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颅内占位与癫痫症状的关系。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将临床症状与头颅 CT、手术、病理检查相结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 1 4 9例癫痫患者中有颅内占位者 2 3例 ,占 1 5 .44%;69例颅内占位患者中有 2 3例出现癫痫症状 ,经统计学分析 :1病灶在运动区或靠近运动区者易出现癫痫 ( P<0 .0 1 ) ,2颅内良性或低度恶性的占位性病变易出现癫痫 ( P<0 .0 5 )。结论 :癫痫患者中有颅内占位者不占多数 ;颅内占位患者出现癫痫症状与病灶的部位、病变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复杂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临床护理过程。结果:39例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无感染和死亡病例,全部按预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以及特殊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颅内电极植入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为手术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致痫灶起源。方法:结合癫痫外科的护理常规与颅内电极植入术的目的对176例行颅内电极植入术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专业的护理。结果:除1例患者因未出现癫痫发作而停止手术外,17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致痫灶切除手术。结论:做好相关护理可避免感染发生,促进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2例行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癫痫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总结其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和经验.结果 在精心的护理下,本组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经对症处理后均获得好转,在预期时间内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的护理中,做好全方面的基础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颞叶癫痫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技术在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头皮脑电图及影像学等非侵袭性检查难以确定致病灶的或致痫灶与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的难治性癫痫患者51例,采用开颅手术方式在怀疑脑区埋置颅内电极。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确定致病灶后,进行腊皮层电刺激功能区测定。再次手术行致病灶切除。结果:硬膜下电极埋置50例,硬膜外电极1例。术后所有病例均记录到明确的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和/或发作期脑电图变化。致痛灶切除术后效果Engel分级:Ⅰ级32例,Ⅱ级13例,Ⅲ级5例,Ⅳ级1例。头皮愈合不良3例,延长住院时间后治愈。无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发生。结论:颅内电极监测可以精确定位致痫灶,皮层电刺激术对脑功能区定位可靠、方便。对于采用非侵袭性检查不能明确致痫灶,或致痫灶与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的难治性癫痫患者。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皮层电刺激术可以提高癫痫治愈率,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脑电监测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 ,IAC)与癫痫的关系 ,以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脑电监测对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癫痫灶局限于脑非功能区者 ,将癫痫灶和蛛网膜囊肿共同切除 ;癫痫灶局限于脑功能区者 ,将蛛网膜囊肿切除的同时 ,或对癫痫灶行以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或行癫痫灶热凝术加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 ;癫痫灶不局限者 ,仅切除蛛网膜囊肿。结果  16例IAC患者中完全不发作者 8例 ,显著改善者 5例 ,无变化者 3例 ,未见癫痫发作加重者。结论 颅内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患者 ,手术切除蛛网膜囊肿的同时 ,应用脑电监测对癫痫灶进行手术 ,对IAC伴癫痫患者的治疗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颞叶区域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病理改变。方法:对136例手术治疗颞叶区域癫痫患者的疗效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行前颞叶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97.2%;病理报告:脑肿瘤49例、脑血管畸形18例、胶质细胞增生36例、瘢痕15例、蛛网膜囊肿12例,不明性质6例;同时伴有颞叶内侧硬化29例,仅为颞叶内侧硬化42例,无病理发现4例。结论:颞叶癫痫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多数有明确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技术在难治性癫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颅内电极置入术,进行皮层及深部脑电图监测(intracranial EEG,iEEG),对致痫区进行定位,二次手术前行MRI扫描,影像资料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明确致痫灶与功能区皮层的解剖关系及功能联系,行神经导航下及iEEG精准定位的显微手术,最大限度地切除致痫灶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功能区损伤。结果术后随访2-26个月:EngelⅠ级13例,Ⅱ级2例,Ⅲ级1例。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结论颅内电极监测结合神经导航的应用可使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更精确,侵袭更小。  相似文献   

11.
