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治疗尤其是小肝癌,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栓塞程度及终末点的正确判断对术后疗效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判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栓塞程度及手术终末点,对判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及指导临床下一步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就利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终末点判断的应用价值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TACE术肝细胞癌患者148例.分别对患者术前3d,术后8d、40d行CT灌注扫描,经灌注系统得到灌注图,并计算门静脉(PVP)、肝动脉灌注量(HAP)、肝动脉灌注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在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该院诊治的7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仅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和观察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与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每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1 a生存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FP≤8.1 ng/ml的患者比率及术后一个月肿瘤缩小率明显升高,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序贯联合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显著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肝段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经脾动脉间接门静脉化疗及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肝素抗凝综合治疗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138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各69例;分别进行单纯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和超选择性肝段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经脾动脉间接门静脉化疗及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肝素抗凝等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缓解(CR+PR)为71.0%(49/69),明显高于对照组40.6%(34/69);综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2.3%和49.3%,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57.9%、37.3%和27.5%,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临床受益疗效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技术能明显提高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实为治疗HCC伴PVTT的理想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细胞癌胆管阻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合并胆管阻塞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及肝动脉造影和化疗栓塞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肝动脉造影肿瘤血管或染色明显,进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其中6例胆管内癌栓有碘油沉积;2例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不明显,单独进行肝动脉化疗灌注。介入治疗后2~3周,所有患者肝内原发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9例胆管扩张消失或减轻;8例患者皮肤黄染及瘙痒消失或减轻,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胆管内生长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检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方法:应用1.5TPHILIPS磁共振机,在屏气状态下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观察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肿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趋势,并与DSA造影结果、碘油沉积情况相对照,判断肿瘤的残存及复发情况。结果:①随着b值增加,肝脏DWI质量逐渐下降,当b值取600s/mm2时,肝细胞癌与肝实质之间存在最佳对比度,图象质量较好。介入治疗后,肿瘤的ADC值普遍有所增大,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ADC值增加的病例在第二次TACE前DSA造影显示碘油沉积良好,而ADC值降低的病例在第二次TACE前的DSA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其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ADC值在评价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的诊断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王钧 《吉林医学》2010,31(7):943-94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情况。结果:治疗后肝脏血流量(BF)、肝脏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肝动脉灌注指数(HA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明显反映肝细胞癌血供情况,为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观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一范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267-126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序贯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我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序贯治疗,参考组患者仅采用肝动脉化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变化、肿瘤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2年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转阴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2年内存活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序贯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显著,能够抑制肝功能损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18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是否有动静脉瘘和严重门静脉癌栓分为两组:对照组(TAI组)61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研究组(TAE组)124例,先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再行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和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姑息性疗法,TAE效果优于TA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后活性灶血流灌注变化。方法:对17例HCC患者于TACE治疗后7~10d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活性灶与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结果:TACE术后肝癌活性灶与正常肝组织的HBF、MTT、HAP具有显著差异(P<0.05)。HBV、PS、HAF、PV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肝细胞癌TACE术后肿瘤活性灶血供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12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同时加服养正消积胶囊(4粒/次,3次/d),自介入当天开始服用,连用28 d,对照组单用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2组所用化疗药均为顺铂(DDP)+阿霉素(ADM)或顺铂(DDP)+丝裂霉素(MMC)。结果治疗组有2例未完成治疗,对照组有4例未完成治疗。近期疗效:2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3.3%、59.6%(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CD_3~+、CD_4~+、NK有明显提高,CD_4~+/CD_8~+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治疗组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联合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有效率,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苏日成 《当代医学》2014,(10):20-20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8月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医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肝脏血流量(BF)、肝脏血容量(BV)、肝动脉供血分数(HA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感兴趣区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肝动脉灌注指数(HAI)各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细胞癌的血供情况能够在CT灌注成像中得到明显的反映,CT灌注成像将可靠的理论依据提供给了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肝段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经脾动脉间接门静脉化疗及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肝素抗凝综合治疗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 138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综合治疗组各69例;分别进行单纯肝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和超选择性肝段动脉内灌注化疗栓塞、经脾动脉间接门静脉化疗及中药艾迪注射液联合肝素抗凝等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71.0%(49/69),明显高于对照组40.6%(34/69);综合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2.3%、49.3%,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57.9%、37.3%、27.5%,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受益疗效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技术能明显提高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存质量,实为治疗HCC伴PVTT的理想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致肝动脉高灌注异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特征,以利于准确判断癌灶的范围、肝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等,从而选择确当的介入治疗方案.方法 2001年4月~2003年7月因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左支、右支或/和主干癌栓首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的病例共3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动脉DSA动脉期、实质期癌变和非癌变肝组织境界及血供对比,分为无、轻度、重度肝动脉高灌注,并据此判定癌变和非癌变组织血供状况而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结果门静脉癌栓发生部位右支17例,左支5例,右支及主干11例,左、右支及主干6例.动脉期非癌变肝组织无高灌注、实质期癌变肝组织境界清楚17例;轻度肝动脉高灌注,肿块境界模糊14例;明显肝动脉高灌注、肿瘤与正常肝组织不能分清8例.分别给予常规灌注栓塞、肿瘤供血动脉碘油乳剂栓塞、单纯灌注化疗.结论肝动脉高灌注征在判定肝癌并门脉癌栓患者门脉血供受侵程度、肝动脉栓塞耐受度,从而在指导介入方案的选择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观察组(53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对照组(53例),比较两组整体疗效、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肿瘤活性相关指标、肿瘤复发相关指标等差异。结果:治疗后1周和2周时,观察组CR和PR例数均高于对照组,SD例数与对照组无差异,PD例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时,两组血清中MDA、SOD、GSH、CRP、TNF-α以及ESR无差异,观察组血清中EC、VEGF、MMP、AFP、CA199、GGT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肝癌病灶生长,降低肿瘤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6.
何祝堂 《中外医疗》2008,27(32):42-42
目的 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1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肝癌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 (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2)肿瘤大小、数量与门脉癌栓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临床分级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肿瘤直径>5cm,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肿瘤多发者其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发,肿瘤多发者的疗效明显低于单发者.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期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CTPI)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后血供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2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TACE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血容量、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肝动脉分数.检测TACE术前1天、术后1个月外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与肝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数据用统计软件包SPSS12.0处理.结果⑴TACE术后肝癌活性灶与非瘤区肝实质的BF、BV、MTT、HAI差异显著(P<0.05).PS差异不明显(P>0.50).⑵与肝动脉造影血管减影比较,CTPI的诊断正确率为96.4%.⑶DSA检查无活性患者外周血VEGF较TACE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而DSA检查病灶有活性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⑴TACE术后肝细胞癌病灶呈高灌注表明病灶具有活性,需要再次TACE.⑵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TACE术后活性灶评估中应用价值与DSA相当.⑶VEGF检测结合CT灌注成像可以客观判断肝癌TACE后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6,(8):951-95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70例,采取双盲法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索拉非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及进展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3±0.95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7.5±1.3m,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肿瘤进展期为7.5±1.22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0±0.63m,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后,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为4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索拉非尼、门脉栓塞等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肝细胞癌患者35例采用联合介入治疗,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2周后行射频消融或无水酒精注射;对照组30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治疗组1年生存率60%,对照组1年生存率33.3%;治疗组AFP平均值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介入治疗能提高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较单纯介入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HCC患者于TACE前1d及术后7~10d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结果:肿瘤组织TACE术前、术后HBF、HBV、HAP存在显著差异(P<0.05),MTT、PS、HAF、PVP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织TACE术前、术后各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客观评价TACE前后血供变化,对指导TACE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