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结果行CT检查7例,病灶均表现为两侧对称性大脑皮层下白质区低密度影,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肿胀。行MR检查8例,病灶均累及两侧额颞顶枕叶脑白质、外囊及两侧齿状核,其中6例病灶累及苍白球;2例病灶累及丘脑。病灶于T2加权呈高信号,T1加权呈低信号,其中5例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3例DWI高信号,ADC图高信号。2例MR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苯中毒性脑病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MRI检查对苯中毒性脑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病(NPSLE)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证实的NPSLE患者颅脑MRI图像,根据其DWI行ADC图重建,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并进行对照.结果 21例NPSLE患者中颅脑MRI检查发现异常者20例,阳性率为95%.MRI异常表现包括:(1)DWI高信号14例,11例多发,3例单发;14例中4例合并脑萎缩;病灶部位皮层下白质较皮层多见;皮层DWI高信号病灶ADC值减低(t=2.513,P=0.019),白质DWI高信号病灶ADC值升高(t=2.877,P=0.007).(2)单纯脑萎缩2例.(3)脑白质稀疏2例.(4)软化灶2例,其中1例合并脑萎缩.(5)5例NPSLE行MRI增强检查,2例强化,表现为沿脑回分布的条状、小片状强化.结论 MRI在判断NPSLE脑部病变的有无、部位、进展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红艳  张雪林  陈燕萍   《放射学实践》2009,24(4):376-380
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5例行CT检查,12例均行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皮层或累及皮层下,均单发,边界清楚;幕下5例、幕上7例。CT平扫,3例呈均匀低密度;2例病灶边缘可见弧形钙化,且1例合并瘤内出血。MRI表现多样,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钙化或出血信号混杂;5例病灶囊性变明显,其中4例囊壁见等T1、等、稍高T2结节;FLAIR上2例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缘见高信号环影,余均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低信号,ADC值升高;MRS示肿瘤Cho和Cr改变不明显,NAA较正常参照侧增高;增强后病灶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2例、结节样强化4例、病灶内环状强化1例、脑回样强化1例;无或轻度占位效应,无瘤周水肿。结论:DNT影像学表现多样,仍有呈慢性良性生长进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PRES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明确MRI在该病诊断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8例可疑病人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跟踪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出现双侧长T1、长T2信号,其中6例(75%)患者DWI检查呈显著低信号,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白质。而有2例(25%)患者DWI呈稍高信号。经临床治疗,4例患者完全康复,另外4例患者复查MR仍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结论:PRES的MRI检查有一定特异性,因此在该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病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8例经临床诊断高血压脑病患者,行MR T1WI和T2WI检查,其中4例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血压变化、MRI表现及ADC值变化。结果 发病时平均血压199.63/123.5mmHg(1mmHg=0.133kPa),平均升高25.73%/28.71%。MRI上病变主要呈TI稍低、T2稍高信号,以顶枕叶、小脑半球多见。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ADC值较正常平均升高58%。仅1个病灶DWI出现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结论 MRI有助于高血压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DWI是将其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及DWI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志群  李坤成  武力勇  赵澄   《放射学实践》2009,24(8):828-831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Dwl扫描。结果:3例PRES患者MRI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可表现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及DwI成像结合其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其中女性7例,男性1例。8例患者行MRI扫描,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2例同时行增强MRI及MRI血管成像(动脉及静脉成像);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病灶累及双侧顶枕叶白质区4例,额颞叶白质区3例,其中累及灰质者5例,基底节区、脑干、小脑受累1例。病变CT表现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MRI呈对称性T1低T2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等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高信号6例,ADC图等信号2例,颅内动脉纤细2例,MRI增强显示病灶部位脑膜线样强化1例。结论 PRES的典型影像学征象是双侧顶枕叶白质区多发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灰质也可受累,FLAIR是显示病灶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引起骨肉瘤患者脑白质病的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化疗诱发急性脑白质病的4例骨肉瘤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均行颅脑MRI平扫+DWI检查,其中2例行颅脑MRI增强检查。