿激酶联合用药,试验组采用阿加曲班与尿激酶联合用药,对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LDVT比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更好,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89-91
目的研究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则使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止血时间更快,肠鸣音恢复时间更早,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治疗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