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架配合松质骨螺钉固定治疗。结果:5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3例针孔局部浅表感染,3例骶髂部暂时性疼痛,Ⅱ度压疮,均骨性愈合,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5d。结论: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架配合松质骨螺钉固定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微创,固定稳定,有利早期下地活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创伤分类,对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6例进行分类并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术后3d死亡1例,失访2例,33例获得3~24个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4.8%(28/33)。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特别是合并循环不稳定者,必须在伤后早期妥善固定这一概念和做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骨盆骨折大出血得不到控制,以致休克程度加重,引发脂肪栓塞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在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同时,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早期离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红卫 《中原医刊》2009,(10):26-27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器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7年1月急诊骨盆外固定架床边骨盆骨折外固定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27例均在入院1.5~6.5h控制休克,20例经床旁外固定术或床旁外固定加骨牵引术达到骨折间接复位至临床愈合,2例C2型及4例C3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成功率96.3%。随访6~24个月,优良率92.3%。结论复杂骨盆骨折急诊床旁外固定术可迅速复位、固定,减少骨折端及盆腔出血,有利于早期纠治休克及进一步治疗,明显降低死亡率,多数病例可作为终末治疗手段直至愈合。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急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急症治疗中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对1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急症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就疼痛指数,输血数量,愈合时间作临床分析。结果:用外固定装置的16例骨盆骨折患者疼痛有明显减轻,平均输血600ml,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月。结论:骨盆骨折患者急症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2例作骼动脉造影,1例作剖腹探查,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18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a,除1例C3型骨折行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外,17例单纯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10.5mo,根据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为88.9%。结论骨盆外固定架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抗休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处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骨盆骨折(AO分型,B型为主)采用牵引手法复位。再手术行外固定架维持固定。结果:16例中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均骨性愈合,扶拐下地时间4周,取除外固定架时间8周~12周。结论: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B型)操作简单,微创,固定稳定,有利早期下地活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不同补液方式48小时所需血量。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救治的 C 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患者25例,将上述患者分成常规快速液体复苏组和控制液体复苏组,比较两组48小时输血总量。结果:控制液体复苏组48小时总输血量明显低于快速液体复苏组(P<0.05)。结论: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前,控制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总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急救中外固定架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根据骨盆不稳定型骨折的Tile创伤分类,对从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6例进行分类并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36例,术后3d死亡1例,失访2例,33例获得3月-24月随访,总优良率为84.8%(28/33)。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特别是合并循环不稳定者,必须在伤后早期妥善固定这一概念和做法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骨盆骨折大出血得不到控制,以至休克程度加重,引发脂肪栓塞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强调在急诊科救治时及早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至关重要。同时,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便于护理早期离床,并发症少等优点,易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春英  张爱华  卢凯慧  马腾 《中外医疗》2009,28(16):141-141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过程。结果39例患者中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38例基本治愈。结论早期发现、明确原因、快速有效补液和及时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仝金宝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673-1674
目的探讨重度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急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2例重度骨盆骨折患者急诊行外固定架固定,同期或分期处理合并损伤对症治疗并进行观察随访。结果 12例单纯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经过5个月~15个月的随访,恢复良好,无患肢短缩,无明显骨盆倾斜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行外固定架固定可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降低致残率,便于护理和早期离床功能锻炼,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自2010年4月—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11例,骨折类型Tile分型,B1型1例,B2型4例,B3型5例,C1型1例,均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11例中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8个月,均骨性愈合,扶拐下床时间4周,取除外固定架时间(12-16)周。