结合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4例脑白质病患者颅脑MRI DWI序列观察到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呈高信号,1例患者T2FLAIR图像呈稍高信号,其中2例行颅脑MRI增强检查,病灶未见强化。1~2周后复查颅脑MRI,结果显示DWI的高信号区域缩小、消失。结论 颅脑MRI检查对于甲氨蝶呤诱发脑白质病的早期识别具有较大医学价值,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及时进行适当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山豆根中毒的脑MRI表现。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山豆根中毒的4例患者采用1.5TMR仪行常规MR(T2WI和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 4例小脑齿状核均呈对称性小片状长T1、T2信号改变,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信号升高,其中1例同时累及双侧脑干背侧和丘脑,1例症状较重患儿伴有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片状长T1、T2信号改变,DWI呈高信号,ADC图信号减低。2例复查显示齿状核异常信号消失,1例基底节受累病灶趋向囊性变(长TnT2信号),DWI显示为低信号。结论 山豆根中毒可以特异性累及齿状核和豆状核,MRI和DWI有利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对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行MRI平扫加DWI检查,并对病灶部位及其对侧的正常脑组织进行ADC值测量,比较病灶部位与对侧的正常部位ADC值大小.结果 4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经过MRI检查后,呈大片或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信号较均匀,其中累及颞叶26例,额叶6例,侧脑室旁6例,基底节丘脑区3例,胼胝体1例.42例患者中DWI呈低信号35例,呈等或稍低信号6例,呈稍高信号1例;ADC图呈稍高信号.病毒性脑炎患者病灶部位的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3,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以反映病毒性脑炎病变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信息,可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病灶,对定位、定量判断病情严重性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RPES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头颅MRI检查显示病变累及双侧枕叶4例,双侧顶叶及双侧基底节对称性受累各2例,2例单侧顶叶受累,1例伴胼胝体压部受累,1例左侧小脑受累.MRI信号呈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FLAIR序列病灶信号明显增高,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5例弥散加权成像随着b值的加大(0,500,1000 s/mm2),病灶高信号逐渐减低,ADC信号略增高.CT扫描病灶呈低密度影.结论 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正确诊断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证实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行颅脑MRI及增强检查,3例行头部CT扫描。结果:2例病灶位于单侧颞叶、岛叶和扣带回;2例位于双侧颞叶,岛叶、基底节、额叶内侧回及海马钩回;5例位于双侧额叶、颞叶、岛叶,一侧为重,病灶多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其中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CT扫描病灶呈低密度;MRl扫描病灶呈长T,长T2信号,TIRM序列上病灶呈高信号,DWI显示病灶区扩散受限,增强扫描5例出现脑膜样强化,4例无强化。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常侵犯颞叶、额叶、基底节及岛叶,尤其一侧颞叶、岛叶和眶额区为重.MRI对病灶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早期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莉  邵肖梅  乔中伟  帕米尔  钱镔  朱珍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4-116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梗死(NAIS)的早期MRI特点及不同MRI序列在NA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例行MRI检查确诊的足月NAIS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15例患儿于出生后2~7d进行了头部MRI扫描,包括常规MRI及DWI检查,7例患儿同时行TOF—MRA检查。结果:15例NAIS患儿常规MRI中,14例T1WI呈异常信号,4例表现为受累区域弥漫低信号,10例稍低信号;15例T2WI呈异常信号,11例受累区域弥漫高信号,4例稍高信号,且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患儿首次DWI检查中均出现异常高信号,病灶边缘的较常规MRI清晰,DWI还显示了常规MRI未显示的胼胝体膝部、压部、丘脑及内囊后肢大脑脚等部位受累。7例患儿MRA检查中,6例出现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MCA)皮质分支增多增粗现象。结论:常规MRI可协助了解NAIS病程,DWI检查可早期诊断NAIS,并能清楚显示大脑深部小病灶的受累情况,尤其是皮质脊髓束的受累。NAIS早期MRA大多显示病变区MCA分支增多,与成人脑梗死的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并发脑炎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MRI表现.结果:24例小儿脑部病变共69处病灶.