Acommon dual pathology observed on presurg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epileptic patients is extrahippocampal lesions combined with mesial temporal sclerosis.The hippocampus was highly vulnerable to many types of insults.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subtle hippocampal atrophy in some patients.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to confirm epileptogenicity is chronic intracrani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monitoring.In this study,we recorded intracranial EEG signals in 11 patients with dual path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危薇  罗华  董南丁 《四川医学》2010,31(5):581-58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方法对86例已确诊为TLE的患者均作EEG和视频脑电图(V ideo-EEG,VEEG)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EEG正常39例,异常47例。VEEG正常5例,异常81例。其中左侧颞叶痫样放电30例,右侧颞叶痫样放电27例,双侧颞叶痫样放电18例,6例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出现癫痫波。临床症状中以强直-阵挛发作占TLE最多;TLE患者的EEG癫痫波多分布于一侧或两侧颞区。结论颞区的癫痫波对诊断TLE有重要作用;VEEG对提高TLE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及脑电事件特点。方法对90例符合原发性癫痫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析患者的睡眠结构、夜间激醒事件及异常脑电事件。结果本组病人PSG睡眠结构特点表现为患者睡眠阶段的转换增加,睡眠片断及睡眠效率减低,睡眠质量低下,结构紊乱。REM期比例减少例数76例(占84.44%),REM潜伏期增加例数70例(占77.78%),Ⅰ+Ⅱ期比例增加例数64例(占71.11%),Ⅲ+Ⅳ比例减少例数44例(占48.89%),入睡潜伏期增加例数为41例(占45.56%)。整夜激醒次数为(103.20±131.76)次,激醒次数增多者占88.89%。睡眠脑电图(EEG)监测结果显示有异常放电者占38.30%,尤其以浅睡期发放显著。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觉醒时大发作癫痫(GMA)的临床和EEG表现特点。方法对12例GMA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其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的患者起病年龄为6~25岁。发作均为强直-阵挛样发作,2例伴失神发作。主要的发作时间集中在清晨/中午醒后及傍晚/夜晚休息闲暇时段。多数患者无明显病因, 神经系统检查大多正常,睡眠缺乏及终止是常见的诱因。91.67%的患者间歇期EEG慢波增多,局灶性优势不明显, 25%的患者伴泛化性尖波节律及棘慢波节律。单药治疗后发作控制的有62%(5/8),4例单用丙戌酸发作可控制, 2例单用妥泰,1例有效。3例患者合并用药,发作控制>3个月。结论中国人的GMA特征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丙戌酸治疗有效,妥泰治疗可能有效,单药控制不理想时,联合用药也是一个有希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症情况及治疗对策。方法以10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进行临床研究。结果100例癫痫患者中伴发抑郁45例,发生率为45%。结论许多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确诊为此类病人,在治疗癫痫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并给予心理治疗,以提高癫痫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Intelligence and EEG studies in families with idiopathic epileps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 E Needham  P F Bray  W C Wiser  E C Beck 《JAMA》1969,207(8):1497-1501
  相似文献   

19.
谢俏  潘莉  覃浩强 《华夏医学》2014,27(5):42-45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头颅MRS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癫痫患者分别行EEG和头颅MRS检查,并对比分析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58例癫痫患者头颅MRS检查的阳性率77.6%(45/58),高于EEG异常率56.9%(33/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G和头颅MRS都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方法,EEG对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而MRS对难治性癫痫诊断的敏感性高于脑电图,MR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脑电图在定性、定位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4月符合BECT诊断标准并完成6个月~4年随访的7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3例,发病年龄3 ~13岁,中位年龄7.5岁,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脑电图及治疗随访结果.结果 75例BECT患儿中,发作类型为部分运动性发作33例,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42例,两种发作类型均有2例.发作主要表现为言语不能、面部抽动、喉中呼噜声、流涎、双眼斜视、眼睑眨动,一侧或继发双侧肢体抽动或僵硬等.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癫痫样放电除l例外余均在睡眠期出现,且多见于快速动眼(NREM)期.放电部位位于中央或中颞区,复查脑电图异常局灶放电可在双侧半球的中央、中颞之间游走或在同侧半球的偏前头部或偏后头部之间游走;也可短暂消失.结论 BECT临床发作多发生于睡眠期,脑电图放电多位于中央或中颞区,多数预后良好,但也有少部分患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