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颅内囊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有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 3 1例 ,其中表皮样囊肿 9例 ,蛛网膜囊肿 15例 ,囊性颅咽管瘤 4例 ,颅底囊性变神经鞘瘤 3例。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T1WI、T2 WI及DWI扫描 ,回顾性分析各组病例的MR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结果 :在MR扩散加权图像上 ,所有 7例表皮样囊肿均为显著高信号 ,而在指数扩散加权像及ADC图上为等信号 ;其余病变在扩散加权图像上为低信号或伴等信号。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表皮样囊肿与其它颅内脑外囊性肿块的鉴别 ,表皮样囊肿的扩散加权高信号主要是由“T2余辉效应”而非水分子扩散受限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DWI在卵巢实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卵巢实性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卵巢MRI常规平扫、DWI、DKI检查,分别获取ADC值、平均扩散峰度(MK)和平均扩散率(MD),评估DWI、DK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卵巢恶性病变相比,卵...  相似文献   

3.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脑实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实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脑实质结核病例48例,回顾性分析其DWI表现特点,并测量脑实质结核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脑实质结核的DWI表现复杂,病灶中心约1/2表现为等信号,余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测得在T1增强扫描上呈均匀强化、环形强化伴实性中心及环形强化伴液性中心的病灶中心平均ADC值分别为(0.92±0.14)×10-3mm2/s、(0.99±0.17)×10-3mm2/s和(2.00±0.55)×10-3mm2/s,环形强化病灶的壁平均ADC值为(1.05±0.19)×10-3mm2/s,病灶周围水肿平均ADC值为(1.18±0.24)×10-3mm2/s,均大于正常脑实质ADC值[(0.83±0.09)×10-3mm2/s],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实质结核病灶扩散不受限,DWI检查及ADC值的测量对脑实质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 动态增强扫描(DCE)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特征,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0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 MRI 影像资料,分析肿瘤的 MRI 表现,尤其是DCE 及 DWI 特征。结果:30例肿瘤 MRI 平扫 T1 WI 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 呈等或稍高信号,T2 WI 抑脂序列呈高信号;所有病例 DWI 均呈高-稍高信号,ADC 值范围为(1.182±0.65)×10-3 mm2/s;动态增强扫描中24例病灶为 I 型曲线,6例为 II 型曲线;所有病灶第一分钟强化率为86.64%~87.99%,与正常卵巢对比,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泡膜细胞瘤具有一定的 MRI 表现特征,结合 DCE 及 DWI 的特征能对诊断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睾丸肿块的定量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睾丸占位患者47例,其中恶性病变33例,良性病变14例,47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I检查,其中27例行增强MRI检查.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ADC值测量,一致性分析运用组内/组间相关系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  相似文献   

6.
【摘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能够反映人体内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成像技术,它可以反映与肿瘤分级相关的信息,如组织结构、细胞密度等,已广泛应用于颅脑、肝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DWI开始应用于眼眶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但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文就DWI技术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胆管癌及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健康志愿者、25例胆管癌患者及59例肝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本研究胆管癌组仅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及肝门部胆管癌,肝良、恶性占位组包括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瘤11例,肝血管瘤20例及肝囊肿18例。所有患者同时作多期动态增强MRI,通过观察病灶各期强化特点,进一步为定性诊断提供依据。结果:正常肝组织ADC值(单位:mm2/1000s)为1.46±0.23,胆管癌、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的ADC值分别为1.31±0.09,1.24±0.16,1.26±0.22,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83±0.33,3.34±0.59;以上恶性肿瘤ADC值均低于良性病变,即胆管癌的ADC值与肝良性病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动态增强扫描中,35.2%肝癌、80%胆管癌与36%转移瘤病灶可见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结论:DWI分析及ADC值测量对胆管癌及肝局灶性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一种肝、胆脏器MRI的补充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及DWI检查,b值取50、450、850s/mm2。计算DWI的病灶检出率,比较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以及肿块样病变和非肿块样病变的ADC值。以恶性病变ADC值95%可信区间上限作为诊断阈值,计算不同b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DWI对病灶的检出率为95.4%(62/65),包括32例恶性病灶和30例良性病灶;3例导管原位癌未显示。b=50~850s/mm2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3.3%、85.5%、84.8%、86.2%,高于b=50~450s/mm2时的84.4%、80.0%、82.3%、81.8%、82.8%。不同b值时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样与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0TMR扩散加权成像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但诊断时需结合常规MR扫描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_卵巢病变种类繁多,MRI 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女性盆腔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MRI 上卵巢占位性病变大多呈囊实性表现,鉴别诊断尤其重要,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卵泡膜细胞瘤、成熟性畸胎瘤、巧克力囊肿的 MRI 表现较具特征性,转移瘤并不少见,表现类似于囊腺癌,诊断需谨慎。