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 76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调节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银杏叶片与尼麦角林片,对照组加用尼麦角林片。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MMSE、WMS、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MMSE、WMS评分均升高,ADL评分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MMSE、WMS、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麦角林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叶并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并尼麦角林组(观察组)与尼麦角林组(对照组),各40例。临床疗效按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并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优于尼麦角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与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31例和茴拉西坦组31例,前者给予尼麦角林30mg,qd,后者给予茴拉西坦200mg,tid。6周为一个疗程,共服用两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MSE、ADL积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12周后,治疗后两组MMSE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尼麦角林组优于茴拉西坦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以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尼麦角林10mgtid,口服,连用8周;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1.2gtid,口服,连用8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亚项得分及总得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简版:[摘要]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尼麦角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福饮加康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6例住院VD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脑细胞代谢剂,尼麦角林,1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64例①七福饮(熟地黄25g,当归15g,人参18g,白术12g,甘草6g,远志15g,杏仁9g,杜仲、牛膝各15g),1剂/d,水煎400mL,早晚口服;兼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去人参、白术,加生地、枸杞子、女贞子、首乌制;兼肾阳亏虚加附子、巴戢天、益智仁、仙灵脾、肉苁蓉;肾阴不足,水不制火加丹参、莲子心、石菖蒲。②康复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主要进行记忆与思维训练、作业疗法,音乐疗法。尼麦角林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MMSE和ADL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MMSE和ADL评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福饮加康复治疗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08-1009
目的:观察并明确补肾活血方联合安理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补肾活血方+安理申)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安理申),每组38例。结果:两组治疗措施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尤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安理申可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8.
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认知护理早期干预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时间≤ 1个月血管性痴呆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40例 )和对照组 (40例 ) ,对 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并给予常规治疗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用认知护理早期干预 ,2周后 2组患者用MMSE量表评定。结果  2周后 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用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VD成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笔者采用本院院内制剂芪参还五胶囊对轻度VD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丽  封艳  房铭  侯可强 《光明中医》2023,(2):302-304
目的 研究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入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头针和丹红颗粒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针联合丹红颗粒治疗轻中度的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好转,促进相关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慧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6):4000-4001,4004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将61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脑脊液和血液中5-HT的浓度。结果治疗前脑脊液中5-HT浓度治疗组(0.66±0.14)μmol/L,对照组(0.70±0.89)μmol/L(P>0.05);血液中5-HT浓度治疗组(0.43±0.20)μmol/L,对照组(0.42±0.07)μmol/L(P>0.05)。治疗后脑脊液中5-HT浓度治疗组(1.10±0.29)μmol/L,对照组(0.83±0.11)μmol/L(P<0.05);血液中5-HT浓度治疗组(0.52±0.12)μmol/L,对照组(0.46±0.08)μmol/L(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能够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液中5-HT的浓度,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头穴透刺联合持续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经颅磁刺激联合头穴透刺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频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假刺激组(B组)和治疗组(C组),A组假手术后不予以处理,B组和C组大鼠造模后分别给予假刺激和低频经颅磁刺激,分别于术后4 h、1周时进行Zea Longa评分,评分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梗死脑组织中NGF及BDNF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B组、C组大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症状,治疗1周后,B组、C组大鼠Zea Long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C组下降更为显著,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两组大鼠NGF及BDNF含量最高,其次为B组、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地恢复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其中的机制可能与提高大脑组织中NGF及BDN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型抑郁症使用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94例,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逍遥散,均实施为期8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DNF、FGF-22水平,对比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CPB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85.11%,高于对照组65.96%(P<0.05); 观察组治疗后IL-4、IL-6、TNF-α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BDNF、FGF-2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HAMD量表、NCPBQ问卷、PSQI问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有效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调节患者血清中炎症指标、FGF-22、BDNF水平,不仅能改善患者精神状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其负性认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小剂量抗焦虑药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小剂量抗焦虑药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较单纯针药结合治疗疗效更好,肯定了经颅磁刺激对本病的辅助疗效,进一步拓宽了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MS)患外周血(PB)及脑脊液(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MS患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前后PB及CSF中T淋巴细胞亚群,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EDSS)评分以及复发次数的统计。30例神经内科诊治的功能性疾病患作为对照组。结果:MS患PB中CD8^ 细胞显低于对照组,CD4^ /CD8^ 比值明显升高;CSF中CD3^ 、CD4^ 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CD8^ 细胞显低于对照组及PB,而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PB。地黄合剂能升高PB及CSF中CD8^ 细胞,降低CSF中CD4^ 细胞以及CSF和PB中CD4^ /CD8^ 比值。在采用地黄合剂治疗后,EDSS评分降低。复发次数减少。结论:地黄合剂对MS患PB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相比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1 a时卒中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脂并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张茹  李萍  赵艳茹  杨柳 《陕西中医》2022,(8):1114-111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乌灵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的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rTMS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乌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变化;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单胺类神经递质以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刺联合乌灵胶囊及rTMS治疗PSD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神经递质水平,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对其神经损伤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病房收治的60例,病程在30~90 d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组30人;综合组(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组)30人。2组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组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综合组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及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2组患者治疗后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同一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rowen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比较,综合组明显低于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Bobath技术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用Bobath技术即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时间20天.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具有较好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技术加功能性电刺激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