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芮  钟丽晖  顾红 《护理与康复》2016,15(6):579-580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敷料最佳更换频率。方法将80例PICC新生儿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每3d更换导管敷料,观察组每7d更换导管敷料,比较两组新生儿穿刺局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观察组7.5%、对照组2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每7d更换1次导管敷料,有利于减少新生儿PICC局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陈秋玉  苏敏谊  张莉 《全科护理》2012,(18):1642-1643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部位敷料更换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9月60例PICC置管全程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护理的早产儿,2008年1月—2009年5月置管30例患儿为3d更换敷料组,2009年6月—2010年9月置管30例患儿为7d更换敷料组,比较两组发生感染情况。[结果]3d更换敷料组和7d更换敷料组患儿PICC穿刺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密切评估早产儿PICC穿刺部位及全身情况的前提下,3d、7d更换1次敷料不影响穿刺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PICC导管透明敷料的更换频率。方法 307例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3d、5d、7d更换透明敷料,观察3组患儿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儿出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为3.96%、4.90%、5.77%,导管病原菌定植发生率分别为6.10%、7.06%、6.02%,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99%、1.96%、0.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议新生儿PICC导管每7d更换透明敷料1次,敷料潮湿、松动时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4.
PICC穿刺部位敷料更换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荣  袁玲  李蓉梅 《护理学报》2010,17(18):66-67
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部位敷料更换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PICC新置管并且全程在院内护理的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即5 d更换敷料组29例,7 d更换敷料组31例,10 d更换敷料组29例。比较3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PICC穿刺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 d、7 d、10 d更换敷料1次不影响穿刺部位感染率,但PICC穿刺部位敷料更换时间与感染之间的关系有待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透明敷料不同更换频率对消化道畸形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PICC技术进行治疗的159例新生儿,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并将3组患儿透明敷料更换频率设定为A组:每3 d 1次、B组:每5 d 1次、C组:每7 d 1次,比较3组患儿置管期间PICC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3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流感染及病原菌定植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消化道畸形新生儿透明敷料更换频率设定为每7 d 1次较为合理,其能够在有效保证患儿置管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负荷,但在观察到敷料出现潮湿、松动等情况时仍需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以保证患儿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PICC穿刺后更换敷贴的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ICC穿刺置管后更换敷贴的时间。方法:将300例接受PICC穿刺置管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PICC穿刺后使用棉球内外交叉固定2d做棉球细菌培养,实验组PICC穿刺后使用棉球内外交叉固定5d做棉球细菌培养;观察并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棉球渗血情况及有无致病菌,有无感染。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分别有3例和4例因出现穿刺点渗血而提前更换敷贴,然后予棉球内外交叉固定加压止血;棉球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出现表皮葡萄球菌6例、腐生葡萄球菌2例;实验组出现表皮葡萄球菌4例,短小芽孢杆菌2例、腐生葡萄球菌2例。这些都是皮肤的正常菌群,无1例因出现发热及导管相关性感染而拔管。结论:PICC穿刺后2~5d更换敷贴安全、可靠。延长了更换敷贴的时间,节约了医疗材料和护理人力资源,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尹艳  李蔷  赵海燕  王春艳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94-2195
目的探讨儿童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后更换敷料的时间。方法将60例行PICC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置管后72h更换敷料,对照组在置管后24h更换敷料。观察并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渗血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更换敷料时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儿童行PICC置管后更换敷料的时间可延长至第3天,并能明显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渗血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2个不同部位置入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经肘部静脉及头部静脉置入PICC导管患儿各26例,通过观察穿刺部位穿刺时、穿刺完毕出血情况、置管成功例数、发生静脉炎例数及皮肤过敏或破损情况,比较2个部位置管的效果。结果经头皮静脉置管术中及术后24h更换敷料时出血例数均少于经肘部静脉置管。经头皮静脉置管更换敷料时造成皮肤过敏或破损的例数少于经肘部静脉置管。置管成功例数和发生静脉炎的例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肘部静脉条件差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可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9.