少见的上皮源性或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 MRI 表现有所重叠,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DWI-ADC值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 检索1998年至今公开发表的良、恶性淋巴结DWI-ADC值差别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特征信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量合并模型.合并效应量为ADC值差别的加权平均差和诊断性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计算验前、验后概率,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良、恶性淋巴结DWI-ADC值差别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5篇,研究对象735例,淋巴结1963个.Meta回归分析、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显示,2项良性淋巴结来自健康对照和1项采用化学位移选择法压脂技术的研究,对汇总结果影响较大,合并效应量时予以剔除.恶性淋巴结与良性淋巴结的ADC值的加权均数差值为-0.355×10-3mm2/s[95%可信区间(CI) -0.423×10-3~-0.288×10-3mm2/s].虽然各研究鉴别良、恶性淋巴结采用的ADC界值不同,但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指标稳定,汇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5% CI:0.79~0.92)、0.87 (95% CI:0.82~0.90)、6.5 (95% CI:4.7~9.2)、0.15(95% CI:0.09~0.25)、43 (95% CI:21~87)、0.93 (95% CI:0.90~0.95),ADC提示良性的淋巴结验后恶性率为6%,ADC提示恶性的淋巴结验后恶性率为72%.结论 恶性淋巴结ADC值低于良性淋巴结,是一种准确性较高的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早期增强MRI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MR早期动态增强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含有实质成分的卵巢肿瘤的早期动态增强表现 ,评价标准包括时间 信号曲线 (TIC)类型(共 3型 )、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时间和曲线斜率值。结果 良性肿瘤 19例中Ⅰ型曲线 3例 ,Ⅱ型曲线 3例 ,Ⅲ型曲线 13例 ;低度恶性肿瘤 5例中Ⅰ型曲线 4例 ,Ⅱ型曲线 1例 ,无Ⅲ型曲线 ;恶性肿瘤4 4例中Ⅰ型曲线 4 1例 ,Ⅱ型曲线 3例 ,无Ⅲ型曲线。表现为Ⅰ型和Ⅲ型曲线的良恶性卵巢肿瘤共6 1例 ,其中 16例良性肿瘤主要呈Ⅲ型曲线 (13例 ) ,4 1例恶性肿瘤全部为Ⅰ型曲线 ,无Ⅲ型曲线。良性肿瘤早期强化率低 [(6 8± 2 7) % ],强化峰值时间长 [(16 3 5 3± 5 8 5 4 )s],曲线斜率低 (3 5 6± 3 4 2 ) ;恶性肿瘤早期强化率高 [(12 8± 15 ) % ],强化峰值时间短 [(72 89± 10 84 )s],曲线斜率值高 (9 6 9±1 4 1)。良恶性肿瘤在曲线表现类型、早期强化率、强化峰值时间和曲线斜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早期动态增强MR有助于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Ⅰ型曲线提示恶性肿瘤 ,Ⅱ型曲线肿瘤性质不确定 ,Ⅲ型曲线提示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疾病,其中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18个;均行DWI检查,测定病灶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应用SPSS 16.0软件比较其平均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作ROC曲线,求其最佳诊断阈值。结果: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55±0.35)×10-3和1.00±0.18)×10-3 mm2/s,其rADC值分别为(0.82±0.19)和(0.52±0.08)。良恶性病变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以ADC值及rADC值为诊断标准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其中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0.04),rADC值的AUC为(0.965±0.03),诊断阈值分别为1.17×10-3 mm2/s、0.66,相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88.9%)和(95.5%、94.4%),rADC值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ADC值。结论: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rADC值有更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增强MRI对四肢软组织实性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增强MRI对四肢实性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实性软组织肿块的增强MRI表现,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按肿瘤的大小、信号特征、边界、瘤周有无水肿及其强化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病变的MRI特征。结果:18例软组织肿块包括恶性肿瘤4例(其中脂肪肉瘤2例,恶性纤维肌瘤1例,纤维肉瘤1例);良性肿瘤14例(其中血管脂肪瘤3例,血管瘤3例,神经鞘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其它类型2例)。MRI征象中,良性组中肿块平均直径为(4.96±2.60)cm,恶性组(8.75±3.40)cm,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良性组肿块内部信号T1WI、T2WI上以均匀等信号为主;恶性组T1WI、T2WI上呈不均质、等高混杂信号(P〉0.05);良性组中,13例表现为均质强化,恶性组中3例表现为病变不均质强化(P〈0.05);良、恶性组中各有1例,肿块边界不清,瘤周可见水肿(P〉0.05)。结论:MRI能明确显示四肢实性肿块的边界、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手术计划的制订有重要意义。肿块较大,不均质强化,更提示恶性肿块,这一结论尚需在更大样本的资料中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对卵巢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表皮样囊肿患者磁共振常规及扩散加权成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表观扩散系数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平扫11例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降低,ADC值范围为(0.632~1.082)×10-3 mm2/s。结论通过对卵巢表皮样囊肿磁共振表现的分析,提示扩散加权成像对卵巢表皮样囊肿诊断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高b值MR DWI及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5例患者在行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前行不同b值(分别为500、1500 s/mm2)的DWI扫描,对171个怀疑或高度怀疑恶性病变者行回顾性分析.以正常乳腺组织为参考基准,选择增强图像中异常强化的高信号病变,同时在高b值(b= 1500 s/mm2)DWI中视觉判定是高信号的病变定义为恶性病变阳性结果,否则为良性病变阴性结果.