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安全、操作简单、微创,固定稳定,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6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结果 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3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根据影像学Matta法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优48例,良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8.7%.结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宜尽早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盆,病情平稳后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治疗.早期及时的复苏、序贯合理的固定技术以及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是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5):426-428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治疗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采用后环接骨板内固定及前环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的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患者19例,采用Matta评价标准及Majeed评分系统判断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8.0±1.2)个月,所有患者均正常骨性愈合,根据Matta标准进行疗效评分,优良率84.21%(16/19);根据Majeed标准进行骨盆骨折功能恢复评分,优良率78.95%(15/19);发生骨盆外固定针道松动1例,骶髂关节疼痛1例。骨折复位残留距离与功能恢复评分呈负相关(r=-0.992,P<0.05)。结论外固定架联合接骨板内固定治疗Young-Burgess APCⅢ、VS型骨盆骨折,能恢复骨盆环的结构并维持其稳定,具有简单、实用、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91年8月11日收治1例严重骨盆挤压骨折的患者,经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固定加右下肢骨牵引治疗获得成功。 患者,女,23岁。因车撞伤右髋部3小时入院。入院诊断:骨盆骨折,右侧骶髂关节脱位。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双侧髂嵴穿针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撑开复位固定,右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后摄片骨折复位良好,4周后拆除外固定架,5周后拆除牵引逐渐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琦  张小克  汪清  颜程 《大家健康》2013,(17):96-97
目的:探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不同补液方式48小时所需血量。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救治的C型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患者25例,将上述患者分成常规快速液体复苏组和控制液体复苏组,比较两组48小时输血总量。结果:控制液体复苏组48小时总输血量明显低于快速液体复苏组(P0.05)。结论: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前,控制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输血总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禾文广 《中外医疗》2014,(20):63-64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C型骨盆骨折,其中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的有62例,设为研究组,单纯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有5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Matta评分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62例患者全部都I期治愈,对照组58例患者中有53例为I期治愈,5例为II期治愈。研究组治疗后的Ma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32%,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1.94%;对照组治疗后的Matta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4.14%,Majeed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2.41%;研究组中没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1例出现复位偏移,重新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C型骨盆骨折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骨盆骨折早期救治的方法。方法采用外固定架对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外固定,同期或分期处理合并损伤抗休克治疗,并对其疗效观察。结果1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或无其他脏器损伤患者,经4~13个月随访,无死亡病例,骨盆骨折愈合良好,无骨盆明显倾斜,患肢短缩〈1cm,1例出现钉道感染,2例长时间行走后出现骶髂部疼痛。结论早期外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操作简单,能迅速完成,可有效控制出血,利于抗休克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李明凯  张利   《中国医学工程》2012,(8):69+71-69,71
目的探讨骨盆外固定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1年8月急诊治疗骨盆外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1-32min,平均23min。22例患者均于骨盆固定术后3-7h休克纠正,1例死于严重多发伤,3例C型骨折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行内固定治疗,余18例以床旁外固定或外固定器加骨牵引为终末治疗手段,无外固定架松动、脱钉、断钉等发生,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不愈合及迟缓愈合。疗效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盆外固定器可迅速减少骨盆容量,有效控制出血,整复、稳定骨折及脱位,避免周围组织再损伤,操作时间短,创伤小,部分患者可为骨盆骨折终末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 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技术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4例骨盆骨折,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后,积极处理合并伤的同时,早期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内固定手术。结果:18例存活,3例死于胸腔出血、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随访3个月~18个月,17例恢复独立行走,2例患者在拐棍的辅助下恢复行走能力。结论: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的骨盆骨折合理应用 DCO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骨盆前环外固定支架固定技术简单,有效,急诊骨盆前环外固定可增加骨盆环的稳定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对大部分病人,可以作为最终的治疗手段,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发伤中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方法 对 11例患者急诊手术透视下采用AO外固定架髂嵴复位固定术。结果 随访 5 - 36个月 ,平均 14个月 ,所有病例骨折愈合 ,无腰骶痛、跛行 ,无骨盆畸形 ,疗效满意。结论 多发伤中骨盆骨折采用外固定架能迅速进行骨盆骨折固定 ,减少盆腔容量 ,缓解出血 ,降低并发症 ,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