王慧芳  朱春兰   《护理与康复》2020,19(8):58-60
目的观察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和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对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渗液的疗效。方法将54例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少许渗液患者按导管维护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观察组应用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观察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总有效率、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79.17%,皮肤变态反应发生率为29.17%,穿刺点溃疡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感染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无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透明敷料相比,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合并渗液患者使用3M藻酸盐磷酸氢锆钠银敷料,感染控制效果更好,皮肤变态反应和穿刺点溃疡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行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在置管部位上方5~6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覆盖10cm×10cm的水胶体敷料,7d更换1次;对照组患者置管后给予11cm×12cm透明敷贴固定,7d更换1次。2组患者均按PICC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I级静脉炎,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中7例发生静脉炎,其中5例为I级静脉炎,2例为II级静脉炎,发生率为22.58%。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乙醇脱碘在PICC维护中的效果,探讨PICC维护中乙醇脱碘的必要性。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换药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消毒后,再用乙醇脱碘,待干,最后粘贴透明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皮肤表面菌落数、待干时间及换药总时间观察两组维护7d后贴膜卷边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点周围皮肤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38,P>0.05);观察组消毒后自然待干时间(6.41±4.80)min、换药总时间(16.60±2.71)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8,2.89;P<0.05);对照组敷贴卷边>2 cm患者占93.3%,观察组占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2,P<0.05)。结论采用乙醇脱碘的维护方法能有效地缩短消毒液待干时间及换药总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透明敷贴的卷边松动情况,减少穿刺点感染的几率,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方燕 《全科护理》2011,(30):2731-2732
[目的]探讨美皮康用于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换药,预防穿刺点感染及周围皮肤过敏。[方法]将80例行PICC置管1周后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常规换药后贴以美皮康敷贴,对照组常规换药后贴以3M透明敷贴。[结果]实验组出现1例感染,无过敏发生;对照组出现5例感染,4例过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皮康敷贴在PICC换药中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疮灵液和碘伏稀释液湿敷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点感染的效果。方法PICC局部穿刺点感染3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疮灵液湿敷穿刺点。对照组采用碘伏稀释液湿敷穿刺点,比较2组的治愈效果、治愈时间、换药次数和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疮灵液湿敷能够有效治疗PICC穿刺点皮肤感染,且较碘伏稀释液相比,能够缩短治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ates and nature of the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Central Peripheral Access Catheter (CVCAP or PICC) from its insertion to its withdrawal.Methods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ll patients older than 14 years of age with a PICC inserted in the polyvalent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May 1, 2015 and April 30, 2016 were included.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demographic data, insertion details, reason for insertion and removal, maintenance unit, total dwell tim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lated factors and infection rate.Results144 PICCs were inserted, of which 94 corresponded to the ICU group (65.28%) and 50 (34.72%) to the non-ICU group. The most important complication was the suspicion of infection: 17.36% (rate of 15.2 per 1000 days of PICC). The total number of confirmed infections was 6.25% (5.5 per 1000 days of PICC), 1.39% (1.2 per 1000 days) being in the ICU group and 4.86% (4.2 per 1000 days) in the non-ICU group. There were 5 bacteraemias, all in the non-ICU group (3 per 1000 days). The most frequent germ wa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6 cases). Phlebitis had an incidence of 9.03% (7.9 per 1000 days of PICC).ConclusionsPICC, effective device for central venous access due to the minimal incidence of risks in implantation and to its advantages with regard to the classi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s a further nurs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并分析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与常规肉眼穿刺的效果,以选择更低风险的穿刺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进行资料收集,选取我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乳腺癌术前及术后置PICC管进行化疗患者167例,按穿刺方法不同分为B超引导下置管组为实验组共58例,常规肉眼穿刺组为对照组共10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穿刺后并发症、腋下回折、穿刺次数、深静脉栓塞、穿刺操作用时、换药护理用时.结果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穿刺次数、穿刺操作用时、换药护理用时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穿刺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回折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机械性静脉炎和深静脉栓塞发生.结论 应用B超引导进行PICC置管优于常规肉眼穿刺.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危重新生儿作为中长期静脉通道的留置时间、完成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及处理,体重与插入导管长度的关系等。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3月在NICU中所有置入的PICC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记录研究期间NICU中应用PICC导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有502位新生儿共置入PICC导管507根,提供静脉营养、抗感染治疗或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放置PICC导管的常见原因,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5.53 d。完成治疗或因出院(包括放弃治疗或死亡的患儿)拔除导管为正常拔管组,共423例,占84.43%。因各种并发症拔管者84例,占总数的16.57%。不同静脉置管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2.16/1 000导管日。总结了不同体重患儿在不同部位置管时导管插入长度的参考值。结论PICC导管为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通道,较低的并发症使其更易被临床医务人员及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杨艳英  曾丹  王海燕 《全科护理》2022,20(1):97-101
目的:调查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入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1日—2020年11月1日某院静脉导管中心382例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住院病历临床资料,根据MARSI发生情况分为未发生MARSI组和发生MARSI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病人PIC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MARSI 60例,发生率为15.71%(60/382);MARSI类型主要以接触性皮炎[61.67%(37/60)]及机械性损伤[28.33%(17/60)]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穿刺部位、敷料种类、更换频次及是否使用紫杉醇是肿瘤病人PIC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穿刺部位[OR=4.042,95%CI(1.914,8.539),P<0.05]、是否使用紫杉醇[OR=27.915,95%CI(12.852,60.634),P<0.05]以及更换频次[OR=2.896,95%CI(1.334,6.284),P<0.05]是肿瘤病人PICC置入部位发生MARS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病人PICC置入部位MARSI发生率高,发生类型以接触性皮炎及机械性损伤为主,透明敷料更换频率过高、肱二头肌内侧穿刺、使用紫杉醇是MARSI发生的危险因素。在PICC维护过程中应关注MARSI的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