病变多发13例,对称性分布10例,非对称性3例;多发病灶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共37处病变;病变单发11例,其中累及丘脑2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脑干2例,累及颞叶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在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例围产期PRES患者,平均年龄为26.5岁,且均于起病后2 d内行常规MRI和MR脑血管成像,MR脑血管成像包括MR脑动脉成像(MRA)和MR脑静脉成像(MRV)。结果:病变均累及双侧顶枕叶,另累及额叶2例,基底节区2例,桥脑1例,病变占位效应不明显。病变主要位于皮层下白质,其中1例累及皮质。病变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3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为高信号,另2例部分病变DWI为高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以上病变未见明确强化,MRA、MRV未见明确异常。结论:围产期RPES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常规MRI联合MR脑血管成像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动物猪正常胰腺的CT、MRI表现及多期增强扫描的最佳方案,为猪作为胰腺病模型动物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健康幼猪10只,行CT平扫及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其中6只同时行MRI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DWI、MRCP。扫描结束后10只猪均剖腹及离体观察胰腺的形态及位置,并与影像学表现对照。结果:①猪胰腺分为胰头及左、右两叶,呈“三叶草”形。其中左叶为胰腺的主体部分,其解剖位置、大体形态、胰周血管、胰实质密度、MRI T1加权像、T2加权像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ADC值等均与人类胰腺十分相近;②MRCP显示猪的胰胆管系统与人不同,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相距约5—9cm;胆管较粗,直径约5~6mm,易显示;而胰管纤细,值径约1~1.5mm,生理状态下MRI对其显示欠佳;③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与人类相似,但胰腺三期增强扫描即动脉期、胰实质期、门脉期最佳延迟时间较人早,分别为15s、35s、45s。结论:大动物猪胰腺的CT、MRI表现及多期增强扫描方案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作为胰腺疾病影像学研究的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并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MRI和MRS表现,探讨MRI对该病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临床表现及肌肉病理活检确诊的MELAS综合征患者,24例均行常规MRI(包括T1WI平扫与增强扫描,T2WI,T2FLAIR),14例行MRA,3例行DwI,3例行MRS。综合分析所有病例的多模态MRI特征。结果:24例(79个病灶)均出现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片状长T1长T2信号,以枕叶(29个)、颞叶(25个)和项叶(16个)受累为主,可双侧出现;14例MRA示病变区与动脉供血区域不吻合,4例可见血管增生;10例随访患者中7例发现病灶具有游走性;3例行DWI患者均可见扩散受限所致异常信号;TzFLAIR可同时显示新、旧病灶(呈不同程度高信号),且所显示慢性期病灶的数目与DwI相同(2例)或更多(1例)。3例MRs均可见乳酸(Lac)峰增高,且不局限于MRI所显示的病灶内,1例较陈旧病灶可见氮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结论:MELAS综合征具有较特异的MRI表现;MRS提示病灶内和病灶外Lac峰增高,结合高乳酸血症,对该病早期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所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8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表现与临床资料。结果 RPLS影像学病灶分布,顶枕叶8例,颞叶4例,额叶6例,丘脑1例,基底节1例,CT表现两侧顶枕叶区斑片状的低密度区,灰白质界限模糊,脑回样对称分布,可伴有额叶、颞叶部位脑白质低密度影,灰质一般不受累,MRI表现为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等或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影,临床表现癫痫发作5例,头痛4例,意识障碍5例,视物模糊1例,高血压8例,所有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无后遗症。结论认识RPLS特有的影像表现,结合子痫前期及子痫临床特点能得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胸部CT扫描资料。结果:病变主要位于肺外周、胸膜下或沿支气管分布,双肺散在或弥漫分布6例,局限性病灶8例,其中病灶位于肺下叶和/或中叶(舌叶)7例,右上叶4例,左上叶(除舌叶)1例。病灶呈大小不等结节影6例,单发类圆形肿块影2例,以空洞为主的病灶4例,小片状或大片状融合实变影5例,网结状影2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高分辨力CT扫描显示树芽征3例。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各异,主要表现为肺叶外周单发或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结节伴或不伴空洞影、小片状或大片状实变影、网结状影及"树芽征",艾滋病患者CT扫描一旦出现此类征象,应高度警惕伴有真菌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结果:17例骨内腱鞘囊肿中胫骨9例,股骨头3例,月骨2例,距骨、腕舟骨、足趾骨各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邻近关节面的类圆形囊样透亮区,边界清晰,相邻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CT显示3个病灶通过裂隙与关节腔相通,CT值20—74HU。MRI检查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特点。结论:骨内腱鞘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简单易行,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CT特别是MRI对骨内腱鞘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骨内腱鞘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