对其中111个DWI视觉判定阳性结果的病变计算ADC值.依据全部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分析高b值DWI视觉评估中恶性和良性病变的阳性和阴性病灶数,以ADC值=1.13×10-3 mm2/s作为临界值,计算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 乳腺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71个乳腺病变中,91个恶性病变,80个良性病变.高b值DWI视觉评估,139个阳性结果中,恶性病变83个,良性病变56个;32个阴性结果中,良性病变24个,恶性病变8个(非肿块性导管原位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浸润性癌和肿块样导管原位癌(DCIS)在DWI视觉判定中为阳性,8例非肿块性DCIS判定为假阴性,总体的敏感度为91.2% (83/91),特异性为30.0% (24/80).110个肿块样病变和1个局灶性病变DWI视觉评估阳性结果的病变中,63个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0.73±0.24)×10-3 mm2/s,48个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19±0.4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18,P<0.01).以ADC值=1.13×10-3mm2/s作为临界值时,61个恶性病变为阳性结果,2个黏液癌为假阴性结果;27个良性病变为阴性结果,21个良性病变为假阳性,诊断敏感度是96.8%(61/63),特异度为56.2% (27/48).结论 高b值DWI及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作用,但在诊断非肿块性乳腺病变时仍需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relative ADC,rADC)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病理或活检证实的乳腺病变,其中良性病变组31例,恶性病变组41例,测量病变区ADC值及其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并计算rADC(病变ADC值/周围正常腺体ADC值),将良性病变组ADC值和恶性病变组ADC值;良性病变组rADC和恶性病变组rADC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良性病变组ADC(1.33±0.24)×10-3 mm2/s,恶性病变组ADC(0.94±0.25)×10-3 mm2/s(t=-6.755,P<0.001);良性病变组rADC 0.71±0.12,恶性病变组rADC 0.50±0.12,(t=-7.389,P<0.001)。ADC值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264×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0.7%,rADC最佳诊断分界点为0.6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灵敏度为85.4%,特异度为90.3%。结论ADC值、rADC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rADC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双指数模型DWI参数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为肝占位性病变,且经手术病理、临床或随访结果明确诊断的73例患者.73例患者共88个病灶,分为恶性组46例(53个病灶)和良性组27例(35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DWI(b=0、800 s/mm2)获得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值,多b值DWI(b=0、20、50、100、200、400、600、800、1 200 s/mm2)获得双指数模型参数慢速表观扩散系数(Slow-A DC)值、快速表观扩散系数(Fast-ADC)值和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值及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记录良、恶性病变的ADC值、Slow-ADC值、Fast-ADC值和f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观察上述参数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病变的ADC值、Slow-ADC值、Fast-ADC值和f值分别为(1.79±0.35)×10-3mm2/s、(1.67±0.25)×10-3 mm2/s、(72.40±23.70)×103mm2/s和(33.59±11.77)%,恶性组上述参数分别为(1.16±0.36)×10-3mm2/s、(0.94±0.22)×10-3mm2/s、(34.62±17.43)×10-3mm-2/s和(22.28±8.97)%,良性组病变均高于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89、14.77、8.96和5.47,P值均<0.01).ADC值、Slow-ADC值、Fast-ADC值和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0.974、0.895和0.789,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分别为1.36× 10-3 mm2/s、1.27× 10-3 mm2/s、55.80× 10-3 mm2/s和32.5%.以上参数诊断肝脏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0.6%(48/53)、96.2%(51/53)、90.6% (48/53)和90.6% (48/53),特异度分别是85.7%(30/35)、91.4%(32/35)、82.9% (29/35)和57.1%(20/35).结论 单、双指数模型DWI参数对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均有价值,其中Slow-ADC的诊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探讨其在鉴别转移性和非转移性纵隔淋巴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肺癌患者行肺部MRI常规和DWI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SEPI)和短反转时间恢复序列(STIR)序列.将DWI图像中纵隔淋巴结和术中切除淋巴结进行严格匹配,利用感兴趣区法分别测量原发灶和各纵隔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ADC原发灶和ADC淋巴结,并计算得到ADC原发灶和ADC淋巴结的差值绝对值D-value,比较转移组淋巴结和非转移组淋巴结的ADC值和D-value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转移组淋巴结的ADC值为(2.04±0.53)×10-3 mm2/s,非转移组淋巴结ADC值为(2.98±0.48)×101 mm2/s,转移组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结(P<0.001).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为(0.76±0.45)×10-3 mm2/s,非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为(1.58±0.46)×10-3mm2/s,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明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结(P<0.001).ADC值取0.0025×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转移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84.6%、82.7%、88.7%;D-value值取0.001×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转移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87.7%、84.0%、81.4%.结论:DWI通过测量、计算纵隔淋巴结的ADC值和D-value值,可用于肺癌患者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